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底层女性生活的另类呈现——梁志玲小说论 被引量:4
1
作者 戴红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梁志玲小说围绕桂西南底层女性的生存空间、衣食住行、爱情婚姻等方面展开女性叙事,通过呈现底层女性的生存境遇,反映严峻的社会问题。她们生活在"老少边穷"地区城市的边缘,不仅贫穷、艰辛,而且要忍受城乡二元文化的冲突。梁... 梁志玲小说围绕桂西南底层女性的生存空间、衣食住行、爱情婚姻等方面展开女性叙事,通过呈现底层女性的生存境遇,反映严峻的社会问题。她们生活在"老少边穷"地区城市的边缘,不仅贫穷、艰辛,而且要忍受城乡二元文化的冲突。梁志玲小说与当下超越了道德底线,颠覆人类基本伦理操守,给人以凄迷、无奈和绝望等女性底层写作不同,她对复杂的人性做了深度表现,作品中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女性形象,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来自灵魂深处的宽厚、广袤和悲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志玲 底层女性 生存境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蒙小说中的维族底层女性形象解读——以“在伊犁”系列小说为例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6-150,共5页
王蒙的"在伊犁"系列小说中的维族底层女性有受过教育的小学教员、粮站出纳、继承父母遗产的小有积蓄者、自食其力的底层农民等,她们大都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但面对婚姻,她们仍然难以挣脱世俗观念的束缚,面对命运,她们虽竭尽... 王蒙的"在伊犁"系列小说中的维族底层女性有受过教育的小学教员、粮站出纳、继承父母遗产的小有积蓄者、自食其力的底层农民等,她们大都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但面对婚姻,她们仍然难以挣脱世俗观念的束缚,面对命运,她们虽竭尽全力却仍难以自控;由于处在经济基础的弱势地位,她们的人生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维族底层女性要想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经济独立和平等自尊以及思想解放是必由之路。"在伊犁"系列小说用感人至深的笔触表述了对维族底层女性的深切同情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在伊犁”系列小说 维族底层女性 形象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香港电影中底层女性的生存空间
3
作者 管晨蓉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在影片中,空间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在香港这座城市里,有繁华的楼宇街道,密密麻麻的各种建筑,有着机器和高科技所带来的城市特有的秩序井然.闪亮高大的楼宇内随处可见的白领、专业服务地标建筑里身着制服的人群、穿梭于大街小巷匆匆忙忙... 在影片中,空间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在香港这座城市里,有繁华的楼宇街道,密密麻麻的各种建筑,有着机器和高科技所带来的城市特有的秩序井然.闪亮高大的楼宇内随处可见的白领、专业服务地标建筑里身着制服的人群、穿梭于大街小巷匆匆忙忙行走的路人,每个人都在为生活打拼,在香港由环境产生的压力,让香港人为讨生活而明争暗斗,并将权利和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镜头 香港 表现空间 底层女性 旺角 影片 底层人物 洗碗工 纵向空间 北姑 食神 好莱坞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逝》中文学意象与影视符号隐喻性研究——以女性形象的构建为参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明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2-98,共7页
鲁迅创作过四十多位女性人物,大致可分为"旧女性"和"新女性"两类。其中"旧女性"形象较多,主要指旧社会中的农村劳动妇女,比如以祥林嫂等为典型。这些农村底层女性角色朴实无华,基本没有文化,勇于吃苦耐劳... 鲁迅创作过四十多位女性人物,大致可分为"旧女性"和"新女性"两类。其中"旧女性"形象较多,主要指旧社会中的农村劳动妇女,比如以祥林嫂等为典型。这些农村底层女性角色朴实无华,基本没有文化,勇于吃苦耐劳,为最基本的生存而挣扎,具有中国传统社会下层劳动女性的基本特征。但其大都逃不过悲惨的命运,为封建礼教所捆绑,人生逐步被吞噬殆尽。"新女性"形象较少,亦不同,主要指生活在城市之中,有一定文化基础,并有机会接触新思想的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文学意象 底层女性 女性 鲁迅创作 女性人物 劳动妇女 吃苦耐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性别学科建设的新拓展——以在新世纪文学教学中贯注性别视角为例
5
作者 孙桂荣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5期30-34,共5页
今天,妇女/性别研究已不再为学界所陌生而渐趋成为世界进步学术思潮中一股强劲的潮流,并由此衍生出女性史学、女性美学、女性文学、女性心理学。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新世纪文学 学科建设 性别视角 女性主义 女性写作 网络文学 底层女性 性别倾向 性别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