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双相材料的应变等效非局部本构模型
1
作者 杨运民 王军 彭向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珠光体钢由众多随机取向的珠光体团构成 ,每一珠光体团又包含了许多交替叠合的渗碳体片和铁素体片。实验表明 ,具有较细片层间距的珠光体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较高的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性能。基于考虑此类材料中由于两相变形的不... 珠光体钢由众多随机取向的珠光体团构成 ,每一珠光体团又包含了许多交替叠合的渗碳体片和铁素体片。实验表明 ,具有较细片层间距的珠光体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较高的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性能。基于考虑此类材料中由于两相变形的不协调而存在的相间的相互约束 ,提出了一种应变等效非局部本构模型 ,在不改变材料局部参数的前提下 ,通过引入等效应变较好地描述了作为珠光体材料微结构基本参数的片层间距对其宏观响应特性的影响。对具有不同平均片层间距的热轧PD3和离线全长热处理PD3珠光体钢轨钢的非对称循环塑性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与实验相吻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等效非局部本构模型 珠光体钢 弹塑性 复相材料 力学性能 微结 对称循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尔-库仑模型的非线性本构模型的开发及其在应变局部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陶帅 王学滨 +1 位作者 潘一山 王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03-407,共5页
以FLAC中的Mohr-Coulomb(M-C)本构模型为基础,在C++环境下实现了考虑拉伸截断的非线性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针对应力及位移的分布规律,将理想弹塑性的Hoek-Brown(H-B)本构模型、M-C本构模型及自定义本构模型的数值解及H-B本构模型的理... 以FLAC中的Mohr-Coulomb(M-C)本构模型为基础,在C++环境下实现了考虑拉伸截断的非线性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针对应力及位移的分布规律,将理想弹塑性的Hoek-Brown(H-B)本构模型、M-C本构模型及自定义本构模型的数值解及H-B本构模型的理论解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自定义本构模型的正确性。采用弹-脆-塑性的自定义本构模型,以先加载,后挖洞的方式模拟了圆形巷道围岩的应变局部化过程,在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对称及均质本构参数的条件下,模拟出了4个对称的V型坑,模拟结果与静水压力条件下岩爆的现场观测及试验结果吻合,而采用接近脆性的H-B应变软化模型所得结果的对称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本构模型 Hoek-Brown本构模型 线性本构模型 圆形巷道 应变局部 V形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增强的弹塑性损伤非局部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沈新普 沈国晓 +1 位作者 陈立新 杨璐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1-214,共14页
 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梯度增强非局部模型· 基于"能量耗散梯度依赖"原则,在连续介质热力学框架内推导了梯度增强损伤与塑性耦合的本构关系,同时给出了一个基于塑性的损伤模型的梯度依赖本构的具体形式· 在数值...  简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梯度增强非局部模型· 基于"能量耗散梯度依赖"原则,在连续介质热力学框架内推导了梯度增强损伤与塑性耦合的本构关系,同时给出了一个基于塑性的损伤模型的梯度依赖本构的具体形式· 在数值计算方面,结合移动最小二乘法和泰勒级数展开方法,建立了损伤场(有限元高斯积分点上)的Laplace值的近似求解格式,分别给出了二维和三维情况下的相关公式· 给出的二维的韧性断裂的梯度依赖损伤塑性的数值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塑性 局部 本构模型 梯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后普通混凝土双轴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众 宋玉普 贾致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111,共7页
采用大连理工大学的混凝土快速冻融设备和混凝土大型静、动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0~75次普通混凝土的冻融试验,对冻融后的试件进行了9种应力比的等比例双轴压和双轴拉压试验。发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冻融后双轴压破坏包络线非均匀缩小,... 采用大连理工大学的混凝土快速冻融设备和混凝土大型静、动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0~75次普通混凝土的冻融试验,对冻融后的试件进行了9种应力比的等比例双轴压和双轴拉压试验。发现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冻融后双轴压破坏包络线非均匀缩小,抗拉强度下降的程度较抗压强度大,拉压破坏包络线与常态时不同,最大压应力方向的应力应变曲线趋于扁平。建立了以应力比和冻融循环次数为连续变量的破坏准则。