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率评价方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纪常伟 韩爱民 +1 位作者 赵勇 马慧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8-341,共4页
为了寻找一种简单、可靠且经济的废气再循环(EGR)率评价和检测方法以实现对内燃机的NOx排放的闭环控制,通过内燃机台架实验对儿种内燃机EGR率的评价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排气温度评价EGR率及实现N〔)J闭环控制的可能性.实... 为了寻找一种简单、可靠且经济的废气再循环(EGR)率评价和检测方法以实现对内燃机的NOx排放的闭环控制,通过内燃机台架实验对儿种内燃机EGR率的评价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排气温度评价EGR率及实现N〔)J闭环控制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指定的实验工况下,各种评价方法产生的EGR率数值有差异,最大差值达8%,但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废气再循环率 评价方法 EG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EGR)率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庄兵 罗福强 +1 位作者 李占成 黄贤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03-205,共3页
废气再循环(EGR)率的合理控制对NOx的净化效果和整机排放极其重要。为此,分析比较了各种EGR率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新的EGR率评价指标比废气再循环率ηEGR,同时阐明了EGR率闭环控制的必要性及其控制方法。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废气再循环(EGR) 理论研究 内燃机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EGR瞬态参数采集处理与诊断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明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6,170,共5页
基于PCL-818HG型总线数据采集卡和S3C2410型高性能低功耗微处理器,开发了一种便携式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ycle,简称EGR)瞬态参数的采集与诊断系统。运用DASYLab和Linux软件编写接口、标定与诊断程序,实现了对柴油机EGR系统... 基于PCL-818HG型总线数据采集卡和S3C2410型高性能低功耗微处理器,开发了一种便携式柴油机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ycle,简称EGR)瞬态参数的采集与诊断系统。运用DASYLab和Linux软件编写接口、标定与诊断程序,实现了对柴油机EGR系统的位移、压力、温度和转速等信号实时采集、处理与诊断等功能。依据柴油机瞬态测试循环法进行增压柴油机废气再循环系统的EGR阀自诊断、EGR率过大诊断和瞬态响应特性等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可靠、处理能力强、诊断精度高,能满足增压柴油机EGR性能瞬态参数的采集与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瞬态采集 废气再循环 传感器 废气再循环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R成分对船用LNG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毛立通 张尊华 +2 位作者 梁俊杰 龙焱祥 李格升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5,31,共6页
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软件CONVERGE,建立船用点燃式液化天燃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发动机的三维仿真模型,探究废气重整再循环(Reformed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REGR)成分及REGR率对... 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软件CONVERGE,建立船用点燃式液化天燃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发动机的三维仿真模型,探究废气重整再循环(Reformed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REGR)成分及REGR率对LNG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REGR率下,随着REGR重整气中H_2含量的提高,使得着火时刻提前且发动机缸内燃烧速度加快,缸内最高燃烧爆发压力提升、NOx排放量增加,磁氢化合物排放量和CO排放量受REGR重整气成分和缸内流体共同作用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掺烧相同REGR重整气时,随着REGR率的提高,着火时刻提前且燃烧速率加快,升压率提高导致缸内最高压力提升,船舶排放尾气中NOx排放量和CO排放量提高,HC排放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点燃式LNG发动机 废气重整再循环成分 废气重整再循环 燃烧特性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混合气火花辅助压燃中着火温度影响及其控制参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剑 耿路 +2 位作者 赖海鹏 高定伟 于书海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42,共11页
为了实现对着火时刻的调控,解耦关键控制参数对压燃程度和压燃时刻的影响,采用小升程凸轮轴,在负气门重叠角下,过量空气系数为1.2时,通过实验和计算,进行了火花辅助压燃着火温度影响及其关键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以循环压燃部分放热... 为了实现对着火时刻的调控,解耦关键控制参数对压燃程度和压燃时刻的影响,采用小升程凸轮轴,在负气门重叠角下,过量空气系数为1.2时,通过实验和计算,进行了火花辅助压燃着火温度影响及其关键控制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以循环压燃部分放热量相对循环放热量占比定义压燃率,可以反映压燃程度;压燃率可以回归为以有效压缩比、废气再循环(EGR)率、点火提前角等关键控制参数为自变量的解析关系;提取压燃时刻未燃部分混合气的温度958.13(±15)K作为压燃着火温度。总之,可以将压燃率的影响因素分解到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在某一具体参数下,通过压燃率与关键控制参数解析关系,对着火时刻进行预判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辅助压燃 有效压缩比 废气再循环(EGR) 压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