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计操纵、真实交易管理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子健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5,共7页
我国上市公司报告的盈余的稳健性主要来自非操纵性应计,但操纵性应计和真实交易管理给盈余稳健性制造了噪音,尤其负向的应计操纵或正向的真实交易管理能拔高盈余稳健水平;会计准则中不断强化的会计稳健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应计盈... 我国上市公司报告的盈余的稳健性主要来自非操纵性应计,但操纵性应计和真实交易管理给盈余稳健性制造了噪音,尤其负向的应计操纵或正向的真实交易管理能拔高盈余稳健水平;会计准则中不断强化的会计稳健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但不能有效治理真实交易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应计操纵幅度越大,会计稳健性越高,但真实交易管理幅度越大而会计稳健性却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盈余 应计操纵 真实交易管理 会计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检测盈余管理能力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8
2
作者 黄梅 夏新平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6-143,共8页
本文运用统计模拟方法,通过测试各模型产生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频率,比较基本琼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等七种常用的截面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检验效果。检测结果发现,基本琼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和无形资产琼斯模型... 本文运用统计模拟方法,通过测试各模型产生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频率,比较基本琼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等七种常用的截面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检验效果。检测结果发现,基本琼斯模型、修正琼斯模型和无形资产琼斯模型相对较优,它们所犯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频率较小,但在收入操纵检测上,修正琼斯模型检验能力更突出;现金流量琼斯模型、非线性琼斯模型检验盈余管理的能力较强,但存在较为严重的第一类错误,易夸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前瞻性修正琼斯模型计算复杂,第一类错误明显,检验盈余管理能力相对修正琼斯模型没有明显提高;收益匹配琼斯模型在费用操纵的检验能力上明显较弱。综合考虑,本文认为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分年度分行业回归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在模型的设定和盈余管理的检验能力方面表现更佳,建议未来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以该方法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应计利润 操纵应计 琼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审核与操纵性应计项——来自沪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军 王军只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6,共5页
本文以上交所2007年数据研究上市公司首次内部控制审核对操纵性应计项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内部控制审核后,操纵性应计项明显降低,这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核 操纵应计 会计盈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约束、政府管制与审计市场效率——基于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稳健性的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俊民 刘孟迪 石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21,126,共9页
本文实证研究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审计行业的外部风险约束因素,包括法律约束和政府管制,对提高审计市场效率的有效性及差异性。首先结合我国特殊制度环境的分析,构建决定审计师最优努力和审慎程度的审计成本模型,然后选取2007-2012年被... 本文实证研究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审计行业的外部风险约束因素,包括法律约束和政府管制,对提高审计市场效率的有效性及差异性。首先结合我国特殊制度环境的分析,构建决定审计师最优努力和审慎程度的审计成本模型,然后选取2007-2012年被提起法律诉讼或受到政府管制主体处罚的审计师作为研究样本,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检验法律约束程度和政府管制力度的提高是否显著改善审计师执业质量。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审计市场外部风险约束主要由政府管制主导,法律约束机制并未发挥有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部和中注协责令整改要求、行业内通报批评的管制措施并未显著加强审计师执业质量,但"多头监管"显著加强了证监会行政处罚对问题审计师的管制效果。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审计市场外部风险约束环境,从而提高审计市场效率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约束 政府管制 审计质量 操纵应计利润 会计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纵性应计模型的一个改进——基于动态面板估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剑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8-88,共11页
使用动态面板对操纵性应计模型进行估计可以克服截面数据模型的内生性估计偏误。采用1999—2011年中国A股市场相关数据,对动态面板模型和其他模型的检测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对第Ⅱ类错误进行检验时,动态面板模型检测能力显著优于... 使用动态面板对操纵性应计模型进行估计可以克服截面数据模型的内生性估计偏误。采用1999—2011年中国A股市场相关数据,对动态面板模型和其他模型的检测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对第Ⅱ类错误进行检验时,动态面板模型检测能力显著优于其他模型;在对第Ⅰ类错误、审计师意见检验时,动态面板模型检测能力与其他模型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动态面板 操纵应计模型 模型效力 上市公司 盈余操纵行为 应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纵性应计利润对盈余管理度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高秀兰 高淑东 韩士民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81,共3页
文章通过1985年以来的文献回顾,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比较前人提出的Healy(1985)、ELO(1986)模型等12个估计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不同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时候的考虑,最终评价其... 文章通过1985年以来的文献回顾,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比较前人提出的Healy(1985)、ELO(1986)模型等12个估计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不同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时候的考虑,最终评价其优劣。指出适当的盈余管理是存在的并且不会产生经济危害,建议使用收入和生产能力控制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度量 操纵应计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7
7
作者 肖淑芳 张晨宇 +1 位作者 张超 轩然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9,127,共8页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沪深两市首次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单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研究了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的...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以来沪深两市首次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单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研究了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的三个季度,经理人通过操纵"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公告日后盈余存在反转现象;但是,并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经理人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日前通过操纵"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操纵应计利润 非经常性损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准实验 被引量:37
8
作者 刘华 魏娟 巫丽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7,共13页
具有负责任声誉的企业一定会做出负责任的行为吗?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后显... 具有负责任声誉的企业一定会做出负责任的行为吗?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后显著地减少了操纵性应计,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真实盈余管理,特别是操纵性酌量费用,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由于业绩好坏会影响企业盈余管理动机,本文进一步分析企业业绩对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与操纵性应计、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作用。区分不同盈利状况,我们发现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对应计项目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在盈利较差的样本组,声誉机制在高风险公司效果更为显著。考虑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监督作用、随机效应和关键变量测量误差影响后,声誉责任的监督作用依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 操纵应计 真实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晓玲 刘中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8,共7页
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两市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CFO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激发了CFO的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两市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CFO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激发了CFO的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相比,国有控股企业CFO持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更为显著,且CFO持股与正向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负向盈余管理之间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 盈余管理 操纵应计 股权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晓玲 刘中燕 任宇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6期63-68,75,共7页
分析师关注的经济后果是近年来证券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对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 分析师关注的经济后果是近年来证券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2001—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对分析师关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分析师关注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分析师关注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对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无显著影响。该研究结论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增量证据,有助于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加深对证券分析师监督职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盈余管理 操纵应计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师变更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伟 刘星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2,共6页
