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梁启超的“应用佛学”与其小说观之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9-312,共4页
对梁启超的“应用佛学”思想及其小说观,学界都多有论述,然而却很少有人将二者结合起来,指出其佛学思想与其小说观的关系。细读梁启超两篇小说文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与《告小说家,》发现梁启超的小说观与他的“应用佛学”关系紧密...
对梁启超的“应用佛学”思想及其小说观,学界都多有论述,然而却很少有人将二者结合起来,指出其佛学思想与其小说观的关系。细读梁启超两篇小说文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与《告小说家,》发现梁启超的小说观与他的“应用佛学”关系紧密。梁启超运用他心目中的佛学宗旨、思维、术语来比附解释他心目中的新小说宗旨、特征、作用。梁启超以佛学论小说来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具有强烈的功用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应用佛学
小说观
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谭嗣同、梁启超“应用佛学”之异同析论
2
作者
蔡双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3,共5页
谭嗣同、梁启超所倡导的"应用佛学",虽然都是希望从中摄取和利用某些有益的资源为救国救民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态度与认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谭氏往往根据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不断地加以取舍、改造和引申,以充实其仁...
谭嗣同、梁启超所倡导的"应用佛学",虽然都是希望从中摄取和利用某些有益的资源为救国救民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态度与认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谭氏往往根据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不断地加以取舍、改造和引申,以充实其仁学思想体系;而梁氏则除此之外,还希望利用佛学来改造国民性。比较谭、梁二人的应用佛学,既可认识佛学与他们各自政治思想之间的关系,又可从中略窥佛学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嗣同
梁启超
应用佛学
摄取
改造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教精神之承继与高扬——谭嗣同的“应用佛学”及其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一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79-85,共7页
晚清中国思想界有一颗慧星,那就是谭嗣同,为使世人知悟中国变革必从流血而成的道理,谭嗣同又是“中国流血第一烈士”。谭嗣同曾好船山之学,喜谈名理。在南京与著名佛教居士杨文会结识后,从其研习佛法,思想学问由此大变。他以佛教唯识宗...
晚清中国思想界有一颗慧星,那就是谭嗣同,为使世人知悟中国变革必从流血而成的道理,谭嗣同又是“中国流血第一烈士”。谭嗣同曾好船山之学,喜谈名理。在南京与著名佛教居士杨文会结识后,从其研习佛法,思想学问由此大变。他以佛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的思想为基础,著成《仁学》一书。其所谓“别开一种冲决网罗之学”,当是谭氏身体力行的“应用佛学”,以至于可把《仁学》当作“佛书”来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佛学
佛教精神
佛教思想
唯识宗
华严宗
无我
谭嗣同
唯识学
唯识无境
阿赖耶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梁启超的“应用佛学”与其小说观之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轩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9-312,共4页
文摘
对梁启超的“应用佛学”思想及其小说观,学界都多有论述,然而却很少有人将二者结合起来,指出其佛学思想与其小说观的关系。细读梁启超两篇小说文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与《告小说家,》发现梁启超的小说观与他的“应用佛学”关系紧密。梁启超运用他心目中的佛学宗旨、思维、术语来比附解释他心目中的新小说宗旨、特征、作用。梁启超以佛学论小说来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具有强烈的功用色彩。
关键词
梁启超
应用佛学
小说观
功用
Keywords
Liang-Qichao
applied bt, ddhism
fiction ideal
utility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谭嗣同、梁启超“应用佛学”之异同析论
2
作者
蔡双全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3,共5页
文摘
谭嗣同、梁启超所倡导的"应用佛学",虽然都是希望从中摄取和利用某些有益的资源为救国救民服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态度与认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谭氏往往根据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不断地加以取舍、改造和引申,以充实其仁学思想体系;而梁氏则除此之外,还希望利用佛学来改造国民性。比较谭、梁二人的应用佛学,既可认识佛学与他们各自政治思想之间的关系,又可从中略窥佛学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谭嗣同
梁启超
应用佛学
摄取
改造
异同
Keywords
Tan Sitong
Liang Qichao
applied Buddhism
uptaking
reform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教精神之承继与高扬——谭嗣同的“应用佛学”及其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一寒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79-85,共7页
文摘
晚清中国思想界有一颗慧星,那就是谭嗣同,为使世人知悟中国变革必从流血而成的道理,谭嗣同又是“中国流血第一烈士”。谭嗣同曾好船山之学,喜谈名理。在南京与著名佛教居士杨文会结识后,从其研习佛法,思想学问由此大变。他以佛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的思想为基础,著成《仁学》一书。其所谓“别开一种冲决网罗之学”,当是谭氏身体力行的“应用佛学”,以至于可把《仁学》当作“佛书”来读。
关键词
应用佛学
佛教精神
佛教思想
唯识宗
华严宗
无我
谭嗣同
唯识学
唯识无境
阿赖耶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梁启超的“应用佛学”与其小说观之关系
何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谭嗣同、梁启超“应用佛学”之异同析论
蔡双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佛教精神之承继与高扬——谭嗣同的“应用佛学”及其价值取向
李一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