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伟 符冬菊 +3 位作者 刘伟峰 陈建军 胡照 曾燮榕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54-1864,共11页
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结果,对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最新技术进行详细综述,包括预处理过程、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多种回收再利用方法。着重介绍了正极材料回收工艺,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 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研究结果,对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最新技术进行详细综述,包括预处理过程、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多种回收再利用方法。着重介绍了正极材料回收工艺,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中酸浸工艺及生物浸出技术、直接再生技术;并分别介绍了负极的再生利用技术及电解液的超临界CO_(2)回收工艺。系统总结了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最新进展,对目前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未来应对回收工艺及原理开展深入研究,开发出清洁、环保、流程短的回收工艺,对不同类型的回收材料采用不同回收处理方式,从而真正实现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全组分高效率、高质量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拆解回收 正极材料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解技术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全组分高效解构与锂元素选择性提取 被引量:2
2
作者 寸之亘 邢鹏 +3 位作者 王晨晔 孙振华 李会泉 尹逸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101,共10页
针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过程中热处理阶段易引发材料氧化、影响后续提锂效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全组分热解的回收工艺,在有效去除有机组分的同时,显著抑制了磷酸铁锂矿相的氧化反应。在N_(2)气氛中,于400℃和45 min的条件下进行热解,... 针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过程中热处理阶段易引发材料氧化、影响后续提锂效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全组分热解的回收工艺,在有效去除有机组分的同时,显著抑制了磷酸铁锂矿相的氧化反应。在N_(2)气氛中,于400℃和45 min的条件下进行热解,磷酸铁锂矿相得以保持稳定,锂的浸出率高达99.03%。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气相色谱(GC)分析,揭示了热解过程中电解液挥发、分解以及隔膜和黏结剂热解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研究低氧环境对多组分热解的影响,发现磷酸铁锂电池全组分热解在抑制磷酸铁锂氧化方面的显著效果,其氧化率仅为10.12%,较单独正极片热解降低了86.58%。全组分热解工艺有望为磷酸铁锂电池的绿色回收和高效提锂提供创新性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电池 全组分 热解 氧化抑制 选择性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直接再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飞樊 郑震 李磊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8-910,共13页
近年来,废旧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的回收和处理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降低废旧电池中有害成分对环境的污染外,电池材料的再生对于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也至关重要。综述了固相法、水热法、共晶法及电化学再生方法等LFP直接再生... 近年来,废旧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的回收和处理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降低废旧电池中有害成分对环境的污染外,电池材料的再生对于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也至关重要。综述了固相法、水热法、共晶法及电化学再生方法等LFP直接再生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型LFP再生技术,简单介绍了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直接回收的商业化进程,讨论了LFP直接再生法的优缺点以及目前再生工艺中遇到的一些挑战,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离子电池 磷酸 直接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深共熔溶剂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浸出机制研究
4
作者 杨鹏飞 吴家仲 +3 位作者 蓝峻峰 叶有明 谢雪珍 陈燕萌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1,共6页
研究了以氯化胆碱/抗坏血酸/乙二醇三元深共熔溶剂为浸出剂,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铁和锂,考察了氯化胆碱/抗坏血酸/乙二醇的物质的量比、液固体积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铁、锂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分析和SEM表征探... 研究了以氯化胆碱/抗坏血酸/乙二醇三元深共熔溶剂为浸出剂,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铁和锂,考察了氯化胆碱/抗坏血酸/乙二醇的物质的量比、液固体积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铁、锂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分析和SEM表征探讨了浸出机制。结果表明:在氯化胆碱/抗坏血酸/乙二醇物质的量比1∶1∶3、液固体积质量比0.1 mL/1 m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 h最佳浸出条件下,锂和铁浸出率分别达96%和98%;浸出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控制。该法高效、环保,能实现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绿色回收铁、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深共熔溶剂 废旧磷酸电池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
