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梯度两种应力路径冻结中砂应力–应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国庆 赵晓东 李生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8-343,共6页
采用K0固结、负荷冻结、三轴压缩的试验方法,首次进行了4种不同温度梯度冻结中砂在加轴压(CTC)及减围压(RTC)两种路径下的三轴试验,获得了温度梯度和应力路径对冻结中砂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不同温度梯度及减围压试验的偏应力比–轴... 采用K0固结、负荷冻结、三轴压缩的试验方法,首次进行了4种不同温度梯度冻结中砂在加轴压(CTC)及减围压(RTC)两种路径下的三轴试验,获得了温度梯度和应力路径对冻结中砂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不同温度梯度及减围压试验的偏应力比–轴向应变关系曲线形态与传统均匀温度下冻结中砂加轴压试验结果类似,可用温度梯度的线性函数对双曲线模型进行修正后予以描述。但是不同温度梯度和两种应力路径条件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存在很大差异,温度梯度状态和减围压应力路径对冻结中砂的应力–应变特性具有明显的"弱化效应";温度梯度诱导了冻结中砂的非均质性,减小了模型的起始斜率,大大减低了抗变形能力;与加轴压应力路径相比,减围压应力路径试验的偏应力比大为降低,减围压应力路径(开挖过程)弱化了冻结中砂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 冻结中砂 应力路径 应力–应变 弱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非线性应力–应变新模型及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丽琴 鹿忠刚 邵生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24-1730,共7页
目前,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只能根据其形态类型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式来描述,为实现描述应力应变数学模式的统一,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模型,并给出了各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应用新模型与现行主要的非线性模型(邓肯–张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 目前,黄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只能根据其形态类型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式来描述,为实现描述应力应变数学模式的统一,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模型,并给出了各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应用新模型与现行主要的非线性模型(邓肯–张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驼峰曲线模型),同时对结构性黄土常规三轴试验所得的各种类型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模拟,并经与实测应力应变数据点对比研究表明:新模型表达式比驼峰曲线描述软化型应力应变曲线的精度高;同样新模型比邓肯–张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描述硬化型应力应变曲线的精度也高,说明此非线性新模型既可描述应变强硬化型也可描述应变弱硬化型应力应变曲线;既可描述应变强软化型也可描述应变弱软化型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新模型对经典实例应力应变曲线的描述,进一步说明新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新模型为形态各异的应力应变曲线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应力–应变 硬化型 软化型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对四分量钻孔应力–应变观测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姚瑞 杨树新 王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1-335,共5页
钻孔围岩中存在裂隙是导致钻孔应力–应变观测中测试值不满足自洽关系的原因之一,但缺乏理论依据。建立若干个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相邻45°的各元件位移,定性地研究裂隙与最大水平应力的角度、最大水平应力与最小水平应力... 钻孔围岩中存在裂隙是导致钻孔应力–应变观测中测试值不满足自洽关系的原因之一,但缺乏理论依据。建立若干个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相邻45°的各元件位移,定性地研究裂隙与最大水平应力的角度、最大水平应力与最小水平应力比值、裂隙与孔壁距离、长度、宽度和材料属性几种典型要素对四分量钻孔应力–应变观测的影响。结果显示,几种因素对钻孔应力–应变观测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当裂隙延展方向与最小水平应力方向一致或最大水平应力与最小水平应力比值越大、裂隙与孔壁距离越近、裂隙尺寸越大、裂隙的材料属性与围岩的差距越大时,裂隙的存在对观测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四分量钻孔 应力–应变观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钢拉伸的真应力–应变曲线测量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凯 薛永江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3-708,共6页
