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P约束圆柱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明学 钱稼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共6页
为建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圆柱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分析了国内外305个轴心受压FRP约束混凝土圆柱试件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纤维特征值、FRP层合结构和加载方式是影响FRP约束圆柱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3个主要因素... 为建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约束圆柱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分析了国内外305个轴心受压FRP约束混凝土圆柱试件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纤维特征值、FRP层合结构和加载方式是影响FRP约束圆柱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3个主要因素。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和已有的模型,提出了一个考虑上述3个因素的改进的FRP约束圆柱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该模型包括强化型和软化型两种类型。比较表明,该模型与试验结果的符合程度好于已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特征值 FRP层合结构 加载方式 FRP约束混凝土圆柱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加载条件下钢管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文福 郝进锋 +2 位作者 薛景宏 张丹 车太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为建立钢管混凝土框—撑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支撑的恢复力模型,分析循环加载条件下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给出钢材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及受约束和非约束时混凝土的骨架曲线,并确立混凝土的加、卸载滞回规则,为开展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 为建立钢管混凝土框—撑体系中钢管混凝土支撑的恢复力模型,分析循环加载条件下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给出钢材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及受约束和非约束时混凝土的骨架曲线,并确立混凝土的加、卸载滞回规则,为开展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支撑在大变形状态下的恢复力特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支撑 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宋佳 李振宝 杜修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1-46,70,共7页
针对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优选6种典型模型对172根方形截面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和延性进行预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Nagashima模型与Legeron模型的计算精度相对较高.最后,基于大量试验数据对Nagashima模型及Hong模型进行修正,修正... 针对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优选6种典型模型对172根方形截面短柱在轴压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和延性进行预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Nagashima模型与Legeron模型的计算精度相对较高.最后,基于大量试验数据对Nagashima模型及Hong模型进行修正,修正模型精度较高且便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混凝土 方形截面 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单轴抗压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于英华 胡晓军 徐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9-391,共3页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SFPC)是由聚合物混凝土(PC)基体参入适量钢纤维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抗单轴抗压强度明显高于聚合物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本文用宏观热力学理论,处理材料损伤问题,基于损伤力学原理推导出SFPC单轴抗压应力-应...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SFPC)是由聚合物混凝土(PC)基体参入适量钢纤维形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抗单轴抗压强度明显高于聚合物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本文用宏观热力学理论,处理材料损伤问题,基于损伤力学原理推导出SFPC单轴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该模型对进一步拓宽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SFPC)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单轴抗压强度 损伤力学 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轴压试验与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马高 陈晓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研究B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数、初始损伤对FRP约束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14个素混凝土圆柱体进行轴压预加载,考虑3种初始损伤等级,随后采用3种BFRP层数包裹加固并再次进行轴压试验.试验发现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的极限... 为研究B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数、初始损伤对FRP约束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14个素混凝土圆柱体进行轴压预加载,考虑3种初始损伤等级,随后采用3种BFRP层数包裹加固并再次进行轴压试验.试验发现BFRP约束损伤混凝土的极限强度、极限应变分别为未约束混凝土的1.18~1.81倍和5.94~10.55倍;但与BFRP约束完好混凝土比较,其极限强度和初始弹性模量分别下降了7%~15%和38%~55%,极限应变则无明显差别.损伤混凝土经BFRP约束后其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仍得到了改善,但损伤会降低BFRP约束混凝土的强度和初始弹性模量,且降低程度随损伤的增大而更明显.直接套用现有的FRP约束完好混凝土力学模型对损伤结构进行加固设计,会偏于不安全.基于试验结果和收集的文献数据,提出了可以考虑初始损伤影响的BFRP约束混凝土的强度模型、初始弹性模量模型和应力-应变关系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约束 初始损伤 强度模型 极限应变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小薄片漏斗试样的材料弹塑性循环应力应变关系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尹涛 蔡力勋 +1 位作者 陈辉 姚迪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为获取毫小尺寸试样疲劳性能,针对厚度为0.5~2.5 mm的薄板材料,该文提出一种应用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完成等幅低循环试验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毫小尺寸薄片漏斗试样的设计、加工和加载,提出一种能量分离函数并由此给出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循... 为获取毫小尺寸试样疲劳性能,针对厚度为0.5~2.5 mm的薄板材料,该文提出一种应用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完成等幅低循环试验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毫小尺寸薄片漏斗试样的设计、加工和加载,提出一种能量分离函数并由此给出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循环应力-应变关系的预测模型。针对不同材料完成的有限元分析表明,该模型对不同几何尺寸和不同幂律材料具有良好普适性。以316 L不锈钢为例,完成等直圆棒试样和包括厚度为0.7 mm的6种不同几何尺寸小尺寸薄片漏斗试样的变幅应变对称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漏斗薄片小试样的载荷-位移稳定试验曲线,新方法预测的材料循环应力-应变关系与传统等直圆棒试样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小薄片漏斗试样 等幅低循环试验 能量分离函数 循环应力-应变关系预测模型 316L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观测技术的FRP/ECC复合材料反复受拉本构关系模型 被引量:8
7
作者 朱忠锋 王文炜 +2 位作者 郑宇宙 田俊 谈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6-45,55,共11页
