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EC 60870-5-103传输规约在中低压微机保护测控装置中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天军 梅慧楠 吴在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介绍了IEC 60870-5-103传输协议的参考模型与应用功能,指明了兼容范围、专用范围和通用分类服务3种信息交换方法的应用范围;结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中低压微机保护测控装置,把传输的信息分为公用、保护和测控3类,定义了上述不同信息... 介绍了IEC 60870-5-103传输协议的参考模型与应用功能,指明了兼容范围、专用范围和通用分类服务3种信息交换方法的应用范围;结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中低压微机保护测控装置,把传输的信息分为公用、保护和测控3类,定义了上述不同信息采用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类型,说明了初始化过程与正常情况下的信息传输过程,分析了要求访问位(ACD)与1级数据传输的关系以及1级数据、2级数据的内容;给出了规约实现中的软件流程图、主要函数定义,针对固定帧长和可变帧长的报文,分析了报文解析和重发的机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1级数据传输,提出了通过1级数据状态字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0870-5-103规约 参考模型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软件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C 60870-5-103传输规约在微机保护测控装置中的应用与实现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培增 董世军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3,共4页
随着IEC 60870-5-103传输规约在高电压等级微机保护装置中的推广,在11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中也逐步得到了应用。简单介绍了IEC 60870-5-103规约的参考模型、应用功能和信息交换方法,结合微机型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分... 随着IEC 60870-5-103传输规约在高电压等级微机保护装置中的推广,在11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微机保护测控装置中也逐步得到了应用。简单介绍了IEC 60870-5-103规约的参考模型、应用功能和信息交换方法,结合微机型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分析了具体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类型、传输过程和软件实现,为相关的研究与工程人员理解和使用IEC 60870-5-103规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 60870-5-103规约 参考模型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 软件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CP的流媒体服务器速率动态适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童亚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实时流控制协议RTCP的流媒体发送速率适配方法,通过接收RTCPRR包及RTCPNADU包得到关键控制参数——丢包率、抖动、空闲缓冲区大小,对这些参数设置阈值来决定服务器端发送速率的切换方向,切换后的发送速率则通过决... 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实时流控制协议RTCP的流媒体发送速率适配方法,通过接收RTCPRR包及RTCPNADU包得到关键控制参数——丢包率、抖动、空闲缓冲区大小,对这些参数设置阈值来决定服务器端发送速率的切换方向,切换后的发送速率则通过决策器对估算的网络带宽与根据控制参数调整的发送速率相运算得到.实践证明:本方法具有抗振荡性、带宽预测性、能快速响应网络状况变化、有效控制缓冲区上溢或下溢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 速率适配 实时流控制协议 应用数据单元 往返时延 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指纹库场景中加密视频识别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桦 于振华 +1 位作者 程光 胡晓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10-3330,共21页
加密视频识别是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的方法是将视频的加密传输指纹与视频指纹库中的视频指纹进行匹配,从而识别出加密传输的视频.现有工作主要集中在匹配识别算法的研究上,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待匹配数据源的研究,... 加密视频识别是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的方法是将视频的加密传输指纹与视频指纹库中的视频指纹进行匹配,从而识别出加密传输的视频.现有工作主要集中在匹配识别算法的研究上,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待匹配数据源的研究,也缺少在大型视频指纹库里对这些算法的查准率和假阳率指标的分析,由此造成现有成果的实用性不能保证.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使用安全传输层协议加密的应用数据单元(application data unit,简称ADU)密文长度相对明文长度发生漂移的原因,首次将HTTP头部特征和TLS片段特征作为ADU长度复原的拟合特征,提出了一种对加密ADU指纹精准复原方法HHTF,并将其应用于加密视频识别.基于真实Facebook视频模拟构建了20万级的大型指纹库.从理论上推导并计算出:只需已有方法十分之一的ADU数目,在该指纹库中视频识别准确率、查准率、查全率达到100%,假阳率达到0.在模拟大型视频指纹库中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HHTF方法的应用,使得在大规模视频指纹库场景中识别加密传输的视频成为可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视频识别 应用数据单元 传输指纹 大型视频指纹库 安全传输层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tex-M3的智能卡USB读卡器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冬霞 张雪庆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29-2732,共4页