针对低碳钢拉伸的真应力–应变曲线测量问题,开发了基于单相机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的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可测量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表面三维形貌和表面应变,并由此获得低碳钢拉伸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该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塑性金属材... 针对低碳钢拉伸的真应力–应变曲线测量问题,开发了基于单相机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的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可测量低碳钢拉伸过程中的表面三维形貌和表面应变,并由此获得低碳钢拉伸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该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塑性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培养其科研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应力–应变曲线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应力–应变关系的球压入测试方法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志杰 蔡力勋 +2 位作者 陈辉 包陈 刘晓坤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压入法获取材料单轴应力–应变关系和抗拉强度对服役结构完整性评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假定材料均匀连续、各向同性、应力应变关系符合Hollomon律,基于能量等效假定,即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的von Mises等... 压入法获取材料单轴应力–应变关系和抗拉强度对服役结构完整性评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假定材料均匀连续、各向同性、应力应变关系符合Hollomon律,基于能量等效假定,即代表性体积单元(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的von Mises等效和有效变形域内能量中值等效假定,本文提出了关联材料载荷、深度、球压头直径和Hollomon律的四参数半解析球压入(semi-analytical spherical indentation, SSI)模型.通过球压入载荷–深度试验关系获得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抗拉强度.考虑压入过程中的损伤效应,针对金属材料提出了用于球压入测试的材料弹性模量修正模型.对11种延性金属材料完成了球压入试验,采用本文提出的球压入试验方法测到的弹性模量、应力–应变关系和抗拉强度与单轴拉伸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应变关系 抗拉强度 能量等效 代表性体积单元 Hollomon律 球压入试验 半解析球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应变加、卸荷条件下黄土的非线性变形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玉 邵生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85-190,共6页
针对黄土深基坑开挖坑壁土体侧向变形和填土路堤地基加载侧向挤出变形等平面应变问题,利用西安理工大学真三轴仪改变加载机构,模拟平面应变条件下路堤黄土地基竖向加载和黄土基坑侧向卸载,进行了竖向加载和侧向卸载的黄土平面应变试验,... 针对黄土深基坑开挖坑壁土体侧向变形和填土路堤地基加载侧向挤出变形等平面应变问题,利用西安理工大学真三轴仪改变加载机构,模拟平面应变条件下路堤黄土地基竖向加载和黄土基坑侧向卸载,进行了竖向加载和侧向卸载的黄土平面应变试验,研究了平面应变条件下不同含水率原状Q3黄土的加、卸载应力应变关系。揭示了平面应变竖向加载应力路径下原状Q3黄土的大、小主应力差与轴向应变及轴向应变与侧向应变服从双曲线关系;平面应变侧向卸载应力路径下原状Q3黄土的大、小主应力差与侧向应变及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也服从双曲线关系。依据平面应变条件下三向的切线线弹性关系,建立了切线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随应力应变状态变化的关系,以及非线性本构模型。经平面应变加、卸载应力路径下原状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两种平面应变路径下非线性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平面应变试验 侧向卸载 竖向加载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应力状态下粗粒料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景山 程展林 +1 位作者 左永振 丁红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81-3588,共8页
粗粒料所处的应力状态具有随时间和空间而变的特点,往往处于较复杂的三维应力状态下。通过粗粒料大型真三轴各向等压固结等比例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中主应力系数条件下粗粒料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中主应力对粗粒料的强度有重要影响... 粗粒料所处的应力状态具有随时间和空间而变的特点,往往处于较复杂的三维应力状态下。通过粗粒料大型真三轴各向等压固结等比例加载试验,研究了不同中主应力系数条件下粗粒料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中主应力对粗粒料的强度有重要影响,三维应力状态下,粗粒料的强度比常规三轴应力状态下有较大提高,大小主应力之差与大主应变关系曲线也更加陡峭;中主应力系数b从0增大到0.25时,破坏时大小主应力之差增加了39%~50%;摩尔–库仑强度参数咬合力c和内摩擦角?均随着中主应力系数b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咬合力c的增长较为显著,特别是b从0增大到0.25时;相同小主应力条件下,b=0时,破坏偏应力与球应力之比最小,b=0.25时,破坏应力比达到最大值,随着b的增大破坏应力比又有所减小;相同中主应力系数条件下,随着小主应力的增大,破坏应力比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三维应力状态 大型真三轴试验 中主应力 强度特性 破坏应力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应力下深部煤体渗透率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荣腾龙 刘克柳 +3 位作者 周宏伟 关灿 陈岩 任伟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6-1114,共9页
