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应对社会化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基于长时与实时时间轴的视角
1
作者 何婷 胡惠南 +3 位作者 乔璐 杨靓靓 李明英 蔺秀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2-1353,共12页
父母应对社会化是指父母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以应对压力的过程。实证研究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及不同时间轴的结合等角度探讨父母应对社会化的作用,揭示了父母应对社会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适应的... 父母应对社会化是指父母向儿童青少年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以应对压力的过程。实证研究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及不同时间轴的结合等角度探讨父母应对社会化的作用,揭示了父母应对社会化对于儿童青少年适应的独特效应。对于其中的心理机制,应对社会化过程理论模型探讨了儿童青少年应对过程在父母应对社会化与儿童青少年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教养×压力放大和差异效应模型考察了应对社会化作用过程的边界条件。本研究将此两种模型进行整合,并基于动态系统视角提出应对社会化动态过程理论模型,从长时程发展时间轴和具体情境下的实时时间轴两个层面、儿童个体和亲子二元两个水平完善父母应对社会化对儿童青少年适应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考察父母应对社会化作用效果的普遍性,深化探索父母应对社会化影响儿童青少年适应的机制,为父母应对社会化在家庭教育与临床干预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应对社会化 儿童青少年适应 应对社会化动态过程理论模型 长时程发展时间轴 具体情境 下实时时间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的动态议价过程新模型:一种新的利率决定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文彬 罗巧根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4,共4页
价格决定问题的研究在经济学研究中起核心作用,理论界对此问题的分析基本上在供给需求模式框架下进行,这一般来讲是合理的。但我们从分析供给需求框架的前提(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二分法与两者身份的确定性)和资本作为产品本身具有的特性(... 价格决定问题的研究在经济学研究中起核心作用,理论界对此问题的分析基本上在供给需求模式框架下进行,这一般来讲是合理的。但我们从分析供给需求框架的前提(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二分法与两者身份的确定性)和资本作为产品本身具有的特性(三位一体性和可逆转性)入手,对继续用供给需求框架来分析利率的决定提出怀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我们的利率动态议价过程新模型。在文章的最后对新模型作了几点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 动态议价过程 模型 利率决定理论 价格决定问题 货币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突变理论的监测数据动态检验模型研究
3
作者 刘洪海 《城市勘测》 201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粗差的客观存在严重影响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监测结果的正确性,采用单一性的检验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粗差检验结果,几种方法的合理搭配,往往能确保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基于过程突变理论建立了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的... 粗差的客观存在严重影响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监测结果的正确性,采用单一性的检验方法,很难得到理想的粗差检验结果,几种方法的合理搭配,往往能确保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基于过程突变理论建立了建筑物变形监测数据的动态检验模型,计算过程简单、算量小,尤其在实时形变监测系统连续实时动态显示监测数据、数据量巨大的情形下结合关联分析检验法对建筑物变形监测实测数据进行异常值判断、突变值标识以及趋势性变化识别效果显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实用性,为得出建筑物的整体性状结论提供辅助决策,有效地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突变理论 粗差 动态检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社会化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Dr.H.R.Schatter 周林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1,共2页
心理学中的社会化是指一生物有机体向社会有机体的转化过程,儿童社会化过程就启始于出生。关于儿童社会化的探讨是发展心理学的中心课题,无疑也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近年西方对儿童社会化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再度盛行起来,下... 心理学中的社会化是指一生物有机体向社会有机体的转化过程,儿童社会化过程就启始于出生。关于儿童社会化的探讨是发展心理学的中心课题,无疑也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近年西方对儿童社会化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再度盛行起来,下面做个简单介绍。纵观许多关于儿童社会化的心理学研究,很容易发现,是各种总体的理论模型在支配着研究者的思想。每一种模型都首先给出儿童与他人接触时发生作用的特殊假设和发展途径。便径直去探讨社会化的最终产物及其心理机制过程过程。有这样三种模型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社会化 儿童心理发展 理论探讨 社会化过程 心理学研究 理论模型 发展途径 发展心理学 实验研究 社会有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源、汇”的动态特性及其量化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许申来 周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7,71,共5页
正确理解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关键,尽管基于"源""汇"过程的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较好地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联系起来,但是对于如何定量刻画"源""汇"景观及其动态特性... 正确理解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关键,尽管基于"源""汇"过程的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较好地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联系起来,但是对于如何定量刻画"源""汇"景观及其动态特性没有提出科学的方法。针对上述不足,深入分析了"源"、"汇"景观的动态特性,并从景观阻力与侵蚀力平衡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定量判断"源""汇"景观格局的方法。这个方法的特点包括:(1)基于土壤侵蚀过程定量判定景观"源、汇"动态;(2)由于景观"源、汇"动态定量判定中充分考虑到降雨和土壤的异质性,对环境背景值不同的地区也适用。(3)从距离、相对高度和坡度3个方面建立景观格局动态评价模型即景观空间负荷对比动态指数,该指数很好地将景观格局动态与生态过程联系在一起,使定量研究和预测景观格局与过程的关系成为可能。通过分析景观空间负荷对比动态指数与流域出口处泥沙监测值的相关性,可以揭示某一流域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景观理论 生态过程 景观格局动态 距离成本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