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护结构设计中应变速率效应问题 被引量:14
1
作者 方秦 钱七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在防护结构设计中,通常是采用材料的动力强度和动力弹性模量以考虑应变速率效应问题。应用所提出的应变速率相关材料模型,对核武器及常规武器爆炸作用下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速率相关分析,并与考虑材料强度提高的速率无关分... 在防护结构设计中,通常是采用材料的动力强度和动力弹性模量以考虑应变速率效应问题。应用所提出的应变速率相关材料模型,对核武器及常规武器爆炸作用下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速率相关分析,并与考虑材料强度提高的速率无关分析对比。两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钢结构,两种计算结果相差不大;而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而且目前防护结构设计方法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速率效应 防护结构 爆炸波 铁木辛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纹CF/PEEK热塑性复合材料高温高应变率压缩失效机理
2
作者 于鑫涛 张发 +3 位作者 高鑫 张旭 潘忠祥 曹淼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49,共15页
本文基于多尺度力学方法提出一种预测平纹CF/PEEK复合材料在高温场和高应变率下的冲击力学响应和失效机制的方法。首先,基于复合材料内纤维、纤维束以及基体的真实几何结构和空间分布建立相应的微观、介观和宏观尺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 本文基于多尺度力学方法提出一种预测平纹CF/PEEK复合材料在高温场和高应变率下的冲击力学响应和失效机制的方法。首先,基于复合材料内纤维、纤维束以及基体的真实几何结构和空间分布建立相应的微观、介观和宏观尺度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固化纤维束内纤维的典型空间分布特征建立微观力学模型,通过周期性边界条件扩展至介观尺度纤维束的力学性能参数,从而预测纤维束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失效模式;其次,建立介观尺度平纹交织结构单胞模型,得到复合材料内单层板力学性能,建立微结构与宏观尺度性能之间等效性连接;最后,分别测试得到温度场与动态压缩性能参数,创建与宏观试件等大的均质化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分析预测试件整体的冲击力学响应与失效模式,揭示平纹CF/PEEK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温度场耦合下的动态压缩效应。本研究可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服役安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压缩 应变速率效应 温度效应 多尺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研究闭孔泡沫铝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忠 曾斌 +2 位作者 徐戎 王静 金峰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结合波形整形技术,根据弹长调试和整形器调试结果改进常规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密度(0.48,0.61,0.70 g·cm^(-3))闭孔泡沫铝在应变速率150,700,1 400 s^(-1)下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加弹长可以在获得较大变形... 结合波形整形技术,根据弹长调试和整形器调试结果改进常规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密度(0.48,0.61,0.70 g·cm^(-3))闭孔泡沫铝在应变速率150,700,1 400 s^(-1)下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加弹长可以在获得较大变形的同时实现应变速率的下降,故选用3 m长子弹与4 m长入射杆和透射杆;相比无整形器时,使用直径为20 mm的6层瓦楞纸板整形器后,试样波形持续时间和上升沿时间较长,且在208μs后就基本达到应力均匀性要求;随着应变速率增加或密度增加,闭孔泡沫铝的压溃应力、屈服强度和平台应力均增大,动静态屈服强度比与相对应变速率(相对于准静态应变速率0.001 s-1)成近似幂函数关系,呈现一定的应变速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泡沫铝 霍普金森压杆试验 压缩力学性能 应变速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钠侵蚀混凝土柱动态抗压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邹笃建 刘铁军 滕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2-745,775,共5页
通过混凝土柱的轴心动态抗压试验,在10^(-5)~10^(-3)s^(-1)应变速率范围内对比研究了硫酸钠侵蚀与未侵蚀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应变速率效应,分析了该效应对硫酸钠侵蚀与未侵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和吸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 通过混凝土柱的轴心动态抗压试验,在10^(-5)~10^(-3)s^(-1)应变速率范围内对比研究了硫酸钠侵蚀与未侵蚀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应变速率效应,分析了该效应对硫酸钠侵蚀与未侵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和吸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随之增加,受硫酸钠侵蚀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较高,弹性模量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较低,但是峰值应变和混凝土的吸能能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显著增加.另外,对受硫酸钠侵蚀与未侵蚀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破坏现象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混凝土 硫酸钠侵蚀 应变速率效应 应力-应变关系 破坏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拉索抗冲击防护材料动态拉伸性能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方志 唐思敏 +1 位作者 方亚威 刘朋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2,共9页
