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估计三种常用疲劳应力-寿命模型P-S-N曲线的统一经典极大似然法 被引量:40
1
作者 赵永翔 王金诺 高庆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90,共8页
拓展经典极大似然法到Langer模型,提出了估计三参数、Langer和Basquin三种常用疲劳应力-寿命模型P-S-N曲线及其置信限的统一方法。方法用于处理极大似然法疲劳试验得到的S-N数据。该试验在特别关注的参考载荷试验一组试样,其余试样在... 拓展经典极大似然法到Langer模型,提出了估计三参数、Langer和Basquin三种常用疲劳应力-寿命模型P-S-N曲线及其置信限的统一方法。方法用于处理极大似然法疲劳试验得到的S-N数据。该试验在特别关注的参考载荷试验一组试样,其余试样在不同载荷下试验。以参考载荷试验数据的统计参量为基础,按照每个模型中材料常数协同处于相同概率水平原则,将曲线表示为对数疲劳寿命均值和均方差线的广义形式,至多4个材料常数。曲线中的材料常数按极大似然原理采用数学规划法求出。45#碳钢缺口试样(kt=20)对称循环加载试验数据的分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还揭示合理模型有必要通过比较拟合效果、预计误差和应用安全性来确定。三参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Langer模型稍差,Basquin模型较差。从拟合效果、预计误差和应用安全性角度,Basquin模型不适于描述该套数据。此外,经典极大似然法估计结果可能因受局部统计参量影响而给出非安全估计,有必要发展改进的可以最大限度减小这种影响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应力-寿命模型 P-s-n曲线 经典极大似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500 kV XLPE海缆绝缘材料在电-热联合应力下的工频击穿特性与寿命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智谦 戴锡泽 +3 位作者 郝建 高震 李捍平 郑新龙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100,共9页
为深入掌握交流500 kV交联聚乙烯(XLPE)海缆绝缘材料在电-热应力下的工频击穿特性并建立电-热联合寿命模型,本研究首先对500 kV海缆主绝缘进行25、40、55、70℃步进应力下的电-热联合绝缘击穿试验,对电气强度和耐压时间进行Weibull统计... 为深入掌握交流500 kV交联聚乙烯(XLPE)海缆绝缘材料在电-热应力下的工频击穿特性并建立电-热联合寿命模型,本研究首先对500 kV海缆主绝缘进行25、40、55、70℃步进应力下的电-热联合绝缘击穿试验,对电气强度和耐压时间进行Weibull统计分析,获得不同温度下等效电气强度和等效耐压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FALLOU、SIMONI和CRINE模型并进行误差分析。最后,研究构建适用于该交流500 kV XLPE材料的E-T耦合参数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每级电压持续时间的增加,等效电气强度逐渐降低;在每级电压持续时间相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等效电气强度和电压持续时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电-热联合老化模型的分析表明,3种模型拟合误差较大,拟合优度不满足精度要求。本研究通过利用逐步回归计算电-热变量与寿命的显著性与相关性,获得改进的电-热联合老化寿命模型,误差分析显示改进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交联聚乙烯 步进应力 绝缘性能 -热联合绝缘寿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集-射极饱和电压的IGBT功率模块疲劳失效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鹿靖 李游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8-1088,共11页
随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功率模块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IGBT功率模块在长时间电-热应力下的疲劳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基于半导体物理和器件可靠性理论,研究IGBT功率模块封装失... 随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功率模块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IGBT功率模块在长时间电-热应力下的疲劳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基于半导体物理和器件可靠性理论,研究IGBT功率模块封装失效的产生原因,分析焊料层和键丝失效的作用机理和表现特征。在研究IGBT通态电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集-射极饱和电压的IGBT功率模块疲劳老化模型,实现对焊料层疲劳和键丝疲劳等封装老化问题的综合表征。搭建IGBT功率模块的电-热老化实验测试平台,进行了功率循环老化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IGBT功率模块封装的疲劳老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功率模块 封装老化 -应力 -射极饱和电压 失效模型 寿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and模型SnAgCu-X焊点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13
4
作者 孔达 张亮 杨帆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1,共5页
