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中间层反应连接LaCrO_(3)陶瓷的机理及界面应力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敏 郭洪飞 +1 位作者 侯小虎 邬佳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6-103,共8页
合适的连接技术是提高LaCrO_(3)陶瓷加工性能的有效方法。本工作提出以低成本SiO_(2)粉末为中间层、利用放电等离子技术连接LaCrO_(3)的工艺,研究了LaCrO_(3)连接件的连接机理、显微形貌、力学性能等,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连接件界面应... 合适的连接技术是提高LaCrO_(3)陶瓷加工性能的有效方法。本工作提出以低成本SiO_(2)粉末为中间层、利用放电等离子技术连接LaCrO_(3)的工艺,研究了LaCrO_(3)连接件的连接机理、显微形貌、力学性能等,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连接件界面应力分布状态。结果表明:LaCrO_(3)/SiO_(2)混合粉末(物质的量比(0.95~1.55)∶1)在1250~1450℃下复合反应生成Cr掺杂的La_(2)Si_(2)O_(7),SiO_(2)中间层连接LaCrO_(3)陶瓷为反应、扩散连接。在1450℃时,连接件获得最高连接强度(29.3 MPa),SiO_(2)中间层及其母材附近区域产生应力集中。SiO_(2)可以作为辅助制造和修复复杂形状LaCrO_(3)陶瓷的一种有潜力的连接中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rO_(3) La_(2)Si_(2)O_(7) 连接 应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重运动员腰椎光弹应力模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田佳 王惠聪 赵清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9-380,共2页
采用三维光弹性实验方法,对模拟腰椎和椎间盘的弹性模量、椎间盘模型的应力应变值、腰椎有效应力值进行了测试,发现举重运动员在支撑时下腰椎的上下缘应力分布较均匀一致,中间部应力较小,后方应力大于前方。腰椎后部结构应力小。
关键词 光弹性实验 腰椎 应力模拟 举重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模拟方法对核安全壳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薛志成 潘长风 +1 位作者 裴强 彭云志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了探究预应力混凝土核安全壳结构有限元分析中模拟预应力的准确方法,分别采用初应变法、降温法和多次降温法模拟施加预应力,对核安全壳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由上述三种方法得到的安全壳结构的扭平周期比分别为0.526... 为了探究预应力混凝土核安全壳结构有限元分析中模拟预应力的准确方法,分别采用初应变法、降温法和多次降温法模拟施加预应力,对核安全壳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由上述三种方法得到的安全壳结构的扭平周期比分别为0.526、0.525和0.499,满足相关规范的限制要求.由三种预应力模拟方法得到的模态频率和周期除前两阶外,其他各阶实测结果均吻合较好.采用多次降温法模拟预应力能较真实地反映核安全壳结构中预应力作用和预应力钢束对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壳 应力模拟方法 模态分析 刚度 动力特性 扭平周期比 模态频率 模态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应力模拟技术研究断块区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2
4
作者 殷茵 黄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5-60,共6页
应力场数值模拟不仅能够重塑出不同阶段地应力场,而且还可以定量-半定量地预测破裂的发生、裂缝的方向和密度,进一步探讨时间和空间上油气运移的规律,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文以大庆萨北开发区北二西断层区为研究对象,通... 应力场数值模拟不仅能够重塑出不同阶段地应力场,而且还可以定量-半定量地预测破裂的发生、裂缝的方向和密度,进一步探讨时间和空间上油气运移的规律,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文以大庆萨北开发区北二西断层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了流体运移势场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流体运移与构造应力的关系、裂缝形成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确定了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为油田注采系统的设计、部署和油田开发及措施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场数值模拟 剩余油 断层 流体运移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杆锻造模具应力模拟及失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莫才颂 马李 《工具技术》 2020年第8期69-72,共4页
