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拉桥安装无应力状态控制法 被引量:109
1
作者 秦顺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4,共4页
针对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安装阶段主要面临的问题,以结构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作为控制主线,对成桥目标进行自动逼近,实现安装阶段多工序同步作业。模型试验和数座大跨度斜拉桥的施工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斜拉桥 斜拉索 结构分析 施工阶段 施工控制 设计 计算 安装 应力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在斜拉桥并行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万淑敏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3,共5页
现代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工序繁多、体系转换复杂,在其施工控制中若以索力为控制依据,因施工临时荷载变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难以实现多工序并行作业。为此,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利用相对稳定的无应力索长作为控制量,可避免桥... 现代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工序繁多、体系转换复杂,在其施工控制中若以索力为控制依据,因施工临时荷载变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难以实现多工序并行作业。为此,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利用相对稳定的无应力索长作为控制量,可避免桥面荷载和其它索力调整对目标索索力的影响,为并行作业提供了条件。基于结构力学的力法方程,分别采用索力控制和索长控制2个过程,分析了荷载移动和调索顺序对结构内力、位移的影响,在理论上论证了该方法应用于并行作业的正确性;并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分阶段施工 施工工序 应力状态控制 并行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的无应力状态控制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牛登辉 周志祥 +1 位作者 吴海军 王邵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满足自锚式悬索桥目标成桥状态为前提,针对如何确定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吊索张拉力及张拉程序的问题,提出了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的吊索张拉计算方法:调整吊索无应力长度的降温法。由于倒退分析法和传统无应力状态控制法... 以满足自锚式悬索桥目标成桥状态为前提,针对如何确定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吊索张拉力及张拉程序的问题,提出了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的吊索张拉计算方法:调整吊索无应力长度的降温法。由于倒退分析法和传统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在计算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存在缺陷,在传统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吊索无应力长度的降温法。该方法可用于计算自锚式悬索桥且计算方法简单,计算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吊索张拉 结构体系转换 应力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列式的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基本方程 被引量:2
4
作者 卫少阳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52-1362,共11页
简述了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基本理论,并且介绍了CR列式的基本原理.基于CR列式分析方法,分析了传统增量法和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参考标架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基本方程,得到的公式表明:采用CR列式分析方法来剖析无应... 简述了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基本理论,并且介绍了CR列式的基本原理.基于CR列式分析方法,分析了传统增量法和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参考标架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基本方程,得到的公式表明:采用CR列式分析方法来剖析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基本方程,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力学概念清晰.最后以实例分析了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状态控制 增量法 全量法 参考位形 CR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应力状态控制法斜拉桥安装计算的应用 被引量:77
5
作者 秦顺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6,30,共5页
利用分阶段施工桥梁结构的力学平衡方程和无应力状态按制法的基本原理确定斜拉桥施工中间过程理想状态。以桥梁构件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必须满足成桥目标状态要求作为控制条件,直接由斜拉桥最终设计成桥目标状态求解桥梁施工过程状态的... 利用分阶段施工桥梁结构的力学平衡方程和无应力状态按制法的基本原理确定斜拉桥施工中间过程理想状态。以桥梁构件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必须满足成桥目标状态要求作为控制条件,直接由斜拉桥最终设计成桥目标状态求解桥梁施工过程状态的内力和线形。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收缩和徐变实际上是改变了构件单元的无应力长度和无应力曲率,应通过施工中的预拱度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施工控制 安装 结构分析 应力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 被引量:23
6
作者 岳青 严和仲 +2 位作者 阙水杰 刘华 秦照付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60,共7页