Anand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WLCSP器件Sn3.8Ag0.7Cu-X(Ce,Fe)无铅焊点在热循环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借助蠕变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Sn Ag Cu,Sn Ag Cu Ce,Sn Ag Cu Fe焊点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服役器件整体器件出现明显的变形现象,... Anand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WLCSP器件Sn3.8Ag0.7Cu-X(Ce,Fe)无铅焊点在热循环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借助蠕变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Sn Ag Cu,Sn Ag Cu Ce,Sn Ag Cu Fe焊点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服役器件整体器件出现明显的变形现象,电路板翘曲严重.从中心到拐角焊点变形-应力-应变逐渐增加,芯片下拐角焊点成为整个结构潜在的危险区域.通过计算WLCSP器件Sn Ag Cu、Sn Ag Cu Ce和Sn Ag Cu Fe三种焊点的疲劳寿命,证实了Sn Ag Cu Ce和Sn Ag Cu Fe焊点寿命明显高于Sn Ag Cu焊点,证明了在Sn Ag Cu中添加一定量的铈和铁可以显著提高Sn Ag Cu焊点的使用寿命,分析结果为新型无铅钎料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模型 无铅焊点 应力-应变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尾分布的应力寿命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钰 王丹 +1 位作者 孙志礼 丁津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根据应力 寿命模型和截尾分布理论 ,建立了截尾分布的应力 寿命模型 ,对工程上常用的金属材料疲劳寿命多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这一事实 ,工作应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情况下 ,推导出疲劳可靠度计算公式·对工作应力服从其它分布的情况... 根据应力 寿命模型和截尾分布理论 ,建立了截尾分布的应力 寿命模型 ,对工程上常用的金属材料疲劳寿命多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这一事实 ,工作应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情况下 ,推导出疲劳可靠度计算公式·对工作应力服从其它分布的情况也可以利用本文给出的方法推导出·所建模型消除了疲劳可靠性计算的系统误差 ,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实例计算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尾分布 可靠性 应力-寿命模型 疲劳强度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轨桥耦合模型的重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T梁剩余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文华 王雪娇 余炳兴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06-4816,共11页
多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在重载铁路线路中应用广泛,随着线路年运量的增长及大轴重长编组货物列车的运行,车桥动力响应加剧,桥梁发生疲劳破坏风险增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建立重载列车-钢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精细化分析模型... 多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在重载铁路线路中应用广泛,随着线路年运量的增长及大轴重长编组货物列车的运行,车桥动力响应加剧,桥梁发生疲劳破坏风险增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建立重载列车-钢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精细化分析模型,精确求解重载列车过桥时的车桥动力响应;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分析桥梁普通受拉钢筋应力时程,获得疲劳应力谱;基于Miner准则和Corten-Dolan准则,计算典型疲劳列车单次过桥时的桥梁疲劳损伤;利用灰色GM(1,1)模型来预测线路未来年运量,并对预应力混凝土T梁疲劳损伤进行分析,对剩余寿命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货车编组数量增加,列车过桥引起的桥梁动力响应峰值趋于稳定,仅应力时程中间周期性波动部分相应延长;由于考虑了结构非线性累积损伤的影响,在相同疲劳列车作用时,按照Corten-Dolan准则计算的桥梁疲劳损伤比按Miner准则计算的桥梁疲劳损伤大7.2%左右;4种典型疲劳列车(C_(64)-N-66、C_(70)-1-116、C_(80)-1-108、C_(80)-2-216)独立运送相同运量货物时引起的桥梁损伤之比为1?0.768?0.543?0.457;在线路容许条件下,宜优先开行大轴重且更长联编组的货物列车,在运量相同时可有效降低对桥梁的疲劳损伤;基于车-轨-桥精细化模型和Corten-Dolan准则,采用等效列车历史运营谱和未来运营谱来考虑年运量和疲劳列车大轴重长编组的发展趋势,可更精确评估重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的剩余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应力混凝土梁 --桥耦合系统 非线性累计损伤 剩余疲劳寿命 灰色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可靠寿命预测的应力寿命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志礼 何雪宏 蔡春源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8-220,共3页
在分析目前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疲劳试验实际过程的基础上,利用P-S-N曲线方程建立了恒幅应力下机械零构件疲劳可靠性计算的应力-寿命模型,推导出可靠度和可靠寿命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不经过转换直接求解,避免了系统(模型)... 在分析目前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疲劳试验实际过程的基础上,利用P-S-N曲线方程建立了恒幅应力下机械零构件疲劳可靠性计算的应力-寿命模型,推导出可靠度和可靠寿命的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不经过转换直接求解,避免了系统(模型)误差,提高了计算精度,且简便、实用,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度 可靠寿命 疲劳 应力-寿命模型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批9F燃机余热锅炉高压汽包运行状态与寿命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蔡晖 赖新华 +3 位作者 史志刚 陈秋辉 吴永中 周见广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9,共5页