模具锻造是材料成型的必要过程,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中。连杆机构在锻造过程中因受载荷及热疲劳等原因容易造成模具失效,主要表现为部分位置出现龟裂、丝状裂纹、塌陷及变形。通过ANSYS软件模拟,结合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发现在... 模具锻造是材料成型的必要过程,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中。连杆机构在锻造过程中因受载荷及热疲劳等原因容易造成模具失效,主要表现为部分位置出现龟裂、丝状裂纹、塌陷及变形。通过ANSYS软件模拟,结合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发现在载荷作用下,模具在小端边缘处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诱发产生裂纹,导致模具寿命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善模具形状,可有效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提高模具表面硬度和模具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 模具 应力模拟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储气库地应力模拟研究与地质完整性评估——以相国寺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昱超 罗瑜 +3 位作者 李隆新 周源 李力民 王霞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3-536,共14页
为保障国家调峰保供需求,目前相国寺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提出并正在进行扩压增量工程,为有效指导储气库运行上限压力优化,同时确保储气库长期安全运行,亟需对相国寺储气库开展地质体完整性评估。综合地质、地震、测井、动态监测... 为保障国家调峰保供需求,目前相国寺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提出并正在进行扩压增量工程,为有效指导储气库运行上限压力优化,同时确保储气库长期安全运行,亟需对相国寺储气库开展地质体完整性评估。综合地质、地震、测井、动态监测资料以及各类室内岩芯实验数据,建立相国寺储气库三维静态及四维地质力学模型,分析了储气库地质体地质力学特征,分别对不同气藏孔隙压力特征下的盖层、底托层、断层稳定性进行应力应变模拟及评估。结果表明:梁山组盖层以及韩家店组底托层在储气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地层形变量小;5条控藏断层在储气库前期运行及现今注采条件下没有断层活化风险;模拟储气库注入压力高于原始气藏压力6 MPa时,储气库地质体完整性存在失稳风险。研究成果精细定量化评估了储气库在动态应力场影响下的运行安全,对优化储气库运行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国寺 地下储气库 四维地质力学模型 应力应变模拟 储气库地质体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逆冲推覆带超深层致密砂岩地应力场模拟及分区评价
7
作者 邢梓萌 李瑞雪 +6 位作者 邓虎成 宿航 张家维 何建华 张辉 胡笑非 马顺婷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10,共15页
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地区白垩系致密砂岩储层是我国超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受逆冲推覆构造及盐构造双重影响,该地区发育了叠瓦状褶皱构造及一系列断距大、倾角变化显著的断裂,导致地应力场分布复杂多变,难以准确预测,严... 塔里木盆地博孜—大北地区白垩系致密砂岩储层是我国超深层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受逆冲推覆构造及盐构造双重影响,该地区发育了叠瓦状褶皱构造及一系列断距大、倾角变化显著的断裂,导致地应力场分布复杂多变,难以准确预测,严重制约了该区的勘探开发进程。为揭示其应力分布规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逆冲推覆构造特征的地应力场模拟方法,并结合储层地质特征与工程改造需求对研究区进行了应力分级分区评价。基于岩心测试、测井资料、矿场试验数据,标定了单井地应力方向和大小,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地应力方向与大小的分布特征;通过探讨地应力对储层物性、脆性、工程改造难度的影响,建立了研究区应力分级评价标准;对博孜—大北地区重点开发的B1井区进行了精细三维非均质地应力场建模,明确了B1井区应力分布规律,完成了分区评价。地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单井地应力解释结果平均误差率小于10%,B1井区地应力方向主要为N170°—190°E,断裂附近地应力方向沿断裂走向发生20°~60°的偏转。地应力大小受埋深影响,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背斜高点及断裂带内地应力与应力差减小;断裂级次越高,其对地应力的断裂扰动范围及强度越大。以最小主应力145MPa、水平应力差34MPa为界,将地应力状态由好到差分为4类:低应力差—低地应力、高应力差—低地应力、低应力差—高地应力、高应力差—高地应力。B1井区有利于压裂改造的低应力差—低地应力区主要分布于白垩系巴什组断裂上盘和构造变形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致密砂岩储层 逆冲推覆构造 现今地应力模拟 应力分区 博孜—大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高精度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多参数分布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文龙 李云涛 +3 位作者 韩俊 黄诚 王来源 孟庆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7-851,共25页
