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美学”课的“应用”气质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贻象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70,共7页
长期以来,美学课的抽象品性,与"应用"是格格不入的。在新的社会发展语境下,"应用美学"课需要打破美学逻辑自证的自恰性满足和概念化秩序化,与时俱进地重建美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体验和实际问...
长期以来,美学课的抽象品性,与"应用"是格格不入的。在新的社会发展语境下,"应用美学"课需要打破美学逻辑自证的自恰性满足和概念化秩序化,与时俱进地重建美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体验和实际问题出发,发挥"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双创"基因,强调非概念化、与生活现实合一的课程设计,使美学话语蕴含着生活旨趣,摆脱自身对生活现实的游离及其知识化构造。所以,"应用美学"课的"应用"气质,应该表现在系统化美学理论中恰当嵌入"美的文化软实力理念""美的生活化实践"和"美的产业化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美学
“
应用
”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析茶叶包装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亮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41,共2页
随着人们对色彩要求不断提升,加上设计工作水准不断提高,现阶段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只有融入全新科技水平和更优的色彩搭配,才能塑造良好的茶叶包装提供重要基础。美学是一种理论,同时还是从人们感受、直觉角度出发的理论体系,而...
随着人们对色彩要求不断提升,加上设计工作水准不断提高,现阶段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只有融入全新科技水平和更优的色彩搭配,才能塑造良好的茶叶包装提供重要基础。美学是一种理论,同时还是从人们感受、直觉角度出发的理论体系,而这也是对整个设计工作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和具体指导的理论,因此如果能够将美学理论有效应用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中,必然为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水平有效提升产生重要帮助。本文拟从茶叶包装设计开展的意义和价值入手,结合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探讨在茶叶包装设计工作中的美学理论的具体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包装设计
美学
应用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及美学意义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林韵致
孙伟俊
《福建茶叶》
202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人们物质条件的提升,使得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环境是我国居民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们对于园林的景观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令人们满意的园林景观作品。我国是一个有着...
人们物质条件的提升,使得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环境是我国居民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们对于园林的景观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令人们满意的园林景观作品。我国是一个有着悠长历史的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了许多文化瑰宝,茶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茶文化也给我国的设计者提供了大量的灵感。茶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使得园林环境的美感有了进一步提升,本文对茶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茶文化的应用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
茶文化
应用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术作品中茶文化的应用及美学分析
4
作者
乔伟莉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289-289,共1页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日益重视,茶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内容。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分析茶文化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和表现,进而提出了二者的融合特点及美学价值。
关键词
美术作品
茶文化
应用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美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5
作者
何拓
罗建举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4期24-26,共3页
为了探索红酸枝木显微构造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将其应用在产品设计中。对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美学原理,对木材显微构造进行美学分析,从中获取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美学元素。根据图案设计方法,以红酸枝木美学元素为素材设...
为了探索红酸枝木显微构造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将其应用在产品设计中。对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美学原理,对木材显微构造进行美学分析,从中获取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美学元素。根据图案设计方法,以红酸枝木美学元素为素材设计出具有木材自然美和韵律美的装饰图案。并将装饰图案应用于地板、服装和工艺品设计,获得三种木材美学应用的设计作品。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美学元素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始素材,为艺术作品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酸枝木
显微构造
美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摘局部义齿前牙排列的美学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矫德润
吴景轮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4期246-246,共1页
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的一种修复形式由于其制作方法简便,对基牙的磨切少.适应范围广,在目前各类义齿的修复中数量最大,本文就如何增强可摘局部义齿前牙排列美观问题,谈几点粗浅体会一、明确前牙修复以美观为主的指导思想牙齿美是构...
