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底煤矿冲击矿压危险性分析与防治体系研究
1
作者 代晓亮 刘发义 +2 位作者 孙建维 张豪 韩振飞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为有效解决胡底煤业冲击矿压问题,以一盘区工作面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多因数耦合法,对一盘区工作面的冲击矿压危险性进行预评估,分析主控影响因素,确定冲击矿压危险程度,划分冲击矿压危险区域。采用微震监测法、电磁辐射监测法、声发... 为有效解决胡底煤业冲击矿压问题,以一盘区工作面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多因数耦合法,对一盘区工作面的冲击矿压危险性进行预评估,分析主控影响因素,确定冲击矿压危险程度,划分冲击矿压危险区域。采用微震监测法、电磁辐射监测法、声发射监测法等建立区域与局部相结合的冲击矿压危险性监测预警体系,对有冲击矿压危险的区域采用煤层大直径钻孔、煤体爆破等措施预卸压,并及时监测预卸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主控因数 危险性评估 监测预警体系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矿压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易恩兵 牟宗龙 +2 位作者 窦林名 徐学峰 谢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3,共4页
为了合理地评价煤矿工作面冲击矿压的危险性。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冲击矿压的自然条件因素、地质动力因素、开采及技术因素、组织管理因素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建立冲击矿压危险性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为了合理地评价煤矿工作面冲击矿压的危险性。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冲击矿压的自然条件因素、地质动力因素、开采及技术因素、组织管理因素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建立冲击矿压危险性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对冲击矿压危险性的低危险、中等危险、高危险作出定量评价,提高对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模型所得评判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工作面的危险程度,精度较高,为煤矿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分析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危险性 层次分析法 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矿压发生危险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毛德兵 《煤矿开采》 2000年第4期52-53,共2页
文章在分析影响冲击矿压发生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对目前评价冲击危险性的几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评价冲击危险指标进行较为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 冲击 冲击危险性 评价方法 山地质 开采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巷道底板冲击矿压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徐学锋 窦林名 +3 位作者 刘军 崔晓晖 张银亮 姚喜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77-1982,共6页
巷道底板水平应力是导致底板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巷道底板冲击矿压的特点,建立了底板冲击矿压发生条件与影响因素的力学模型,初步确定了底板冲击矿压危险性系数的表达式。当底板岩层泊松比一定时,底板冲击矿压危险性系数与巷道... 巷道底板水平应力是导致底板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巷道底板冲击矿压的特点,建立了底板冲击矿压发生条件与影响因素的力学模型,初步确定了底板冲击矿压危险性系数的表达式。当底板岩层泊松比一定时,底板冲击矿压危险性系数与巷道埋深、巷道宽度的平方、水平构造应力、巨厚坚硬老顶影响系数成正比,与弹性模量、巷道底板软弱层厚度的平方成反比。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巷道开挖后底板煤层的水平应力升高和垂直应力降低的规律,底板应力极易达到煤层破坏极限,在支护不当和外界扰动下容易发生底板冲击矿压。最后确定了底板强度弱化减冲原理,在跃进煤矿25110工作面下巷采取底板爆破卸压措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成果为解决类似条件底板冲击矿压防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冲击 水平应力 底板冲击矿压危险性系数 数值模拟 底板爆破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山CT技术的工作面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寇建新 巩思园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5-60,共6页
震动波波速与应力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利用矿山CT技术反演震动波波速可大范围研究采掘区域的应力分布特征,从而划分冲击危险区域。在此背景下,综合采用理论研究、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了己15#-24080工作面矿山C... 震动波波速与应力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利用矿山CT技术反演震动波波速可大范围研究采掘区域的应力分布特征,从而划分冲击危险区域。在此背景下,综合采用理论研究、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了己15#-24080工作面矿山CT技术现场实施方案,建立了沿直接顶传播的滑行波和沿煤层传播至接收点的直达波波速的二维求解模型,求解了己15#-24080工作面区域的煤岩震动波波速分布图,最后基于冲击矿压机理提出的正异常危险性评价指标,分级确定了5个冲击危险区域及其范围。现场动力显现表明该技术能够准确探测冲击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动波波速 采掘区域 冲击 危险性评价 山CT技术 正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冲击矿压危险性信息平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乔懿麟 王苏健 +2 位作者 吴学明 郝亚锋 李亮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3-255,共3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原理建立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模型,以该模型为算法利用C#语言及SQL SERVER数据库建立冲击矿压评价系统,最后,通过ArcGIS二次开发,形成煤矿冲击矿压危险性信息平台,并应用到工程实践。