构造裂缝是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局部应力导致的构造破裂是影响裂缝发育的重要因素。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构造应力场模拟已成为构造裂缝预测的重要方法,但尚未能解决模型设置与实际地质情况相差较大、最优边界条件获取效率低以及构... 构造裂缝是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局部应力导致的构造破裂是影响裂缝发育的重要因素。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构造应力场模拟已成为构造裂缝预测的重要方法,但尚未能解决模型设置与实际地质情况相差较大、最优边界条件获取效率低以及构造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不清晰等问题。①引入非均质岩石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和自适应边界条件约束算法以提升应力场模拟的精度,根据储层破裂率和断裂活动性等参数定量表征储层裂缝发育特征;②定量探讨走滑断裂变形特征的差异和应力扰动对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优选控制构造裂缝发育的最强因素构建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体发育指数并定量研究其主控因素;③以储集体发育规模预测为基础,结合单井裂缝测井和岩心解释成果,建立不同级别碳酸盐岩裂缝型储集体的地质模式。将该方法在中国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18号断裂带及邻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应用。结果表明,张扭段、平移段与压扭段的裂缝发育程度依次降低。地层变形幅度越大,裂缝发育程度越高。储层岩石力学参数、距断裂的距离、水平两向应力差、应力非均质性系数和综合破裂率被用于构建裂缝型储集体发育指数,其分级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匹配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主控因素 构造应力模拟 裂缝定量预测 储集体定量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 奥陶系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地应力特征
9
作者 刘士林 张鹏飞 +2 位作者 邱贻博 冯建伟 刘水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0,共15页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河街组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但陆相页岩横向岩相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地质结构复杂和埋藏深度大等特点,尤其多条断裂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地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同时在钻井过程中坍塌掉块、油气侵入等井下事故频...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河街组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但陆相页岩横向岩相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地质结构复杂和埋藏深度大等特点,尤其多条断裂带的出现极大影响了地应力场的空间分布。同时在钻井过程中坍塌掉块、油气侵入等井下事故频发,储层压裂过程中井间缝网干扰大、重点层段压不开等技术难题直接制约博兴洼陷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以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Es_(4)上—Es_(3)下)为研究对象,基于力学实验、测井解释和地震属性分析等多手段融合,构建非均质岩石力学参数体模型,确定单井地应力状态;在建立有限元地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借助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实现地应力场的空间表征,并分析地应力场分布差异的主控因素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博兴洼陷中西部构造活动持续时间长,主断层具有伸展-走滑特征,构造活动整体上呈从南向北、从洼陷中心向主断层附近迁移的趋势;Es_(4)上—Es_(3)下地应力状态整体处于Ⅰ类,但部分区域地应力状态仍随深度发生转换,水平最大主应力延伸趋势为由NE—WN呈大-小-大的变化过程,且地应力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高青-平南断层拐角附近,以近EW向水平挤压为主。地应力场分布差异的主控因素主要包括储层岩性、构造形态和断层,储层岩性因岩石力学性质不同导致地应力分布不均,构造形态决定地应力性质,断层使地应力方向杂乱,在断层尖端、弯曲处发生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地应力状态 非均质岩石力学参数体 应力模拟 储层压裂 博兴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分布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9
10
作者 丁文龙 曾维特 +4 位作者 王濡岳 久凯 王哲 孙雅雄 王兴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3-74,共12页
裂缝是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页岩储层相对于其他类储层,其塑性相对较强,非构造裂缝比较发育。构造裂缝除了高角度的张性裂缝以外,还发育有较多近水平的层理缝和低角度构造滑脱缝等。针对页岩储集层的特点和裂缝发育特征,从地质成... 裂缝是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页岩储层相对于其他类储层,其塑性相对较强,非构造裂缝比较发育。构造裂缝除了高角度的张性裂缝以外,还发育有较多近水平的层理缝和低角度构造滑脱缝等。针对页岩储集层的特点和裂缝发育特征,从地质成因的角度,明确了页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模拟数值模拟与裂缝分布预测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建立模拟地区目的层的精确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和计算模型。