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对流域地形特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林声盼 荆长伟 +1 位作者 MOORE Nathan 吴嘉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7-463,共7页
地形特征(如高程和坡度)和水文特征(如河流长度和河流坡度)是分布式流域水文水质模型的基础输入参数,用于量化描述模型模拟流域的自然特征。这些特征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水文水质过程模拟的准确性。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地形特征(如高程和坡度)和水文特征(如河流长度和河流坡度)是分布式流域水文水质模型的基础输入参数,用于量化描述模型模拟流域的自然特征。这些特征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水文水质过程模拟的准确性。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在4个不同地形的子流域研究了10种不同分辨率DEM对平均高程、流域面积、坡度、河流坡度、最长河长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EM分辨率降低,流域地形变缓,流域平均坡度逐渐减小;随着DEM网格分辨率的变化,子流域划分范围和河道位置也都可能发生变化,且该变化在地形起伏较小的丘陵平原地区较明显,子流域集水面积和河长进一步随之改变;河流坡度随DEM分辨率降低则呈无规则变化。从地形和水文参数两方面揭示了DEM分辨率在分布式流域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分辨率 分布式流域模型 水文参数 地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数字高程模型的物理模型快速成形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郝敬宾 冀寒松 +2 位作者 韩正铜 陈鑫 郭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8-246,共9页
地形物理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军事战略规划、流域和地质教育等方面,而目前数字地形模型多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和显示,为此提出一种将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直接转换成三维STL模型文件进行快速原型制作的方法.首先对... 地形物理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军事战略规划、流域和地质教育等方面,而目前数字地形模型多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和显示,为此提出一种将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直接转换成三维STL模型文件进行快速原型制作的方法.首先对多种格式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识别转换,根据预设比例和打印精度进行数据简化处理;然后将地形表面数据转换为三角面片,并根据预设阈值进行面片优化和误差修正;最后补充基底和侧壁的三角面片,生成三维STL模型文件,下载到快速成形系统中制作出缩放后的地形物理模型.选取地理特征明显的采样区域进行地形物理模型快速成形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省去中间转换过程,有效减少数据丢失,用更少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创建出地形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地形物理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STL文件 模型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山谷地形效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凤仙 郭明珠 +1 位作者 胡海芹 郭云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8-604,717,共7页
采用DEM数据建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三维有限元山谷地形模型,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情况下,山谷地形不同监测点处的动力响应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形效应对地震动的振幅影响很大,随高程增加振幅幅值不断增大;山谷地形的顶部加速度峰... 采用DEM数据建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三维有限元山谷地形模型,研究了输入不同地震波情况下,山谷地形不同监测点处的动力响应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形效应对地震动的振幅影响很大,随高程增加振幅幅值不断增大;山谷地形的顶部加速度峰值大于底部峰值,地形的放大效应在顶部比底部明显;同时,存在地震波的行波效应,表现为山谷顶部相对于山谷底部的滞后性;山谷地形对高频段(〉10 Hz)的地震波存在滤波作用,对地震波低频段(2~5 Hz)的能量起到放大作用;山谷地形跨度大小对场地地形效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跨度减小时,峰值加速度放大作用趋于明显,即由地表引起的地形效应,随着跨度的增大逐渐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效应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输电线路虚拟地形绘制优化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淮 陈攀 +2 位作者 潘圆君 戴宇辰 黄宵宁 《电子测量技术》 2017年第5期91-94,共4页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仿真培训系统复杂地形和大规模场景的建模问题,研究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虚拟地形绘制优化算法。通过采集输电线路走廊位置和范围内的地形高程数据,结合分治算法和流水线技术实现Delaunay三角网的并行构建。并针... 针对现有输电线路仿真培训系统复杂地形和大规模场景的建模问题,研究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虚拟地形绘制优化算法。通过采集输电线路走廊位置和范围内的地形高程数据,结合分治算法和流水线技术实现Delaunay三角网的并行构建。并针对高斯曲面方程拟合三角形表面中的参数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参数选择方法,降低了地形表面的整体误差。在Qt平台上实现了输电线路真实场景的三维可视化重构。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有效实现了输电线路真实地形的虚拟可视化,提高了虚拟场景的还原度和沉浸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绘制 DELAUNAY三角网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高程模型在河口滩涂地形冲淤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双全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0,共5页
