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会符号学在多模态话语建构中的适用性研究
- 1
-
-
作者
张德禄
-
机构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0,共13页
-
基金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模态话语建构中模态配置的机制和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2BYY002)的部分成果。
-
文摘
本文重点探讨了社会符号学如何将应用符号学中的学科符号学和超学科符号学应用于多模态话语建构。首先,对社会符号学与应用符号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剖析属于应用符号学范畴的学科符号学和超学科符号学,以及它们与多模态话语研究的关系;最后,探讨社会符号学如何通过超学科平台的符号融合来解决相关问题,构建多模态话语的实施框架。研究表明,作为普通符号学的社会符号学可以基于其适用性强的特点,借助超学科平台解决学科中和学科间的问题,并通过超学科符号融合模式来进行实施,以实现多模态话语的建构。
-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
应用符号学
超学科
学科符号学
多模态话语研究
-
Keywords
social semiotics
applied semiotics
transdiscipline
disciplinary semiotics
multimodal discourse studies
-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符号学与标志译写——一种问题研究视角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杨永林
丁韬
-
机构
清华大学外文系
中国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2,112,共7页
-
基金
国家语委"窗口服务业外语应用规范研制"项目
教育部"中国语言生活走向世界翻译工程"项目的经费支持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研究项目"的科研资助
-
文摘
2010年以来,双语标志译写规范问题,从体现国家"软实力"的认识高度,重新获得了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的重视。与此同时,符号学研究的应用性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为此,我们通过标志译写8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广义的符号学应用研究,从协同互惠的角度,阐述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加强标志译写的理论建设,拓展符号学研究的实用价值。我们具体的作法是,从"多模态解读""一对多关系""多对一选择""非对称变通""貌相似差异""有歧义困惑""一致性要求""文化性体现"八个方面,采用图文穿插的话语模式,分析中国语境中标志译写的问题,阐述符号学理论的指导意义。不论是符号学,还是标志文本,都是在与人交互的社会语境中研究意义关系的,因此都有必要以人为本,注重读者体验。
-
关键词
标志译写
符号学应用
协同创新
图文分析
-
Keywords
bilingual signage translation
application of semiotics
synergy innovation
image plus text analysis
human orientation
reader experience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