针对两班制已运行了10年的我国首批9F燃气轮机(燃机)机组余热锅炉高压汽包进行了硬度检测、几何尺寸测量、渗透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等。基于机组运行数据及汽包检测结果,考虑机组启停过程中汽包内外壁温差和上下壁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对其进... 针对两班制已运行了10年的我国首批9F燃气轮机(燃机)机组余热锅炉高压汽包进行了硬度检测、几何尺寸测量、渗透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等。基于机组运行数据及汽包检测结果,考虑机组启停过程中汽包内外壁温差和上下壁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对其进行了疲劳寿命估算。结果表明:锅炉汽包各项检测结果合格,汽包状态正常;经过约27 300h/1 249周次的运行,汽包累积损耗为0.135 2;在同样启、停条件下,汽包的剩余疲劳寿命为38年/6 955周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f燃机机组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锅炉 高压汽包 疲劳寿命 温差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I模型的加速应力试验定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晓阳 姜同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8-1302,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应力-强度干涉模型(SSI,Stress-Strength Interference)不能对加速应力试验(AST,Accelerated Stress Testing)进行可靠性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定量评估问题,针对应力和强度均引入了随机过程进行描述.首先假设了产品强度退化过... 为了解决传统应力-强度干涉模型(SSI,Stress-Strength Interference)不能对加速应力试验(AST,Accelerated Stress Testing)进行可靠性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定量评估问题,针对应力和强度均引入了随机过程进行描述.首先假设了产品强度退化过程和应力变化分别为漂移布朗运动和对称布朗运动.其次,为了解决Basu的布朗运动SSI模型在零时刻可靠度为1的问题,从工程角度,假设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与试验或使用过程相互独立,提出了产品可靠性是设计生产决定的固有可靠性以及试验使用过程确定的使用可靠性的串联结果.通过将传统应力强度干涉模型结合Basu的布朗运动SSI模型,建立了与时间相关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IMSDⅠ,并给出了相关评估方法.基于将加速应力试验与加速退化试验相结合,改进了已有的AST试验方法,扩大了试验数据量,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本文模型和评估方法的理论正确性和工程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寿命 退化 布朗运动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加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切口椭圆柔性铰链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与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建军 廖泰健 +2 位作者 叶祥 刘海平 汪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1,共4页
针对深切口椭圆柔性铰链疲劳失效难以准确预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应力-寿命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对柔性铰链进行结构与受力分析,发现缺口薄弱处的应力最大处易发生失效,并给出最大应力计算公式;然后建立应力-寿命模型,利用... 针对深切口椭圆柔性铰链疲劳失效难以准确预测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应力-寿命模型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对柔性铰链进行结构与受力分析,发现缺口薄弱处的应力最大处易发生失效,并给出最大应力计算公式;然后建立应力-寿命模型,利用经验估算法获取柔性铰链材料的疲劳强度估计值;最后通过引入Marin方法来修正疲劳强度精度,进而获取寿命预测值。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为柔性铰链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柔性铰链 疲劳失效 寿命预测 应力-寿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残余应力效应的深潜器耐压壳体疲劳研究
11
作者 薛鸿祥 杨奇 +2 位作者 郑祖中 罗秋明 唐文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给出包含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全过程的载人深潜器耐压球壳疲劳寿命预报方法,分别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和能计及负应力比效应的裂纹扩展单一曲线模型预报了耐压球壳的工艺疲劳寿命和使用疲劳寿命,研究焊接残余... 本文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给出包含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全过程的载人深潜器耐压球壳疲劳寿命预报方法,分别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和能计及负应力比效应的裂纹扩展单一曲线模型预报了耐压球壳的工艺疲劳寿命和使用疲劳寿命,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大小对球壳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忽略拉伸残余应力的影响将导致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偏于危险;耐压球壳整体受压时,拉伸残余应力使得球壳局部区域承受拉-压循环载荷,计算使用疲劳寿命过程中须考虑其影响;降低拉伸残余应力可有效提高耐压球壳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耐压球壳 疲劳寿命 局部应力-应变法 单一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银Sn1.0Ag0.5Cu焊点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亮 孙磊 +4 位作者 郭永环 姜海波 钟素娟 马佳 鲍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8-672,共5页