为了研究深部开采工作面前方煤体的渗透属性,首先基于典型开采方式应力路径进行了不同瓦斯压力下的深部煤体渗透率测试,然后根据渗透率升降速率和单调性对渗透率的演化过程进行划分,归纳出常规三轴加载和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演化过程... 为了研究深部开采工作面前方煤体的渗透属性,首先基于典型开采方式应力路径进行了不同瓦斯压力下的深部煤体渗透率测试,然后根据渗透率升降速率和单调性对渗透率的演化过程进行划分,归纳出常规三轴加载和采动应力下煤体渗透率演化过程概化模型,最后结合三向扰动应力下的深部煤体渗透率模型与二次多项式拟合关系建立了深部采动煤体全应力–应变渗透率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典型开采方式采动应力路径下深部煤体的应力–应变曲线不存在压密阶段;峰值应力之前和之后测点的渗透率增加率上升幅度较小,而峰值点的渗透率增加率上升幅度较大;常规三轴加载的煤体渗透率曲线呈“V”字形,相应的概化模型包括下降段、峰前缓升段、急升段和峰后缓升段;采动应力下的深部煤体渗透率曲线呈倒“Z”字台阶形,相应的概化模型可划分为峰前缓升段、急升段和峰后缓升段;建立的渗透率理论模型能够表征不同开采方式下深部煤体全应力–应变过程的渗透率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体 渗透率演化 采动应力 概化模型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动骨架考虑可逆孔压的有效应力本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青 周正华 +3 位作者 苏杰 李小军 郝冰 李远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22-2329,共8页
在对含饱和砂土场地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等效线性化方法难以模拟饱和砂土的孔压变化,且适用的有效应力本构也相对较少,相关本构的模拟结果亦缺乏与实际饱和砂土场地观测台阵地震动记录的对比验证。从一维饱和砂土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 在对含饱和砂土场地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等效线性化方法难以模拟饱和砂土的孔压变化,且适用的有效应力本构也相对较少,相关本构的模拟结果亦缺乏与实际饱和砂土场地观测台阵地震动记录的对比验证。从一维饱和砂土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出发,基于对数动骨架曲线时域非线性土体动本构和陈龙伟孔压增长模型,并考虑可逆超静孔隙水压力,得到了可用于饱和砂土场地地震液化反应分析的时域非线性有效应力本构。这一本构能合理的模拟饱和砂土层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孔压波动变化,以及孔压增长引起的土体软化现象,其孔压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孔压发展过程。通过自行编制的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程序Soilresp1D,实现了可液化场地动力反应分析。含饱和松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本构数值模拟结果与基于丰万玲孔压增长模型的有效应力本构的时域分析结果和实际观测场地地震动记录对比表明,提出的基于对数动骨架曲线并考虑可逆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有效应力本构是可行的且结果合理。此外,通过对含饱和砂土层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揭示了液化对场地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及饱和砂土层抗剪强度的影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骨架曲线 可逆孔压 有效应力 液化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黏土中水平受荷桩的静力和循环p–y曲线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茂松 马昊 +2 位作者 李森 俞剑 张陈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9-12,共4页
首先介绍了构建软黏土中水平受荷桩静力p–y曲线的拟三维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考虑土体特性的二维弹性虚拟加载上限方法和改进的三维极限承载力剖面。基于水平受荷桩的静力p–y曲线,引入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塑性累积位移间的关系和Masin... 首先介绍了构建软黏土中水平受荷桩静力p–y曲线的拟三维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考虑土体特性的二维弹性虚拟加载上限方法和改进的三维极限承载力剖面。基于水平受荷桩的静力p–y曲线,引入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和塑性累积位移间的关系和Masing准则,建立了水平受荷桩的循环p–y曲线。采用考虑土体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衰减的p–y曲线分析离心机模型试验,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较好地模拟黏土中水平受荷桩的静力及循环承载特性。经试验标定土性相关参数后,本文循环p–y曲线在不同循环荷载幅值下获得的桩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及相应桩顶荷载衰减曲线均与离心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应力–应变关系 p–y曲线 循环荷载 强度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滑带土非饱和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赖小玲 叶为民 王世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6-293,共8页