利用页岩的单轴和三轴压缩变形试验和声发射古、今地应力测试结果进行应力场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分布,将应力场模拟果与实际地质资料对比分析,进一步检验校正已建立地质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张裂缝和剪裂缝的特殊性,分别采用格里菲斯、库伦-摩尔破裂准则计算页岩储层张破裂率、剪破裂率,依据张裂缝与剪裂缝所占的比例关系,求取页岩储层的综合破裂率,据此分别定量表征页岩储层中张裂缝、剪裂缝和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并在全面考虑影响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综合破裂率、脆性矿物含量、有机碳含量多种主控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页岩"裂缝发育系数"作为最终判别指标,综合定量表征页岩储层裂缝的发育程度和预测裂缝的分布,页岩裂缝发育系数越大,裂缝发育程度则越高。该方法在我国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分布预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此不仅为页岩气甜点优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而且模拟成果对页岩气水平井和压裂改造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地区 龙马溪组 页岩储层 构造应力模拟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应力场的WNAD方法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磊 杨顶辉 邓小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26-1535,共10页
通过对近似解析离散化(NAD)方法的分析,给出了一种求解声波和弹性波方程的带权重的近似解析离散化(WNAD)方法,并用WNAD方法、Lax-Wendroff修正格式(LWC)和二阶中心差分方法计算了二维波动方程初值问题的应力场数值误差.结果表明WNAD方... 通过对近似解析离散化(NAD)方法的分析,给出了一种求解声波和弹性波方程的带权重的近似解析离散化(WNAD)方法,并用WNAD方法、Lax-Wendroff修正格式(LWC)和二阶中心差分方法计算了二维波动方程初值问题的应力场数值误差.结果表明WNAD方法具有更高的数值精度.用WNAD方法、LWC和四阶交错网格法对二维非均匀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应力场快照和地表地震记录表明,即使是在粗网格条件下WNAD方法的模拟结果仍无可见的数值频散和源噪声.另一方面,由于WNAD方法同时计算了地震位移和梯度场,使得应力的计算更为便捷和精确.而且WNAD方法中波位移梯度局部连接关系的使用使得应力在间断处能够自动近似地满足应力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AD 波动方程 数值频散 应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碳酸盐岩裂缝综合预测——以塔中地区ZG8井区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狄贵东 孙赞东 +1 位作者 庞雄奇 刘立峰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6,共7页
针对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方法对单组裂缝预测有效、对多组裂缝发育区表现为弱各向异性的特点,提出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裂缝综合预测思路。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的构造应力场识别出单组及多组裂缝发育区,将其作为地震预测手段的宏观约... 针对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方法对单组裂缝预测有效、对多组裂缝发育区表现为弱各向异性的特点,提出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裂缝综合预测思路。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的构造应力场识别出单组及多组裂缝发育区,将其作为地震预测手段的宏观约束,然后在单组裂缝发育区域优选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结果,在多组裂缝发育区域优选曲率等叠后地震属性预测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塔中地区ZG8井区鹰山组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综合预测,结果与该区测井解释结果以及构造环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应力场模拟约束下的裂缝综合预测思路可行,为复杂碳酸盐岩裂缝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裂缝预测 叠前各向异性反演 应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燕山运动期构造应力场模拟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伟利 王毅 +1 位作者 李亚辉 李元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运用有限元法的三维数值模拟程序,对准噶尔盆地燕山运动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地周边,内部应力值低;由南向北,最大应力值有由大变小的趋势。最小主应力呈带状分布,在盆... 运用有限元法的三维数值模拟程序,对准噶尔盆地燕山运动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地周边,内部应力值低;由南向北,最大应力值有由大变小的趋势。最小主应力呈带状分布,在盆地内部呈近东西向,与断层走向及主构造线基本一致。剪应力分布在盆地周边,内部剪应力小。