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组分与废木油相互作用行为的分子模拟
1
作者 郑直 郭乃胜 †尤占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86,共8页
为从分子尺度阐明废木屑基生物沥青中沥青组分与废木油(WWO)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基于四组分(SARA)理论建立了包括基质沥青与4种生物沥青在内的5个沥青分子模型,并利用模型的原子径向分布函数(RDF)、能量、密度... 为从分子尺度阐明废木屑基生物沥青中沥青组分与废木油(WWO)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基于四组分(SARA)理论建立了包括基质沥青与4种生物沥青在内的5个沥青分子模型,并利用模型的原子径向分布函数(RDF)、能量、密度与溶解度参数等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通过分析WWO与沥青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能、RDF、稳定构型的MD快照,探究其相互作用行为。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物沥青体系中,WWO与沥青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表明分子之间相互吸引;WWO与沥青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能按WWO-胶质>WWO-芳香分>WWO-沥青质>WWO-饱和分排序,说明WWO与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大,与饱和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小;WWO与沥青四组分之间的分子间RDF曲线随着其距离的增大而趋于稳定,最终区域密度与全局密度的比值趋近于1.0,表明体系内的分子在远程呈无序分布;WWO与胶质、芳香分、沥青质的分子间RDF曲线较为平坦,均未出现显著峰值,而与饱和分的分子间RDF曲线在0.5~1.5nm的距离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峰,但最大峰值仅为1.24,表明WWO与饱和分在部分区域存在分子聚集。此外,通过分析稳定构型的MD快照,也发现了与相互作用能和RDF分析结果类似的结论。该文研究结果从分子层面证明了WWO与沥青四组分整体上是相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生物沥青 废木油 沥青组分 分子间相互作用 径向分布函数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