在库水位变动及降雨入渗作用下,一方面,滑坡土体在饱和与非饱和状态之间转化,土体强度和变形具有非饱和土的特性;另一方面,滑坡变形发展大都经历了一个时间过程,具有流变特性,因此,考虑吸力(含水率)作用的非饱和土蠕变特性对于水作用下... 在库水位变动及降雨入渗作用下,一方面,滑坡土体在饱和与非饱和状态之间转化,土体强度和变形具有非饱和土的特性;另一方面,滑坡变形发展大都经历了一个时间过程,具有流变特性,因此,考虑吸力(含水率)作用的非饱和土蠕变特性对于水作用下的坡体长期稳定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三峡库区某大型滑坡滑动带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非饱和三轴蠕变试验,给出了不同偏应力荷载,不同基质吸力条件下的蠕变试验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偏应力荷载下,随着吸力逐渐减小,蠕变变形及蠕变速率均不断增加,且随偏应力荷载的增加增幅更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级吸力水平下滑动带土的Mesri蠕变模型,即剪应力–应变关系采用双曲线模型,应变–时间关系采用幂函数。接着,通过建立吸力与Mesri模型参数—初始排水切线模量Ed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了滑动带土的应力–吸力–应变–时间模型。最后,通过该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发现模型能较合理地预测滑坡滑动带土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三轴蠕变试验 应力–应变–时间关系 Mesri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高磊 胡国辉 +2 位作者 陈永辉 胡艳杰 龚云皓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98-203,共6页
按纤维与干土质量的百分比0.0%,0.1%,0.2%,0.3%和0.4%配制了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试样,在控制干密度的条件下,对试样进行了一系列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试样的破坏形态均呈鼓胀型,为明显的塑性破坏;(2... 按纤维与干土质量的百分比0.0%,0.1%,0.2%,0.3%和0.4%配制了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试样,在控制干密度的条件下,对试样进行了一系列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试样的破坏形态均呈鼓胀型,为明显的塑性破坏;(2)采用玄武岩纤维加筋,能够显著增加黏土的有效黏聚力,但对有效内摩擦角影响不大,当纤维掺量为0.3%时,土体的有效黏聚力最大;(3)玄武岩纤维加筋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总体表现为弱硬化型,可以用双曲线来拟合,在纤维掺量相同时,其拟合结果的参数b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在围压相同时,参数b随掺量的变化规律与围压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纤维加筋土 三轴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 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荷载作用下RST轻质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孔德森 陈文杰 +1 位作者 贾腾 王晓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74-878,共5页
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简称RST轻质土)是由原料土、废弃轮胎橡胶颗粒、水泥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RST轻质土可用于路基填土、管道回填和防止桥头跳车等工程中,因此,研究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 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简称RST轻质土)是由原料土、废弃轮胎橡胶颗粒、水泥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RST轻质土可用于路基填土、管道回填和防止桥头跳车等工程中,因此,研究其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首先对RST轻质土的原材料进行了物理性质研究,然后进行了试样配比方案和试验加载方案的设计,最后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围压、橡胶颗粒含量、水泥掺入量对RST轻质土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围压下RST轻质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呈双曲线,在相同动应力条件下,RST轻质土的动应变随围压和水泥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应变条件下,RST轻质土的动弹性模量随围压和水泥掺入量的增大而变大,随橡胶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且橡胶颗粒掺入量增多时,d d E-?曲线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T轻质土 变形特性 应力–应变关系 动弹性横量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混合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特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洪梅 沈艳青 +1 位作者 王志华 陈国兴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9-286,共8页
