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识别应用标准在乳品供应链中的适用性分析和验证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永超 钱恒 +2 位作者 刘丽梅 商昌彬 杨作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35,共4页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在食品制造业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应用标准的缺乏使得射频识别的基础设施无法兼容共享,阻碍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在乳品供应链中对RFID应用标准中规定的射频系统的适用性进行...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在食品制造业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应用标准的缺乏使得射频识别的基础设施无法兼容共享,阻碍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在乳品供应链中对RFID应用标准中规定的射频系统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和验证,使面向食品制造业的射频识别应用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为食品企业部署射频识别应用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应用标准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测遥控包应用标准的星载状态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剑冰 何熊文 +2 位作者 汪路元 苗蕾 窦钠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91,共7页
为解决我国卫星星载健康状态监测中存在用户需求不统一、软件代码复用率低和监视规则修改不灵活等问题,文章研究了遥测遥控包应用标准(PUS)中相关的星载监视业务、事件报告业务和事件动作业务,分析了其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PUS标准设计... 为解决我国卫星星载健康状态监测中存在用户需求不统一、软件代码复用率低和监视规则修改不灵活等问题,文章研究了遥测遥控包应用标准(PUS)中相关的星载监视业务、事件报告业务和事件动作业务,分析了其间的关联关系,并基于PUS标准设计了一套在轨实时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实时的遥测数据和星上状态监视规则完成卫星健康监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并已在某原理样机中得到实现。此系统可为后续型号星载健康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测遥控包应用标准 在轨卫星 实时监测 监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控和遥测包应用标准在航天器中的使用方法 被引量:19
3
作者 何熊文 张猛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3期54-60,共7页
对遥控和遥测包应用标准(PUS)的产生历史、应用现状以及主要特性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国航天器中遥控遥测应用层格式不统一、设备和软件无法通用等问题,探讨了在中国航天器中如何使用包应用标准。文章从遥控应用和遥测应用两方面阐述了包... 对遥控和遥测包应用标准(PUS)的产生历史、应用现状以及主要特性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国航天器中遥控遥测应用层格式不统一、设备和软件无法通用等问题,探讨了在中国航天器中如何使用包应用标准。文章从遥控应用和遥测应用两方面阐述了包应用标准在中国航天器上的应用方法,着重分析了遥控遥测链路协议选择、包应用标准业务选择、遥控遥测包的传输方法等方面。使用包应用标准,将有助于进一步实现遥控遥测系统的标准化,以及航天器上设备和软件的通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遥控 遥测 应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制造企业的RFID应用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文川 王旭 罗志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518,共6页
阐述了射频识别(RFID)应用标准体系的作用,分析了国内外RFID标准研究现状;从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两个角度提出了面向汽车制造企业的RFID应用标准体系需求;以RFID系统四层体系结构为主线构建了RFID应用标准体系框架,并描述了该标准体系结构... 阐述了射频识别(RFID)应用标准体系的作用,分析了国内外RFID标准研究现状;从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两个角度提出了面向汽车制造企业的RFID应用标准体系需求;以RFID系统四层体系结构为主线构建了RFID应用标准体系框架,并描述了该标准体系结构中基础标准、通用标准、物理层标准、采集层标准、集成层标准、应用层标准等各类标准的技术内容。应用标准体系的研究为汽车制造企业RFID的应用实施提供了基础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标准体系 标准 汽车制造企业 射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SS的包应用标准及其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浩 王同桓 +2 位作者 刘振星 雷勇 毛一岚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对经过约30年在轨验证的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的包应用标准(PUS)作了系统性的阐述,研究了PUS在地面用户和在轨运行航天器的交互支持和操作控制方面的应用,包括PUS标准化的使用范围和应用规范等。对比和分析了空间数据系统咨询... 对经过约30年在轨验证的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的包应用标准(PUS)作了系统性的阐述,研究了PUS在地面用户和在轨运行航天器的交互支持和操作控制方面的应用,包括PUS标准化的使用范围和应用规范等。对比和分析了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相关标准,提出了ECSS PUS应用的功能映射关系和网络体系结构,并进一步给出了利用ECSS PUS进行航天器常规任务管理、自主任务管理、自主健康管理等的应用建议,可为国内航天机构引入ECSS PUS运行和管理思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标准 应用业务 自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顺尉 杨冬菊 何可文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17,共8页