反算了三个主压应力方向峰值应力点处的等效单轴应变,得到了冻融后普通混凝土双轴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结合所建立的破坏准则,采用该本构模型得到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双轴 破坏准则 等效应变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应变混凝土强度变形试验与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基伟 陈玉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5-779,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三向强度变形试验装置,进行了应力比α=σ1/σ3=0∶-1,0.05∶-1,0.1∶-1,0.2∶-1和0.3∶-1的拉压平面应变状态强度与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拉压平面应变状态时,混凝土破坏形态主要分为受拉和受压2种,应力比α=σ1/σ3... 利用自行研制的三向强度变形试验装置,进行了应力比α=σ1/σ3=0∶-1,0.05∶-1,0.1∶-1,0.2∶-1和0.3∶-1的拉压平面应变状态强度与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拉压平面应变状态时,混凝土破坏形态主要分为受拉和受压2种,应力比α=σ1/σ3≤-0.1时为受拉破坏,应力比α>-0.1时为受压破坏;在混凝土开裂或屈服前,应力应变关系呈线性.同时,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拉压平面应变状态的强度计算公式,完善了平面应变状态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平面应变状态 强度变形试验 本构模型 等效单轴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应变状态混凝土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汪基伟 朱虹 王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推导了平面应变状态下的等效单轴应力 应变关系 .以应力 应变曲线试验值与计算值的误差达到最小为目标 ,反演出双向受压时相应于强度值的等效单轴应变值 ,并回归得到其计算公式 ;同时对一拉一压、双向受拉及一向开裂、双向开裂等受力... 推导了平面应变状态下的等效单轴应力 应变关系 .以应力 应变曲线试验值与计算值的误差达到最小为目标 ,反演出双向受压时相应于强度值的等效单轴应变值 ,并回归得到其计算公式 ;同时对一拉一压、双向受拉及一向开裂、双向开裂等受力状况提出了εic的计算方法 ;经对现有强度理论的分析比较 ,选择了适合平面应变状态的强度准则 ,从而得到了平面应变状态混凝土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平面应变状态 等效单轴应变 钢筋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共轴应变硬化本构模型数值应用及离心机试验验证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强 栾茂田 赵守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1-558,共8页
在土体的剪切变形过程中,当主应力方向产生旋转时,主应变增量方向与主应力方向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共轴现象.同时,机动摩擦角、膨胀角随着累积塑性偏应变的增长而增加,土体具有应变硬化的特点.传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不能够反映上述现象对地... 在土体的剪切变形过程中,当主应力方向产生旋转时,主应变增量方向与主应力方向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共轴现象.同时,机动摩擦角、膨胀角随着累积塑性偏应变的增长而增加,土体具有应变硬化的特点.传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不能够反映上述现象对地基承载力特性的影响.为了能够对地基承载力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建立了一种非共轴应变硬化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到有限元计算中.通过与三轴试验和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该模型在数值应用中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预测.对浅基础承载力问题进行研究时,非共轴应变硬化模型的计算结果比传统弹塑性本构模型更加接近于离心机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数值应用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 应变硬化 本构模型 数值应用 离心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三维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汪基伟 巫昌海 王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0-23,共4页
以应力 应变曲线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误差达到最小为目标,反演出相应于最大应力的等效单轴应变值εic ,并回归得到三轴受压时εic 的计算公式;对二轴受压一轴受拉、一轴受压二轴受拉及三轴受拉等受力状态提出了εic 的计算方法... 以应力 应变曲线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误差达到最小为目标,反演出相应于最大应力的等效单轴应变值εic ,并回归得到三轴受压时εic 的计算公式;对二轴受压一轴受拉、一轴受压二轴受拉及三轴受拉等受力状态提出了εic 的计算方法.算例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三维本构模型 等效单轴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中εic计算公式的改进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基伟 巫昌海 岳璐璐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64-268,共5页