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的一种修复形式由于其制作方法简便,对基牙的磨切少.适应范围广,在目前各类义齿的修复中数量最大,本文就如何增强可摘局部义齿前牙排列美观问题,谈几点粗浅体会一、明确前牙修复以美观为主的指导思想牙齿美是构成容貌美的重要方面。而牙齿美又主要表现在前牙美。所以局部义齿齿前牙的修复,首先应考虑美观,同时兼顾切割和发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摘局部义齿
前牙排列
美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美学的探究及应用
被引量:
7
7
作者
张自熙
孟瑾
《现代园艺》
2021年第7期125-126,128,共3页
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是由建筑、植物、道路结合自然环境,从而营造适合人居的和谐环境。中国古典园林主要以自然山水为景观骨干从而构建山水园林。主要分析了园林景观的概念,进而剖析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思想及其造园原理,提出中国传统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是由建筑、植物、道路结合自然环境,从而营造适合人居的和谐环境。中国古典园林主要以自然山水为景观骨干从而构建山水园林。主要分析了园林景观的概念,进而剖析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思想及其造园原理,提出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有“中和”“气韵”以及“意境”3种审美形态,并具有深远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园林美学在苏州留园园林中的运用,并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塑造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审美形态
造园原理
美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赵文付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1期127-127,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提高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园林景观建设应运而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就我国目前园林景观设计来看,由于其受到了现代艺术的影响,设计中...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提高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园林景观建设应运而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就我国目前园林景观设计来看,由于其受到了现代艺术的影响,设计中对美学方面尤为注重。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园林景观进行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现代艺术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并且从多个角度分析美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为今后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景观设计
美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学在宣传工作中的应用
9
作者
于文书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宣传工作
审美活动
美学
应用
宣传思想工作
美学
运用
宣传工作者
审美化
审美心理
艺术化
美的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向纯粹的理论美学——评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
被引量:
1
10
作者
郝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50-152,共3页
作为人类文化历史长河的一支主干,理论绝不是灰色的,而是建筑在人类精神的最高层次上,是人类智慧开出的最灿烂的花朵。对于一个科学学科来说,较纯粹的非实用的理论的建构及体系的完备,则无疑是这一学科结出的最辉煌的成熟之果。所以,美...
作为人类文化历史长河的一支主干,理论绝不是灰色的,而是建筑在人类精神的最高层次上,是人类智慧开出的最灿烂的花朵。对于一个科学学科来说,较纯粹的非实用的理论的建构及体系的完备,则无疑是这一学科结出的最辉煌的成熟之果。所以,美学学科的真正独立和高度科学化,又必然要以纯然的理论美学的生成和体系化作为标志。把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加以区分,并有意识地积极构建理论美学的完整体系,这是美学理论的进一步自觉,也是美学走向更加科学化的重要一环。杨恩寰先生主编的《美学引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开始自觉地构建纯粹理论美学的独特体系和理论大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美学
审美经验
审美对象
审美客体
美本体
应用美学
审美意象
美学
理论
物质生产实践
审美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活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吴世常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在最近几年中,随着美学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对于生活美学的议论,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促进生活美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本文拟就生活美学研究中的五个问题,略抒刍荛之见。一、生活美学研究的地位在美学研究的历史上,无论中外,几乎...
在最近几年中,随着美学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对于生活美学的议论,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促进生活美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本文拟就生活美学研究中的五个问题,略抒刍荛之见。一、生活美学研究的地位在美学研究的历史上,无论中外,几乎都有以下三个特点,或者说三个不足之处:一是以往美学研究,偏重美学理论的探讨,忽视对应用美学特别是对生活美学的研究。如把美学理论运用于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美学
日常生活
美学
理论
应用美学
形式美
装饰
美学
自然美
美学
研究
表现形式
艺术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泛美学”
12
作者
徐宏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99-102,共4页
一曾几何时,美学还是显学。可是几年光景,它便江河日下了。说句不情愿的良心话,这倒是美学的幸事。即使什么都可以热起来,理论也热不得,因为这是人世间最为深沉的功夫活儿了。热必躁,躁必浮,浮泛之风一刮,理论极易成为书抄。翻阅一下这...
一曾几何时,美学还是显学。可是几年光景,它便江河日下了。说句不情愿的良心话,这倒是美学的幸事。即使什么都可以热起来,理论也热不得,因为这是人世间最为深沉的功夫活儿了。热必躁,躁必浮,浮泛之风一刮,理论极易成为书抄。翻阅一下这些年份量比较重的美学专著,都是作者长期功力的结晶,没有一本是美学热烧出来的。所以不应有重新振兴美学的奢望,换句话说,80年代初那种美学象流行歌曲一样时髦的局面还是不出现的好。它是一种不正常的高热现象,十年动乱压抑了人们爱美的天性,而禁锢的解脱使情绪象湖水般地渲泄出来,事过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学
美学
研究
应用美学
自然之美
渲泄
研究对象
审美现象
关系比较
科学理性
发展自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学“泛化”论
13
作者
徐宏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16-118,115,共4页
如果对新时期的美学做粗略的分析,便会发现这一学科的泛化是美学热的滞后现象。80年代初,美学在中国突然时髦起来,个中寂寞的学者开始为世人所瞩目,众多有志于此道的年轻人汇聚到了这杆大旗下,书店货架上的美学著作多了起来,学校的美学...