近年来,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量涌现,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建立相对滞后,应用建设缺乏协调统一,阻碍了物联网的进一步规模化应用。本文充分分析北京市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建设思路,以全面支撑北京市物联网应用建设... 近年来,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量涌现,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建立相对滞后,应用建设缺乏协调统一,阻碍了物联网的进一步规模化应用。本文充分分析北京市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建设思路,以全面支撑北京市物联网应用建设为出发点,结合物联网应用建设特点和标准化系统工程要求,构建了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框架模型,设计了能够全面覆盖"感、传、知、用"4个层次的物联网应用标准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对北京市物联网标准规范体系框架的推进思路进行了分析,提出北京市需要重点建设应用层和应用支撑层标准,并以应急领域为例,重点讨论建设物联网应用需要制定的几类标准。此项工作将有利于保障北京市物联网建设的标准化、物联网业务的互联化,促进物联网发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为促进并带动物联网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标准体系 应用标准体系框架 北京市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ML的应用标准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云涛 姚荣辉 《现代电子技术》 2002年第11期53-55,共3页
XML可以使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捷 ,但 XML 文档的标准化是发挥这一优势的前提条件。讨论了XML 文档的类型定义方法 ,并将其作为制定 XML 标准的基础。文中列举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案作为制定标准的参考。本文还给出国内建立 XML
关键词 XML 应用标准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文档类型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应用标准化工作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翔 张社教 +1 位作者 刘光辉 曾荣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19-822,共4页
CAD是一种创新的产品开发工具 ,但往往只作为个人的设计工具 ,而不是作为整个企业的虚拟并行协同开发工具。为规范CAD/CAM系统的应用 ,本文从信息集成的角度 ,提出了企业CAD应用标准化工作方法 ,内容涉及主模型、文件命名、属性输入、... CAD是一种创新的产品开发工具 ,但往往只作为个人的设计工具 ,而不是作为整个企业的虚拟并行协同开发工具。为规范CAD/CAM系统的应用 ,本文从信息集成的角度 ,提出了企业CAD应用标准化工作方法 ,内容涉及主模型、文件命名、属性输入、属性重用、深度备份、参考集、图层、标题栏和明细表自动生成等。采用UG/Open在UG软件上开发了CAD应用标准化及其检查软件。实践表明 ,贯彻CAD应用标准和使用CAD应用标准化软件 ,可以很好地规范CAD的应用 ,既保证了设计各阶段数据的全相关、共享与交换 ,也保证了主模型的安全 ,提高了CAD软件使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 应用标准化工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主模型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标准与IEC61850的引用和兼容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结 黄德斌 唐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88-91,共4页
IEC 61850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变电站通信标准。不仅可以被应用系统采用,也可以被应用标准引用以建立相应的通信体系,文中对应用标准与IEC 61850的引用和兼容关系做出分析,探讨保证兼容性的一般性原则,提出为了更好地规范行业技术发展、... IEC 61850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变电站通信标准。不仅可以被应用系统采用,也可以被应用标准引用以建立相应的通信体系,文中对应用标准与IEC 61850的引用和兼容关系做出分析,探讨保证兼容性的一般性原则,提出为了更好地规范行业技术发展、促进IEC 61850的推广应用,有必要对类似的一般性原则做出标准化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1850 应用标准 引用 兼容性 互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包应用标准的紫外极光成像仪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晓红 王咏梅 王天放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04-1209,共6页
在中国传统航天器中,通信系统格式通常各不相同。随着载荷越来越复杂,通信系统的格式往往需要重建,而且由于缺乏灵活性,会产生许多限制。对于SMILE卫星中的紫外极光成像仪(UVI)工程任务,为与国际对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设计实现了基... 在中国传统航天器中,通信系统格式通常各不相同。随着载荷越来越复杂,通信系统的格式往往需要重建,而且由于缺乏灵活性,会产生许多限制。对于SMILE卫星中的紫外极光成像仪(UVI)工程任务,为与国际对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设计实现了基于遥控遥测包应用标准(PUS)的通信与控制系统,根据通信与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PUS业务的选择和实现,对通信功能进行设计,按照PUS标准完成遥测遥控功能,并基于PUS业务提出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通过对系统进行集成测试,结果表明电控箱通信与控制系统工作稳定,能够完成指令处理、科学数据接收存储、故障诊断以及多种数据包发送,满足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极光成像仪 通信 应用标准(P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通过低频窄带电力通信和智能电网应用标准 被引量:3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67,共1页
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宣布,IEEEP1901.2TM《智能电网应用低频(小于500kHz)窄带电力线通信(PLC)标准》获得通过。据悉,该标准由三大内容组成: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共存和电磁兼容性(EMC)要求... 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宣布,IEEEP1901.2TM《智能电网应用低频(小于500kHz)窄带电力线通信(PLC)标准》获得通过。据悉,该标准由三大内容组成:物理层(PHY)/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共存和电磁兼容性(EMC)要求。它不仅为所有类型的低频和窄带设备平衡、高效地使用PLC渠道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低频窄带电力通信 智能电网 应用标准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应用标准分管理的初步尝试
12
作者 胡金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3,共3页
