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煤层群多重采动覆岩破坏特征及应力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曜驰 赵国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6,共7页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不同于单层煤开采,同时存在层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煤矿11#煤层、14-2#煤层、14-3#煤层三层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近距离煤层群...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覆岩破坏特征不同于单层煤开采,同时存在层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煤矿11#煤层、14-2#煤层、14-3#煤层三层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物理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时顶底板围岩的覆岩破坏特征及应力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过程中,随着采动次数增加,顶板横向裂隙超前发育和纵向裂隙穿层效果更为明显,垮落块度明显减小,来压规律不明显;煤层顶板覆岩因采动产生的应力峰值随采动次数增加而降低;初次采动影响下,稳定后的覆岩应力要明显小于原岩应力,而多次采动稳定后的覆岩应力与该次采动前相近;上覆岩层在多重采动影响下,破坏更彻底,形成台阶式的岩层切落。研究结果可为条件相似的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顶底板围岩控制、采空区积水及瓦斯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多重采动 覆岩破坏特征 应力传递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应力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鲍吉龙 陈莹 赵洪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71-875,共5页
从力学的观点,将被测对象混凝土构件和埋入其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看成是一种复合材料或复合体,首次将剪滞法理论(shear lag theory)应用于分析光栅传感器埋入混凝土构件时的应力传递规律,得到了光栅传感器的应力传递公式和应力传递系数... 从力学的观点,将被测对象混凝土构件和埋入其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看成是一种复合材料或复合体,首次将剪滞法理论(shear lag theory)应用于分析光栅传感器埋入混凝土构件时的应力传递规律,得到了光栅传感器的应力传递公式和应力传递系数。利用得到的光栅传感器的应力传递公式,计算了混凝土实验构件的应力变化情况,实验证明,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传感器 应力传递规律 传递系数 包覆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锚固类土质边坡预应力传递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晓彦 熊自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46-2152,共7页
将框架梁视为刚性梁,从而将锚索集中力转化为加在坡面上的矩形分布力,根据类土质边坡的工程特性,将边坡土体视为弹性体,推导了框架预应力锚索作用下坡体内任一点的预应力传递系数计算方法,得出了锚固预应力自坡面向坡体内的传递规律,并... 将框架梁视为刚性梁,从而将锚索集中力转化为加在坡面上的矩形分布力,根据类土质边坡的工程特性,将边坡土体视为弹性体,推导了框架预应力锚索作用下坡体内任一点的预应力传递系数计算方法,得出了锚固预应力自坡面向坡体内的传递规律,并以G323改造工程某实际边坡为原型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得出了预应力在坡体内不同位置处引起的土压力变化,间接得出预应力自坡面向坡体内的传递规律,离心模型试验得出的预应力传递规律与理论推导得出规律基本吻合。研究表明,在分布力作用下,类土质边坡岩土体的塑性形变相对于集中力作用时减小很多,坡体更多表现为弹性体,预应力分布系数受预应力大小的影响减小。相对于无框架单锚,框架预应力锚索措施中,锚索引起的高压应力得以很好的分散,压力分布系数由0.90左右降到了0.40左右,压应力集中程度减小约56%,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边坡浅层土体的压缩变形,减少了预应力损失,有效地提高了锚固效果,锚间距可由单锚的3.2 m增大为4.2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锚固 类土质边坡 应力:传递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40t轴重铁路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泰灃 韩自力 +3 位作者 陈锋 马战国 李中国 张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44,共5页
依托美国交通技术中心(TTCI)加速试验线(FAST)中的大轴重环线(HTL),通过实尺实车试验,分析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在大轴重实载列车动力作用下的应力传递规律和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动应力水平满足路基结构设... 依托美国交通技术中心(TTCI)加速试验线(FAST)中的大轴重环线(HTL),通过实尺实车试验,分析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在大轴重实载列车动力作用下的应力传递规律和动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动应力水平满足路基结构设计要求;列车轴重和列车行车速度对轻质土路基结构动应力影响较小;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动位移对深度较敏感,对列车行车速度相对敏感,对列车轴重较不敏感;泡沫轻质土路桥过渡段动态响应性能良好,整体动态服役性能较好,满足重载铁路各设计参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泡沫轻质土路基 路桥过渡段 实尺试验 应力传递规律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40 t轴重重载铁路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泰灃 韩自力 +4 位作者 蔡德钩 陈锋 李中国 张栋 叶志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2,共4页
提出了适用于35~40 t轴重重载铁路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架构方案,采用将实尺模型试验、室内力学试验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其力学可行性,研究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的应力传递规律及受力变形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湿密度800 kg/m3的轻质... 提出了适用于35~40 t轴重重载铁路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架构方案,采用将实尺模型试验、室内力学试验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其力学可行性,研究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的应力传递规律及受力变形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湿密度800 kg/m3的轻质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1. 55,2. 63 MPa,满足重载铁路轻质混凝土路基结构的设计要求;轨下应力较为集中,两轨中间应力叠加,竖向应力随着扩散广度及深度增加逐渐降低,沿线路纵向竖向应力传递规律也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轻质混凝土 实尺模型试验 力学性能 应力传递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