为明确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氨酯(PU)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这3种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性能,对其轴向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应变速率下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PE-HD具有较好的延性,拉伸过程中产生了较大... 为明确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氨酯(PU)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这3种材料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性能,对其轴向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应变速率下各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PE-HD具有较好的延性,拉伸过程中产生了较大塑性变形,而PU属于弹性材料,相较之下,EPDM在拉伸过程中产生的可恢复变形具有明显时间相关性,属于黏弹性材料;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PE-HD的屈服强度与拉伸模量显著提高,但屈服强度对应的应变却降低,当应变速率从0.01 s^(-1)提高至1.0 s^(-1)时,其屈服强度与拉伸模量分别提高23.4%和40.4%;应变速率对PU的拉伸模量和断裂伸长率影响较大,但应变速率对其拉伸强度的影响较小,与应变速率为0.01 s^(-1)时的拉伸模量与断裂伸长率相比,应变速率为1.0 s^(-1)时的拉伸模量增加了39.1%,但断裂伸长率降低了55.2%;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EPDM的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提高,而其断裂伸长率却随之减小,当应变速率由0.01 s^(-1)提高至1.0 s^(-1)时,其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增幅分别为19.9%和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拉索 抗冲击防护材料 应变速率效应 轴向拉伸性能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C模型的GH907高温合金动态本构关系及失效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泽民 陈伟 +2 位作者 刘璐璐 徐凯龙 赵振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3-49,共7页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霍普金森拉杆和霍普金森压杆装置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机匣材料GH907高温合金在常温下的准静态力学性能及20~400℃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得到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和失效模型参数,并对试验合金动态...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霍普金森拉杆和霍普金森压杆装置研究了航空发动机机匣材料GH907高温合金在常温下的准静态力学性能及20~400℃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得到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和失效模型参数,并对试验合金动态压缩过程进行模拟以验证本构模型参数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常温下在0~3000 s^(-1)应变速率范围内拉伸时,试验合金具有明显的应变速率效应,但是压缩时对应变速率不敏感;在20~400℃温度范围内,试验合金的软化效应明显;建立的J-C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该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力学行为,试样几何尺寸和最大应力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应变速率效应 温度软化效应 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CrMoAl高强度钢动态力学性能及其J-C本构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包志强 张勇 +2 位作者 张柱柱 樊伟杰 孟莉莉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3,共8页
分别利用液压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38CrMoAl高强度钢进行低应变速率(10^(-4),10^(-3),10^(-2) s^(-1))下的准静态压缩试验和高应变速率(850~4 500 s^(-1))下的动态压缩试验,研究了该钢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以及动态压缩... 分别利用液压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对38CrMoAl高强度钢进行低应变速率(10^(-4),10^(-3),10^(-2) s^(-1))下的准静态压缩试验和高应变速率(850~4 500 s^(-1))下的动态压缩试验,研究了该钢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以及动态压缩后的显微组织;考虑应变速率强化效应和绝热效应对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进行修正,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真实屈服强度随着压缩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应变速率强化效应;经高应变速率压缩后,试验钢中出现了具有一定耐蚀性的强化区;修正后的J-C本构模型预测得到试验钢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真应力与试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范围为1.76%~3.99%,这表明修正后的J-C本构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该钢的动态压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钢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 J-C本构模型 应变速率强化效应 绝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A模型的GH4169高温合金动态本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邹品 赵振华 +4 位作者 闫欢松 孔祖开 刘璐璐 关玉璞 陈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71,77,共6页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研究了GH4169高温合金在温度20~400℃和应变速率1 000~3 000s-1时的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利用Zerilli-Armstrong(Z-A)本构模型描述了流变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确定了本构模型的参数,并对该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研究了GH4169高温合金在温度20~400℃和应变速率1 000~3 000s-1时的流变应力-应变曲线,利用Zerilli-Armstrong(Z-A)本构模型描述了流变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确定了本构模型的参数,并对该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GH4169高温合金存在明显的应变速率强化效应和温度软化效应,流变应力和应变呈近线性关系;所建立的Z-A本构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GH4169高温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流变行为,其平均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高温合金 Zerilli-Armstrong本构模型 应变速率强化效应 温度软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