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海夏季底边界层动物的种类与丰度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章飞军
张岩松
张晓凌
郭学武
梁振林
陈虎
-
机构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国电蓝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4 37)资助
-
文摘
20 0 2年 8月沿青岛至济州岛断面 ,在黄海的 4个站位上进行了底边界层动物昼夜连续采样 ,对底边界层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丰度的变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黄海夏季底边界层动物的主要类群是浅海底动物和中型浮游动物 ,种类丰度的昼夜差异不显著。主要种类有尖额谐猛水蚤 (Euterpinaacutifrons)、挪威小毛猛水蚤 (Microsetellanorvegica)、戴氏猛水蚤 (Danielsseniasp .)、小拟哲水蚤 (Paracalanusparvus)和双刺纺缍水蚤 (Acartiabifilosa)等。底边界层动物的丰度 ,在细砂底质环境的站位最低 ,在具有粉砂 黏土底质环境的站位皆较高。通过聚类分析 ,可将这两种底质环境上的底边界层动物在 2 6 5 5 %相似性水平上分为两个类型。BIOENV分析表明 ,水深、底层水温及底质类型是影响海洋底边界层动物种类组成与丰度的重要因子。
-
关键词
底边界层动物
生物类群
种类
丰度
夏季
黄海
-
Keywords
Benthic boundary layer fauna Biological assemblages Species Abundance Summer Yellow Sea
-
分类号
S931.5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海洋底边界层动物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商弘
章飞军
郭学武
-
机构
浙江海洋学院渔业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出处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9,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0600)
浙江海洋学院基础研究项目(X05LQ03)共同资助
-
文摘
底边界层动物是生活在海洋底边界层中的特定生物类群,通常包括超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底边界层动物的生态学意义表现在,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层系统底栖系统耦合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陆架海的碳垂直通量的重要影响因子。底边界层动物的采样装置主要包括滑橇式和陷阱式两种类型。
-
关键词
底边界层动物
生物类群
研究方法
生态学意义
-
Keywords
Benthic boundary layer fauna Biological assemblages Research method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
分类号
Q178.535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
-
题名长江口浑浊带近底泥沙浓度变化
被引量:9
- 3
-
-
作者
王元叶
何青
刘红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规划项目(2008DFB90240)
基金委创新团队项目(40721004)
+1 种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8022)资助
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资助
-
文摘
基于近底边界层四角架系统观测的水沙过程完整资料,对近底悬浮泥沙浓度的变化及其动力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底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过程的特征是多峰性。在一个潮周期内,一般会出现四次明显的悬浮泥沙浓度峰值;2)水体中始终存在一个背景含沙浓度;3)流速的大小并不是决定近底悬浮泥沙浓度大小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潮流加速度、憩流阶段形成的背景泥沙浓度以及床面可供起动的泥沙量同样起重要的作用;4)泥沙浓度变化和动力的响应关系可以归为四类:第一类正响应过程(悬浮泥沙浓度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第一类负响应过程(悬浮泥沙浓度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第二类负响应过程(悬浮泥沙浓度随流速的减小而增大)和第二类正响应过程(悬浮泥沙浓度随流速的减小而减小)。综合分析紊动扩散作用、泥沙的起动和沉降作用及床面泥沙的供应率,对近底层悬浮泥沙浓度和动力响应变化的四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
关键词
泥沙
悬沙浓度
动力
近底边界层
长江口
-
Keyword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
response
dynamics
bottom boundary layer
the Changjiang Estuary
-
分类号
TV143.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海湾水库突然泛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岳大伟
高增文
赵全升
彭玉春
-
机构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4期40-4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907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EQ001
ZR2011DM001)
-
文摘
通过室内中型水槽实验模拟分层水体受到突然扰动后水体盐分浓度及含盐总量的变化,探讨海湾水库的突然泛咸机理。结果表明,水体受到强烈扰动后,底部咸水与上层淡水的混合将导致库水整体泛咸;表层沉积物中的盐分也是库水泛咸的重要盐源,扰动条件下表层沉积物盐分的增强释放将强化库水的泛咸程度。海湾水库水体的分层结构与稳定强度明显不同于温度分层水库,导致它与温度分层水库的混合频次不同。海湾水库运行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抽排水库底层咸水等措施来抑制库水泛咸。研究结果可为海湾水库的突然泛咸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
关键词
海湾水库
突然泛咸
底边界层
混合
孔隙咸水
-
Keywords
estuary reservoir
abrupt salinization
benthic boundary layer
mixing
salty pore water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明渠恒定均匀流流速垂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8
- 5
-
-
作者
方崇
郝嘉凌
-
机构
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
出处
《水道港口》
2020年第2期166-171,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4054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8B651X14)
+1 种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8_06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6024)。
-
文摘
恒定流是明渠水流基本原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水流的动力特性决定了泥沙的沉积和悬浮,河床底部侵蚀和沉积的演变,是水动力机理研究的重点。为了进一步讨论明渠平均流速剖面和恒定流摩阻特性,文章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基于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水槽实验系统,探究不同工况下恒定流流速剖面、紊流度和底边界层厚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沿轴向,紊流度与平均流速成正相关,随着总水深的增加,紊流度沿垂向变化变缓。平均流速和比降的增大,都会使紊流度曲线右移。随着比降的增大,平均流速所引起的紊流度的增大幅度越小。但是,平均流速对比降引起的紊流度的增大幅度影响不大。(2)总水深较小时,平均流速对底边界层厚度的影响较大,总水深较大时,总水深对底边界层厚度的影响更明显。
-
关键词
恒定流
流速垂直剖面
紊流度
底边界层
-
Keywords
steady flow
vertical velocity profile
turbulence
bottom boundary layer
-
分类号
U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TV13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