考虑不同种类的纤维复合材料(FRP)格栅、格栅层数及加卸载循环方式,采用非接触式观测技术(DIC)和传统应变片测量方法,对 FRP 格栅与 ECC 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了单轴反复拉伸试验,研究复合材料的轴向抗拉力学性能,验证 DIC 非接触式观测技... 考虑不同种类的纤维复合材料(FRP)格栅、格栅层数及加卸载循环方式,采用非接触式观测技术(DIC)和传统应变片测量方法,对 FRP 格栅与 ECC 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了单轴反复拉伸试验,研究复合材料的轴向抗拉力学性能,验证 DIC 非接触式观测技术的有效性。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 FRP/ECC复合材料反复受拉本构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BFRP)格栅/ECC 能充分地发挥纤维格栅的材料性能和 ECC 基体的高延伸性和多点开裂特性,显著提高 ECC 基体的极限抗拉强度。不同循环加载方式对 FRP/ECC 复合材料试件的加卸载路径有显著影响,但对其极限应力/应变的影响较小。BFRP/ECC 复合材料的变形恢复能力要优于 CFRP/ECC 复合材料的变形恢复能力。DIC 非接触式观测技术能有效地捕捉到试件的开裂,观测裂缝的萌生、发展过程,获得破坏形态,获得应力-应变全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建议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有效地预测 FRP/ECC 复合材料的反复受拉本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 格栅 ECC DIC 非接触式观测技术 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循环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unsaturated cohesive soil 被引量:2
8
作者 梅国雄 陈启明 姜朋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653-657,共5页
A moisture-content 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hyperbolic model as an attempt to move tow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saturated soil mechanics into routin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A moisture-content based constitutive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hyperbolic model as an attempt to move towar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saturated soil mechanics into routin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of in-situ soil at a depth of 5 m was investigated by conducting undrained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using the remolded soil samples.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unsaturated cohesive soil is still hyperbolic. The values of parameters a and b given in the model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confining pressure for soil samples with the same moisture content and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for soil samples under the same confining pressu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ameters a, b and moisture content were studied for confining pressures of 100, 150, 200 and 250 kPa.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predicted stress-strain curves for an additional group of soil samples, having a moisture content of 25.4%,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oisture content-dependent hyperbolic model provides a good prediction of stress-strain behavior of unsaturated cohesive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aturated cohesive soil moisture content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工作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鸿亮 蔡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125,共9页
提出了适用于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有限元分析的核心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基于ABAQUS大型通用有限元平台,考虑试件受力过程中多种材料泊松比变化及本构关系非线性等因素,编写了USDFLD子程序,并建立了带约束拉杆方形钢... 提出了适用于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有限元分析的核心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基于ABAQUS大型通用有限元平台,考虑试件受力过程中多种材料泊松比变化及本构关系非线性等因素,编写了USDFLD子程序,并建立了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有限元模型;从应力-应变关系,钢管、核心混凝土及约束拉杆三者之间的约束作用、核心混凝土纵向应力分布等方面讨论了带约束拉杆方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提出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设置约束拉杆能够减缓并延迟钢管的向外局部屈曲,使钢管屈服发生在极限承载力之前,增强钢管角部和中部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提高核心混凝土的纵向应力,从而提高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随着约束拉杆间距的减小,钢管角部和中部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拉杆 方形钢管混凝土 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泊松比 约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ack evolution behavior of rocks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its propagation model before peak stress 被引量:11
10
作者 ZUO Jian-ping CHEN Yan LIU Xiao-l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3045-3056,共12页
The understanding of crack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aw of rocks during the loading proc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xploitation and support of rock engineering.In this study,the crack propagation beha... The understanding of crack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aw of rocks during the loading proc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xploitation and support of rock engineering.In this study,the crack propagation behavior of rocks in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The main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1)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ack axial strain,the differential stress?strain curve of rocks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ve condi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which are linear elastic phase,crack propagation phase,post peak phase,respectively;2)The proposed models are applied to comparison with the test data of rocks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ve condition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theoretical data calculated by the model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laboratory data,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describing the crack propagation behavior and the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rocks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ve condition;3)The inelastic compliance and crack initiation strain in the proposed model have a decrease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Peak crack axial strain increases nonlinearly with the inelastic compliance and the increase rate increases gradually.Crack initiation strain has a linear relation with peak crack axial s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ck strain crack propagation behavior crack propagation model stress strain relation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