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PP混杂纤维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彦朝 吕景辉 +1 位作者 王英倡 郭永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79-2887,共9页
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SHAAC)兼具低碳环保和高韧性的优点,但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工程应用。为降低成本,研究采用PP纤维替代PE纤维,开发了一种混杂PE/PP纤维SHAAC,并通过轴压与轴拉试验及成本分析,探讨了不同PP纤维替代率(0%、25%、50%... 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SHAAC)兼具低碳环保和高韧性的优点,但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工程应用。为降低成本,研究采用PP纤维替代PE纤维,开发了一种混杂PE/PP纤维SHAAC,并通过轴压与轴拉试验及成本分析,探讨了不同PP纤维替代率(0%、25%、50%、75%和100%,体积分数)对混杂PE/PP纤维SHAAC的轴压、轴拉性能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P纤维替代PE纤维时,SHAAC的轴压、轴拉强度及裂缝控制能力随着纤维替代率的增加而降低,但在PP纤维替代率低于75%时,SHAAC仍可呈现伪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现象;当PP纤维替代率为50%时,SHAAC极限拉伸应变最高(8.40%),且能保持较高的轴压和轴拉性能,同时成本可降低29.00%,且综合性能与成本比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硬化碱激发复合材料 混杂纤维 PP纤维 PE纤维 轴拉性能 轴压性能 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矿渣/粉煤灰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抗冻性能
2
作者 阚黎黎 戴伟 +1 位作者 甘元巧 戴澜青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3-168,共6页
纤维增强碱激发复合材料具有低碳环保、高延性、高耐久性等独特性能,在抗震、抗腐蚀、抗冻等多种工程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常规的碱激发复合材料的抗冻性研究都是基于未裂的完整试件,而季节性冻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极易造成混凝土... 纤维增强碱激发复合材料具有低碳环保、高延性、高耐久性等独特性能,在抗震、抗腐蚀、抗冻等多种工程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常规的碱激发复合材料的抗冻性研究都是基于未裂的完整试件,而季节性冻土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极易造成混凝土开裂。鉴于此,本工作研究了预损和未损碱矿渣/粉煤灰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ASFC)在氯盐和水环境下的抗冻性能。分析了经冻融循环后材料的抗压强度、相对质量、氯离子侵蚀程度及扩散系数、微观结构、截面孔结构和可持续性。结果表明:AASFC具有良好的抗冻性,预损试件在水环境和氯盐溶液中经300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分别仅下降14.3%和16.6%,质量损失率仅为5.75%和4.9%;预损试件的氯离子渗透深度和扩散系数均较小;不同冻融环境下预损试件的表观孔隙率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氯盐溶液中的孔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复合材料 冻融循环 氯盐 预损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剂模数对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拉压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阚黎黎 李明轩 +2 位作者 王飞 赵易馨 王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68,601,共8页
为探究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在不同激发剂模数下拉压性能的变化,对模数为0.5~1.6的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进行了单轴抗压和拉伸试验,同时利用烧失量法测定其水化程度,并通过三点抗弯和单裂缝拉伸等细观试验进行高延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究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在不同激发剂模数下拉压性能的变化,对模数为0.5~1.6的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进行了单轴抗压和拉伸试验,同时利用烧失量法测定其水化程度,并通过三点抗弯和单裂缝拉伸等细观试验进行高延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激发剂模数增加,高延性碱矿渣复合材料的抗压与拉伸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拉伸应变则呈现先增后减,于0.8~1.1范围达到最佳;与强度变化趋势一致,化学结合水量随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基体断裂韧度和基体断裂能同强度变化趋势相符,纤维最大桥接应力和纤维桥接余能同应变变化规律相似,应变硬化性能指标能够合理反映拉伸应变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剂模数 矿渣复合材料 拉压性能 水化程度 高延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激发赤泥-粉煤灰-电石渣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安强 潘慧敏 +1 位作者 赵庆新 石雨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0,共7页