如果对新时期的美学做粗略的分析,便会发现这一学科的泛化是美学热的滞后现象。80年代初,美学在中国突然时髦起来,个中寂寞的学者开始为世人所瞩目,众多有志于此道的年轻人汇聚到了这杆大旗下,书店货架上的美学著作多了起来,学校的美学课堂挤了起来。美学界做了一场玫瑰色的梦,有位学者对外国人解释说,由于中国没有西方式的宗教,人们才对美学如此狂迷。如果不是陶醉于炽烈的流行热中,他恐怕难有此过誉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美学
美学
著作
美学
研究
应用美学
现实生活
学校
审美现象
理性主义
泛化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美学与企业美育环境
14
作者
金石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97-99,共3页
随着高技术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美学的新的形态。当代的美学已不再是纯理论的传统的文艺美学了,而已经冲破了古老的围墙,派生出了一个分支——技术美学——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物质生产和消费领域内实物的...
随着高技术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美学的新的形态。当代的美学已不再是纯理论的传统的文艺美学了,而已经冲破了古老的围墙,派生出了一个分支——技术美学——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物质生产和消费领域内实物的美的规律,也是研究工业设计及其实践的应用美学;使美学与技术融合,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工业产品。因此,技术美学是大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必然产物,把它运用到工业生产部门,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发达国家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为生产力
边缘学科
技术
美学
企业美育
工业设计
必然产物
文艺
美学
工业产品
时间环境
应用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技术美学
15
作者
林观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4-77,共4页
技术美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技术美学是把美学应用于技术领域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它所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各种劳动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美学问题;与之相关的“迪扎因”即现代化艺术设计问题。技术美学作为系统化、控制论、信息论的同一...
技术美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技术美学是把美学应用于技术领域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它所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各种劳动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美学问题;与之相关的“迪扎因”即现代化艺术设计问题。技术美学作为系统化、控制论、信息论的同一家族的亲姊妹,有它鲜明的特点。第一,它与多种科学(自然科学、精密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相互渗透;第二、它与艺术美学(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相互交融;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美学
迪扎因
艺术设计
劳动生产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
审美对象
美学
应用
劳动者
工效学
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的研究
被引量:
4
16
作者
王旭晓
贾京鹏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5,共5页
在应用美学视角下,审美需求是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的基本内容。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发现消费者对各类型交互产品所持有的隐性需求的具体内容。因此,其研究的范围就应指称着交互产品隐性需求这一概念所囊括的范畴,包括对交...
在应用美学视角下,审美需求是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的基本内容。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发现消费者对各类型交互产品所持有的隐性需求的具体内容。因此,其研究的范围就应指称着交互产品隐性需求这一概念所囊括的范畴,包括对交互产品概念、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及隐性需求内涵的界定;研究方法即发现交互产品隐性需求具体内容的方法,即从需求产生的机制研究隐性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把隐性需求提升为新需求。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研究对设计与策划创新性产品及预判社会文明样貌的演进趋势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经济效益方面,对交互产品隐性需求内容的发现,可用来指导创新性交互产品设计,并以此获得经济回报;在社会效益方面,基于交互产品对变革社会样貌所起到的作用,对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的研究,将为对社会文明演进的趋势进行预判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美学
交互产品
隐性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美育与跨世纪人才的培养
17
作者
高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9年第1期5-6,共2页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诗乐的审美教育作用已在儒家学说中得以确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意是讲修身从学《诗》开始,在“礼”的基础上立身.在“乐”的陶冶中完成品德的修养。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蔡元培从“教育救国...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诗乐的审美教育作用已在儒家学说中得以确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意是讲修身从学《诗》开始,在“礼”的基础上立身.在“乐”的陶冶中完成品德的修养。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蔡元培从“教育救国”的宗旨出发,呼吁教育应特别重视美育,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并把美育同智育、法育、体育并列为四育。进入当代,美育仍然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智育,德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跨世纪人才
蔡元培
论美育
高等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学说
应用美学
品德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美育的基本特点和职能
被引量:
1
18
作者
曾成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美育的本质特点及其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职能.一、美育的涵义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是美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
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美育的本质特点及其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职能.一、美育的涵义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是美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者也”.这个定义表明了美学和教育相结合的新涵义.但是这个定义也不够完善.因为情感不能离开认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合乎需要的一种主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相结合
基本特点
教育学
认识过程
全面发展教育
新学科
学生
应用美学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体研究的诗学之源:量化研究的初步解释(英文)
被引量:
1
19
作者
彼特.牟瓦
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74,共13页
如果说现代主义模式至少从19世纪后半叶就主导了文学理论领域,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它为20世纪的媒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观念与话语框架?为了试着回答这一问题,本文考察了现代主义美学中的一些概念与媒体传播研究中的经典文本,分析...