通过对2001-2003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两者关系在不同年度、不同前期审计意见的情况下有所不同。这表明,一方面审计师变更影响到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即公司能够... 通过对2001-2003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审计师变更与公司可操纵应计利润的增长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两者关系在不同年度、不同前期审计意见的情况下有所不同。这表明,一方面审计师变更影响到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即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另一方面,对前期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审计师采取了较为谨慎的做法,且伴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渐强化,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师变更 盈余管理 操纵应计利润 审计独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控缺陷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联性研究——基于上市公司强制性内控信息披露的证据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建伟 郑开焰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80,共9页
基于2011-2013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强制性内控信息披露数据,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相较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 基于2011-2013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强制性内控信息披露数据,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相较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结果还进一步证明,涉及盈余管理手段,企业会权衡操纵性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因为它们并不是替代关系。然而,存在内控缺陷的公司,除在操纵性应计项目外,更倾向于使用真实活动来操控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操纵应计项目 强制性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系统实施、制度环境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元元 庄明来 汪元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6,共8页
本文通过研究2003~2009年实施ERP系统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发现ERP系统实施有利于上市公司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披露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即存在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效应"。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所... 本文通过研究2003~2009年实施ERP系统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发现ERP系统实施有利于上市公司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披露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即存在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效应"。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可靠性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时,完善的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削弱ERP系统实施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在完善的制度环境下实施更多ERP功能子系统的上市公司并没有放大这种"权衡效应",而是趋向于对外披露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系统 制度环境 会计信息质量 操纵应计利润 财务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性股东治理与盈余质量——来自农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燕 杨桐 杜为公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105,共9页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发人们普遍关心农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效率。通过研究终极控制性股东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的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所有权比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以及第一...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发人们普遍关心农业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效率。通过研究终极控制性股东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的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性股东持有上市公司所有权比例、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以及第一大流通股持股比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具体来看,实际控制人持有上市公司所有权比例与比操纵性应计呈倒U型关系,实际控制人的两权偏离程度对操纵性应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一大流通股持股比与操纵性应计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结构 终极控制性股东 操纵应计 盈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媒体关注、审计质量与风险抑制——基于深圳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19
15
作者 尹美群 李文博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33,共10页
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衡量审计质量,使用上市公司违规数据衡量经营和交易违规风险与虚假披露风险,考察网络媒体关注的风险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关注度与审计质量具... 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计算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衡量审计质量,使用上市公司违规数据衡量经营和交易违规风险与虚假披露风险,考察网络媒体关注的风险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关注度与审计质量具有风险抑制效应,且网络媒体关注对风险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地,网络媒体关注可通过提高审计质量来抑制企业违规风险,审计质量在网络媒体关注与风险抑制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治理 审计质量 风险抑制 审计意见 审计风险 操纵应计利润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盈余管理角度内部审计作用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冯立新 兰曼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年第3期67-68,共2页
近两年国内外管理层舞弊案的揭露,使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问题成为研究焦点。本文通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内审部门设置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内审部门的设立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了... 近两年国内外管理层舞弊案的揭露,使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问题成为研究焦点。本文通过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内审部门设置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内审部门的设立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了我国内部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但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 盈余管理 操纵应计利润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奇杰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28,5,共3页
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本文以2007—2009年江苏省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保证程度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保证程度与盈余管理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本文以2007—2009年江苏省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保证程度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保证程度与盈余管理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但内部控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 盈余管理 操纵应计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准则改革、实际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白露珍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1,共5页
以2003~2005、2008~2010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会计准则改革对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会计准则改革后,中央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地方控股公司和民营公司的盈余管... 以2003~2005、2008~2010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会计准则改革对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会计准则改革后,中央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地方控股公司和民营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提高,且二者盈余管理程度提高的幅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中央控股公司 地方控股公司 操纵应计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高级管理类创新型人才薪酬管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晚金 李蕊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7,共4页
在分析了高级管理类创新型人才薪酬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之上,研究作为内部治理机制的内部控制对于这种薪酬操纵的作用效果。选取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如何影响高管... 在分析了高级管理类创新型人才薪酬操纵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之上,研究作为内部治理机制的内部控制对于这种薪酬操纵的作用效果。选取2008~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如何影响高管类创新型人才薪酬操纵的行为。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有效抑制高管人员为增加自身薪酬而利用盈余管理操纵短期会计收益的自利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类创新型人才 薪酬 内部控制 操纵应计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审计费用、审计质量与IPO定价——基于A股市场的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朱宏泉 朱露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5,共11页
以A股市场2006—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在IPO定价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对全样本,异常审计费用与IPO抑价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和股票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不相关;当考虑... 以A股市场2006—2012年IPO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及其在IPO定价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对全样本,异常审计费用与IPO抑价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和股票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不相关;当考虑异常审计费用的方向时,正的异常审计费用与IPO抑价水平、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显著负相关,与股票上市后的长期市场表现显著正相关,而负的异常审计费用与三者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这表明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努力程度的体现,正的异常审计费用不会损害审计质量,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审计质量。因此,监管部门应更多地关注审计收费不足所存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审计费用 操纵应计利润 IPO抑价 长期市场表现 审计质量 审计意见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