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顺层陡倾岩质边坡倾倒模式试验
- 1
-
-
作者
王林康
郑子涵
章广成
曾鑫
丁柄栋
崩兴涛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4,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263)。
-
文摘
在澜沧江中上游大华桥水电站的左岸分布着大量顺层陡倾岩质边坡,库区独特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变形孕育环境,因倾倒变形体失稳崩落形成的滑坡堆积物在库区分布广泛,这对水电工程的运行和维护造成了极大困难。为了研究顺层陡倾岩质边坡的演化过程、倾倒模式以及倾倒变形破坏机理,以库区左岸微风化板岩为参照原型配置相似材料,采用室内底摩擦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不同坡角、层面倾角、结构面产状条件下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①顺层陡倾岩质边坡主要倾倒破坏模式为拉裂−倾倒式,在演化初期坡脚处岩体由于应力集中最先发生弯曲变形,并由坡体前缘逐渐向中后部发展,坡表中部的岩体也逐渐由顺倾转变为直立至反倾状态,并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向临空面方向弯曲倾倒,当变形到达一定程度时将沿着最大弯曲部位或结构面发生拉裂折断,最终岩块将会沿着拉裂面产生滑移甚至崩落。②通过对比试验模型的坡体参数及变形特征,将7组模型边坡大致分为3类:近直立顺层岩质缓坡、陡倾角顺层岩质陡坡、近直立顺层岩质陡坡。相较于坡角,岩层倾角对顺层陡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的影响更大;非垂直于层面的缓倾结构面比垂直于层面的结构面更容易引起顺层陡倾边坡的倾倒变形破坏,且相较于外倾结构面,当坡体发育内倾结构面时发生倾倒变形破坏的规模更大。③从变形阶段的角度将斜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划分为初始变形阶段、倾倒变形阶段、倾倒破坏阶段。④从机理上将顺层陡倾岩质边坡发生倾倒变形破坏的过程划分为应力调整阶段、弯曲−蠕变阶段、弯曲−拉裂阶段、倾倒−崩滑阶段;根据倾倒区的变形程度将变形破坏后的斜坡划分为强倾倒区、弱倾倒区和稳定区。研究成果可为顺层陡倾岩质边坡的演化过程、倾倒模式以及倾倒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顺层陡倾岩质边坡
相似材料
底摩擦模型试验
倾倒模式
倾倒变形破坏
-
Keywords
steep bedding rock slope
similar material
bottom friction physical model test
toppling mode
toppling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
分类号
TV223.3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
-
题名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岩体破坏规律研究
- 2
-
-
作者
王钟钰
蒋永超
贾若彤
姜骜鹏
陈忠辉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2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4292)。
-
文摘
针对鞍钢眼前山铁矿东帮区域露天转地下开采引起边坡岩体破坏及塌陷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基底摩擦模型试验分析其边坡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探究不同开采阶段塌陷角变化情况,并从裂隙角度总结塌陷区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矿体开采深度不断延深,受开采扰动塌陷角不断减小;塌陷区域的形成分为四个时期:裂隙富集时期、时效变形时期、滑移面贯穿时期和塌陷形成时期;眼前山铁矿东帮边坡的破坏机制为滑移-拉裂破坏。
-
关键词
眼前山铁矿
露天转地下
岩体破坏
塌陷
裂隙发展
边坡失稳
基底摩擦模型试验
-
Keywords
Yanqianshan iron mine
transition from open-pit to underground mining
failure of rock mass
collapse
fissure propagation
slope instability
base friction model test
-
分类号
TD852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TD327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顺层陡倾岩质边坡变形机理探究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汪鸣飞
章广成
包刘磊
姚晔
刘向东
杨新志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20,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263)。
-
文摘
顺层岩质边坡是指坡向与岩层倾向一致的边坡,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在顺层陡倾岩质边坡中往往存在滑移-弯曲变形和倾倒变形两种变形破坏模式,它们的典型变形特征与变形演化过程截然不同。总结了顺层陡倾岩质边坡滑移-弯曲变形和倾倒变形的典型特征,开展了不同边坡坡角、岩层倾角组合下边坡的底摩擦模型试验,揭示了顺层陡倾岩质边坡的变形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工程实例统计分析显示,倾倒变形往往发生于岩层倾角为70°~90°、边坡坡角为40°~60°、且边坡坡高大于300 m的顺层陡倾岩质边坡中,而滑移-弯曲变形往往发生于岩层倾角为50°~70°、边坡坡角为15°~60°、且边坡坡高在300 m左右的顺层陡倾岩质边坡中;(2)顺层陡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的典型变形特征表现为中上部岩体呈现滑移-倾倒变形,中下部岩体呈现弯曲-倾倒变形,整个变形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卸荷回弹、滑移-倾倒和蠕变-滑移3个阶段;(3)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岩层陡倾角是顺层陡倾岩质边坡发生滑移-弯曲-倾倒变形的必要条件,当边坡坡角大于60°且岩层倾角与边坡坡角之差小于15°时,顺层陡倾岩质边坡往往发生滑移-弯曲变形,而当边坡坡角大于60°且岩层倾角与边坡坡角之差大于15°时,则其发生滑移-弯曲-倾倒变形。
-
关键词
顺层陡倾岩质边坡
变形机理
底摩擦模型试验
滑移-弯曲变形
倾倒变形
-
Keywords
steep bedding rock slope
deformation mechanism
bottom friction model test
sliding-bending
toppling deformation
-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