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25Cr1Mo0.25V钢的再热开裂应变判据
- 1
-
-
作者
周爽
谈建平
刘长军
张皓羽
陈进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7,共6页
-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5CB057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502082)
-
文摘
在不同参数下制备了2.25Cr1Mo0.25V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的热模拟试样,通过与实焊接头CGHAZ硬度、晶粒度和组织的对比,确定最佳热模拟参数;采用该参数得到模拟CGHAZ试样,研究了其在675℃下的应力松弛行为,分析了再热开裂过程并得到再热开裂应变判据。结果表明:最佳热模拟参数为热输入30kJ·cm-1、预热温度200℃、加热速率1 000℃·s-1、峰值温度1 320℃、峰值温度停留时间1s,所得CGHAZ试样的组织为板条贝氏体,晶粒度级别为4.5级;CGHAZ试样在不同初始应力下的应力松弛行为相似,其临界失效蠕变应变均在0.31%左右;该临界失效蠕变应变可视为再热开裂应变判据,也可作为表征CGHAZ再热裂纹敏感程度的蠕变应变分界点,用于评价该钢的焊后热处理工艺。
-
关键词
2.25Cr1Mo0.25V钢
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
再热裂纹
热模拟
应变判据
-
Keywords
2.25Cr1Mo0.25V steel
coarse-grained heat-affected zone(CGHAZ)
reheat cracking
thermal simulation
strain criterion
-
分类号
TG457.1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TQ052.5
[化学工程]
-
-
题名基于突变理论的隧道失稳判据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华成亚
赵旭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85-9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221)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基金(ykj-2013-10412)资助
-
文摘
近年来,强度折减法开始广泛应用于隧道稳定性研究。在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中隔壁法)等工法开挖大断面隧道的过程中,应力重分布作用和支护应力作用相互影响,周围岩土体演变为岩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其稳定性分析较为复杂,考察其稳定性需要合适的判据。鉴于塑性应变能单值和反映稳定性的特性,将其作为稳定性考察量;结合突变分析模型,得到计算模型的安全系数,并与现阶段流行的位移突变、计算不收敛、塑性区贯通等判据对比。结果表明:塑性应变能判据与其他判据的最大相对误差只有4.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是准确的失稳判据。塑性应变能判据突变作用更明显,比其它判据更有优势。最后基于塑性应变能判据,绘制出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开挖隧道的动态安全系数曲线,可为整个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强度折减法
突变理论
塑性应变能判据
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
-
Keywords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catastrophe theory plasticity increcementenergy criteria double-side-wall-heading constructing and CRD method
-
分类号
U451.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基于强度折减法的隧道洞口段地震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 3
-
-
作者
赵旭
华成亚
赵密
周红星
牛犇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交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9-103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2289)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5CB057902)
中交交通基础工程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资助
-
文摘
近年来,强度折减法在岩土工程静、动力稳定性分析领域快速发展。基于该方法,相关学者研究了边坡和隧道的动力稳定安全系数。隧道洞口段是围岩、边坡和衬砌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复杂结构体,当前对其地震稳定性研究多集中于定性描述,尚不能给出量化的指标。依托振动台试验,建立相应的洞口段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引入结合突变理论的塑性区应变能和其他判据,获得洞口段的动力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结合突变理论的塑性区应变能和其他判据得到的安全系数的最大相对误差较小,在洞口段的地震稳定性分析中采用该判据具有简便、量化等优势;计算出的洞口段的动力安全系数与动力加载降低结构稳定性的一般规律相一致;安全系数为1.52说明洞口段有较高的地震稳定性,与振动台试验的实验现象符合。
-
关键词
隧道洞口段
地震稳定性
强度折减法
突变理论
塑性应变能判据
-
Keywords
tunnel portal section
seismic stability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catastrophe theory
plastic energy criteria
-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舰船含腐蚀缺陷通海管路失效压力数值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攀
贺国
潘兴隆
-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8,共8页
-
基金
国防“十三五”预先研究项目。
-
文摘
为研究舰船通海管路腐蚀后失效压力预测问题,在DNV RP-F101准则的基础上设置模型系数,建立了管路预测模型,并通过数值分析修正模型系数。使用Abaqus软件分析管道爆破失效力学行为,研究缺陷形貌和腐蚀深度、腐蚀轴向长度对失效压力的影响。对比预测模型与数值分析可知,模型系数为Y_(FEA)=1.034时,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通海管路失效压力。仿真结果表明:通海管路失效形式为爆裂失效;管道壁厚对失效压力存在影响但影响很小。对于具有相同深度和长度的缺陷类型,椭球型对管路强度影响最大,柱面型最小。对同种缺陷类型,以矩形平底缺陷为例,腐蚀深度对管道强度影响最大,与失效压力呈负线性;失效压力随腐蚀轴向长度增加呈指数形式下降,但腐蚀轴向长度超过一定值时,失效压力趋于稳定。
-
关键词
舰船通海管路
腐蚀缺陷
预测模型
数值分析
爆破失效
应变失效判据
-
Keywords
Warship seawater pipelines
Corrosion defects
Prediction model
Numerical analysis
Bursting failure
Strain failure criterion
-
分类号
U66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层合板的一种等强度优化设计方法
- 5
-
-
作者
王帅培
刘斌
-
机构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西北工业大学第
-
出处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3,共5页
-
文摘
提出了一种按等强度设计的层合板优化方法。首先引入强度比的概念,推导了应变空间下的Tsai-Wu强度判据,建立了各单层的强度比方程;然后以各层厚度为设计变量,以各层强度比趋近于1为设计目标,分别采用等强度算法、智能算法和传统算法的混合算法两种方法开展优化设计。对一平面载荷作用下的对称层合板的优化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优化结果较为一致,均增大了初始强度较大的层组厚度,减小了初始强度较小的层组厚度,优化结果符合等强度优化的力学原理。与智能算法和传统算法的混合算法相比,等强度算法拥有更高的收敛效率,优化后层合板的重量更小。
-
关键词
层合板
强度比
应变空间下的强度判据
强度比方程
优化设计
-
Keywords
laminate plate
intensity ratio
strength criteria in the strain space
intensity ratio equ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
分类号
TB30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