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1
-
-
作者
李黛青
夏莎莎
张镇松
李洁
李红华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12-4120,共9页
-
基金
北京市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资助.
-
文摘
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城市河道水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北方缺水城市普遍采用再生水补给河道,更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目前城市河道水生态评价技术体系逐渐从单一水质评价转变到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再生水补给型河道,建立和选择多要素、更适用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对北方缺水城市中再生水补给型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环境,以两条不同护岸类型的河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包含水质、生境和水生生物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讨论了不同水生生物评价指数参与评价的综合评价差异.研究发现,尽管两条河流在丰水期和平水期的水质状况相似,硬质护岸河段的水质略优,但软质护岸河段在生境条件和底栖动物评价指数上表现更佳;尤其在平水期,软质护岸河段的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软质护岸河段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优于硬质护岸河段.而在水生生物评价指数的选择上,生物指数(BI)、生物学污染指数(BPI)、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均能较合理地反映出研究区域城市河道的水生态综合质量.研究建议,在河道整治和设计中,应更多采用软质护岸,以提升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美丽河湖与城市自然环境的融合.
-
关键词
城市河道
底栖动物评价指数
水生态质量综合指数.
-
Keywords
surban river
evaluation indices of zoobentho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water ecological quality
-
分类号
X8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O6
[理学—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