5
作者 詹殷权 张志军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4-1336,共13页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数量日益增多,大规模废旧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其回收问题备受关注,从电池废料对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稀缺角度来说,发展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总结了现...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数量日益增多,大规模废旧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其回收问题备受关注,从电池废料对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稀缺角度来说,发展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总结了现有的关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磷酸铁锂材料和负极石墨材料的回收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对回收前的预处理技术,包括放电预处理、拆解分离、电极材料分离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对比了正极磷酸铁锂材料生物回收技术、湿法回收技术、干法回收技术与修复再生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介绍了负极石墨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提出了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前景,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对未来电池回收技术的低能耗、高效与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电池 预处理 正极材料 湿法回收 修复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葡萄糖还原酸浸法回收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的Li和Fe
6
作者 吴昂基 张荣良 +4 位作者 王硕渊 高逸凡 潘雯 张威 杨瑞祥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7,共7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葡萄糖还原酸浸法从废旧磷酸铁锂(LFP)电池中回收Li和Fe,分析了常规浸出工艺中硫酸浓度、葡萄糖浓度、液固比(浸出液体积与正极材料质量之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Li和Fe浸出率的影响,比较了超声波辅助作用前后,Li和Fe浸... 采用超声波辅助葡萄糖还原酸浸法从废旧磷酸铁锂(LFP)电池中回收Li和Fe,分析了常规浸出工艺中硫酸浓度、葡萄糖浓度、液固比(浸出液体积与正极材料质量之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Li和Fe浸出率的影响,比较了超声波辅助作用前后,Li和Fe浸出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H_(2)SO_(4)浓度2 mol/L、葡萄糖浓度2.0 mol/L、液固比15 mL/g、温度70℃、浸出时间90 min的条件下,Li和Fe的浸出率分别为88.25%和90.13%;与常规浸出工艺相比,超声波辅助工艺既能缩短浸出时间,又能提高Li和Fe的浸出率,在硫酸浓度2 mol/L、葡萄糖浓度2.0 mol/L、液固比15 mL/g、温度70℃、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70 W的条件下,Li和Fe的浸出率分别为95.36%和95.83%;Li和Fe的浸出动力学过程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Li和Fe的浸出主要受内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电池 正极材料 还原浸出 超声波辅助浸出 浸出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浸出回收技术专利分析
7
作者 黄秀娇 谭群英 +4 位作者 颜群轩 罗碧云 苏华 严艳红 孙丹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分析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浸出回收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及专利技术发展情况,展示了主流技术重点专利。结果表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浸出回收专利申请量自2015年以来持续增长,目前呈氧化酸性浸出为主流技术、其他技术齐头并进的... 分析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浸出回收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主要申请人及专利技术发展情况,展示了主流技术重点专利。结果表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浸出回收专利申请量自2015年以来持续增长,目前呈氧化酸性浸出为主流技术、其他技术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也有个别技术逐渐被产业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池回收 废旧磷酸电池 浸出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提锂残渣酸浸液结晶制备电池用磷酸铁
8
作者 尹逸雄 邢鹏 +6 位作者 寸之亘 孙振华 王晨晔 李会泉 任永生 王强 关雪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6,共8页
