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庙底沟二期文化再研究——以豫西晋西南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16
1
作者 魏兴涛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99,共17页
庙底沟二期文化是我国最早命名的新石器文化之一,但其仍有许多基础性问题有待深化研究。本文以该文化中心区豫西晋西南地区为考察重点,在分析主要遗址的基础上,对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期、性质和谱系等进行较系统的探讨。本文将此地区... 庙底沟二期文化是我国最早命名的新石器文化之一,但其仍有许多基础性问题有待深化研究。本文以该文化中心区豫西晋西南地区为考察重点,在分析主要遗址的基础上,对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期、性质和谱系等进行较系统的探讨。本文将此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700~前2300年。该文化的形成是仰韶文化晚期的发展和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吸纳周边文化成就又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其发展前进的基本策略和动力之一,并为中原史前文化的繁荣发达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晋西南地区 庙底沟二期文化 分期 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早期石城兴起的历史背景——涿鹿之战再探索 被引量:16
2
作者 韩建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在距今4700多年的庙底沟二期之初,突然涌现出许多军事性质突出的石城。同时,在黄土高原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内蒙古中南部、河北大部和河南中部等地的文化格局发生突变。这一系列现象应当是以黄土高原人群为胜利方的大规... 中国北方长城沿线在距今4700多年的庙底沟二期之初,突然涌现出许多军事性质突出的石城。同时,在黄土高原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内蒙古中南部、河北大部和河南中部等地的文化格局发生突变。这一系列现象应当是以黄土高原人群为胜利方的大规模战争事件的结果,很可能与文献记载中的涿鹿之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地区 庙底沟二期 石城 涿鹿之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西安米家崖遗址2010~2011年度Ⅰ区发掘简报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翔宇 +18 位作者 柴怡 赵晶 郭昕 杨海龙 靳拉田 朱君孝 翟霖林 王艳朋 薛蓉 凌达彬 白梅 刘勤翰 代姝珏 吴凡 刘军幸 张蕊侠 赵勇 孙宇航 郭妍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4,共22页
2010~2011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市灞桥区米家崖遗址工程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按建设施工片区分作四区,其中Ⅰ区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共发掘灰坑50余座,房址1座,墓葬1座,出土石器、骨器、陶器及动物骨骼等大批遗物,主要属于庙... 2010~2011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市灞桥区米家崖遗址工程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按建设施工片区分作四区,其中Ⅰ区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共发掘灰坑50余座,房址1座,墓葬1座,出土石器、骨器、陶器及动物骨骼等大批遗物,主要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文化,另有少量仰韶文化遗存。这批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家崖遗址 仰韶文化 庙底沟二期文化 客省庄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史家湾遗存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鹏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9,共12页
甘泉史家湾和旬邑下魏洛遗址出有一批特征相似的陶器,本文详细研究后认为两者属同一类遗存,并将其分为史家湾、庙底沟二期和案板三期三种文化因素,据此提出史家湾文化的命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史家湾文化(遗存)与周邻文化的关系与史家湾... 甘泉史家湾和旬邑下魏洛遗址出有一批特征相似的陶器,本文详细研究后认为两者属同一类遗存,并将其分为史家湾、庙底沟二期和案板三期三种文化因素,据此提出史家湾文化的命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史家湾文化(遗存)与周邻文化的关系与史家湾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并认为陶寺早期小城的建立可能与史家湾化的东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家湾遗存 庙底沟二期 陶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蒲城马坡H1遗存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鹏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6,共11页
本文从陶质、陶色和器型统计出发,将马坡H1器物群置于庙底沟二期和龙山时期的时空背景内,分别与庙底沟二期组和龙山组进行比较。通过系统的比较,发现马坡H1器物群兼有庙底沟二期和龙山时期的文化特点,进而认为马坡H1遗存是庙底沟二期文... 本文从陶质、陶色和器型统计出发,将马坡H1器物群置于庙底沟二期和龙山时期的时空背景内,分别与庙底沟二期组和龙山组进行比较。通过系统的比较,发现马坡H1器物群兼有庙底沟二期和龙山时期的文化特点,进而认为马坡H1遗存是庙底沟二期文化的一个地域类型,称为马坡类型,其年代为庙底沟二期文化最晚阶段。马坡H1器物群与客省庄二期和杏花村四期遗存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是两者文化因素的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坡H1 庙底沟二期 地域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蒲城县马坡遗址 H1 发掘简报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炜林 张鹏程 +8 位作者 袁明 刘峰 吕吉民 李平乐 史吾善 刘军幸 张蕊侠 张明惠 李钦宇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5,F0002,F0003,共15页
马坡遗址位于蒲城县罕井镇境内洛河支流白水河南岸的山梁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H1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遗物。出土陶器有罐、釜、盆、斝、盂、豆、鼎等,其中以为罐、釜、盆、斝主要组合,这一陶器组合不同于垣曲古城东关遗址中庙底... 马坡遗址位于蒲城县罕井镇境内洛河支流白水河南岸的山梁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H1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批重要遗物。出土陶器有罐、釜、盆、斝、盂、豆、鼎等,其中以为罐、釜、盆、斝主要组合,这一陶器组合不同于垣曲古城东关遗址中庙底沟二期文化罐、盆、鼎、釜灶、斝的组合,也不同于案板三期的陶器组合,体现出独特的文化面貌,应为庙底沟二期文化的一个地方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坡遗址 庙底沟二期文化 地方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从陶鼎看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各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7
作者 王勇 王育玲 《文博》 2005年第3期79-83,共5页
中国幅员辽阔,随着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起源"多元论"已基本被肯定.在新石器时期的同一时段内,各地区的文化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在发展着,同时也总是在相互影响着,而且,伴随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各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随着考古发现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起源"多元论"已基本被肯定.在新石器时期的同一时段内,各地区的文化以各自的特点和途径在发展着,同时也总是在相互影响着,而且,伴随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各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相互影响的地域也越来越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底沟二期文化 三足器 早期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陶鼎 新石器 遗址 甘青地区 青铜礼器 器物 圈足 仰韶文化 器形 黄河流域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