为了提高智能卡系统的通信速度和中断响应速度,设计了基于Cortex-M3和USB接口的智能卡读卡器系统。设计中采用具有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R6T6等芯片进行相关的硬件设计,分别使用Keil和Visual C++6.0进行读卡器固件子系统程序和P... 为了提高智能卡系统的通信速度和中断响应速度,设计了基于Cortex-M3和USB接口的智能卡读卡器系统。设计中采用具有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R6T6等芯片进行相关的硬件设计,分别使用Keil和Visual C++6.0进行读卡器固件子系统程序和PC端子系统驱动程序开发,在此基础上,专门设计了测试程序用于测试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卡读卡器系统可实现计算机与智能卡的准确、高效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卡 USB通信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固件程序 驱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智能卡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
6
作者 王景存 苏鹏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4期89-91,共3页
传统的智能卡测试平台需要人工干预,严重影响测试效率,因此难以满足智能卡行业的测试需求。针对这个问题,在此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以PC/SC为编程接口,实现了测试平台与智能卡的通信,利用扩展的TCL解释器定义了一种新的测试语言... 传统的智能卡测试平台需要人工干预,严重影响测试效率,因此难以满足智能卡行业的测试需求。针对这个问题,在此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以PC/SC为编程接口,实现了测试平台与智能卡的通信,利用扩展的TCL解释器定义了一种新的测试语言ATP,它包含TCL内置命令和应用程序的相关命令。测试人员可以利用ATP语言编写测试用例,在此平台上完成对智能卡的自动化测试。该方案已经得到实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SC 读/写器 智能卡 TCL命令 ATP语言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的双界面IC卡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潘新娜 鲍可进 唐宏斌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996,共6页
为满足智能卡在银行、保险、医疗等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ARM的支持双界面智能卡的读写系统。采用具有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RBT6和近场通信收发器STRFNFCA等芯片进行相关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完成了对非接触式卡和... 为满足智能卡在银行、保险、医疗等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ARM的支持双界面智能卡的读写系统。采用具有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RBT6和近场通信收发器STRFNFCA等芯片进行相关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完成了对非接触式卡和接触式卡的底层驱动及应用层通信模块、LCD显示等操作;根据PBOC 2.0标准对智能卡进行金融交易包括圈存、消费、查余额等;同时,读卡器集成了Crypto 1加密算法来兼容市场上的Mifare系列卡。测试结果表明,读写系统性能稳定、功耗低、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器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报文鉴别码 PBOC 2 0 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通信设备间的P2P通信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晨晖 郑紫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0,87,共5页
为实现不同近场通信(NFC)设备间的互通,以NFC设备的点对点通信(P2P)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实现基于Android平台的NFC移动终端与读卡器之间的点对点(P2P)通信方案。NFC移动终端与读卡器以NFC数据交换格式(NDEF)的数据为通信单元,在简单NDEF... 为实现不同近场通信(NFC)设备间的互通,以NFC设备的点对点通信(P2P)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实现基于Android平台的NFC移动终端与读卡器之间的点对点(P2P)通信方案。NFC移动终端与读卡器以NFC数据交换格式(NDEF)的数据为通信单元,在简单NDEF交换协议的基础上,一方作为客户端发送传输消息请求,另一方作为服务器对客户端的请求做出响应。通过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命令-响应消息对使NFC移动终端与读卡器进行交互。测试结果表明,NFC移动终端与NFC读卡器均可以主动给对方发送消息,较好地实现了两者之间的P2P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卓平台 近场通信 点对点通信 移动终端 读卡器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网络下载的智能卡一卡通的研究与实现
9
作者 孙毅 刘宏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3-104,127,共3页
首先概述了智能卡发展的概况;然后提出了真正的"一卡通"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实际应用来说明系统的运作。该智能卡有它自己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能够管理它自己的资源、通信、安全和应用,支持网络应用的动态的安全下载;并分析了... 首先概述了智能卡发展的概况;然后提出了真正的"一卡通"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实际应用来说明系统的运作。该智能卡有它自己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能够管理它自己的资源、通信、安全和应用,支持网络应用的动态的安全下载;并分析了它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卡 IC卡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应用传输数据单元 响应数据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