目前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湿法工艺主要关注锂的回收,未对提锂残渣进行综合利用,造成了铁磷资源的浪费。选取提锂残渣的浸出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结晶过程关键工艺参数,制备得到了电池用磷酸铁产... 目前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湿法工艺主要关注锂的回收,未对提锂残渣进行综合利用,造成了铁磷资源的浪费。选取提锂残渣的浸出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结晶过程关键工艺参数,制备得到了电池用磷酸铁产品。在反应温度90℃,溶液初始pH为1.6,反应时间4 h的最优工艺条件下,铁、磷沉淀率分别达99%、98%。进一步用再生的磷酸铁前驱体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其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等电化学性能指标与市售磷酸铁合成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相当。研究结果为提锂渣中铁磷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材料 残渣 结晶 再生磷酸 再生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云计算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故障诊断分析
9
作者 巩传强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因高安全性、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选择。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一旦发生故障,会引发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由武超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因高安全性、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要选择。动力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一旦发生故障,会引发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由武超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故障机理及诊断方法研究》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离子电池 磷酸动力电池 热失控 电子科技大学 能量密度 云计算 故障机理 故障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层缺陷调控的废旧磷酸铁锂再生
10
作者 曾子豪 王彬 +7 位作者 雷海 朱超 文云鹏 丁柏栋 赵宗文 孙伟 杨越 葛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8-1290,共13页
对比传统湿法冶金工艺,磷酸铁锂的直接再生过程具有盈利能力强、步骤简单以及环境友好等优势,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的锂离子电池回收生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焙烧-碳热还原的直接再生工艺,并对还原过程中糖类有机分子的聚合度对再生... 对比传统湿法冶金工艺,磷酸铁锂的直接再生过程具有盈利能力强、步骤简单以及环境友好等优势,有望应用于大规模的锂离子电池回收生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焙烧-碳热还原的直接再生工艺,并对还原过程中糖类有机分子的聚合度对再生样品的影响进行了详细探索。结果表明:糖类的聚合度大小不会影响再生过程的相变以及再生材料的缺陷,而不同聚合度的糖类分子对其衍生碳层的缺陷含量以及包覆均匀性有较大影响。由淀粉作为还原剂再生的废旧磷酸铁锂其包覆碳层中引入了丰富的缺陷,且碳层包覆均匀,有利于提高磷酸铁锂颗粒在各个方向上的锂传输速率。以淀粉为还原剂再生的DR-LFP样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拥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2.0C下DR-LFP的放电比容量为117.1 mA·h/g,容量经500圈循环后没有出现任何衰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废旧正极材料 直接再生 碳热还原工艺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高价值回收利用
11
作者 赵来安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1,共8页
文中介绍了一种对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行高价值回收利用的方法。材料中的Fe、P、Li元素分别以FeSO_(4)、FePO_(4)和Li_(3)PO_(4)形式回收,以Li_(3)PO_(4)形式回收Li的回收率达到93%。该回收工艺不使用磷酸或磷酸盐,具体包括5个步骤:... 文中介绍了一种对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行高价值回收利用的方法。材料中的Fe、P、Li元素分别以FeSO_(4)、FePO_(4)和Li_(3)PO_(4)形式回收,以Li_(3)PO_(4)形式回收Li的回收率达到93%。该回收工艺不使用磷酸或磷酸盐,具体包括5个步骤:(1)将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用硫酸酸溶;(2)将1/3以上的Fe^(2+)离子以FeSO_(4)形式重结晶出来;(3)对Fe^(2+)进行氧化处理并调整溶液pH至2.0~3.0,使Fe^(2+)离子以FePO_(4)形式析出,制得的FePO_(4)可以用于固相法制备LiFePO_(4);(4)将分离FePO_(4)后滤液的pH调至11.0,其中的Li^(+)、PO_(4)^(3-)离子浓度达到沉淀析出条件,析出Li_(3)PO_(4)沉淀;(5)将制得的亚铁盐与Li_(3)PO_(4)通过水热法制备LiFePO_(4),制得的LiFePO_(4)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 回收 磷酸工艺 硫酸亚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集流体分离与正极材料再生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娟 张承龙 +1 位作者 张西华 马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球磨转速500 r、球磨5 h,补充10%高纯LiFePO 4的方式固相再生,再生LiFePO 4的最高放电比容量为新材料的94.75%,60次循环测试后为初始放电比容量的8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电池 碱溶-超声法 高效分离 固相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机械化学固相氧化回收锂机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家稳 夏文成 +2 位作者 武锋 彭耀丽 谢广元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75-3782,共8页