采用(NaOH+Na_(2)SiO_(3))溶液、电石渣和粉煤灰来稳定赤泥,制备了碱激发赤泥-粉煤灰-电石渣复合材料.通过力学和微观性能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形成和发展机理,并通过重金属浸出试验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强... 采用(NaOH+Na_(2)SiO_(3))溶液、电石渣和粉煤灰来稳定赤泥,制备了碱激发赤泥-粉煤灰-电石渣复合材料.通过力学和微观性能测试,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形成和发展机理,并通过重金属浸出试验评价了复合材料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强度随着赤泥掺量的降低和养护龄期的延长而提高,掺40%赤泥的复合材料在28 d龄期时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20.1 MPa,致密的水化硅酸钙(C-S-H)和水化铝酸钙(C-A-H)的形成及赤泥颗粒的物理结合是复合材料强度增长的主要原因;赤泥中的重金属在养护28 d后形成了化合物而被固化在复合材料中,在浸泡28 d后的浸出液中未检测到重金属,证明使用强碱激发剂、电石渣和粉煤灰稳定赤泥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复合材料 赤泥 粉煤灰 电石渣 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改性高延性碱激发混凝土的断裂性能
5
作者 梁振升 张伯涛 +2 位作者 梁瑞庆 曾俊锋 郭永昌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03-2513,共11页
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粉作为骨料制备PET改性高延性碱激发混凝土(PHDAC),在促进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绿色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PHDAC的断裂行为模式尚不明确。本文研究了PET粉体积替代石英砂(替代率分别为0%、15%、30%和45%... 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粉作为骨料制备PET改性高延性碱激发混凝土(PHDAC),在促进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绿色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PHDAC的断裂行为模式尚不明确。本文研究了PET粉体积替代石英砂(替代率分别为0%、15%、30%和45%)对PHDAC断裂性能的影响,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PHDAC的破坏模式,基于双K断裂模型计算并分析了PHDAC的起裂韧度K_(IC)^(ini)、失稳韧度K_(IC)^(un)和Ⅰ型断裂能G_(F),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探讨了PET粉对PHDAC断裂行为演变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添加PET粉的试验组均呈现延性断裂特征,采用15%的PET粉替代石英砂能显著提升材料的Ⅰ型断裂能;PET粉末颗粒因疏水特性,与浆体及其他骨料之间形成明显的界面过渡区(ITZ),该ITZ会削弱基体界面致密程度,促进基体开裂,从而使材料整体更易形成多裂缝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粉 断裂性能 激发复合材料 起裂断裂韧度 失稳断裂韧度 Ⅰ型断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延性地质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及微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吕邦成 郭丽萍 +3 位作者 丁聪 吴建东 曹园章 陈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6-236,共11页
基于桥联法则理论、经微观力学设计而成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以其拉伸荷载下具有的多缝开裂和应变硬化性能而优于普通混凝土,然则其发展仍受制于高制备成本及碳排放。近10年来,绿色经济性地质聚合物/碱激发材料与纤维复合增韧... 基于桥联法则理论、经微观力学设计而成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DCC)以其拉伸荷载下具有的多缝开裂和应变硬化性能而优于普通混凝土,然则其发展仍受制于高制备成本及碳排放。近10年来,绿色经济性地质聚合物/碱激发材料与纤维复合增韧的高延性复合材料(HDGC)得到研究与发展。本文在概述地质聚合物/碱激发材料反应机理及HDCC材料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综述了HDGC基本性能与微结构的已有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制备HDGC具有可行性且制备的HDGC表现出高延性复合材料所具备的力学响应特点,包括压缩、拉伸应变硬化、界面微观力学、弯曲、抗冲击性能等。然而,受材料组成复杂等因素影响,HDGC力学和微结构依赖于地质聚合物/碱激发材料基体化学性质的改变。HDGC同时具有更小的裂缝宽度而利于材料自修复、较大收缩值以及潜在的良好耐久性。此外,基于有限研究,对比了HDGC与HDCC的相似与差异,以期更好地了解地质聚合物/碱激发材料被用作HDCC替代品时应注意的条件。最后进一步对HDGC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做出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 地质聚合物 激发 应变硬化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