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梁桥钢筋工作应力释放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琦 尹海军 贺拴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7-522,共6页
为更高精度地获取混凝土梁式桥当前的弯曲应力实际状态,采用相对匀质的普通构造钢筋进行了应力释放法研究.综合一维杆与薄圆盘导热方程,得到圆柱杆有限点上热传导解析解的可视化模型,重点确定混凝土梁式桥常见的构造钢筋类型、应力释放... 为更高精度地获取混凝土梁式桥当前的弯曲应力实际状态,采用相对匀质的普通构造钢筋进行了应力释放法研究.综合一维杆与薄圆盘导热方程,得到圆柱杆有限点上热传导解析解的可视化模型,重点确定混凝土梁式桥常见的构造钢筋类型、应力释放位置及释放峰值温度等影响因素.开展切割释放钢筋样本的室内模型构件试验,基于考虑切割释放温度场环境下温度应力修正模型得到了与各因素的理论变化规律一致的结论,表明文中建立的普通钢筋释放法的基础标准及释放温度修正模型方法正确、可靠.文中方法可获得更为客观的截面应力基础状态,为大跨度混凝土桥梁的延续健康监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构造钢筋 应力释放初始应变 峰值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缝法测定水泥混凝土路面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权磊 田波 +2 位作者 牛开民 李新凯 冯德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125,共8页
残余应力和固化翘曲的存在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机场道面)的开裂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对路面长期服役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利用切缝过程中板表面应变释放历史确定板内初始应力和残余应力的方法尚处于初步阶段。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切缝... 残余应力和固化翘曲的存在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机场道面)的开裂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对路面长期服役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利用切缝过程中板表面应变释放历史确定板内初始应力和残余应力的方法尚处于初步阶段。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切缝过程中板的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系统分析不同测点位置、边界约束方式、地基刚度、板厚、切缝间距、切缝深度、温度场构成方式等工况组合下的混凝土板上表面的应力、应变释放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干切缝法的水泥混凝土板全深度绝对应力和残余应力分布预估方法,以深距比综合考虑切缝间距、切缝深度对应力、应变释放规律的影响,以应变释放极限值考虑板的大小、厚度、温度场构成方式、下卧层刚度等因素对应变释放过程的影响,给出表征混凝土板表面应变释放规律的基函数及其参数取值。最后,通过足尺大板数值算例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建议试验过程中将切缝深距比终值定在1.0~1.5范围内,同时尽量不要选择切缝厚距比小于1.25的切缝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残余应力 切缝法 应力应变释放 深距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