作为一种路堤填料,EPS混合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模量和阻尼比是进行路堤动力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开展了15个循环扭剪试验研究EPS混合土的动力特性,分析了EPS混合土的骨干曲线、模量以及阻尼比特性,重点讨论了配合比和初始固结条件的... 作为一种路堤填料,EPS混合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模量和阻尼比是进行路堤动力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参数。开展了15个循环扭剪试验研究EPS混合土的动力特性,分析了EPS混合土的骨干曲线、模量以及阻尼比特性,重点讨论了配合比和初始固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EPS混合土具有典型的动力非线性特征,受水泥土强度和初始应力状态控制;EPS掺入比对混合土的初始剪切模量几乎无影响,但土体进入非线性阶段后,EPS颗粒对混合土强度的削弱作用明显;EPS颗粒与水泥土间薄弱接触面的动力行为导致"结构阻尼"效应,是混合土阻尼机制的重要组成;EPS混合土的初始剪切模量随试样初始小主应力增大而增大,其模量衰减特性与初始小主应力和EPS掺入比显著相关。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描述EPS混合土骨干曲线、模量衰减和阻尼比增长特性的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混合土 应力–应变关系 初始固结状态 动剪切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及细粒含量对粗粒土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卜建清 王天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8-614,共7页
以粗粒土填料在冻土地区铁路路基中的应用和推广为研究背景,针对冻融作用及细粒含量对粗粒土填筑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室内三轴试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冻融次数、细粒含量以及围压对粗粒土试样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细... 以粗粒土填料在冻土地区铁路路基中的应用和推广为研究背景,针对冻融作用及细粒含量对粗粒土填筑路基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室内三轴试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冻融次数、细粒含量以及围压对粗粒土试样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粗粒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由冻融前的应变软化现象过渡到冻融后的应变硬化现象;同时,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未经历冻融时,细粒土的黏结性有效地提高了粗粒土的剪切强度,而经历冻融后,细粒土的冻胀性反而削弱了粗粒土的剪切强度;粗粒土的剪切强度和抗剪强度指标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并在经历6次冻融后达到稳定状态;围压的"围箍"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粗粒土的抗剪强度;通过讨论和分析,建议冻土区铁路路基粗粒土填料的合理细粒含量为5%,并将粗粒土填料经历6次冻融后的力学指标作为工程设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冻融循环 细粒含量 应力–应变关系 抗剪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渣置换软土地基的注浆均质度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传孝 田鸿业 +2 位作者 张加旺 贺加栋 张美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17-520,共4页
提出了炉渣置换并注浆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变化配比制作置换软土地基的炉渣注浆试件,进行不同均质度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试验,得到了炉渣注浆均质度变化与极限应变、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残余强度等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提高注浆... 提出了炉渣置换并注浆的软土地基处理工艺。变化配比制作置换软土地基的炉渣注浆试件,进行不同均质度条件下的力学性质试验,得到了炉渣注浆均质度变化与极限应变、极限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残余强度等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提高注浆均质度是保障炉渣置换软土地基整体刚度的有效途径,材料配比水∶水泥∶炉渣为1∶1∶4.7的注浆均质度为软土地基炉渣置换注浆工程应用的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软土地基 注浆 均质度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织物散体桩桩体大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建峰 王兴涛 +3 位作者 曾岳 叶观宝 冯守中 李丽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12-2218,共7页
对密实状态的土工织物散体桩桩体进行大三轴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围压和不同聚丙烯土工编织布筋材强度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并据此提出桩体强度及模量理论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土工织物散体桩桩体在三轴压缩下呈剪胀破坏,其剪切带上主要... 对密实状态的土工织物散体桩桩体进行大三轴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围压和不同聚丙烯土工编织布筋材强度下的应力–应变特性,并据此提出桩体强度及模量理论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土工织物散体桩桩体在三轴压缩下呈剪胀破坏,其剪切带上主要是筋材的横向筋丝产生断裂,且桩体剪切角与碎石的莫尔–库仑理论破裂角比较接近;在加载初期,土工织物散体桩应力–应变曲线下凹,而后近似线性增长至峰值应力,随后应力随应变减小并趋于稳定,表现为应变软化特性;同一筋材强度、不同围压的土工织物散体桩桩体强度所对应的轴向应变值比较接近;土工织物散体桩桩体的似黏聚力随筋材强度呈较好的线性增长关系,其较碎石的似黏聚力大很多,而筋材对桩体碎石的内摩擦角影响不大;建立了土工织物散体桩桩体强度及模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采用试验值对理论公式进行修正,经修正后的结果与试验值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织物散体桩 大三轴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 强度 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疲劳破坏的变形控制律、岩土力学试验的实时X射线CT扫描和边坡坝基抗滑稳定分析的新方法 被引量:89