结合石油地质资料及油气运移能力,这种应力分布有利于油气在中央隆起带、北天山山前及西部的低应力区及高应力区包围的相对低应力区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燕山运动期 构造应力模拟 带状分布 应力分布 有限元法 三维数值模拟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构造应力场模拟及裂缝储层预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云武 唐振国 陈守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35,共5页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提高,国内物性较好的沉积岩储层油气资源逐步被发现和开发,而沉积盆地中火成岩和基岩变质岩等一般被认为致密的储层在华北、辽河、大庆等油田相继发现,成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以海拉尔盆地乌东地区为例,基于三维...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提高,国内物性较好的沉积岩储层油气资源逐步被发现和开发,而沉积盆地中火成岩和基岩变质岩等一般被认为致密的储层在华北、辽河、大庆等油田相继发现,成为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以海拉尔盆地乌东地区为例,基于三维地震资料,在建立层序格架和精细断层解释的基础上,进行构造应力场模拟,通过构造曲率、最大主应变、最大主应力等参数对构造裂缝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构造应力场分布与构造断裂体系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裂缝发育带分布在不同方向的两组断层相交部位、正断层或逆断层的上盘附近。裂缝预测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断层的位置和方向的精度,地层横向厚度和密度变化较大也对预测精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曲葺莲张量 变形张量 应力场张量 构造应力模拟 裂缝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曲线及弹性薄板理论的应力场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郗诚 施泽进 +1 位作者 王长城 张忠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4,共9页
针对长庆油田延长组低孔低渗砂岩以裂缝型储层发育为主的特点,开展了区域应力场模拟研究,用于预测延长组的裂缝发育情况,指导后续勘探开发井的部署。由于研究区无地震资料,因此基于地震的传统裂缝检测方法无法适用。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 针对长庆油田延长组低孔低渗砂岩以裂缝型储层发育为主的特点,开展了区域应力场模拟研究,用于预测延长组的裂缝发育情况,指导后续勘探开发井的部署。由于研究区无地震资料,因此基于地震的传统裂缝检测方法无法适用。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基于以弹性薄板理论为基础的应力场模拟技术,充分利用常规测井曲线携带的速度及密度信息,克服了无地震资料的技术瓶颈,结合野外露头及岩芯测量结果,认为研究成果较为可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钻高产井均位于本次预测的强应力发育区,因此应力场模拟结果可以作为下一步生产井位部署的主要依据,此种技术方法也可以推广到长庆油田其他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 裂缝型储层 应力模拟 弹性薄板理论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凤凰山矿田成矿构造应力场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达 李东旭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1-96,共6页
本文分析了凤凰山矿田构造复合时序,厘定出D4及D5两期构造变形作用为主要的成岩成矿构造,确定了区内成矿构造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方向为NNE向。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模型,进行同成矿构造应力场的数学模拟。初步得出,矿田内岩... 本文分析了凤凰山矿田构造复合时序,厘定出D4及D5两期构造变形作用为主要的成岩成矿构造,确定了区内成矿构造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方向为NNE向。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模型,进行同成矿构造应力场的数学模拟。初步得出,矿田内岩体接触带边缘及两侧的韧性剪切带为应力、应变及变形能的异常密集处,在多组构造复合处应力得以调整形成应力低,有利成矿部位必须对应剪应力变化梯度较大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田 成矿构造 应力模拟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港构造带东翼华北期构造应力场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万贵龙 张德会 +1 位作者 张守仁 李胜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4-199,共6页
