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梁启超的“应用佛学”与其小说观之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何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9-312,共4页
对梁启超的“应用佛学”思想及其小说观,学界都多有论述,然而却很少有人将二者结合起来,指出其佛学思想与其小说观的关系。细读梁启超两篇小说文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与《告小说家,》发现梁启超的小说观与他的“应用佛学”关系紧密... 对梁启超的“应用佛学”思想及其小说观,学界都多有论述,然而却很少有人将二者结合起来,指出其佛学思想与其小说观的关系。细读梁启超两篇小说文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与《告小说家,》发现梁启超的小说观与他的“应用佛学”关系紧密。梁启超运用他心目中的佛学宗旨、思维、术语来比附解释他心目中的新小说宗旨、特征、作用。梁启超以佛学论小说来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具有强烈的功用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应用佛学 小说观 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嗣同、梁启超“应用佛学”之异同析论
2
作者 蔡双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3,共5页
谭嗣同、梁启超所倡导的"应用佛学",虽然都是希望从中摄取和利用某些有益的资源为救国救民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态度与认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谭氏往往根据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不断地加以取舍、改造和引申,以充实其仁... 谭嗣同、梁启超所倡导的"应用佛学",虽然都是希望从中摄取和利用某些有益的资源为救国救民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态度与认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谭氏往往根据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不断地加以取舍、改造和引申,以充实其仁学思想体系;而梁氏则除此之外,还希望利用佛学来改造国民性。比较谭、梁二人的应用佛学,既可认识佛学与他们各自政治思想之间的关系,又可从中略窥佛学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梁启超 应用佛学 摄取 改造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精神之承继与高扬——谭嗣同的“应用佛学”及其价值取向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一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79-85,共7页
晚清中国思想界有一颗慧星,那就是谭嗣同,为使世人知悟中国变革必从流血而成的道理,谭嗣同又是“中国流血第一烈士”。谭嗣同曾好船山之学,喜谈名理。在南京与著名佛教居士杨文会结识后,从其研习佛法,思想学问由此大变。他以佛教唯识宗... 晚清中国思想界有一颗慧星,那就是谭嗣同,为使世人知悟中国变革必从流血而成的道理,谭嗣同又是“中国流血第一烈士”。谭嗣同曾好船山之学,喜谈名理。在南京与著名佛教居士杨文会结识后,从其研习佛法,思想学问由此大变。他以佛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的思想为基础,著成《仁学》一书。其所谓“别开一种冲决网罗之学”,当是谭氏身体力行的“应用佛学”,以至于可把《仁学》当作“佛书”来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佛学 佛教精神 佛教思想 唯识宗 华严宗 无我 谭嗣同 唯识学 唯识无境 阿赖耶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