18
作者 葛修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0,共20页
介绍了近年来在岩土力学领域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①关于岩石疲劳破坏试验方面的实验结果。大量的试验清楚表明岩石发生疲劳破坏时的变形量受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控制的规律,介绍了这方面的试验技术及新型的岩石力学试验机——RMT机... 介绍了近年来在岩土力学领域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①关于岩石疲劳破坏试验方面的实验结果。大量的试验清楚表明岩石发生疲劳破坏时的变形量受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控制的规律,介绍了这方面的试验技术及新型的岩石力学试验机——RMT机的特性,对岩石的I型和Ⅱ型分类作了评述。岩石疲劳试验结果也提示我们在研究岩石的强度理论时要特别重视从变形角度去探讨。②简要介绍了岩土力学室内试验方面的一项新的实验技术——实时X射线CT扫描的试验方法和原理。重点给出了南桥砂岩三轴试验的结果,并与典型的全过程曲线作了对比分析。这一新技术为岩土力学界提供了一种新手段,使宏观的力学性能与细观层次上的结构演变和裂纹萌生、扩展直到破坏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损伤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手段。③论述了采用强度储备概念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方面的不足之处。基于力是矢量这一基本概念,提出了计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新方法——矢量和分析方法,并与传统分析方法作了对比,指出了这种新方法的优点。除了平面问题外,还论述了三维问题的计算方法和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周期荷载 疲劳 不可逆变形 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损伤扩展机理 CT实时试验 边坡与坝基 抗滑稳定分析 矢量和分析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砂微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俊红 李青宁 《建筑技术》 2019年第1期95-97,共3页
设计不同陶砂和碎石含量的微粒混凝土试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相似模型材料微粒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粒混凝土破坏模式以斜压剪切脆性破坏为主,其应力–应变全曲线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具备在结构试验中模拟混凝土结构... 设计不同陶砂和碎石含量的微粒混凝土试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相似模型材料微粒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静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粒混凝土破坏模式以斜压剪切脆性破坏为主,其应力–应变全曲线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具备在结构试验中模拟混凝土结构的弹性和非弹性阶段力学特征的特点。粗骨料采用陶砂添加碎石拌和,在满足弹性模量需求的同时,还可增加结构模型自重和降低人工配重,使结构动力试验模型质量分布更接近实际,便于在小型振动台上实现大型结构缩尺模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混凝土 陶砂 粗骨料组合 应力–应变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结构性软黏土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波 孙德安 +1 位作者 高游 李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96-2303,共8页
对取自不同地区的两种弱胶结结构性软黏土原状(undisturbed)样、重塑(remolded)样和泥浆(reconstituted)样进行了单向压缩和三轴剪切试验,分别得到土样的压缩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原状样的压缩曲线为陡降型曲线,而不同... 对取自不同地区的两种弱胶结结构性软黏土原状(undisturbed)样、重塑(remolded)样和泥浆(reconstituted)样进行了单向压缩和三轴剪切试验,分别得到土样的压缩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原状样的压缩曲线为陡降型曲线,而不同制样土样的压缩曲线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孔隙比和孔径分布对土体抗剪强度的综合影响,不仅导致相同围压下三轴剪切时孔隙比不同的重塑样和原状样强度差异较大,且孔隙比相近的不同土样的强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若同一孔隙比下,两种软黏土的不同制样土样的强度关系均为原状样的强度最高,重塑样的强度最低,并可通过相近孔隙比下孔径大于0.2μm的孔隙体积量和孔径分布均匀性可合理地解释3种制样土样强度高低的关系。由于不同制样土样的孔径分布的差异不会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消失,用参考孔隙比e_(10)~*,简单表示土的孔隙比和孔径分布(即组构)参数,对压缩和剪切试验结果进行归一化整理后,发现不同土样的试验结果可归一化为相关度高的e/e_(10)~*-σv曲线和e_f/e_(10)~*-qf曲线,证明结构屈服应力后,不同土样变形和强度差异主要是由孔隙比及孔径分布(即组构)的不同引起的,用参考孔隙比e_(10)~*简单表示土的组构参数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压缩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 孔径分布 参考孔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