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花江干流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崔嵩 付强 +4 位作者 李天霄 李一凡 刘毅鑫 吕正律 李鹏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9-515,共7页
为了解松花江干流底泥和水体中PAHs(多环芳烃)的环境分布行为,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了松花江中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影响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并与底泥-水交换的ff(逸度分数)呈显... 为了解松花江干流底泥和水体中PAHs(多环芳烃)的环境分布行为,应用逸度方法研究了松花江中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及时空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影响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并与底泥-水交换的ff(逸度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801,P=0.000),而ff与PAHs的溶解度则呈正相关(R=0.499,P〈0.05);高环PAHs的底泥-水交换行为受w(OC)变化的影响较为强烈,w(OC)每提高0.10%,2~6环PAHs的ff降低0.7%~11.0%;春季PAHs的底泥-水交换的ff大于夏季.低环的Nap(萘)表现出明显的由底泥向水体的迁移行为,Phe(菲)和Fl A(荧蒽)几乎接近于平衡状态,而高环的BaP(苯并[a]芘)和Bg P(苯并[ghi]苝)则相反.夏季PAHs的大气传输及本地排放源的沉降,可能为松花江干流PAHs的主要来源;汇入支流的输入可视为主干河流水体中污染物的另一来源.水体中2~4环PAHs处于中等变异,5~6环PAHs则表现为强变异;底泥中3~4环PAHs处于中等变异,而其他环数PAHs则呈强变异.从季节性变化来看,夏季底泥中PAHs的CV(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而春季水体中PAHs的CV则略大于夏季.研究显示,PAHs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底泥中w(OC),以及外源性PAHs的输入,均会使不同环数PAHs在水体和底泥中的CV产生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松花江 底泥-水交换 时空异质性 逸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