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缆应力控制管介电性能测试的新方法
1
作者 王霞 屠德民 丁卫东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以往的电缆应力控制管检测中 ,常选用的方法为将应力控制管剖开、压平 ,再贴电极进行测量其相对介电常数与损耗因数。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避免繁琐的剖开、压平与贴电极过程 ,实现对应力控制管进行直接的介电特性测试 ,且测量... 在以往的电缆应力控制管检测中 ,常选用的方法为将应力控制管剖开、压平 ,再贴电极进行测量其相对介电常数与损耗因数。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避免繁琐的剖开、压平与贴电极过程 ,实现对应力控制管进行直接的介电特性测试 ,且测量误差小于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应力控制管 相对介电常数 损耗因数 电性能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对车载高压电缆终端应力控制管/EPDM复合层间界面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安 潘贵翔 +3 位作者 李广建 杨雁 魏隆 高国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8-54,86,共8页
车载高压电缆终端应力控制管(以下简称“应力管”)与乙丙橡胶(EPDM)所组成的复合层间界面间频繁发生放电现象,是造成终端绝缘击穿故障的常见部位,而应力管热老化特性变化又是影响其放电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应力管热老化特性... 车载高压电缆终端应力控制管(以下简称“应力管”)与乙丙橡胶(EPDM)所组成的复合层间界面间频繁发生放电现象,是造成终端绝缘击穿故障的常见部位,而应力管热老化特性变化又是影响其放电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应力管热老化特性对复合层间界面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依据车载高压电缆终端特殊的绝缘结构及实际运行工况,分别在热老化温度为100℃、125℃和140℃三种老化环境下设计了应力管人工加速热老化试验,通过自制了老化应力管试样/EPDM复合层间界面模型和强极性针-板电极模型,搭建复合层间界面闪络试验平台,探明了不同老化条件下应力管试样对复合层间界面起始放电电压和闪络电压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应力管表面电荷输运模型,从微观层面探明并揭示了不同老化条件下应力管表面的载流子电导率、迁移速率的变化对复合层间界面模型放电特性的影响机理。通过以上研究,间接揭示了实际电缆终端复合层间界面的放电发展过程及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高压电缆终端 应力控制管 热老化 复合层间界面 放电特性 陷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RFC坝施工越冬期温度应力控制
3
作者 陈德辉 王子轩 +2 位作者 杨霖 傅蜀燕 欧斌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7-504,共8页
针对高寒地区堆石混凝土(RFC)坝,尤其岸边坝段在施工越冬期存在温度及应力控制的问题,在传统保温方法基础上,提出基岩保温和过渡层解决方案,以减轻岸边坝段温度应力影响.以云南省某RFC坝为模型,利用MSC-Patran进行前处理,ABAQUS进行计... 针对高寒地区堆石混凝土(RFC)坝,尤其岸边坝段在施工越冬期存在温度及应力控制的问题,在传统保温方法基础上,提出基岩保温和过渡层解决方案,以减轻岸边坝段温度应力影响.以云南省某RFC坝为模型,利用MSC-Patran进行前处理,ABAQUS进行计算和后处理.采用顺序耦合法,考虑分仓浇筑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未保温时,坝体内外最大温差可达15.00℃,温度应力高达3.00 MPa,远超允许拉应力,存在破坏风险;实施保温措施后,坝体温度波动降低,内外温差控制在10.00℃左右,温度应力降至2.00 MPa以下;基岩保温措施进一步控制坝体边界温度及温度应力;引入过渡层后,内外温差下降至3.00℃左右,拉应力降低至1.00 MPa以下,显著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高寒RFC坝施工越冬期有必要实施温控措施,提出的新方法能优化RFC坝温度应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堆石混凝土坝 越冬期 温度应力控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洞预应力双层衬砌张拉施工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强 陈昱弛 +2 位作者 王彦东 陈宣 刘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181,187,共7页
预应力张拉是盾构隧洞预应力双层衬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预应力张拉控制对于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十分重要。基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某盾构隧洞,对预应力双层衬砌张拉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应力控制验... 预应力张拉是盾构隧洞预应力双层衬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预应力张拉控制对于结构的整体使用寿命十分重要。基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某盾构隧洞,对预应力双层衬砌张拉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应力控制验证,并鉴于现有实测数据缺陷提出了一种张拉钢绞线伸长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智能张拉施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张拉结束后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全环受压,锚具槽为全环最不利位置,最大环向压应力为14.0 MPa,未超过混凝土允许应力,结构整体受力安全;环锚钢绞线实际计算伸长量与规范允许值误差不超过6%,满足工程需求。研究成果可丰富输水隧洞预应力张拉施工及控制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应力衬砌 应力张拉控制 数值模拟 理论计算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向压缩对7075铝合金圆环初始残余应力影响的仿真研究
5
作者 韩正熙 于晓琳 黄树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455-8462,共8页