采用1982年至2002年长序列长江口滩涂地形图纸资料,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形图纸的数字化,建立不同时相河口滩涂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定量地提取滩涂地形的特征参数和分析滩涂地形冲淤演变规律。
关键词 滩涂 水下地形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地形干涉纹图的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桂文 王超 +3 位作者 郭子琪 刘智 张红 于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干涉纹图 坐标转换 遥感数据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数字高程模型的重力勘探地形改正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邱隆君 孙诚业 +1 位作者 杨亚斌 吴新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5-1268,共14页
目前基于激光雷达(LiDAR)数据分析陆地重力近区、中区地形改正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较少。以往有关地形改正方法的精度评价都是基于某一个数学模型的假设条件,只能讨论高程测量误差对地形改正的影响,不能分析由扇形锥、扇形柱等数学... 目前基于激光雷达(LiDAR)数据分析陆地重力近区、中区地形改正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较少。以往有关地形改正方法的精度评价都是基于某一个数学模型的假设条件,只能讨论高程测量误差对地形改正的影响,不能分析由扇形锥、扇形柱等数学模型产生的误差。为此,采用美国地调局三维高程计划(3DEP)的1 m×1 m间距LiDAR高程数据,选择12个数据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直棱柱模型重力解析式计算结果为地形改正参考值,从统计角度对比以往近区和中区地形改正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的精度——主要创新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地形网格间距的差异,并且对比不同方法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①近区地形改正范围与计算模型是影响近区地形改正计算的主要因素。混合模型方案可有效降低计算误差,当近区地形改正半径为20 m时,采用方案Ⅴ可以保证K区以外的11个区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0%;当近区地形改正半径为50 m时,采用方案Ⅶ可以将全区的平均相对误差控制在13%以内,是计算精度最高的方案。②地形起伏较平缓的丘陵(K区)的差异最大值与中山(J区)相当;在复杂地表的露天铜矿(L区),7种计算方案的差异最大值处于相同量级。③补角地形改正的修正公式不适用于丘陵,区域重力调查规范中的内接口补角地形改正的简化公式的适用性更强。④影响中区地形改正计算结果的因素包括高程数据网格间距、中区地形改正范围和计算方法,其中网格间距是主要因素。⑤综合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两个因素,质量线模型法为中区地形改正的首选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AR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改正 网格间距 计算方法 计算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重力中区地形改正 被引量:2
8
作者 邱隆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95-396,共2页
笔者分析区域重力调查中区地形改正计算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高精度1 m×1 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分析不同的网格间距所产生的绝对误差,计算结果表明在高山地区至少要采用20 m×20 m以及更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才能满足区域... 笔者分析区域重力调查中区地形改正计算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高精度1 m×1 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分析不同的网格间距所产生的绝对误差,计算结果表明在高山地区至少要采用20 m×20 m以及更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才能满足区域重力调查规范的中区地改误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区地形改正 数字高程模型 网格间距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地形三维仿真图 被引量:8
9
作者 高力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9-62,共4页
研究了以地面数字高程模型 (DEM )作为原始资料 ,采用透视变换和模拟光照的模拟算法 ,生成某一地区的三维实景图 ,实现地形仿真。给出了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产生逼真的三维仿真图。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 三维仿真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坡耕地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赵龙山 张青峰 +2 位作者 梁心蓝 曹伟鹏 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17-322,共6页
微地形是描述地表起伏状态的重要指标,也是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影响因子。在微尺度上建立了不同耕作措施下黄土坡耕地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对其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建立的微DEM模型能正确地... 微地形是描述地表起伏状态的重要指标,也是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影响因子。在微尺度上建立了不同耕作措施下黄土坡耕地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对其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建立的微DEM模型能正确地再现坡耕地地表形态,利用其派生的微坡度、微坡向数据可作为研究土壤侵蚀空间差异的重要因子;微坡度分布特征与耕作措施密切相关,对于人工锄耕(CH)和人工掏挖(TW)措施,微坡度栅格统计数随着微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等高耕作(DG)措施下微坡度栅格统计数随着微坡度的增大而增大;TW,CH和DG坡面微坡向的栅格统计数具有明显的差异,坡度对微坡向的分布影响明显;利用微DEM计算的地表侵蚀量能够反映出坡面侵蚀的大小。为研究微地形条件下土壤侵蚀过程提供了数据资料,也为进一步研究微地形条件下土壤侵蚀机理的特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形 黄土坡耕地 耕作措施 地形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数据的海底数字地形模型构建 被引量:28