关键词 冲击 模糊评价模型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姚辉 尹慧超 +5 位作者 尹尚先 侯恩科 毕梦 连会青 夏向学 梁满玉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3-191,共9页
回顾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发展历程,提出其危险性评价的体系:指标(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评价方法的选取)—工具(处理工具的革新),并对3个环节进行总结。指出指标体系的发展不再是因素集的扩充,而是因素与因素之间非线性关系的... 回顾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发展历程,提出其危险性评价的体系:指标(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评价方法的选取)—工具(处理工具的革新),并对3个环节进行总结。指出指标体系的发展不再是因素集的扩充,而是因素与因素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处理以及对以开采条件及地质条件为两大基本要素集的化繁为简;将现有方法依据处理数据的逻辑分为3类:以数据的基础信息为基准,将原始数据对评价对象所产生的大小、高低、优劣性影响进行考量、排序及综合形成评价结果的第一类方法;对数据列进行人工评判、加工分析、拓展和延伸,挖掘数据的潜在信息,并形成最终评价结果的第2类方法;整理具有相同指标的数据集,通过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发现数据间的共有信息,从而获得最终评价结果的第3类方法。指出未来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对突水系数法的传承,修正其在厚、巨厚、极薄隔水层的不良表现,另一方面是对机器学习新型方法的创新,对其本身及组合模型进行开发与应用。提出了处理工具所需实现的三大目标:矿井立体化模型的建立、评价结果的动态化演示、“定位、定量、定概率”三定指标的实现。分别探讨了三者面临的问题并阐述具体解决手段。在上述基础上,总体阐明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体系各环节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 底板突水 危险性评价 突水系数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图双系数法的带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强 姜星 陆宇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11期199-202,共4页
为了查明良庄煤矿15#煤层带压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采用现场质询、资料收集、井下踏勘的方法,逐一分析了开采15#煤层的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底板保护层厚度、煤层底板以上水头及有效保护层厚度,计算了底板带压系数和突水系数。采用... 为了查明良庄煤矿15#煤层带压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采用现场质询、资料收集、井下踏勘的方法,逐一分析了开采15#煤层的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底板保护层厚度、煤层底板以上水头及有效保护层厚度,计算了底板带压系数和突水系数。采用五图双系数法,以突水系数为主、带压系数为辅,对15#煤层带压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划分了三级评价区。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为带压开采安全性较高的Ⅲ级评价区;50号钻孔、713号钻孔附近为有发生直通式突水危险的Ⅰ级评价区;其余区域为Ⅱ级评价区,正常情况下发生底板突水的可能性较小,但工作面存在发生非直通式突水的可能性。未来开采15#煤层时,应加强对构造的探查,提前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图双系数 开采 底板突水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孤岛工作面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腾飞 《晋控科学技术》 2023年第3期14-16,共3页
为有效解决近距离煤层孤岛工作面冲击矿压问题,以山西寿阳潞阳瑞龙煤业有限公司150108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方法,对150108工作面冲击矿压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确定150108工作面无冲击危险,综合各类回采因素,在工作面内划分... 为有效解决近距离煤层孤岛工作面冲击矿压问题,以山西寿阳潞阳瑞龙煤业有限公司150108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方法,对150108工作面冲击矿压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确定150108工作面无冲击危险,综合各类回采因素,在工作面内划分了3个重点监测区域,并采用钻屑法和施工大孔径钻孔卸压方法对重点区域进行管控。根据工作面回采情况,回采期间未出现冲击矿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冲击 冲击危险性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水系数法分析预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的探讨 被引量:43
10
作者 王计堂 王秀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111,共6页
为了预测煤矿深部带压开采奥灰突水危险性,合理划分危安区。研究了华北型煤田特征、模拟试验及相关资料,对以往突水系数公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突水系数修正公式,并对高家塔煤矿9号煤层带压开采奥灰突水危险性及危安区... 为了预测煤矿深部带压开采奥灰突水危险性,合理划分危安区。研究了华北型煤田特征、模拟试验及相关资料,对以往突水系数公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突水系数修正公式,并对高家塔煤矿9号煤层带压开采奥灰突水危险性及危安区进行了预测、划分。结果表明:突水系数可由0.043~0.091 MPa/m修正为0.067~0.127 MPa/m,突水性分区可由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修正为相对危险区-危险区。实际生产矿井带压开采突水事故证明了突水系数修正公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 底板突水 突水系数 突水危险性 突水性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面冲击矿压相对危险区划分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许伟 窦林名 +1 位作者 王占成 郑玉友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2,共4页