本文讨论了混凝土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中,相应于最大应力的等效单轴应变εic计算公式的不足,并根据现有的试验资料,以应力应变曲线的实验值和计算值的误差达到最小为目标,反演得到εic值,回归出新的εic计算公式,算例表... 本文讨论了混凝土等效单轴应变本构模型中,相应于最大应力的等效单轴应变εic计算公式的不足,并根据现有的试验资料,以应力应变曲线的实验值和计算值的误差达到最小为目标,反演得到εic值,回归出新的εic计算公式,算例表明新的计算公式能得出更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本构模型 等效单轴应变 配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共轴本构模型的砂土真三轴试验分叉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吕玺琳 黄茂松 钱建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6-651,共6页
现有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多数是基于共轴理论建立的,且只在三轴压缩应力条件下得到验证,因而不能合理描述真三轴状态下砂土的力学特性。为此,改进三维本构模型屈服函数的π面形态,运用非共轴分叉理论对真三轴状态下砂土的分叉强度与分叉前... 现有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多数是基于共轴理论建立的,且只在三轴压缩应力条件下得到验证,因而不能合理描述真三轴状态下砂土的力学特性。为此,改进三维本构模型屈服函数的π面形态,运用非共轴分叉理论对真三轴状态下砂土的分叉强度与分叉前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表明,真三轴条件下中主应力对分叉前应力应变曲线及分叉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中主应力比超过0.2时应变局部化产生并决定了土体的峰值强度。真三轴试验结果与传统的共轴分叉理论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非共轴分叉理论预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三轴试验 共轴 弹塑性本构模型 分又 应变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贯通节理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红岩 王新生 +1 位作者 张力民 张力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6-436,共11页
非贯通节理岩体是同时含有节理、裂隙等宏观缺陷及微裂隙、微孔洞等细观缺陷的复合损伤地质材料,基于此提出了在非贯通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中应同时考虑宏、细观缺陷的观点。首先对基于细观动态断裂机理的经典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非贯通节理岩体是同时含有节理、裂隙等宏观缺陷及微裂隙、微孔洞等细观缺陷的复合损伤地质材料,基于此提出了在非贯通节理岩体动态损伤本构模型中应同时考虑宏、细观缺陷的观点。首先对基于细观动态断裂机理的经典动态损伤本构模型——TCK模型进行了阐述,其次针对目前节理岩体损伤变量定义中仅考虑节理几何参数而未考虑其强度参数的不足,基于能量原理和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得出了同时考虑节理几何及强度参数的宏观损伤变量(张量)的计算公式;第三,基于Lemaitre等效应变假设推导了综合考虑宏、细观缺陷的复合损伤变量(张量);第四,借鉴前人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的观点,考虑了节理法向及切向刚度等变形参数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基于TCK模型的非贯通节理岩体单轴压缩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讨论了载荷应变率、节理内摩擦角、节理厚度、节理法向及切向刚度和节理倾角等对岩体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目前的理论及试验研究结果比较吻合,从而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贯通节理 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宏、细观缺陷 损伤耦合 应力强度因子 等效弹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参数等效应变的各向同性损伤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韦未 李同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5-429,共5页
针对Loland和Mazars各向同性损伤模型关于峰值应力前后应力应变曲线假设的缺陷,做了两点改进:(a)认为应力峰值前后σ ε均为非线性关系;(b)根据Hsieh Ting Chen强度破坏准则的基本思想,给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各向同性损伤模型的四参数等效... 针对Loland和Mazars各向同性损伤模型关于峰值应力前后应力应变曲线假设的缺陷,做了两点改进:(a)认为应力峰值前后σ ε均为非线性关系;(b)根据Hsieh Ting Chen强度破坏准则的基本思想,给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各向同性损伤模型的四参数等效应变.该等效应变不但可以用于描述单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而且能描述多轴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数值算例验证了所给等效应变的合理性,从而说明了修改过的Mazars损伤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四参数等效应变 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局部模型的混凝土损伤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伯源 李运军 汪忠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2-474,共3页