为保证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主跨780m的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成桥后内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以无应力状态法为理论基础的施工控制方法,考虑结构非线性,进行参数识别和平差计算,根据桥梁结构特点确定合理的成桥及施工... 为保证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主跨780m的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成桥后内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以无应力状态法为理论基础的施工控制方法,考虑结构非线性,进行参数识别和平差计算,根据桥梁结构特点确定合理的成桥及施工阶段状态,对该桥进行施工控制。在施工控制中利用无应力夹角确定钢箱梁现场安装位置,利用索长拔出量快速确定张拉索力,并根据大桥结构特点及温度变化情况,采用单侧顶推为主、配切为辅的中跨合龙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合龙风险。通过全面严格的施工控制,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实现了高精度顺利合龙,桥梁线形及内力均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梁 箱形梁 应力状态控制 中跨合龙 有限元法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软岩硐室加固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玉江 邱守强 +1 位作者 王 王金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5,79,共4页
论文基于深部高应力软岩硐室围岩稳定性的几种影响因素,提出软岩加固理念。通过高预应力高位恒阻让压技术、分步注浆技术在该矿硐室的组合应用,解决软岩硐室加固问题。实测结果表明:硐室围岩两帮、顶板、底板变形量分别减少了82.5%、25%... 论文基于深部高应力软岩硐室围岩稳定性的几种影响因素,提出软岩加固理念。通过高预应力高位恒阻让压技术、分步注浆技术在该矿硐室的组合应用,解决软岩硐室加固问题。实测结果表明:硐室围岩两帮、顶板、底板变形量分别减少了82.5%、25%和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软岩硐室 应力状态控制 加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计算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康春霞 杜仕朝 邬晓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更快、更精确地确定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使其成桥后达到合理成桥目标状态,从目前确定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常用的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倒拆-正装迭代法及正装迭代法的基本理论出发,以一座人行斜拉桥为项目依托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通... 为更快、更精确地确定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使其成桥后达到合理成桥目标状态,从目前确定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常用的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倒拆-正装迭代法及正装迭代法的基本理论出发,以一座人行斜拉桥为项目依托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3种方法在确定合理施工状态的实际应用及结果,得出了各方法在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时收敛本质及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无应力状态控制法是通过对斜拉索无应力索长进行直接修正逐次逼近合理成桥目标状态;倒拆-正装迭代法及正装迭代法是通过对斜拉索到位索力进行直接修正逐次逼近合理成桥目标状态;无应力状态控制法收敛速度最快,计算精度最高,倒拆-正装迭代法次之,正装迭代法收敛速度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合理施工状态 合理成桥目标状态 应力状态控制 倒拆-正装迭代法 正装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形独塔无背索斜拉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9
作者 易云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漳州市双鱼岛内环北路桥为跨径(110+25)m的曲线形独塔无背索斜拉桥,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主梁采用钢-混凝土混合梁结构。该桥采用先梁后塔、塔索同步的总体施工方案,为保证成桥后的内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对该桥进... 漳州市双鱼岛内环北路桥为跨径(110+25)m的曲线形独塔无背索斜拉桥,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主梁采用钢-混凝土混合梁结构。该桥采用先梁后塔、塔索同步的总体施工方案,为保证成桥后的内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对该桥进行施工控制。在该桥施工控制中,通过设置预拱度控制主梁线形;通过设置纵向预偏量和预抛高控制桥塔线形;采用割线法进行索导管倾角修正;通过张拉索力和2次放索控制桥塔内力,斜拉索一次张拉到位;采用"减小张拉索力+调整螺母位置"的方法解决斜拉索的"超长"问题;通过2次放索将张拉索力调整到成桥索力,采用迭代法计算放索之前的目标索力。内环北路桥已建成,成桥后的桥梁线形和内力均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塔斜拉桥 无背索桥塔 混合梁 应力状态控制 线形 索导管倾角 内力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悬索体系转换中缆索共存状态结构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海顺 王玉银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96,共9页