采用K_(2)S_(2)O_(8)作为氧化剂,分别通过氧化浸出、机械活化联合氧化浸出、机械固相氧化联合水浸三种方法对废旧磷酸铁锂(LiFePO_(4))电池正极粉末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三种方式最优条件下,氧化浸出方式的Li浸出率为89.03%(质量分数)... 采用K_(2)S_(2)O_(8)作为氧化剂,分别通过氧化浸出、机械活化联合氧化浸出、机械固相氧化联合水浸三种方法对废旧磷酸铁锂(LiFePO_(4))电池正极粉末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三种方式最优条件下,氧化浸出方式的Li浸出率为89.03%(质量分数)、机械活化联合氧化浸出方式的Li浸出率为92.36%(质量分数),机械固相氧化联合水浸方式的效果最佳,Li浸出率为98.26%(质量分数),此时Fe化合物与Li完全分离,选择性较高。通过添加K_(3)PO_(4)将浸出的锂离子以Li_(3)PO_(4)沉淀的形式提取回收,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纯度可达98.67%(质量分数)。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浸出机理,结果表明,在机械化学固相氧化过程中,机械力不仅诱导了LiFePO_(4)粒度的减小,还作为氧化反应的驱动力,使得Li^(+)迁出,Fe(Ⅱ)被氧化为Fe(Ⅲ),为之后的水浸过程提供了良好条件,实现了Li和Fe的选择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电池 回收 机械固相氧化 浸取 选择性 过硫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玉昆 夏宇博 +1 位作者 宋刘斌 肖忠良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0-2006,共7页
以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磷酸锂的回收为目标,设计单因素实验,采用磷酸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粉末中的锂进行选择性浸出,得出锂元素浸出最佳工艺条件。磷酸浓度为3.41 mol/L,固液比为1∶5,在搅拌速度为500 r/min下,水浴温度70℃浸出3 h,... 以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磷酸锂的回收为目标,设计单因素实验,采用磷酸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粉末中的锂进行选择性浸出,得出锂元素浸出最佳工艺条件。磷酸浓度为3.41 mol/L,固液比为1∶5,在搅拌速度为500 r/min下,水浴温度70℃浸出3 h,锂元素的浸出率达到94.16%。随后通过氨水调节pH,得出锂元素沉淀最佳工艺条件:pH值为8的浸出液在60℃的水浴温度下反应2 h,沉淀率达到了96.78%。通过单因素实验,降低了实验成本,所设计的回收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艺流程,减少设备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 选择性浸出 回收 磷酸 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絮凝强化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浮选分离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梅 崔瑞 +1 位作者 李盼武 张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1,135,共7页
针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浮选过程中的夹带和夹杂导致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聚乙烯吡络烷酮(PVP)和聚丙烯酸(PAA)选择性絮凝强化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混合电极材料的浮选分离过程,并分析PVP和PAA与电极材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先... 针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电极材料浮选过程中的夹带和夹杂导致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聚乙烯吡络烷酮(PVP)和聚丙烯酸(PAA)选择性絮凝强化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混合电极材料的浮选分离过程,并分析PVP和PAA与电极材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先加入的PVP通过氢键作用选择性吸附在石墨表面从而抑制石墨自发的疏水性絮凝,同时通过位点阻断后加入的PAA在石墨表面的吸附,使PAA选择性絮凝LiFePO_(4);PVP和PAA的联合使用在有效分散石墨的同时使LiFePO_(4)正极材料表观粒径(D50)由15.01μm增至26.17μm,有效减少了LiFePO_(4)在混合电极浮选过程中的夹带损失,使LiFePO_(4)正极材料的浮选回收率由71.41%提升到8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废旧电池回收 正极材料 石墨 电极材料 选择性絮凝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修复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洪远 刘志华 +3 位作者 李紫龙 焦乙枭 罗丹 于鉴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49,共6页
回收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与提取有价金属为目标的湿法、火法冶金技术相比,正极材料的修复再生技术具有能耗低、流程短以及更加环保的优势。由于其稳定的橄榄石晶体结构和高价值金属含量低,废旧磷酸铁锂... 回收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是目前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与提取有价金属为目标的湿法、火法冶金技术相比,正极材料的修复再生技术具有能耗低、流程短以及更加环保的优势。由于其稳定的橄榄石晶体结构和高价值金属含量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修复再生是一种经济的选择。综述了以物理法、热处理法、化学法为代表的3种预处理方式研究现状,总结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修复再生方法的技术进展,包括高温固相再生、水热合成法、电化学法,分析了目前修复再生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电池 固相再生 水热合成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旧动力电池中回收制备磷酸铁锂 被引量:21
17
作者 谢英豪 余海军 +1 位作者 欧彦楠 李长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39-2241,2257,共4页