如果说现代主义模式至少从19世纪后半叶就主导了文学理论领域,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它为20世纪的媒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观念与话语框架?为了试着回答这一问题,本文考察了现代主义美学中的一些概念与媒体传播研究中的经典文本,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应关系。对此,本文以量化的方式进行探讨,其目的有二:一是描绘出文学媒介在一个媒体研究书籍库(1950—2011)中隐在的、想象的位置,凸显现代主义诗学与传播领域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二是基于实用效果的一般理论比较美学与媒介。本文的这一探究使人看到现代主义传统启发下的诗学策略在这个书籍库中的多产性。这些结果只是初步的,要想对反复出现的美学转向进行恰当的量化分析,我们还需要对媒体研究最近的话语风景线进行更加细节的多变量分析。本分析也将使我们能够统合与论证标记语分析相关的数字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学
媒体研究
计算语义分析
应用
媒体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色彩、平面与立体:电影《雨果》“程式”视域下的“三大构成”
20
作者
陈炜
孙琳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112,共4页
“三大构成”是现代平面设计学科的基本框架,是现代美学应用于设计学科构成形态的基础训练体系。现代平面设计基本上没有时间向度,是瞬间静态的空间艺术。“三大构成”就是手术刀,解剖对象单元,将不同的单元重组成一个新的瞬时形象,借...
“三大构成”是现代平面设计学科的基本框架,是现代美学应用于设计学科构成形态的基础训练体系。现代平面设计基本上没有时间向度,是瞬间静态的空间艺术。“三大构成”就是手术刀,解剖对象单元,将不同的单元重组成一个新的瞬时形象,借助心理、记忆手法,打动心理、增加注意力、勾起回忆以及集体意识。奥斯卡获奖电影《雨果》(以下称本片)呈现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完美综合效果。本片是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奇幻剧情片,讲述了小男孩雨果遇到了一位玩具和魔术道具店老板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该片以演绎的方式致敬了魔术大师与特技电影制作的先驱者乔治斯·梅里耶(Georges Mel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术道具
构成形态
三大构成
电影制作
时间向度
单元重组
美学
应用
基础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美学”课的“应用”气质
被引量:
1
1
作者
蔡贻象
机构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70,共7页
文摘
长期以来,美学课的抽象品性,与"应用"是格格不入的。在新的社会发展语境下,"应用美学"课需要打破美学逻辑自证的自恰性满足和概念化秩序化,与时俱进地重建美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体验和实际问题出发,发挥"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双创"基因,强调非概念化、与生活现实合一的课程设计,使美学话语蕴含着生活旨趣,摆脱自身对生活现实的游离及其知识化构造。所以,"应用美学"课的"应用"气质,应该表现在系统化美学理论中恰当嵌入"美的文化软实力理念""美的生活化实践"和"美的产业化思维"。
关键词
应用美学
“
应用
”气质
分类号
B83-4 [哲学宗教—美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析茶叶包装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黄亮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41,共2页
文摘
随着人们对色彩要求不断提升,加上设计工作水准不断提高,现阶段在进行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只有融入全新科技水平和更优的色彩搭配,才能塑造良好的茶叶包装提供重要基础。美学是一种理论,同时还是从人们感受、直觉角度出发的理论体系,而这也是对整个设计工作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和具体指导的理论,因此如果能够将美学理论有效应用到整个茶叶包装设计中,必然为整个茶叶包装设计水平有效提升产生重要帮助。本文拟从茶叶包装设计开展的意义和价值入手,结合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探讨在茶叶包装设计工作中的美学理论的具体应用思路。
关键词
茶叶
包装设计
美学
应用
设计理念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及美学意义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林韵致
孙伟俊
机构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2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文摘
人们物质条件的提升,使得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环境是我国居民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们对于园林的景观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令人们满意的园林景观作品。我国是一个有着悠长历史的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了许多文化瑰宝,茶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茶文化也给我国的设计者提供了大量的灵感。茶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使得园林环境的美感有了进一步提升,本文对茶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茶文化的应用美学意义。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
茶文化
应用美学
分类号
TU986.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术作品中茶文化的应用及美学分析
4
作者
乔伟莉
机构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18年第6期289-289,共1页
文摘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日益重视,茶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内容。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本文通过分析茶文化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和表现,进而提出了二者的融合特点及美学价值。
关键词
美术作品
茶文化
