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底栖生物指数的辽东湾生态质量状况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文倩 周娟 +3 位作者 林岿璇 王瑜 夏阳 刘录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以2007年7月辽东湾近岸海域获取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和环境参数数据为基础,首次将W-statistic应用于该海域的生态质量状况评价,并结合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及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结果全面分析其生态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大... 以2007年7月辽东湾近岸海域获取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和环境参数数据为基础,首次将W-statistic应用于该海域的生态质量状况评价,并结合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及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评价结果全面分析其生态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大多数离岸海域取样点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以轻度干扰为主,而北部河口区(如大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则以重度干扰为主,且沿河口区向外有明显的空间梯度。这跟入海河流携带大量的营养盐入湾从而导致河口区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有关。各指数均能较为敏感地响应富营养化的空间梯度变化,且与富营养化指数显著相关;同时,3个指数之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能辨析北岸河口区组与近岸海域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显著性差异,适用于评价辽东湾的生态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生物指数 生态质量状况评价 辽东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生物指数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桂营 刘小贤 +2 位作者 冯曾光 单晨枫 马成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3期169-172,183,共5页
生态系统健康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即时间上可保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能力、胁迫恢复能力。该文阐述了应用广泛的底栖生物指数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底栖生物指数(指示物种、AMBI指数、BENTIX指... 生态系统健康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即时间上可保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能力、胁迫恢复能力。该文阐述了应用广泛的底栖生物指数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底栖生物指数(指示物种、AMBI指数、BENTIX指数、群落多样性指数、M-AMBI指数)的原理以及适用的生态环境状况,探究5种底栖生物指数的内在联系,建立针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底栖生物指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指数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的仁怀市主要河流健康评价
3
作者 何浩宇 王芳 +10 位作者 龙茂源 张书海 周岳兵 丁献桃 甘雷 王桢璐 项涛 居涛 石磊 安苗 董响红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健康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却尚未构建。基于此,于2023年对仁怀市境内9条河流2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开展了周年季度调查,... 健康稳定的河流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中国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却尚未构建。基于此,于2023年对仁怀市境内9条河流2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开展了周年季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搭建了仁怀市主要河流的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enthic-integrated biotic index, B-IBI)评价体系。结果发现:共记录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175个,隶属于5门10纲22目75科,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236.50个·m-2和168.07 g·m-2;9条河流的健康情况中,1条为优秀,1条为良好,3条为中等,其余4条为较差,无很差;28个采样点中,2个为优秀,5个为良好,7个为中等,7个为较差,7个为很差。综上,所构建的B-IBI评价体系指示仁怀市主要河流的整体健康状况不佳,建议在未来采取适宜的管理及修复措施以使其恢复至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群落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长江流域 仁怀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赣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40
4
作者 张方方 张萌 +2 位作者 刘足根 陈宏文 齐述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3-971,共9页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之一。根据2009—2010年期间赣江流域60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15个参照点,45个受损点),对17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B-IBI指数...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之一。根据2009—2010年期间赣江流域60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15个参照点,45个受损点),对17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B-IBI指数体系由总分类单元数、甲壳和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甲壳和软体动物%和BI指数构成。采用比值法统一各生物参数量纲,将各个生物参数分值加和得到B-IBI指数值。根据参照点的B-IBI值的25%分位数值最终确定赣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表明,赣江流域60个采样点中19个为健康,19个为亚健康,14个为一般,8个较差。综合来看,赣江流域河流处于健康-亚健康状态:上游各支流中绵水、贡江、上犹江和桃江为健康状态,章水、濂水、梅江和平江为较差状态;中游各支流健康评价结果多为健康-亚健康状态,而乌江为较差状态;下游各支流为健康-亚健康状态;赣江干流上健康评价的结果均为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动物 河流健康评价 赣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定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构建与健康评价 被引量:34
5
作者 慕林青 张海萍 +4 位作者 赵树旗 刘培斌 高晓薇 李玉臣 渠晓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707,共11页
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是河流健康评价与河流修复的重要步骤.根据2017年4月永定河流域23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监测数据,基于监测点水质状况与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估指数得分,选择潮白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类群相似且人为干扰... 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是河流健康评价与河流修复的重要步骤.根据2017年4月永定河流域23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监测数据,基于监测点水质状况与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估指数得分,选择潮白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类群相似且人为干扰较小的5个监测点作为参照区域,构建永定河B-IBI(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通过对大型底栖动物33个生物参数的分布范围检验、判别能力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最终确定永定河B-IBI由总分类单元数、蜉蝣目(E)-襀翅目(P)-毛翅目(T)个体相对丰度、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摇蚊科个体相对丰度、敏感类群分类单元数、科级耐污指数(family biotic index,FBI值)等6个核心参数构成.采用生物完整性研究中常用的比值法和三分法构建的B-IBI评价得分体系.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出的B-IBI均具有较高的判别能力,均能较好地判别参照水体和受损水体的健康状况,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R>0.90).永定河河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洋河、桑干河和永定河干流监测点B-IBI平均得分分别为1.97、1.86和1.78,妫水河B-IBI平均值为2.48,23个采样点中有16个处于较差状态,7个处于一般状态.相关性分析表明,B-IBI指数与栖息地质量综合评估指数得分、ρ(DO)呈显著正相关,与ρ(NH4+)、浊度、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B-IBI指数对于栖息地人为干扰和水质污染均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研究显示,永定河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基本丧失,全流域底栖动物群落呈现全面退化趋势,识别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键要素、恢复永定河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定河流域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动物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符河生态修复目标及方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倪红珍 贾金生 +2 位作者 王芳 殷峻暹 傅小城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6期53-58,共6页
分析济南市玉符河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样点调查方法,寻找玉符河生态水文规律,提出玉符河生态修复的目标和方案,建议在玉符河生态恢复过程中进行长期的水文与生物监测,注重本底资料的完善与积累,以便为我国河流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玉符河 生态修复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水文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