教学过程离不开测验和评价,因为它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好坏、优劣、高低的判断,而且还可以了解诸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学习环境、乃至健康状况、思想变化等,从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上阐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教学过程离不开测验和评价,因为它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好坏、优劣、高低的判断,而且还可以了解诸如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学习环境、乃至健康状况、思想变化等,从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上阐明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并通过这些教学信息的反馈对教和学两方面作出诊断和调控。近一年来笔者在化学教学的实践中对应用标准分管理进行了初步尝试并收到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过程 学习意志 应用标准 思想变化 定性的 内容和形式 标准分数 发现学习 学习效率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调优:国际方位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培杰 来枭雄 +1 位作者 周帆 李永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研究以大规模创新性应用为导向,构建了包括广泛联结、融合创新、机制保障、素养提升等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35个观测点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标准。依据标准对国内外16个代表性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家智... 研究以大规模创新性应用为导向,构建了包括广泛联结、融合创新、机制保障、素养提升等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35个观测点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标准。依据标准对国内外16个代表性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在平台接入、资源汇聚、应用集成和组织统筹方面处于“领跑”位置,在常态应用和终身学习方面处于“并跑”位置,在流程优化、督促激励和支撑保障方面处于“跟跑”位置。研究建议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建设、构建优质数字资源创生汇聚机制、聚焦教育教学关键环节丰富应用场景、构建以“国家平台+”为核心的数字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平台 应用标准 国际比较 教育数字化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FDU标准在遥测数据定义上的应用研究与设计
14
作者 谭杰 吕良庆 王彧泽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1,共7页
固定的星载数据格式设计会造成数据冗余,占用遥测数据下行带宽,导致不关注、不需要的数据被传输等问题.参照OAIS模型中XFDU的设计思路,提出了采用CCSDS XFDU标准进行数据格式的包装方法,采用PUS标准的参数定义方法给出了星载数据定义的... 固定的星载数据格式设计会造成数据冗余,占用遥测数据下行带宽,导致不关注、不需要的数据被传输等问题.参照OAIS模型中XFDU的设计思路,提出了采用CCSDS XFDU标准进行数据格式的包装方法,采用PUS标准的参数定义方法给出了星载数据定义的方法模型,设计了相应的元数据schema,元数据编码表以及进一步的XFDU格式文件.相应设计了XFDU转换器,支持对描述数据格式的星载二进制数据串到XML文件的转换,基于元数据schema生成元数据文本,并进行了相应的测试验证.通用的XFDU转换器可以提供给不同的系统,供其识别和解析收到的数据格式,从而支持异构系统之间异构信息的解读.采用XFDU可以将卫星遥测场景下的数据定义模型与OAIS模型进行衔接,有利于星地的标准化数据流转、处理和保存,从而进行星载数据的灵活定义,成为定义卫星的一个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格式化数据单元(XFDU) 应用标准(PUS) 数据定义 开放档案信息系统(OA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标准化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鹏 孙雅和 +2 位作者 朱旭丽 周树华 张成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6-437,共12页
随着新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改善了传统检测方法周期长、灵敏度低等缺陷,对于保障民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标准化则是推动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和前提。本文系统介绍了生理... 随着新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改善了传统检测方法周期长、灵敏度低等缺陷,对于保障民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标准化则是推动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和前提。本文系统介绍了生理生化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检测技术等目前使用较多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总结了各类不同方法的技术原理、研究进展及优缺点,并从标准化角度进一步介绍了国内外快速检测技术的标准现状以及应用实践情况。新型快速检测技术具备灵敏、快速、特异性强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免疫检测技术抗体前处理较为麻烦,生理生化检测技术有污染菌混淆问题,分子检测技术有一定假阳性等。此外,大部分检测方法仍属于非法定方法,缺乏统一的判定标准,国内外相关标准体系仍不完善,制约了快速检测技术的标准化推广应用。基于此,本文从标准化角度提出了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未来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后续食品安全相关技术的研究与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技术 标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死亡捐献供肾应用的病理学标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建均 黄志成 +6 位作者 孙煦勇 卢青华 廖丹瑜 何昌桓 董建辉 苏庆东 聂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心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零点穿刺与相应受者程序性活检结果的对照,观察DCD供肾的病理改变及移植后转归,探讨其应用于移植的病理学标准。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解放军303医院开展的DCD... 目的 通过对心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零点穿刺与相应受者程序性活检结果的对照,观察DCD供肾的病理改变及移植后转归,探讨其应用于移植的病理学标准。