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波束底质声学分类方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1
作者 周昊仪 马金凤 叶睿滢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0,25,共6页
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多波束底质声学分类研究方法,将利用不同声学特征的底质分类方法梳理为三大类,分别为基于声学信号特征的底质分类、基于海底声纳图像特征的底质分类及结合多源信息的底质分类,并对分类方法及特点进行详细介绍,目的是... 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多波束底质声学分类研究方法,将利用不同声学特征的底质分类方法梳理为三大类,分别为基于声学信号特征的底质分类、基于海底声纳图像特征的底质分类及结合多源信息的底质分类,并对分类方法及特点进行详细介绍,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前多波束底质声学分类研究热点,分析得出现有分类方法的不足之处。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底质声学分类方法的发展趋势,认为多波束底质声学分类研究将逐渐向多信息源、智能化及实时化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量 底质声学分类 反向散射强度 角度响应曲线 监督学习 非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州岛南部海域海底声呐图像分析与声学底质分类 被引量:8
2
作者 唐秋华 李杰 +2 位作者 周兴华 陆凯 张志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3-141,共9页
东海北部外陆架靠近济州岛南部海域,是黄海槽向冲绳海槽延伸的部分,属于黑潮分支黄海暖流的通道入口,分布着脊槽相间的海底底形,对其海底声呐图像的处理分析及声学底质分类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该通道海底底形表层纹理特征及沉积物分... 东海北部外陆架靠近济州岛南部海域,是黄海槽向冲绳海槽延伸的部分,属于黑潮分支黄海暖流的通道入口,分布着脊槽相间的海底底形,对其海底声呐图像的处理分析及声学底质分类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该通道海底底形表层纹理特征及沉积物分布规律。基于在济州岛南部海域获取的多波束声呐数据,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海底声呐影像图,并对其表层纹理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同时,基于多波束反向散射强度数据,结合19组海底地质取样数据,建立研究区海底反向散射强度与沉积物粒度特征之间的统计关系模型,并以改进的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海底粉砂质砂、黏土质砂以及砂-粉砂-黏土3种底质类型的快速自动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州岛南部海域 多波束测深系统 海底声呐图像 声学底质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声学底质分类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唐秋华 刘保华 +2 位作者 陈永奇 周兴华 丁继胜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研究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自组织(Self Organizing Map,简称SOM)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泥、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快速、有效识别。通过实验示例,将SOM神经网络的分类结果与传统海底地质取样获取... 研究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获取的反向散射强度数据,应用自组织(Self Organizing Map,简称SOM)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实现了对海底泥、砂、砾石和基岩等底质类型的快速、有效识别。通过实验示例,将SOM神经网络的分类结果与传统海底地质取样获取的真实底质类型进行分析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M神经网络 多波束测深系统 声学底质分类 反向散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海底多金属结核空间分布与多波束回波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马金凤 杨永 +3 位作者 邓希光 何高文 杨胜雄 于宗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2-400,共9页
西太平洋高丰度高覆盖率多金属结核的发现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如何高效探测不同覆盖率和丰度的多金属结核分布特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利用EM122多波束回波强度资料对西太平洋海盆结核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波强度的高低变化... 西太平洋高丰度高覆盖率多金属结核的发现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如何高效探测不同覆盖率和丰度的多金属结核分布特征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利用EM122多波束回波强度资料对西太平洋海盆结核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波强度的高低变化与结核覆盖率关系密切,而当结核覆盖率相当时,回波强度的高低变化反映了结核的粒径大小,其中大型结核(直径D>6 cm)较多时,回波强度值明显增大。利用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对回波强度资料进行监督分类,得出深海沉积物、低丰度、中等丰度和高丰度结核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深海粘土沉积区与丰度>>30 kg/m2的高丰度结核分布区多回波强度差异高达近20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强度 多金属结核 丰度 声学底质分类 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