分析了局部损伤模型在进行混凝土应变软化模拟时存在的问题:网络依赖性和零能量损耗问题;在传统的非局部损伤模型中引入光滑的权函数,构造一种新的非局部损伤模型。计算表明该非局部损伤模型可较好避免有限元在应变软化模拟时的网络依赖... 分析了局部损伤模型在进行混凝土应变软化模拟时存在的问题:网络依赖性和零能量损耗问题;在传统的非局部损伤模型中引入光滑的权函数,构造一种新的非局部损伤模型。计算表明该非局部损伤模型可较好避免有限元在应变软化模拟时的网络依赖性,预测出的荷载-位移反应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软化 网络依赖性 局部损伤模型 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局部应变模型及其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文献 刘学岩 王述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9-392,共4页
论述了沥青混凝土材料由于应力、加载时间及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变局部化问题,在动态塑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连续动态塑性理论模型以及模拟沥青混凝土材料变形破坏的新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沥青... 论述了沥青混凝土材料由于应力、加载时间及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变局部化问题,在动态塑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连续动态塑性理论模型以及模拟沥青混凝土材料变形破坏的新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沥青混凝土(典型的相关率材料)受力破坏过程·由于模型考虑了应变率的相关性,模型具有非网格依赖性·对半弯曲模型的数值试验(SCB)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典型的应变相关率材料)破坏过程中存在着应变局部化问题·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局部破坏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 应变 本构模型 有限元方法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局部本构的一种改造形式及内尺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纪生 陶夏新 +1 位作者 欧进萍 师黎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36-2040,共5页
在Lagrange运动学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非局部效应本构关系的改造形式,它对每一个经过验证的本构都适用。这样处理既可以利用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又计入了应变梯度对应力的贡献。以截面为单位尺寸正方形、无限长、小变... 在Lagrange运动学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非局部效应本构关系的改造形式,它对每一个经过验证的本构都适用。这样处理既可以利用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又计入了应变梯度对应力的贡献。以截面为单位尺寸正方形、无限长、小变形描述为例,讨论了理想弹塑性柱体内的P波行进特征,分析了梯度项、黏滞阻尼和滞变阻尼等效的材料内部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效应本构模型 内部尺寸 应变局部 P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局部隐式梯度模型的混凝土断裂损伤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忠明 牛晓玉 杨伯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1-656,共6页
介绍了隐式梯度模型及其与非局部模型的关系;分析了隐式梯度模型中非局部等价应变求解时形函数的选取原则;讨论了受均布载荷作用下平面应力裂纹混凝土板裂尖的应变场;提出了隐式梯度模型中采用数值外插法求解裂尖的非局部等价应变,解决... 介绍了隐式梯度模型及其与非局部模型的关系;分析了隐式梯度模型中非局部等价应变求解时形函数的选取原则;讨论了受均布载荷作用下平面应力裂纹混凝土板裂尖的应变场;提出了隐式梯度模型中采用数值外插法求解裂尖的非局部等价应变,解决了裂尖损伤场光滑问题.数值计算表明隐式梯度模型对避免软化损伤模拟时的病态网格依赖性和零能量损耗有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等价应变 隐式梯度模型 网格依赖性 数值外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局部核与应变局部化问题解的相关性
17
作者 姚寅 黄再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8-773,共6页
在非局部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应变局部化现象模拟结果与所用非局部核函数的相关性。首先,在非局部损伤理论框架中,提出一个以应变与损伤参量为独立变量的新的自由能泛函形式,并由热力学定律,推导非局部弹性损伤本构方程。然后,通过二次线... 在非局部理论框架下,研究了应变局部化现象模拟结果与所用非局部核函数的相关性。首先,在非局部损伤理论框架中,提出一个以应变与损伤参量为独立变量的新的自由能泛函形式,并由热力学定律,推导非局部弹性损伤本构方程。然后,通过二次线性化的方法,给出一维情况下的支配方程。最后,给出对应不同形式非局部核的损伤局部化现象模拟结果。通过与模拟结果的比较,分析非局部核与解的相关性,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局部 局部核函数 损伤参数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模型的修正不规则加卸载准则与等效剪应变算法及其验证 被引量:65