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解放军303医院开展的DCD案例中选取5例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较重的中国Ⅲ型(C-Ⅲ)供肾进行零点穿刺。分别于移植后3、6个月进行程序性活检,观察病理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5例供肾灌注后呈灰白灰红、暗红色,质韧,质地均匀,无或轻微肿胀,被膜完整。光镜下见肾小球结构大致正常,30%~50%的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和脱落。10例受者中8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中6例接受术后3个月活检,另2例接受术后3个月及6个月活检。术后3个月7例活检未见明显肾小管坏死,1例仍有≤20%区域无明显改善。8例近曲小管上皮均不同程度空泡变性,提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CNI)中毒。术后6个月非同源供肾活检2例,镜下分别表现为CNI中毒及慢性排斥反应。结论 DCD供肾IRI损伤多导致近曲小管病变且可逆,对其余结构影响小,肾功能可不同程度恢复,C-Ⅲ型供肾的应用较为安全,但损伤重者供肾功能恢复较慢,恢复程度欠佳,远期存活尚需观察。近曲小管坏死50%、其余结构无明显损伤,可作为移植的应用标准供进一步证实和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死亡 零点活检 程序性活检 应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RFID应用数据模型标准的进程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杨明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3,154,共4页
数据模型直接影响到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诸多方面,如馆际互借、设备采购、供应商更换等。文章分析了图书馆RFID应用数据模型标准国内外发展状况,并根据UHF RFID在图书馆中应用发展前景,建议我国应尽快完成其数据模型标准的编制。
关键词 图书馆RFID应用标准 数据模型 ISO285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PUFF模式的标准化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伯鑫 吴忠祥 +4 位作者 王刚 胡翠娟 丁峰 吴成志 李时蓓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30-534,共5页
针对CALPUFF在我国大气环评预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CALPUFF在应用范围、网格设置、基础数据、模型参数、公众参与等标准化建议,解决当前CALPUFF应用不规范问题,可为国家环境规划、总量控制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关键词 CALPUFF 大气污染 CALMET 环境影响评价 标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必要性及其评判标准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美凤 王春蕾 徐恩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33,共6页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两个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无论是从宏观的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协调关系角度,还是从微观的信息技术本身在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两个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无论是从宏观的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协调关系角度,还是从微观的信息技术本身在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潜能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正确选择并恰当应用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应当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有效性,即它作为手段是否促进了人的发展这个根本的教育目的的有效实现。然而,大多数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却重建设轻应用,导致出现了很多偏差。如何科学理性地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是当前教育发展所需要和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 T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优势、挑战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晨 王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41,47,共5页
7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超高场磁共振成像(ultrahigh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UHF-MRI)的重要代表,凭借其超高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空间分辨率,在神经系统、心血管、骨骼肌肉等... 7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超高场磁共振成像(ultrahigh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UHF-MRI)的重要代表,凭借其超高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空间分辨率,在神经系统、心血管、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优势。7 T在高分辨率结构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多核成像与波谱分析、血管的超微显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骨关节疾病等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然而7 T MRI在射频场不均匀性、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限制、成像伪影等方面仍面临技术挑战。本文对本次7 T组稿的系列研究论文和综述进行了概括,主要包括7 T MRI的核心优势、在特定系统中的应用进展,分析其临床应用面临的挑战,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辅助的图像处理、临床应用标准和指南共识的制订等,以期为临床医生和影像学专家提供参考,促进7 T MRI的规范化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T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磁共振成像 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骨骼肌肉系统 人工智能 临床应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