以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得到Li Fe PO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用电池测试系统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旧Li Fe PO4正极... 以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得到Li Fe PO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用电池测试系统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旧Li Fe PO4正极材料在550℃氮气气氛下灼烧1 h除粘结剂后,添加少量原料调节碳含量,可制备结晶度较高的橄榄石结构Li Fe PO4。材料的晶型完整,外形为类球形,平均粒径约10μm。碳含量为5%的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对应样品在0.1 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8.0 m Ah/g,1 C下放电循环50次,放电容量达到初始容量的98.9%,具有良好的高倍率充放电循环性能,适合大规模工业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废旧电池 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酸浸液除杂及同步回收FePO_(4)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雨婷 周自圆 +2 位作者 刘志启 李娜 盛莉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99,104,共5页
以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酸浸液为原料,采用氧化-沉淀法回收铁、磷、锂元素。考察了沉淀过程中反应体系终点pH值、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氢氧化钠滴加速度和过氧化氢与酸浸液的体积比对铁、磷沉淀率和锂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 以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酸浸液为原料,采用氧化-沉淀法回收铁、磷、锂元素。考察了沉淀过程中反应体系终点pH值、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氢氧化钠滴加速度和过氧化氢与酸浸液的体积比对铁、磷沉淀率和锂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终点pH值2.5、温度75℃、氢氧化钠浓度1.5 mol/L、氢氧化钠滴加速度7.7 mL/min、过氧化氢与酸浸液的体积比为1∶60条件下,铁平均沉淀率99.86%,磷平均沉淀率98.23%,锂平均损失率仅1.23%;在该条件下,铁和磷可以有效地从溶液中被去除,锂损失率较低;同时,铁、磷以磷酸铁形式回收利用,经700℃热处理5 h,所得磷酸铁元素组成符合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酸浸液 同步回收 磷酸 废旧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浸出工艺的优化及宏观动力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津榕 彭长宏 +4 位作者 林金秀 江洋 邱在容 周豪 胡振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04-6513,共10页
采取有效方法回收利用废旧磷酸铁锂中的有价组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大量退役的磷酸铁锂电池,现有研究大多只针对其中锂的选择性浸出,并未考虑其他元素(如铁、磷、铝、铜等)的浸出行为紧密相关的问题。本文对废旧磷酸铁... 采取有效方法回收利用废旧磷酸铁锂中的有价组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大量退役的磷酸铁锂电池,现有研究大多只针对其中锂的选择性浸出,并未考虑其他元素(如铁、磷、铝、铜等)的浸出行为紧密相关的问题。本文对废旧磷酸铁锂粉料的硫酸浸出过程进行了条件优化和宏观动力学研究,系统探究了温度、酸料比及反应时间对铁、磷、锂、铝和铜元素浸出过程的影响规律,讨论了以上元素浸出的宏观动力学。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铁、磷、锂、铝和铜的浸出率分别为97.2%、96.9%、89.7%、76.1%和43.4%。其中,铁、磷、锂和铜的浸出符合内扩散模型,受扩散反应控制;铝的浸出符合混合控制模型,受扩散反应和化学反应协同控制。根据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出铁、铝和铜浸出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8.20kJ/mol、34.11kJ/mol和11.49kJ/mol。本研究明晰了废旧磷酸铁锂中各元素的浸出动力学,为元素的选择性浸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 硫酸 浸取 动力 回收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可行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仕强 王芳 +2 位作者 柳东威 樊彬 任山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1-524,共4页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从电动汽车上淘汰下的动力电池将大量出现。车用动力电池直接进入材料回收模式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将淘汰的车用动力电池用于其他工况,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可以有效延长动力电池的全寿命周期,降低动力...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从电动汽车上淘汰下的动力电池将大量出现。车用动力电池直接进入材料回收模式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将淘汰的车用动力电池用于其他工况,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可以有效延长动力电池的全寿命周期,降低动力电池的使用成本,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循环和典型电网储能工况循环,分析动力电池放电容量、直流内阻、可用功率等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电网储能工况梯次利用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不同工况下,动力电池放电容量衰减速率不同。常规循环衰减较快,电网储能工况衰减缓慢,但均遵循y=a+b×x的线性关系衰减。淘汰的车用动力电池用于电网储能工况,可有效增加约3年使用周期,大幅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次利用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电网储能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