18
作者 赵丁凤 阮滨 +2 位作者 陈国兴 徐令宇 庄海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8-895,共8页
非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采用"扩展Masing"法则修正应力–应变滞回曲线时,程序的实现过程中需要预留大量的状态变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Davidenkov本构模型的不规则加卸载修正准则,以代替"扩展Masing"法则中的"... 非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采用"扩展Masing"法则修正应力–应变滞回曲线时,程序的实现过程中需要预留大量的状态变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Davidenkov本构模型的不规则加卸载修正准则,以代替"扩展Masing"法则中的"上大圈"准则。通过等效剪应变算法的比选,给出了加卸载判据简单且精度更高的等效剪应变算法。基于ABAQUS软件的显式模块,开发了基于不规则加卸载准则的修正Davidenkov本构模型的显式子程序模块,适用于大规模二维和三维场地非线性地震效应分析。选取Mississippi湾500 m深的钻孔作为计算模型,通过与一维场地非线性地震效应分析专业程序Deepsoil计算得到的输入不同强度地震动下的地表峰值加速度、PGA=0.65g的场地地震反应的对比分析,佐证了提出的Davidenkov本构模型不规则加卸载准则与等效剪应变算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不规则加卸载准则 Davidenkov本构模型 等效应变算法 场地地震效应 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志芬 王正中 赵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114,共4页
通过分析各种常用的材料强度破坏准则,建议了一种适合混凝土非线性特性的破坏准则;采用了非线性指标βt,βc区别对待材料的不同拉、压状态;引用了Sargin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结合以上3个方面,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恰当的混... 通过分析各种常用的材料强度破坏准则,建议了一种适合混凝土非线性特性的破坏准则;采用了非线性指标βt,βc区别对待材料的不同拉、压状态;引用了Sargin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结合以上3个方面,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恰当的混凝土非线性本构模型,便于有限元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强度准则 线性指标 本构模型 混凝结 破坏准则 等效单轴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荷载下含中心孔洞煤岩变形损伤特性与本构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涛 葛丽娜 +3 位作者 赵洪宝 张向阳 张欢 李文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40-4054,共15页
受地势起伏或工程开挖影响,隧道与地下开采巷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非对称荷载作用。为了分析非对称荷载对煤岩变形损伤规律的影响,以含中心孔洞原煤与型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的全场非接触应变测量方法,实时评估了不同程度... 受地势起伏或工程开挖影响,隧道与地下开采巷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非对称荷载作用。为了分析非对称荷载对煤岩变形损伤规律的影响,以含中心孔洞原煤与型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的全场非接触应变测量方法,实时评估了不同程度非对称荷载单轴压缩下煤岩表面应变场局部化演化进程,分析了不同加载方式下煤岩的损伤破坏过程;基于统计指标定义了损伤变量,建立了能够同时反映原煤与型煤全应力应变特征的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荷载不会改变原煤与型煤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阶段性特征,两者应力应变曲线仍表现为初始压密阶段、线性变形阶段、塑性屈服阶段与破坏后阶段;原煤与型煤试样的峰值应力、局部化启动应力均随着荷载非对称程度的增加呈线性函数规律降低,荷载非对称程度越大,煤样越容易发生破坏;均布荷载压缩时,中心孔洞可看做煤样的初始损伤,压密阶段原煤主要表现为原生裂隙受压闭合与中心孔洞的变形,高应变值呈全域散乱分布,型煤试样主要表现为内部颗粒相对错动导致的颗粒间孔隙减少与中心孔洞的变形,高应变值在中心孔洞集中,均布荷载压缩时含孔原煤主要发生近X型剪切破坏,表现出硬脆性特征;型煤试样主要发生拉-剪复合破坏,表现出软塑性特征;非对称荷载作用时,由于加载区与非加载区交界面剪切作用带的存在,原煤与型煤均发生宏观剪切破坏,应变局部化带能够很好反映表面主控裂纹位置,应变局部化带与表面主控裂纹的形态受加载区与中心孔洞的相对位置影响,且中心孔洞的存在可引导两者的演化方向,其引导效果受控于煤岩强度,煤岩强度越大,中心孔洞对两者形态影响越小;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室内试验原煤与型煤应力应变曲线各阶段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荷载 含孔煤岩试件 应变局部 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