基于Garofalo-Arrhenius蠕变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WLCSP 5×6器件低银Sn1.0Ag0.5Cu无铅焊点的应力-应变响应,并借助蠕变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计算Sn1.0Ag0.5Cu焊点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交变的温度循环载荷作用下,整个电子器件出现... 基于Garofalo-Arrhenius蠕变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WLCSP 5×6器件低银Sn1.0Ag0.5Cu无铅焊点的应力-应变响应,并借助蠕变应变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计算Sn1.0Ag0.5Cu焊点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在交变的温度循环载荷作用下,整个电子器件出现明显的翘曲现象,中心焊点的应力-应变最小,从中心到拐角焊点应力-应变逐渐增加,拐角焊点应力-应变最大.随着服役时间的增加,焊点内部的蠕变应变显著增加.计算Sn3.0Ag0.5Cu,Sn1.0Ag0.5Cu和Sn37Pb三种焊点的疲劳寿命,发现Sn3.0Ag0.5Cu焊点疲劳寿命明显高于另外2种焊点,Sn1.0Ag0.5Cu和Sn37Pb焊点的疲劳寿命相当.证明了低银Sn1.0Ag0.5Cu无铅钎料可以代替Sn37Pb钎料应用于电子封装,研究结果为低银无铅钎料和焊点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模型 无铅焊点 翘曲现象 应力-应变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机组结构寿命评价预测软件研究
13
作者 刘铁鑫 张伟 张丽霞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2期14-16,共3页
开发了水轮机组结构寿命评价预测软件,并针对水轮机内部故障多发位置“轴承-轴瓦”结构进行研究。对该结构危险点位置应力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其所受应力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应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对该结构在指定剩余寿命下的失效概... 开发了水轮机组结构寿命评价预测软件,并针对水轮机内部故障多发位置“轴承-轴瓦”结构进行研究。对该结构危险点位置应力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出其所受应力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应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对该结构在指定剩余寿命下的失效概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对水轮机的维护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水轮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组 寿命预测 分布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应力-强度干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材料的拉伸疲劳动力学模型
14
作者 乐晶晶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59,共4页
高分子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无论是机理还是现象都与金属材料有较大的不同,不能将金属的疲劳曲线[应力-寿命(S-N)曲线]的拟合模型直接用于高分子材料。在微观缺陷集中的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进行修正,提出了存在平均应力下的高分子拉伸疲劳动... 高分子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无论是机理还是现象都与金属材料有较大的不同,不能将金属的疲劳曲线[应力-寿命(S-N)曲线]的拟合模型直接用于高分子材料。在微观缺陷集中的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进行修正,提出了存在平均应力下的高分子拉伸疲劳动力学模型,并应用于一种聚乙烯材料的拉伸疲劳试验中。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聚乙烯材料的拉伸疲劳行为,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 拉伸疲劳 应力-寿命曲线 疲劳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弯曲下柔性玻璃变形和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韶山 饶美娟 +3 位作者 刘小根 曹大可 万德田 郑德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55-3461,3471,共8页
基于两点弯曲法加载方式及原理,分析了柔性玻璃的弯曲变形及疲劳行为,推导了弯曲曲率半径、弯曲应力与板间距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高周疲劳理论,建立了柔性玻璃的应力-寿命(S-N_f)模型。结果表明,两点弯曲作用下,柔性玻璃试样的厚度不会... 基于两点弯曲法加载方式及原理,分析了柔性玻璃的弯曲变形及疲劳行为,推导了弯曲曲率半径、弯曲应力与板间距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高周疲劳理论,建立了柔性玻璃的应力-寿命(S-N_f)模型。结果表明,两点弯曲作用下,柔性玻璃试样的厚度不会改变其弯曲挠曲线轨迹,通过调节板间距,可获得试验所需的试样弯曲曲率半径。忽略柔性玻璃厚度的影响,试样的弯曲曲率半径与板间距呈线性关系,弯曲最大拉应力与弯曲曲率半径成反比。选择的最小弯曲曲率半径R_(min)越大,试样疲劳寿命越高,最大弯曲曲率半径R_(max)值的增大并不会显著影响试样的弯曲疲劳次数。Basquin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不同交变应力或不同弯曲曲率半径作用下柔性玻璃的弯曲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玻璃 两点弯曲 弯曲曲率半径 弯曲应力 弯曲疲劳 应力-寿命(s-n_(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裂纹的跨尺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明 刘扬 唐雪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4-531,共8页