为研究7075铝合金圆环初始残余应力值较大影响加工这一问题,通过采用沿环向压缩7075铝合金圆环的方法研究了对残余应力的降低效果。使用ABAQUS仿真软件对7075铝合金圆环分别进行淬火和环向压缩的模拟仿真,分别得到7075铝合金圆环的初始... 为研究7075铝合金圆环初始残余应力值较大影响加工这一问题,通过采用沿环向压缩7075铝合金圆环的方法研究了对残余应力的降低效果。使用ABAQUS仿真软件对7075铝合金圆环分别进行淬火和环向压缩的模拟仿真,分别得到7075铝合金圆环的初始残余应力场以及压缩后的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采用沿环向压缩这一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淬火产生的初始残余应力。经过前后数据对比发现,当压缩变形量为1.3125%时,淬火残余应力幅值整体下降原残余应力数值57%,径向残余应力和周向残余应力的幅值均降低了约58%。可见采用环向压缩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铝合金环件的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环件 残余应力控制 环向压缩 ABAQUS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炭质板岩段应力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邹翀 王超朋 +1 位作者 张文新 高攀 《隧道建设》 201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结合在建的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炭质板岩段实际情况,寻找解决控制高地应力大变形的方法,通过在木寨岭隧道7#斜井进行超前大钻孔、超前导洞应力控制方法的现场试验,根据与原施工段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对比,二者虽对变形的控制起到一定作用,... 结合在建的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炭质板岩段实际情况,寻找解决控制高地应力大变形的方法,通过在木寨岭隧道7#斜井进行超前大钻孔、超前导洞应力控制方法的现场试验,根据与原施工段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对比,二者虽对变形的控制起到一定作用,但就其可行性而言,还需继续研究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炭质板岩 大变形 应力控制 超前导洞 大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冲击地压应力控制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87
7
作者 齐庆新 李晓璐 赵善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基于冲击地压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提出以应力控制为中心,以单位应力梯度为表征的冲击地压应力控制理论,并采用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原岩应力、构造应力、采动应力对冲击地压发生诱发机制,从应力控制的角度对冲击地压防治进行现场实... 基于冲击地压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提出以应力控制为中心,以单位应力梯度为表征的冲击地压应力控制理论,并采用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原岩应力、构造应力、采动应力对冲击地压发生诱发机制,从应力控制的角度对冲击地压防治进行现场实践。研究结果表明:断层的构造应力是导致冲击地压发生的主要原因;受邻近采区残余应力的影响,采动应力也会诱发掘进巷道发生冲击地压。超前深孔顶板预裂爆破和开切眼贯通动态应力控制技术应用于防冲实践中,验证了应力控制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应力控制理论 单位应力梯度 相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应力控制与围岩强化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57
8
作者 柏建彪 张自政 +3 位作者 王襄禹 徐营 闫帅 徐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8,共13页
高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薄及中厚煤层沿空留巷、部分条件较好的厚煤层沿空留巷,形成了丰富的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实践。基于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以应力控制与围岩强化为主线,分析了充填留巷围... 高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薄及中厚煤层沿空留巷、部分条件较好的厚煤层沿空留巷,形成了丰富的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实践。基于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以应力控制与围岩强化为主线,分析了充填留巷围岩在巷道掘进、工作面超前采动影响、留巷围岩调整稳定和邻近工作面复用4个阶段的应力与变形特征,提出了“基本顶二次破断”的覆岩顶板运动特征。以青龙同昌煤矿15102工作面沿空留巷为背景,数值模拟研究了留巷过程中围岩应力和塑性区分布特征,揭示了充填留巷覆岩基本顶的旋转下沉是留巷巷道所受外力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填留巷围岩控制的关键区域,根据高水材料固结体的较强塑性变形特性,提出了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围岩分时分区强化机理,确定了合理的高水材料充填体支护阻力计算式、留巷顶板离层计算式和实体煤帮的支护强度计算式,给出了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关键参数设计方法,关键参数包括充填体支护阻力(充填体宽度和强度)、顶板支护强度(巷内支护和临时支护)、实体煤帮支护强度。介绍了山西高平青龙同昌煤业15号煤层和赵庄煤业9号煤层高水充填沿空留巷围岩控制2个应用实例,留巷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良好。最后,提出了高水充填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高水材料 应力控制 围岩强化 支护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汽轮机热应力控制技术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志杰 陈厚涛 +1 位作者 朱晓星 傅强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上汽超超临界汽轮机引入热应力控制技术,使得其在自启动及变工况运行过程中能够在快速性与减少汽轮机寿命损耗之间自动择优。对上汽超超临界汽轮机热应力控制技术的原理、实现途径以及监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该类型机组在调... 上汽超超临界汽轮机引入热应力控制技术,使得其在自启动及变工况运行过程中能够在快速性与减少汽轮机寿命损耗之间自动择优。对上汽超超临界汽轮机热应力控制技术的原理、实现途径以及监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该类型机组在调试及试运行过程中由于热应力限制而产生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描述,对以后此类型机组的调试、运行及维护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汽轮机 应力评估 应力控制 温度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向常刚度切向应力控制接触面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大阔 侯文峻 张建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6-852,共7页
