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机应急着陆时的人体冲击响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智春 颜璘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2,26,共4页
针对飞机着陆撞击时人体的冲击响应问题,采用11自由度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从座椅到人体关键部位的振动传递率,并计算分析了坐姿人体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冲击激励时的冲击响应。结果表明在飞机着陆撞击过程中,人体的腰椎响应较大,... 针对飞机着陆撞击时人体的冲击响应问题,采用11自由度坐姿人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从座椅到人体关键部位的振动传递率,并计算分析了坐姿人体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冲击激励时的冲击响应。结果表明在飞机着陆撞击过程中,人体的腰椎响应较大,容易造成损伤,座椅对人体的支持刚度在冲击过程中对人体的冲击响应有较大影响,设计适当的座椅支持刚度可以减小人体的冲击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力学模型 传递率 冲击响应 应急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发动机停车应急着陆纵向控制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开 黄一敏 孙春贞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16期8-10,共3页
本文以工程实践为背景,针对某对象无人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情况下的着陆过程,提出了在纵向通道内使用"变轨迹角控制"的思想,用以确保纵向通道内无人机以合适的飞行速度跟踪着陆轨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无动力情况下无人机着陆... 本文以工程实践为背景,针对某对象无人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情况下的着陆过程,提出了在纵向通道内使用"变轨迹角控制"的思想,用以确保纵向通道内无人机以合适的飞行速度跟踪着陆轨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无动力情况下无人机着陆的纵向控制方案,克服了常规控制策略中升降舵无法同时实现跟踪高度和控制速度的缺点,并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应急着陆中使用该控制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发动机停车 应急着陆 纵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应急着陆功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炯 牛欢 陈雪 《航空科学技术》 2022年第11期11-20,共10页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飞行器,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得到了飞速的突破和发展。电动垂直起降(eVTOL)无人机因具有低碳环保、运行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为了保证飞行器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针对无人机在应急特殊情况下的着陆...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飞行器,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得到了飞速的突破和发展。电动垂直起降(eVTOL)无人机因具有低碳环保、运行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为了保证飞行器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针对无人机在应急特殊情况下的着陆功能进行研究,针对不同飞行高度场景并结合传感器性能要求对可着陆区域进行识别筛选,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在城市未知环境中的应急着陆方法,同时进行城市应用场景仿真环境的测试,初步实现无人机在城市未知场景下获取着陆位置,为保证无人机在未知场景下的着陆安全性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应急着陆 语义分割 点云处理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飞船自主应急返回着陆区适应能力分析
4
作者 李九人 林西强 +1 位作者 李英良 张海联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5期468-471,478,共5页
我国现有载人飞船自主应急返回着陆区是按照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之前应急返回需求设计的,在空间站任务阶段,航天器轨道高度和轨道倾角设计范围与前期有较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分析现有自主应急返回着陆区能否满足后续任务需求。通过进行载... 我国现有载人飞船自主应急返回着陆区是按照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之前应急返回需求设计的,在空间站任务阶段,航天器轨道高度和轨道倾角设计范围与前期有较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分析现有自主应急返回着陆区能否满足后续任务需求。通过进行载人飞船应急返回问题分析,提出了弹道式返回等价分析模型。构建了星下点轨迹、应急着陆区边界、弹道式返回航程计算等数学模型,形成了适应能力分析判据。对现有自主应急返回着陆区适应能力进行了仿真,采用STK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着陆区调整的具体建议。论文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空间站阶段的应急返回着陆区设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飞船 空间站 轨道 应急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飞机应急断离典型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泽江 陈海欢 刘汉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9,共7页
应急断离结构主要用于飞机的重要连接部位,如发动机吊挂接头、起落架接头及襟翼连接接头等,其结构设计及适航验证是民用飞机机体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为表明民用飞机适航性,通过对民用飞机适航条款(CCAR-25)及应急着陆情况的分析,研究... 应急断离结构主要用于飞机的重要连接部位,如发动机吊挂接头、起落架接头及襟翼连接接头等,其结构设计及适航验证是民用飞机机体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为表明民用飞机适航性,通过对民用飞机适航条款(CCAR-25)及应急着陆情况的分析,研究给出了民用飞机应急断离典型结构的设计方法及适航验证流程,并基于此对应急断离典型结构进行设计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民用飞机应急断离设计方法及试验方案满足适航要求,可运用于民用飞机应急断离典型结构设计及民用飞机适航验证;断离时间及断离失效判据与理论预测结果吻合较好,可为典型结构断离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飞机 应急着陆 应急断离典型结构 适航符合性验证 断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飞机吊挂应急断离设计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范耀宇 郭海沙 马世伟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0年第4期28-29,41,共3页
应急断离设计是民用飞机吊挂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从收集到的相关机型应急着陆事故论述吊挂应急断离设计的结构设计要求,分析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的典型机型吊挂设计方案,提出了我国大型民用飞机吊挂应急断离设计方案的建议。
关键词 吊挂 应急着陆 断离 机翼油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陆冲击试验系统设计及大型橡胶容器试验验证
7
作者 易方 孟浩龙 刘冲冲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0-206,共7页
为确保大型橡胶容器的运输适航性,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对运输类飞机的应急着陆过载要求,开展着陆冲击试验系统设计。通过冲击平台仿真设计与校核、波形发生器仿真设计、摆锤系统与导向机构设计,构建了着陆冲击试验系统,有效负载约达20 t... 为确保大型橡胶容器的运输适航性,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对运输类飞机的应急着陆过载要求,开展着陆冲击试验系统设计。通过冲击平台仿真设计与校核、波形发生器仿真设计、摆锤系统与导向机构设计,构建了着陆冲击试验系统,有效负载约达20 t,最大冲击载荷达到400 t。选取大型橡胶容器作为典型空运物资进行应急着陆实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冲击波形均近似为三角波,与仿真曲线波形相似,过载峰值分别为侧向1.54g、航向3.06g、9.02g、16.20g,与目标峰值最大相对误差小于3%,峰值对应时间大于50 ms,试验系统符合设计要求。该试验系统可用于空运平台的研制,对于确保飞行安全、降低研制风险、提高空运适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容器 着陆冲击试验系统 仿真设计 应急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运输飞机适坠性要求浅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范耀宇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4年第2期31-33,共3页
全面解读了民用运输飞机适坠性要求,并对CCAR/FAR25与CS25之间差异进行剖析,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适坠性后续工作方向。
关键词 适坠性 应急着陆 轻度撞击 起落架 短舱 燃油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用跑道净空要求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邵斌 蔡良才 王亦斌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6期23-25,共3页
从备用跑道用途及其净空规定出发,指出现行备用跑道净空规定存在的问题,提出备用跑道净空区的组成和要求,并应用飞机起落航线理论,对应急起飞着陆及应急起飞备用跑道净空规格的来源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备用跑道 净空 应急起飞着陆 应急起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猎鹰”9恢复飞船发射 海上回收终成功
10
作者 朱正 《中国航天》 2016年第5期17-21,共5页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4月8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8。在此前4次尝试均告失败的情况下,本次发射再...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4月8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又一艘"龙"货运飞船,任务代号"龙"CRS-8。在此前4次尝试均告失败的情况下,本次发射再次进行了第一级海上平台着陆回收尝试,并终于取得了成功,向实现第一级重复使用又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探索 海上平台 卡纳维拉尔角 国际空间站 货运飞船 比奇洛 肯尼迪航天中心 发射失败 凯尼格 应急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