通过对北大港构造带东翼对油气运聚影响较大的华北期(52~23.5Ma)进行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华北期构造运动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近ESE向。华北期构造运动在北大港构造带东翼的构造剪应力值分布在18~42MPa,大多分布在22~32MPa,而在22~... 通过对北大港构造带东翼对油气运聚影响较大的华北期(52~23.5Ma)进行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华北期构造运动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近ESE向。华北期构造运动在北大港构造带东翼的构造剪应力值分布在18~42MPa,大多分布在22~32MPa,而在22~25MPa间有较明显的梯度带,塑性变形后应力释放处,为构造裂缝发育区带。构造裂缝发育区NEE向的断层与华北期构造应力方向之间的夹角较小,开启性较好,有可能成为油气运移和聚集部位,但是也有可能成为油气散失的部位。结合现今构造应力场的模拟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构造剪应力值在22~25MPa的构造发育区带内的ESE向的裂缝发育区带可能形成较好的油气藏,而ENE向的裂缝发育带则易成为现代油气散失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港构造带 华北期 应力模拟 裂缝发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岩心动态应力应变模拟的非均匀孔隙介质波致流固相对运动刻画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伟 赵峦啸 +1 位作者 王晨晨 单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86-2399,共14页
地震波传播激发的不同尺度的流固相对运动(宏观、中观和微观)是许多沉积岩地层中地震波频散和衰减的主要原因,然而野外观测和试验测量都难以对非均匀多孔介质孔隙压力弛豫物理过程进行精细刻画.通过数字岩石物理技术,本文建立了三个典... 地震波传播激发的不同尺度的流固相对运动(宏观、中观和微观)是许多沉积岩地层中地震波频散和衰减的主要原因,然而野外观测和试验测量都难以对非均匀多孔介质孔隙压力弛豫物理过程进行精细刻画.通过数字岩石物理技术,本文建立了三个典型的数字岩心分别用于表征孔隙结构、岩石骨架和斑状饱和流体引起的非均质性,利用动态应力应变模拟技术计算数字岩心的位移和孔隙流体增量图像.通过分析和比较三个数字岩心的位移和孔隙压力增量图像,细致刻画了发生于非均匀含流体多孔介质内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的流固相对运动:1)宏观尺度的波致孔隙流体流动导致波长尺度上数字岩心不同区域的孔隙压力和位移差异;2)中观尺度的流体流动发生在软层与硬层之间、气层与液层之间;3)微观尺度的流体流动发生在孔隙内部或相邻孔隙之间.数值模拟试验也证明基于数字岩心的动态应力应变模拟技术可以从微观尺度上更好的理解波致孔隙流体流动发生的物理机理,从而为建立岩石骨架、孔隙流体、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和弹性波频散-衰减特征的映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岩心 动态应力应变模拟 波致孔隙流体流动 非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和盆地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成盆应力场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守连 杨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民和盆地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时盆地分别处于左旋剪切和右旋剪压应力场下,由此派生的伸展应力场决定了民和盆地属伸展性盆地。模拟预测的次级盆地的发育部位和构造的展布方向与地质研究相吻合,即侏罗纪控制盆地... 民和盆地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时盆地分别处于左旋剪切和右旋剪压应力场下,由此派生的伸展应力场决定了民和盆地属伸展性盆地。模拟预测的次级盆地的发育部位和构造的展布方向与地质研究相吻合,即侏罗纪控制盆地形成的构造以NWW向为主;早白垩世时,控制盆地形成的构造以NE或NNE向为主;含煤层序发育在呈分割性的次级盆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盆地 侏罗纪 早白垩世 应力模拟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坳陷中部地区构造应力场光弹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殷秀兰 马寅生 +2 位作者 张西娟 孟元林 张清久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122-1129,共8页
在对渤中地区沉积构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其中部地区断裂的分布特征,采用以E44-6101型环氧树脂为基体,顺丁烯二酸酐为固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为增塑所配制的材料制成渤中中部地质结构模型,对渤中坳陷中部地区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光... 在对渤中地区沉积构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其中部地区断裂的分布特征,采用以E44-6101型环氧树脂为基体,顺丁烯二酸酐为固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为增塑所配制的材料制成渤中中部地质结构模型,对渤中坳陷中部地区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光弹实验模拟,再现了近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在晚近构造格局下的应力状态及分布。试验证明,在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油气往往由高应力值区向低应力值区迁移,而且渤中地区自新近系以来,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比较稳定。基于试验结果的分析,对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断裂在晚近应力场的作用下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讨论。由于渤中坳陷是中国的油气主要产地,通过研究盆地构造应力场的分布,可为盆地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弹模拟试验:应力场:渤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