运用最新研制的80 t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工程中常用的粗粒土与人造粗糙钢板形成的接触面在常刚度法向边界条件切向应力控制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切向控制方式的影响。接触面在剪切时产生了明显体变,可分为可逆和不... 运用最新研制的80 t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工程中常用的粗粒土与人造粗糙钢板形成的接触面在常刚度法向边界条件切向应力控制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切向控制方式的影响。接触面在剪切时产生了明显体变,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部分;可逆性剪切体变的发展程度主要与切向位移幅值有关;不可逆性剪切体变的发展与剪切路程有很大关系;接触面体变出现了一定的异向性,且受切向加载路径、切向控制方式的影响。随着循环剪切的进行接触面切向位移发生明显偏移,其幅值也逐渐增加,受切向加载路径影响较大;切向应力、应力比、法向位移与切向位移的关系与切向加载路径、切向控制方式有很大关系。接触面在初始剪切时没有达到、随后逐渐达到抗剪强度,但破坏状态持续时间很短;其抗剪强度指标与切向控制方式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常刚度 应力控制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应变控制下压实黄土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志平 王强 +2 位作者 张雨禾 魏雪妮 王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1167,共7页
基于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加载控制方式对压实黄土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规律,对比了不同控制方式下压实黄土的动应力应变时程曲线的差异。研究表明:压实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双曲线模型;加载控制方式不会改变压实黄土骨... 基于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条件下,加载控制方式对压实黄土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规律,对比了不同控制方式下压实黄土的动应力应变时程曲线的差异。研究表明:压实黄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双曲线模型;加载控制方式不会改变压实黄土骨干曲线的类型,但会显著影响拟合参数的大小。相同围压下,采用应变控制测定的初始动模量较小;随着围压的增大,应变控制下初始动模量随围压的增长速率反而越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加载过程中,动模量在某一振级下随着动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且应力控制方式下衰减的幅度较大。对于土体结构受力较为敏感的原状土,使用应变控制加载方式可能会获得更为准确的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三轴试验 应力控制 应变控制 骨干曲线 累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W接头残余应力分布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22
12
作者 柴鹏 栾国红 +1 位作者 郭德伦 李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82,共4页
对不同搅拌头、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宏观变形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优化参数条件下,研究了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宏观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减小搅拌头轴肩直径、降低焊接热输入... 对不同搅拌头、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宏观变形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在优化参数条件下,研究了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焊接结构宏观变形及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减小搅拌头轴肩直径、降低焊接热输入有助于减小结构宏观变形;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有助于减小接头残余应力,但是对结构宏观变形的作用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残余应力 动态控制应力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矿压防治的应力控制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8
13
作者 齐庆新 李宏艳 +4 位作者 潘俊锋 雷毅 付东波 季文博 赵善坤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分析了原岩应力和采动应力对冲击矿压发生的影响,通过采用采动应力监测系统直接监测煤岩体的应力和采用微震监测系统间接监测煤岩体应力的方法,分析了采动引起的应力变化,进而对监测区域内煤岩体的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具有冲击... 分析了原岩应力和采动应力对冲击矿压发生的影响,通过采用采动应力监测系统直接监测煤岩体的应力和采用微震监测系统间接监测煤岩体应力的方法,分析了采动引起的应力变化,进而对监测区域内煤岩体的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煤岩层实施煤层卸载爆破、深孔断顶爆破和深孔断底爆破技术,进一步验证了冲击矿压防治的应力控制理论,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应力控制 冲击危险性 采动应力监测 深孔断顶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复合应力控制结构的阻容网络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英 曹晓珑 宫瑞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8,共4页
为改善电力设备中的电场分布,引入了两种含有非线性介质的复合应力控制结构,利用阻容网络模型对这两种结构进行了电路模拟,并用专门开发的时域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前者进行了电场模拟,实验利用简化的电缆终端试样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该两种... 为改善电力设备中的电场分布,引入了两种含有非线性介质的复合应力控制结构,利用阻容网络模型对这两种结构进行了电路模拟,并用专门开发的时域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前者进行了电场模拟,实验利用简化的电缆终端试样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该两种复合结构能够有效改善电场分布,而阻容网络模拟方法在研究含非线性介质的复合绝缘结构特性方面具有其简单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容网络 电场模拟 非线性介质 应力控制结构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梁预应力管道摩阻试验方法及控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学斌 侯建军 马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2-48,共7页