针对某矿E3207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依据各影响因素对冲击矿压的作用机理,选取3个条件层和8个因子层构建了冲击危险区划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采用AHP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含有不同权重的各影响因子进行... 针对某矿E3207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依据各影响因素对冲击矿压的作用机理,选取3个条件层和8个因子层构建了冲击危险区划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采用AHP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对含有不同权重的各影响因子进行模糊叠加计算,从而确定工作面不同区域的相对危险性并进行危险区划分。并对弹性波CT反演法和微震监测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危险性 危险区划分 模糊层次综合法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板冲击矿压发生机理与防治 被引量:11
12
作者 牛宝林 邸建友 唐绍琴 《煤矿开采》 1999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章结合新汶矿区开采的实践,针对底板冲击现象,分析了底板冲击的发生机理和发生条件,提出了底板冲击矿压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底板冲击 发生机理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方法探究
13
作者 樊智林 《陕西煤炭》 2018年第3期74-76,93,共4页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冲击矿压是较为常见的危害之一。冲击矿压的发生与煤层地质条件和煤炭开采技术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对这2类因素的分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以此判断某区域的冲击矿压危险等级。文中基于AHP建立了煤矿冲击矿压评价体...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冲击矿压是较为常见的危害之一。冲击矿压的发生与煤层地质条件和煤炭开采技术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对这2类因素的分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以此判断某区域的冲击矿压危险等级。文中基于AHP建立了煤矿冲击矿压评价体系,对每个因素进行了权重分析和打分,计算了综合得分。结果表明,AHP分析法可以较为客观、科学地评价煤矿某区域的冲击矿压危险等级,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冲击 危险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上山巷道底板动载诱发冲击矿压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海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4,共6页
为了防治深井上山巷道底板动载诱发的冲击矿压,采用FLAC^(2D)数值模拟软件及微震监测系统进行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上山底板水平应力、垂直位移及塑性区深度分别为38.27 MPa、156.38 mm、4 m,动载扰动下底板冲击响应特征分... 为了防治深井上山巷道底板动载诱发的冲击矿压,采用FLAC^(2D)数值模拟软件及微震监测系统进行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上山底板水平应力、垂直位移及塑性区深度分别为38.27 MPa、156.38 mm、4 m,动载扰动下底板冲击响应特征分别增加8.96 MPa、266.92 mm、2 m,冲击危险性急剧升高;动力扰动使处于极限条件下的上山煤柱区应力增加打破平衡状态而发生底板冲击矿压,即高静载主导—强动载诱发的动静载叠加诱冲机理;现场微震监测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针对深井上山底板冲击矿压特点提出合理布置巷道、采取局部措施、降低动载荷传递、避让法等4种针对性的动力灾害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上山巷道 动载 底板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图-双系数三级判别法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15
作者 董广铭 陈继福 +1 位作者 安律宁 韦孝龙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9期15-19,71,共6页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北辛窑煤矿6^(#)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在充分考虑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和区域构造位置的基础上,采用五图-双系数三级判别法对6^(#)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危险性实行分区评估,以确保带压安全开采,为煤层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北辛窑煤矿6^(#)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在充分考虑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和区域构造位置的基础上,采用五图-双系数三级判别法对6^(#)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危险性实行分区评估,以确保带压安全开采,为煤层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撑,也便于更深刻地认识煤矿安全生产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五图-双系数三级判别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底板突水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图-双系数三级判别法 底板突水 危险性评价 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矿压的声发射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7
16
作者 贺虎 窦林名 +3 位作者 巩思园 周澎 薛再君 何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62-1268,共7页