为了准确模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提出基于约束应力区的三维表面半椭圆跨尺度裂纹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将跨尺度应力强度因子作为疲劳裂纹从微观到宏观扩展的控制参量,使用统一模型描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 为了准确模拟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提出基于约束应力区的三维表面半椭圆跨尺度裂纹模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将跨尺度应力强度因子作为疲劳裂纹从微观到宏观扩展的控制参量,使用统一模型描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破坏全过程.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失效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应力-寿命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疲劳裂纹扩展跨尺度模型能正确反映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与桥面板焊接部位的疲劳破坏过程,并可模拟疲劳裂纹扩展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行为.由于微观效应对疲劳寿命有显著影响,当考虑到材料的微观效应时,该模型可解释疲劳寿命试验数据的离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疲劳裂纹扩展 跨尺度模型 应力-寿命曲线 有限元法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曲线的模糊随机加权线性回归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洪钟 马启明 吴卫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41-944,共4页
介绍了3种应力-寿命模型,在假设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将模型中的各参数看作是相互关联的非独立变量.根据协同原理,即相关联的随机方程动态地处于同一概率水平,采用模糊随机加权线性回归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三参... 介绍了3种应力-寿命模型,在假设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将模型中的各参数看作是相互关联的非独立变量.根据协同原理,即相关联的随机方程动态地处于同一概率水平,采用模糊随机加权线性回归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三参数的应力-寿命模型均值和均方差曲线,从而求得在给定应力下各可靠度的疲劳寿命.讨论了当应力存在横向分布时的可靠度和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算例表明,模糊随机加权线性回归方法能够克服常规线性回归分析中由于异常点数据的存在而产生误差的缺点,并且可靠度和疲劳寿命的计算过程也较以往其他文献中的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加权线性回归 疲劳曲线 应力-寿命模型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钻杆钢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飞 邓天安 +1 位作者 周仕明 曾德智 《石油机械》 2016年第5期18-21,共4页
针对钻井过程中钻具疲劳断裂问题,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S135和165ksi 2种高强度钻杆钢的疲劳性能。基于Basquin模型得出2种高强度钻杆钢中长寿命区的疲劳极限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取95%的置信水平,则50%、90%和99%可靠度下的165ks... 针对钻井过程中钻具疲劳断裂问题,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S135和165ksi 2种高强度钻杆钢的疲劳性能。基于Basquin模型得出2种高强度钻杆钢中长寿命区的疲劳极限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取95%的置信水平,则50%、90%和99%可靠度下的165ksi钻杆钢的疲劳极限分别为662.54、645.92和632.28 MPa,S135钻杆钢的疲劳极限分别为595.83、541.87和529.73MPa,并得出了2种高强度钻杆钢完整的应力-疲劳寿命S-N曲线。试验结果可以为深井、超深井钻杆选材及可靠性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钻杆钢 疲劳寿命 概率分布 可靠度 Basquin应力-寿命模型 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环境下再生粗骨料对聚丙烯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传磊 赵亚娣 +1 位作者 侯玉飞 金宝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2-680,567,共10页
采用快速冻融法研究再生粗骨料(RCA)替代率对聚丙烯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PPF-SCC)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两组混凝土的试件表面变得逐渐粗糙,受压破坏后试件完整性降低,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增大,超... 采用快速冻融法研究再生粗骨料(RCA)替代率对聚丙烯纤维增强自密实混凝土(PPF-SCC)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两组混凝土的试件表面变得逐渐粗糙,受压破坏后试件完整性降低,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增大,超声波波速损失率及轴心抗压强度减小,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下凹,下降段则逐趋扁平。曲线偏离纵轴方向,其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减小,相对峰值应力减小应变则增大,弹性模量减小,泊松比减小,单轴抗压本构模型控制参数a减小b增大。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时,未掺RCA的普通PPF-SCC抗冻性能更好。基于动弹性模量损伤对两组PPF-SCC建立冻融损伤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可为再生混凝土在寒冷地带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RCA) 聚丙烯纤维(PPf) 自密实混凝土(SCC) 冻融循环 应力-应变关系 本构模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