我国新建铁路中大量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结构形式。对于预应力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的准确施加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梁体的抗裂性能和后期徐变上拱的控制,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预应力管道的定位和成孔工艺。介绍预应力管道摩阻... 我国新建铁路中大量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和连续梁结构形式。对于预应力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的准确施加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梁体的抗裂性能和后期徐变上拱的控制,施工时应严格控制预应力管道的定位和成孔工艺。介绍预应力管道摩阻的试验原理、方法和常用的管道定位方式,分析铁路32、24 m简支梁的管道摩阻测试统计结果,总结预应力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结论可为预应力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铁路 预制梁 应力控制 管道摩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庶林 桑玉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0-96,共7页
概述了应力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指出了应力控制技术对于解决深井高地应力岩层的开采与支护问题有独特的作用,及它在我国深井矿山开采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其力学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应力控制技术 岩层控制 力学机理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薄拱坝坝体屈曲分析及应力控制指标的修正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勇 丁晓唐 顾冲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对高薄拱坝几何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此分析结果建立了特高薄拱坝稳定分析概化模型.采用空间有限元稳定分析方法对特高薄拱坝的坝体屈曲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拱坝的强度和稳定超载分析,得出了拱坝破坏包络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特高... 对高薄拱坝几何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此分析结果建立了特高薄拱坝稳定分析概化模型.采用空间有限元稳定分析方法对特高薄拱坝的坝体屈曲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拱坝的强度和稳定超载分析,得出了拱坝破坏包络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特高薄拱坝设计时应重视坝体屈曲影响,考虑坝体屈曲影响后应对应力控制指标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薄拱坝 坝体屈曲 柔度系数 稳定超载系数 应力控制指标 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安装无应力状态控制法 被引量:109
18
作者 秦顺全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4,共4页
针对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安装阶段主要面临的问题,以结构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作为控制主线,对成桥目标进行自动逼近,实现安装阶段多工序同步作业。模型试验和数座大跨度斜拉桥的施工实践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斜拉桥 斜拉索 结构分析 施工阶段 施工控制 设计 计算 安装 应力状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电介质改善应力控制型套管电场的模拟计算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娟娟 刘英 曹晓珑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1,共3页
为了改善应力控制型套管的电场分布不均匀和过于集中的状况,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和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电容带的组合结构,应用PSPice对其等效电路进行了模拟计算;按不同处理方法制成三种试样并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两者比较表明:试验结果与模... 为了改善应力控制型套管的电场分布不均匀和过于集中的状况,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和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电容带的组合结构,应用PSPice对其等效电路进行了模拟计算;按不同处理方法制成三种试样并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两者比较表明:试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同时采用涂敷非线性电阻材料和电容带的组合结构,并选取适当的参数,可起到改善应力控制型套管电场分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电介质 应力控制型套管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适应有限元研究高拱坝的应力控制标准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令强 马静 陈祖坪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5,共3页
利用自适应有限元分别对国内的3座高拱坝从径向、拱向、径向和拱向同时进行了细分,以研究高拱坝的应力状态、等效应力与等参单元的大小和形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拱向细分对应力状态和等效应力影响不大,径向细分单元的精度不能满足要... 利用自适应有限元分别对国内的3座高拱坝从径向、拱向、径向和拱向同时进行了细分,以研究高拱坝的应力状态、等效应力与等参单元的大小和形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拱向细分对应力状态和等效应力影响不大,径向细分单元的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对于高拱坝沿径向分为5层基本能够满足设计需要,等参单元的精度可以根据误差估计进行控制,控制的范围建议在10%~15%之间。研究表明300 m级的高拱坝安全控制关键在于等效压应力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自适应有限元 等效应力 应力控制 网格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