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虾养殖池塘混养罗非鱼对底质有机负荷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虞为 李卓佳 +10 位作者 林黑着 陈利雄 朱李春 张燕娃 黄春阳 陈志红 黄忠 黄小林 杨育凯 李涛 朱长波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5年第3期8-12,共5页
采用18个36 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实验,利用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对单养和混养围隔底质有机负荷进行研究。实验分为6组,每组3个围隔。各围隔放养体长为(0.45±0.01)cm的凡纳滨对虾3 000尾,放养体重为(201±... 采用18个36 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实验,利用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对单养和混养围隔底质有机负荷进行研究。实验分为6组,每组3个围隔。各围隔放养体长为(0.45±0.01)cm的凡纳滨对虾3 000尾,放养体重为(201±25)g的罗非鱼分别为0(Ⅵ组)、4(Ⅰ组)、8(Ⅱ组)、12(Ⅲ组)、18(Ⅳ组)和24尾(Ⅴ组),放养对虾1个月后再放养罗非鱼。实验期间各围隔均不进行水交换,实验周期为70 d。结果表明,各围隔底质中N、P、S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对虾-罗非鱼混养围隔底质中N、P、S的积累量均小于对虾单养围隔。其中,Ⅲ组的N、P、S增长率最小。各组围隔相对污染指数排列如下:Ⅵ(10.78)>Ⅴ(8.30)>Ⅰ(7.68)>Ⅳ(7.40)>Ⅱ(6.09)>Ⅲ(4.12),其中Ⅲ组的相对污染指数显著小于Ⅵ组(P<0.05)。Ⅲ组为本实验的效果最佳组,即混养最佳配比为凡纳滨对虾8.3×105尾/hm2、罗非鱼3 320尾/hm2,罗非鱼均重为(201±25)g/尾。本研究可为对虾–罗非鱼混养中选定合适的养殖容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罗非鱼 单养 混养 底质有机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