应用美学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美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5
作者
何拓
罗建举
机构
广西大学林学院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年第4期24-26,共3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10100022-25)
文摘
为了探索红酸枝木显微构造中蕴含的美学元素,将其应用在产品设计中。对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美学原理,对木材显微构造进行美学分析,从中获取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美学元素。根据图案设计方法,以红酸枝木美学元素为素材设计出具有木材自然美和韵律美的装饰图案。并将装饰图案应用于地板、服装和工艺品设计,获得三种木材美学应用的设计作品。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美学元素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始素材,为艺术作品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红酸枝木
显微构造
美学
应用
Keywords
Dalbergia spp
wood
Microscopic structure
Aesthetic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TS612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摘局部义齿前牙排列的美学应用
被引量:
1
6
作者
矫德润
吴景轮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处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4期246-246,共1页
文摘
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的一种修复形式由于其制作方法简便,对基牙的磨切少.适应范围广,在目前各类义齿的修复中数量最大,本文就如何增强可摘局部义齿前牙排列美观问题,谈几点粗浅体会一、明确前牙修复以美观为主的指导思想牙齿美是构成容貌美的重要方面。而牙齿美又主要表现在前牙美。所以局部义齿齿前牙的修复,首先应考虑美观,同时兼顾切割和发音功能.
关键词
可摘局部义齿
前牙排列
美学
应用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美学的探究及应用
被引量:
7
7
作者
张自熙
孟瑾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
出处
《现代园艺》
2021年第7期125-126,128,共3页
文摘
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是由建筑、植物、道路结合自然环境,从而营造适合人居的和谐环境。中国古典园林主要以自然山水为景观骨干从而构建山水园林。主要分析了园林景观的概念,进而剖析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思想及其造园原理,提出中国传统园林主要有“中和”“气韵”以及“意境”3种审美形态,并具有深远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园林美学在苏州留园园林中的运用,并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塑造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审美形态
造园原理
美学
应用
分类号
TU986.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赵文付
机构
广西南宁铁路局林业管理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1期127-127,共1页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提高人们居住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园林景观建设应运而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就我国目前园林景观设计来看,由于其受到了现代艺术的影响,设计中对美学方面尤为注重。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园林景观进行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现代艺术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并且从多个角度分析美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为今后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园林
景观设计
美学
应用
分类号
S6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学在宣传工作中的应用
9
作者
于文书
机构
烟台师范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宣传工作
审美活动
美学
应用
宣传思想工作
美学
运用
宣传工作者
审美化
审美心理
艺术化
美的形象
分类号
B83-05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向纯粹的理论美学——评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
被引量:
1
10
作者
郝瀚
机构
河北大学中文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50-152,共3页
文摘
作为人类文化历史长河的一支主干,理论绝不是灰色的,而是建筑在人类精神的最高层次上,是人类智慧开出的最灿烂的花朵。对于一个科学学科来说,较纯粹的非实用的理论的建构及体系的完备,则无疑是这一学科结出的最辉煌的成熟之果。所以,美学学科的真正独立和高度科学化,又必然要以纯然的理论美学的生成和体系化作为标志。把理论美学和应用美学加以区分,并有意识地积极构建理论美学的完整体系,这是美学理论的进一步自觉,也是美学走向更加科学化的重要一环。杨恩寰先生主编的《美学引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开始自觉地构建纯粹理论美学的独特体系和理论大厦。
关键词
理论
美学
审美经验
审美对象
审美客体
美本体
应用美学
审美意象
美学
理论
物质生产实践
审美心理机制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吴世常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文摘
在最近几年中,随着美学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对于生活美学的议论,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促进生活美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本文拟就生活美学研究中的五个问题,略抒刍荛之见。一、生活美学研究的地位在美学研究的历史上,无论中外,几乎都有以下三个特点,或者说三个不足之处:一是以往美学研究,偏重美学理论的探讨,忽视对应用美学特别是对生活美学的研究。如把美学理论运用于日常生活。
关键词
生活
美学
