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彩应用中的审美教育与大学生高消费
1
作者 陈锦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79,共2页
人类关于美的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的审美领域也是随着自身的进步不断扩展的,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高消费脉搏,解读当代大学生高消费文化与色彩审美的关系,文章对当代大学生高消费的特征作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大学生色彩应... 人类关于美的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的审美领域也是随着自身的进步不断扩展的,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高消费脉搏,解读当代大学生高消费文化与色彩审美的关系,文章对当代大学生高消费的特征作了分析,并提出加强大学生色彩应用审美教育,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是引导大学生摆脱高消费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应用审美 个性色彩 消费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审美问题的非艺术性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怀璞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38,共5页
传统美学观认为,审美现象只是艺术范畴内发生的特殊精神活动,人类的非精神活动领域并不存在审美,因而审美是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但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看,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虽不同于纯艺术的精神创造... 传统美学观认为,审美现象只是艺术范畴内发生的特殊精神活动,人类的非精神活动领域并不存在审美,因而审美是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但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看,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虽不同于纯艺术的精神创造,但同样具有审美性,这是由于艺术的精神性创造和非艺术的创造都根源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心理的中介性影响下进行的审美活动。因此,审美既属于艺术文明世界,也属于非艺术的物质文明世界,是精神和物质的复合性活动,同时又都负有特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即具有一定的功利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 应用审美 非艺术性 审美活动 社会责任 艺术文明 物质文明 功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