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列车运行速度的应答器传输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正交 蔡伯根 +2 位作者 戴胜华 陆德彪 刘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6-93,共8页
为定量评估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对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影响,提出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将应答器传输模块BTM报文层不能正确译码的概率作为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指标,采用鱼骨图法将影响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因素... 为定量评估应答器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对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影响,提出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将应答器传输模块BTM报文层不能正确译码的概率作为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指标,采用鱼骨图法将影响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因素分为动态因素与静态因素,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对BTM接收报文比特数及误比特率的影响,并对可靠性评估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列车运行速度主要通过影响BTM接收报文比特数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当BTM接收报文为应答器安全报文长度的整数倍时,BTM报文层不能正确译码的概率存在拐点;拐点的变化率随着整数倍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BTM接收报文误比特率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答器传输系统 可靠性评估 马尔可夫过程 列车运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UOWGA算子-Sharpley值的应答器传输系统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褚心童 张亚东 李耀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0-136,共7页
应答器传输系统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重要的地-车信息传输子系统。为降低应答器传输系统传统风险评价中专家决策的主观性,并考虑风险事件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CUOWGA算子与Sharpley值的应答器传输系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应答器传输系统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重要的地-车信息传输子系统。为降低应答器传输系统传统风险评价中专家决策的主观性,并考虑风险事件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CUOWGA算子与Sharpley值的应答器传输系统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建立系统功能分层模型,运用HAZOP辨识系统潜在的风险事件及其影响,构建系统风险评价因素集和评判集,再利用CUOWGA算子对专家评价数据进行集结,利用Sharpley值计算多风险相关下的评价因素权重值,最后通过综合评价得到应答器传输系统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应答器传输系统的风险等级为"可容许的",其中BTM及天线功能失效对系统安全影响最大。该结果与现场使用情况相符,验证本评价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答器传输系统 风险评价 CUOWGA算子 Sharpley值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高度及角度偏差对应答器作用距离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鑫奎 李建国 薛千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59,共7页
应答器报文传输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针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作用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研究安装高度与角度偏差对应答器作用距离的影响。以应答器上行链路信息传输为研究对象,建立矩形天线空间磁场分布、BTM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幅度及应... 应答器报文传输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针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作用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研究安装高度与角度偏差对应答器作用距离的影响。以应答器上行链路信息传输为研究对象,建立矩形天线空间磁场分布、BTM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幅度及应答器角度偏差理论模型,仿真不同安装高度、角度偏差下车载天线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幅度曲线,计算分析上述条件下应答器作用距离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车载天线与应答器间垂直距离为360 mm时,作用距离达到最大,为737.6 mm;(2)应答器发生倾斜对其作用距离影响较小,俯仰角越大,应答器两侧作用距离、磁场强度呈相反变化越明显,作用距离随偏转角增大呈线性递减,相比纵向安装,应答器横向安装平均作用距离减小114.4 mm;(3)车载天线与应答器间垂直距离越大,容许偏转角偏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答器传输系统 作用距离 安装高度 角度偏差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检测数据的应答器动态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许庆阳 杨吉 +2 位作者 孟景辉 罗依梦 张茂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6-172,共7页
为定量评估外界因素对高速铁路应答器传输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合应答器动态检测数据,基于统计理论知识方法进行关键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作用过程,建立动态特性评估指标;并基于某线路历史检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与统计值... 为定量评估外界因素对高速铁路应答器传输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合应答器动态检测数据,基于统计理论知识方法进行关键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作用过程,建立动态特性评估指标;并基于某线路历史检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与统计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速度、轨道板类型、地面应答器安装方式等因素对传输系统动态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列车速度会影响车载BTM接收性能和动态作用距离,对上行链路信号特性无明显影响;(2)不同轨道板工况不会影响应答器上行链路信号特性,但CRTSⅡ型轨道板工况条件下应答器报文数据接收性能更强;(3)应答器动态作用距离在纵向安装条件下比横向安装平均大7~10cm,且不会因车体振动导致上行链路信号特性和抗干扰性能发生异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应答器传输系统 动态检测 动态特性 评估指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