11
作者 高金耀 金翔龙 吴自银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8,共9页
提出大批量多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的 DTM 构建方法,以满足大区域、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制图的需要。在多种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接口和系统内部标准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文件、数据种类和数据运算量的有效组织管理,实施边读入、边... 提出大批量多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的 DTM 构建方法,以满足大区域、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制图的需要。在多种格式原始多波束数据接口和系统内部标准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文件、数据种类和数据运算量的有效组织管理,实施边读入、边权重配赋的网格插值,分析了高斯、指数和距离平方反比权重函数的适用性,及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实用性。在权重配赋网格插值基础上,提出分形 fBM 和张力样条配合使用的方程式插值方法,保证 DTM 数据的有效外延和地形分辨。整套算法效率高,并能有效保证 DTM 的精度,对存储在外部介质的数据遍历一次即可完成网格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数字地形模型 DTM 数字高程模型 精度 数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地形模型高程异常计算的积分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永毅 张兴福 +2 位作者 周波阳 魏德宏 丘广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70-774,共5页
以构建剩余地形模型高程异常的数字地形模型的分辨率及其参考面的选择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两者对剩余地形模型高程异常计算效率及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将DTM2006.0模型作为参考面时,在海岸带区域产生较大的误差,而在陆地与RET201... 以构建剩余地形模型高程异常的数字地形模型的分辨率及其参考面的选择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两者对剩余地形模型高程异常计算效率及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将DTM2006.0模型作为参考面时,在海岸带区域产生较大的误差,而在陆地与RET2012和RET2014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2)在构建我国东部地区剩余地形模型高程异常时,为保证计算效率及精度,计算时内外圈的积分半径分别取50km和200km,SRTM数据的分辨率分别采用7.5″和15″,参考面模型使用RET2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重力场模型 剩余地形模型 数字地形模型 参考面 高程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小波压缩算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罗永 成礼智 +1 位作者 陈波 吴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3,共6页
针对海量DEM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高效的DEM数据的小波压缩算法。基于提升理论提出了一种包含自由变量t的紧支撑小波构造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小波滤波器系数,基于提升的整数小波变换只需要整数加法、整数乘法和移位实现,... 针对海量DEM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的问题,设计出一种高效的DEM数据的小波压缩算法。基于提升理论提出了一种包含自由变量t的紧支撑小波构造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小波滤波器系数,基于提升的整数小波变换只需要整数加法、整数乘法和移位实现,运算速度快,便于硬件实现;选取参数t=1的整数9-7小波变换,其运算量接近整数5-3小波,但DEM数据压缩质量接近浮点的CDF9-7小波。实验证明该压缩算法对DEM数据有极佳的压缩效果,在保持地形形状和起伏特征的前提下,DEM数据可以压缩4096倍,PSNR>34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带参数整数小波变换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的空间信息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楠 林宗坚 +1 位作者 汤国安 李成名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17,共4页
运用信息论与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基准,探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1∶5万DEM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特征和对地形描述精度特征。研究表明,利用1∶5万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向、平面曲率、降水累计量3种地形因子及其熵值变... 运用信息论与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基准,探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1∶5万DEM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特征和对地形描述精度特征。研究表明,利用1∶5万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向、平面曲率、降水累计量3种地形因子及其熵值变化分别为1∶1万DEM的1.005,1.062和1.232倍,并且提出因子特征的纠正公式,同时提出这种差异的本质特征是微观每个栅格地形因子取值的不确定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不确定性 地形因子 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数据结构 被引量:52