日常生活
美学
理论
应用美学
形式美
装饰
美学
自然美
美学
研究
表现形式
艺术美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泛美学”
12
作者
徐宏力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99-102,共4页
文摘
一曾几何时,美学还是显学。可是几年光景,它便江河日下了。说句不情愿的良心话,这倒是美学的幸事。即使什么都可以热起来,理论也热不得,因为这是人世间最为深沉的功夫活儿了。热必躁,躁必浮,浮泛之风一刮,理论极易成为书抄。翻阅一下这些年份量比较重的美学专著,都是作者长期功力的结晶,没有一本是美学热烧出来的。所以不应有重新振兴美学的奢望,换句话说,80年代初那种美学象流行歌曲一样时髦的局面还是不出现的好。它是一种不正常的高热现象,十年动乱压抑了人们爱美的天性,而禁锢的解脱使情绪象湖水般地渲泄出来,事过之后。
关键词
中国
美学
美学
研究
应用美学
自然之美
渲泄
研究对象
审美现象
关系比较
科学理性
发展自己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学“泛化”论
13
作者
徐宏力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16-118,115,共4页
文摘
如果对新时期的美学做粗略的分析,便会发现这一学科的泛化是美学热的滞后现象。80年代初,美学在中国突然时髦起来,个中寂寞的学者开始为世人所瞩目,众多有志于此道的年轻人汇聚到了这杆大旗下,书店货架上的美学著作多了起来,学校的美学课堂挤了起来。美学界做了一场玫瑰色的梦,有位学者对外国人解释说,由于中国没有西方式的宗教,人们才对美学如此狂迷。如果不是陶醉于炽烈的流行热中,他恐怕难有此过誉之词。
关键词
新
美学
美学
著作
美学
研究
应用美学
现实生活
学校
审美现象
理性主义
泛化
新时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美学与企业美育环境
14
作者
金石欣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97-99,共3页
文摘
随着高技术时代的到来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美学的新的形态。当代的美学已不再是纯理论的传统的文艺美学了,而已经冲破了古老的围墙,派生出了一个分支——技术美学——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物质生产和消费领域内实物的美的规律,也是研究工业设计及其实践的应用美学;使美学与技术融合,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工业产品。因此,技术美学是大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必然产物,把它运用到工业生产部门,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发达国家里。
关键词
转化为生产力
边缘学科
技术
美学
企业美育
工业设计
必然产物
文艺
美学
工业产品
时间环境
应用美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技术美学
15
作者
林观华
机构
桂林市人大常委会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4-77,共4页
文摘
技术美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技术美学是把美学应用于技术领域的一门新兴的现代科学。它所研究的内容,大致包括:各种劳动生产过程及其产品的美学问题;与之相关的“迪扎因”即现代化艺术设计问题。技术美学作为系统化、控制论、信息论的同一家族的亲姊妹,有它鲜明的特点。第一,它与多种科学(自然科学、精密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人体工程学)相互渗透;第二、它与艺术美学(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相互交融;第三。
关键词
技术
美学
迪扎因
艺术设计
劳动生产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
审美对象
美学
应用
劳动者
工效学
商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的研究
被引量:
4
16
作者
王旭晓
贾京鹏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5,共5页
文摘
在应用美学视角下,审美需求是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的基本内容。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发现消费者对各类型交互产品所持有的隐性需求的具体内容。因此,其研究的范围就应指称着交互产品隐性需求这一概念所囊括的范畴,包括对交互产品概念、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及隐性需求内涵的界定;研究方法即发现交互产品隐性需求具体内容的方法,即从需求产生的机制研究隐性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把隐性需求提升为新需求。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研究对设计与策划创新性产品及预判社会文明样貌的演进趋势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经济效益方面,对交互产品隐性需求内容的发现,可用来指导创新性交互产品设计,并以此获得经济回报;在社会效益方面,基于交互产品对变革社会样貌所起到的作用,对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的研究,将为对社会文明演进的趋势进行预判提供支持。
关键词
应用美学
交互产品
隐性需求
分类号
B834.4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美育与跨世纪人才的培养
17
作者
高宁
机构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9年第1期5-6,共2页
文摘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诗乐的审美教育作用已在儒家学说中得以确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大意是讲修身从学《诗》开始,在“礼”的基础上立身.在“乐”的陶冶中完成品德的修养。到近代“五四”运动时期,蔡元培从“教育救国”的宗旨出发,呼吁教育应特别重视美育,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并把美育同智育、法育、体育并列为四育。进入当代,美育仍然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智育,德育。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跨世纪人才
蔡元培
论美育
高等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学说
应用美学
品德
德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美育的基本特点和职能
被引量:
1
18
作者
曾成平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文摘
