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门何以难出贵子:农村学子的文化再生产机制及其突破
1
作者 杜岩岩 徐亦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5,共13页
农村学子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内化底层阶级的认知模式以及父母等“重要他人”所传递的特质,完成底层文化的再生产。具体表现为:受文化资本传递与经济资本欠缺的影响,自然知识内化于个体精神图式中,导致农村学子形成了较狭窄的知识面... 农村学子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内化底层阶级的认知模式以及父母等“重要他人”所传递的特质,完成底层文化的再生产。具体表现为:受文化资本传递与经济资本欠缺的影响,自然知识内化于个体精神图式中,导致农村学子形成了较狭窄的知识面;受乡村语言表达方式与家庭教育文化的影响,农村学子形成了“限制型语言符码”;当同伴圈中出现“逾矩”行为时,农村学子易因“人情面子”进行亚文化再生产;受家长制与乡村社会中资本欠缺的影响,农村学子缺乏对自我角色的清晰认知,并在人际关系中失衡,形成较低的社会适应能力;当父母抱有低教育期待时,农村学子对自身学业竞争力产生怀疑,容易产生较低的未来预期。为促使“寒门出贵子”,应从塑造乡村知识场域着手,建立不同阶层社会交往机制,促使农村学子发挥主体能动性,主动融入学校教育等方面,以阻断底层文化再生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子 底层文化 底层文化再生产 早期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