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分析——环境污染元素
1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4-18,共5页
1. 前言 关于土壤中污染元素的分析方法,渡边已把1975~1981年期间的有关报导进行过综述,本文就1982~1987年间的进展作一概述。 1985年日本土壤肥料会志已概略刊登了土壤中环境污染元素的分析方法。此外,关于个别分析方法的进展及解说... 1. 前言 关于土壤中污染元素的分析方法,渡边已把1975~1981年期间的有关报导进行过综述,本文就1982~1987年间的进展作一概述。 1985年日本土壤肥料会志已概略刊登了土壤中环境污染元素的分析方法。此外,关于个别分析方法的进展及解说,在山县登的“土壤底质互相核对”,冈本的“土壤底质分析”中都有详细论述。山崎还报导了“土壤中可给态成分分析”,渡边、小山就“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元素 底质分析 山崎 原子吸收 分析方法 污泥处理 螫合剂 金属污染 阳极溶出伏安法 荧光法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海底光缆中国段路由条件及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普志 贺惠忠 +1 位作者 汤民强 董超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48-52,共5页
中美海底光缆是连接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国际通讯光缆之一,该光缆中国段穿越中国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盆平原和马尼拉沟-弧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为了探讨这些复杂条件对该光缆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获取的区域水深... 中美海底光缆是连接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国际通讯光缆之一,该光缆中国段穿越中国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盆平原和马尼拉沟-弧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动力条件非常复杂。为了探讨这些复杂条件对该光缆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获取的区域水深、侧扫、浅地层剖面、底质等数据,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水文气象条件,分析典型不良地形地貌特征,特别是陡坡、裸露基岩以及陆架-陆坡区大面积的沙波活动对海缆造成的危害。根据底质沉积及浅地层特征,研究南海北部陆架路由走廊的底质分区。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光缆所处区域构造稳定,针对路由线路作适当调整后以适合光缆铺设。该研究内容可为经过南海复杂地质区域的海底光缆路由选择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海底地形地貌 沙波 底质分析 工程评价 海底光缆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