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美育的本质特点及其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职能.一、美育的涵义美育,也叫审美教育.是美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学科.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感为目的者也”.这个定义表明了美学和教育相结合的新涵义.但是这个定义也不够完善.因为情感不能离开认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合乎需要的一种主观态度。
关键词
美育
相结合
基本特点
教育学
认识过程
全面发展教育
新学科
学生
应用美学
情感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体研究的诗学之源:量化研究的初步解释(英文)
被引量:
1
19
作者
彼特.牟瓦
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
机构
加拿大约克大学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74,共13页
文摘
如果说现代主义模式至少从19世纪后半叶就主导了文学理论领域,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它为20世纪的媒体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观念与话语框架?为了试着回答这一问题,本文考察了现代主义美学中的一些概念与媒体传播研究中的经典文本,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应关系。对此,本文以量化的方式进行探讨,其目的有二:一是描绘出文学媒介在一个媒体研究书籍库(1950—2011)中隐在的、想象的位置,凸显现代主义诗学与传播领域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二是基于实用效果的一般理论比较美学与媒介。本文的这一探究使人看到现代主义传统启发下的诗学策略在这个书籍库中的多产性。这些结果只是初步的,要想对反复出现的美学转向进行恰当的量化分析,我们还需要对媒体研究最近的话语风景线进行更加细节的多变量分析。本分析也将使我们能够统合与论证标记语分析相关的数字转向。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学
媒体研究
计算语义分析
应用
媒体
美学
Keywords
Modernist Poetics,Media Studies,Computational Semantic Analysis,Applied Media Aesthetics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色彩、平面与立体:电影《雨果》“程式”视域下的“三大构成”
20
作者
陈炜
孙琳佳
机构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创中心影展策划工作室
贵州日报报刊社《当代贵州》编辑部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9-112,共4页
文摘
“三大构成”是现代平面设计学科的基本框架,是现代美学应用于设计学科构成形态的基础训练体系。现代平面设计基本上没有时间向度,是瞬间静态的空间艺术。“三大构成”就是手术刀,解剖对象单元,将不同的单元重组成一个新的瞬时形象,借助心理、记忆手法,打动心理、增加注意力、勾起回忆以及集体意识。奥斯卡获奖电影《雨果》(以下称本片)呈现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完美综合效果。本片是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奇幻剧情片,讲述了小男孩雨果遇到了一位玩具和魔术道具店老板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该片以演绎的方式致敬了魔术大师与特技电影制作的先驱者乔治斯·梅里耶(Georges Melies)。
关键词
魔术道具
构成形态
三大构成
电影制作
时间向度
单元重组
美学
应用
基础训练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美学”课的“应用”气质
蔡贻象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探析茶叶包装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黄亮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及美学意义分析
林韵致
孙伟俊
《福建茶叶》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术作品中茶文化的应用及美学分析
乔伟莉
《福建茶叶》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红酸枝木显微构造美学应用研究
何拓
罗建举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可摘局部义齿前牙排列的美学应用
矫德润
吴景轮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美学的探究及应用
张自熙
孟瑾
《现代园艺》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探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赵文付
《农业与技术》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美学在宣传工作中的应用
于文书
《理论学刊》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走向纯粹的理论美学——评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
郝瀚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生活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吴世常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泛美学”
徐宏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美学“泛化”论
徐宏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技术美学与企业美育环境
金石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浅谈技术美学
林观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关于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的研究
王旭晓
贾京鹏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论美育与跨世纪人才的培养
高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美育的基本特点和职能
曾成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媒体研究的诗学之源:量化研究的初步解释(英文)
彼特.牟瓦
多梅尼可·谢弗尔-杜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色彩、平面与立体:电影《雨果》“程式”视域下的“三大构成”
陈炜
孙琳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