针对超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跨越通航流域时不能采用常规支架法施工主跨钢箱梁的问题,提出"先斜拉,后悬索"的总体施工方案,即利用钢塔和斜拉索辅助安装钢箱加劲梁,形成斜拉桥,然后再安装主缆、张拉吊索,进行斜拉桥-悬索桥的体... 针对超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跨越通航流域时不能采用常规支架法施工主跨钢箱梁的问题,提出"先斜拉,后悬索"的总体施工方案,即利用钢塔和斜拉索辅助安装钢箱加劲梁,形成斜拉桥,然后再安装主缆、张拉吊索,进行斜拉桥-悬索桥的体系转换。完整的体系转换数值分析模型需要考虑斜拉桥和自锚式悬索桥两种独立缆索支撑体系共存,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将两种模型全部缆索单元以无应力长度为基础重新建模迭代计算,获得耦合状态分析模型。推荐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斜拉桥成桥后可充分利用斜拉索的材料强度进行补张拉工作后再进行体系转换工作,可使主梁线形大幅度提高,降低吊索张拉的接长杆长度和张拉次数,优化体系转换过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得出两种缆索支撑体系共存状态下,体系转换过程中吊索和斜拉索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张拉吊索对相邻吊索、非相邻吊索索力的影响,以及成桥后吊索索力的来源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体系转换 应力状态控制 斜拉桥 吊索张拉 降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合龙技术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明虎 谭皓 +1 位作者 徐国平 赵灿晖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7,共5页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方案与关键技术,以主跨926 m的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进行研究。综合考虑该桥结构受力与构造特点,通过温度、顶推力及结构局部承载力的分析,确定该桥采用加载合龙方案。合龙过程中实施了合龙口线形调...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方案与关键技术,以主跨926 m的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进行研究。综合考虑该桥结构受力与构造特点,通过温度、顶推力及结构局部承载力的分析,确定该桥采用加载合龙方案。合龙过程中实施了合龙口线形调整、塔梁临时约束解除与顶推、劲性骨架设置等关键技术,使该桥中跨合龙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合龙过程十分顺利,实现了高精度合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斜拉桥 混合梁 合龙 方案 应力状态控制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大桥混合梁斜拉桥合龙技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明虎 谭皓 +1 位作者 徐国平 赵灿晖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10期99-104,共6页
结合世界第二混合梁斜拉桥——主跨926 m的鄂东大桥,研究了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方案的影响因素及关键技术,确定采用加载合龙方案。加载合龙方法具有较好的温度适应性,对成桥结构线形和受力影响很小,满足无应力施工控制方法的要求... 结合世界第二混合梁斜拉桥——主跨926 m的鄂东大桥,研究了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方案的影响因素及关键技术,确定采用加载合龙方案。加载合龙方法具有较好的温度适应性,对成桥结构线形和受力影响很小,满足无应力施工控制方法的要求,适用于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对同类型桥梁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大桥 混合梁斜拉桥 合龙技术 加载合龙 应力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长江二桥斜拉桥安装计算及监控管理 被引量:14
13
作者 秦顺全 谢红兵 刘孝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1-43,共3页
介绍了武汉长江二桥斜拉桥主梁施工监控首次采用的“无应力状态控制法”技术及施工监控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长江二桥 斜拉桥 安装计算 监控管理 武汉市 施工 应力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施工中多工序并行作业技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秦顺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11,22,共5页
分阶段施工实际上是斜拉桥结构体系与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不断变化的过程。施工工序的变化引起荷载的变化,结构上荷载的变化改变着斜拉索的索力,斜拉索的主动调索表面上是改变着斜拉索的索力,而本质上是改变了斜拉索的无应力长度。按照... 分阶段施工实际上是斜拉桥结构体系与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不断变化的过程。施工工序的变化引起荷载的变化,结构上荷载的变化改变着斜拉索的索力,斜拉索的主动调索表面上是改变着斜拉索的索力,而本质上是改变了斜拉索的无应力长度。按照无应力状态控制法最终结构的内力和线形与施工过程无关的基本原理,可以实现斜拉桥施工中斜拉索调索与其他工序同步并行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应力状态控制 多工序施工 并行作业 施工方法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漳跨海大桥钢箱梁斜拉桥中、边跨合龙施工技术 被引量:17
15
作者 阙水杰 岳青 严和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5,共5页
以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为背景介绍钢箱梁斜拉桥中、边跨合龙施工技术。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为主跨780m的5跨连续半飘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5+230+780+230+95)m,双向6车道,箱梁全宽38m。边跨辅助墩和过渡墩墩顶梁段合龙采用... 以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为背景介绍钢箱梁斜拉桥中、边跨合龙施工技术。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为主跨780m的5跨连续半飘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5+230+780+230+95)m,双向6车道,箱梁全宽38m。边跨辅助墩和过渡墩墩顶梁段合龙采用悬拼施工合龙方式,降低了合龙难度。中跨合龙时综合考虑温度、顶推力等因素,确定采用有顶推辅助措施的配切合龙法。全桥施工过程中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进行施工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箱梁 应力状态控制 边跨合龙 中跨合龙 温度 顶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