煤岩体的破坏伴随着声发射现象,通过分析煤岩体损伤破坏与声发射之间的耦合关系,论述了利用声发射评价冲击矿压危险的可行性,提出了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的声发射指标的表达方式、临界指标的确定以及危险等级的划分。实验室测试了某冲击... 煤岩体的破坏伴随着声发射现象,通过分析煤岩体损伤破坏与声发射之间的耦合关系,论述了利用声发射评价冲击矿压危险的可行性,提出了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的声发射指标的表达方式、临界指标的确定以及危险等级的划分。实验室测试了某冲击矿压矿井煤样破坏过程的声发射特征,为现场应用提供参照。最后分析了波兰ARES声发射系统在冲击矿压矿井中的应用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声发射 损伤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危险评价的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叠加法 被引量:32
17
作者 窦林名 贺虎 +1 位作者 何江 王正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7-332,共6页
冲击动力灾害是关乎矿井能否安全稳定生产的主要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矿井需要在采掘工作面设计阶段确定冲击危险等级与区域,迫切需要发展科学、精确、定量、便于技术人员操作的冲击危险早期评价预警方法。为了解决冲击显现无法用现有强... 冲击动力灾害是关乎矿井能否安全稳定生产的主要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矿井需要在采掘工作面设计阶段确定冲击危险等级与区域,迫切需要发展科学、精确、定量、便于技术人员操作的冲击危险早期评价预警方法。为了解决冲击显现无法用现有强度准则进行表述、不同应力无法标量叠加的问题,提出了冲击危险评价的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叠加法,将某一待分析区域内影响冲击矿压发生的某因素引起的最大主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称为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分量,各分量的乘积为该区域的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将影响冲击矿压的因素从载荷特性上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从对应力影响效果上分为增压型与减压型,给出了影响冲击的主要动载因素,以及相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发生过冲击矿压的矿井利用冲击区域的总相对应力集中系数作为临界指标,未发生冲击的矿井利用临界应力与自重应力的比值作为临界值,根据相对应力叠加系数与临界值的比值对冲击危险等级进行了划分。现场应用表明,相对应力集中系数叠加法与监测冲击危险区域与等级具有较高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相对应力叠加系数 危险评价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矿压防治的应力控制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8
18
作者 齐庆新 李宏艳 +4 位作者 潘俊锋 雷毅 付东波 季文博 赵善坤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分析了原岩应力和采动应力对冲击矿压发生的影响,通过采用采动应力监测系统直接监测煤岩体的应力和采用微震监测系统间接监测煤岩体应力的方法,分析了采动引起的应力变化,进而对监测区域内煤岩体的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具有冲击... 分析了原岩应力和采动应力对冲击矿压发生的影响,通过采用采动应力监测系统直接监测煤岩体的应力和采用微震监测系统间接监测煤岩体应力的方法,分析了采动引起的应力变化,进而对监测区域内煤岩体的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岩层实施煤层卸载爆破、深孔断顶爆破和深孔断底爆破技术,进一步验证了冲击矿压防治的应力控制理论,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应力控制 冲击危险性 采动应力监测 深孔断顶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成岩下工作面开采的冲击危险性评价与监测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詹振江 陆菜平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85,共3页
针对淮北矿业集团海孜煤矿762综采工作面顶板岩层存在巨厚火成岩侵入的特殊覆岩结构,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冲击矿压危险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利用SOS微震监测系统对工作面开采全过程中火成岩的运移、破断状态进行了监测。研究... 针对淮北矿业集团海孜煤矿762综采工作面顶板岩层存在巨厚火成岩侵入的特殊覆岩结构,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冲击矿压危险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利用SOS微震监测系统对工作面开采全过程中火成岩的运移、破断状态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火成岩断裂释放的能量较低,没有对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构成极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冲击 危险性评价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体参数对冲击危险性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宝珠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10期55-59,共5页
针对冲击危险性的锚网支护类回采巷道,运用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巷道锚固体抑制冲击矿压灾害机理,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研究了不同锚固体参数对冲击危险性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锚杆长... 针对冲击危险性的锚网支护类回采巷道,运用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巷道锚固体抑制冲击矿压灾害机理,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研究了不同锚固体参数对冲击危险性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锚杆长度与锚杆间距,巷道巷帮变形量对锚固体参数的灵敏度反应远高于巷道顶、底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冲击危险性巷道 锚杆支护 锚固体参数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