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谨慎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赵保卿
-
机构
北京商学院
-
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1997年第7期14-16,共3页
-
文摘
一、“应有的职业谨慎”的概念形成及涵义界定 在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没有发现被审计人的重大舞弊行为,注册会计师是否负有法律责任?这在职业界和法律界一直有着不同看法。负完全的法律责任和不负任何责任是历史上两种极端的看法和做法,为了克服这两种偏向,职业界和法律界逐渐形成了应有的职业谨慎概念。 根据以往的案件可以看到,注册会计师应否对未能发现被审计人已存在的重大舞弊行为负法律责任,要根据其在审计工作中是否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在1895年伦敦大众案中,法官首次运用了应有的职业谨慎概念,认为注册会计师不是被审计人财务报表的保险人,如果没有能引起注册会计师值得怀疑的情况或线索,注册会计师简单询问,就可视为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否则,注册会计师只有进行详细、认真的审查,才能被视为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在1900年的爱尔兰毛纺公司案中,法官认为。
-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应有的职业谨慎
法律责任
被审计人
审计报告
审计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人员
财务报表
舞弊行为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浅议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谨慎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蔚晶
-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
-
出处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
文摘
随着注册会计师市场发展和壮大,注册会计师们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除了注册会计师自身对公众进行舞弊和恶意欺诈以及公众因不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而将注册会计师推上诉讼程序的被告席外,注册会计师如履薄冰的境况很大程度也源自未曾保持谨慎。对于职业谨慎性,规范注...
-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应有的职业谨慎
法律责任
职业谨慎性
审计人员
期后事项
审计程序
内控制度
独立审计
职业关注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试论审计理论中的职业关注概念
- 3
-
-
作者
张建军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5年第11期21-22,共2页
-
文摘
一、职业关注的涵义 一项审计意见是专业审计人员基于必要的知识训练、经验和技术而作判断的结果。但是,提出意见是在审慎思考后使用它有职业关注态度而作出的。那么,什么是职业关注呢?概括地说,审计上的职业关注实际上就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它意味着审计人员应当勤勉。
-
关键词
职业关注
审计人员
审计理论
预防措施
内部控制结构
审计程序
财务报表
理性人
应有的职业谨慎
审计意见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关于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准则的讨论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陈汉文
林志毅
李树华
-
机构
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
出处
《财会通讯(上)》
1998年第6期23-25,共3页
-
文摘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颁布了!这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规范建设的一件大事。笔者同大多数人一样,为准则的成功制定与颁布欢欣鼓舞。与多数人的看法一致,我们认为,该准则尤其是其中的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准则缜密周详,条文严谨,争议最少。不过,笔者认为其中似有不妥之处,提出来与同行商讨。
-
关键词
专业胜任能力
技术规范
中国注册会计师
应有的职业谨慎
注册会计师协会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公认审计标准
公认会计原则
独立审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论审计重要性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刘国常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8年第4期40-41,共2页
-
-
关键词
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
信息风险
注册会计师
会计报表
审计重要性
审计人员
重要性概念
错报
应有的职业谨慎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 6
-
-
作者
徐士秀
徐立
-
机构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财会系
-
出处
《技术经济》
1999年第10期52-55,共4页
-
-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风险
应有的职业谨慎
审计人员
后续教育
期后事项
被审单位
审计业务
审计报告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