15
作者 王家耀 崔铁军 苗国强 《海洋测绘》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简要介绍了DTM的提出和应用情况,并对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或DHM)、数字地形模型(DGM)等三个概念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详细论述了离散点、不规则三角形、等高线、断面线和规则格网等几种数字高程模型的数... 简要介绍了DTM的提出和应用情况,并对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或DHM)、数字地形模型(DGM)等三个概念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详细论述了离散点、不规则三角形、等高线、断面线和规则格网等几种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结构,并对不同数据结构的数字地面模型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DT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DHM 数字地形模型 DGM 不规则三角网 TIN 规则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应用的多源数字高程模型精度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欢 刘九夫 +1 位作者 谢自银 王文种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0-38,共9页
天空地监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可免费获取的地形数据越来越多,而不同地形数据的精度和现势性制约着水文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收集目前可免费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基于分辨率、现势性、覆盖范围等属性筛选出SRTM、ASTER2 GDEM和ALOS World 3... 天空地监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可免费获取的地形数据越来越多,而不同地形数据的精度和现势性制约着水文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收集目前可免费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基于分辨率、现势性、覆盖范围等属性筛选出SRTM、ASTER2 GDEM和ALOS World 3D三类数据源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地形地貌区,计算分析与水文密切相关的DEM衍生特征的精度,进而提出不同数字高程模型在水文应用中的适用范围。经分析:各DEM在地势起伏大的区域,地形宏观描述基本一致;地势起伏小的区域,Aster2 DEM与其他三种DEM存在差异;在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经验模型中,根据资料情况利用任何一种数字高程模型提取流域参数均可,不作为影响模型精度的重要指标。在地势起伏大的地区,除SRTM外各DEM对水系形态的描述精度较高;地势起伏小的地区,除ALOS world 3D能准确描述河口区域水系结构关系外,其余DEM均不能准确描述河口区域水系形态;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产汇流分析、水文通视性分析等建议使用ALOS world 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 数字高程模型 ALOS World 3D 水系提取 地形地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精度与地表拟合方法对坡度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如华 毕华兴 +1 位作者 中北理 阿部和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数字地图为基础,以日本早池峰山地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地表拟合方法及DEM精度对坡度计算的影响:1)最小曲面法、逆距离法和剖面法3种不同的地表拟合方法对基于DEM计算的坡度影响很小。2)DEM精度对基于其计算的坡度有相当大的影响,随... 以数字地图为基础,以日本早池峰山地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地表拟合方法及DEM精度对坡度计算的影响:1)最小曲面法、逆距离法和剖面法3种不同的地表拟合方法对基于DEM计算的坡度影响很小。2)DEM精度对基于其计算的坡度有相当大的影响,随着DEM精度的降低,计算出的平均坡度变小。3)DEM精度对不同坡度级别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按坡度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当坡度为0°~10°时,采用低精度的DEM将低估测面坡度,使这一坡度级面积增加;当坡度为10°~35°时,采用低精度的DEM将过高地估侧地面坡度,使这一坡度级面积减少;当坡度大于35°时,DEM精度对坡度的影响很小,坡度的频率分布随着DEM精度变化基本维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精度 地表拟合方法 坡度 计算 地形地貌 特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在黄土高原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发源 龙毅 葛珊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5,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多比例尺尺度DEM(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的完善,给黄土高原研究带来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在简要回顾黄土高原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指出研究方法和数据源是限制黄土高原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多比例尺尺度DEM(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及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的完善,给黄土高原研究带来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在简要回顾黄土高原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指出研究方法和数据源是限制黄土高原研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DEM在黄土高原研究中的应用的几个阶段,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的黄土高原地面坡谱方法,认为地面坡谱在空间上呈有规律的变异,能反映不同地貌类型及发育特征,坡谱分析法可作为黄土高原“高分辨率”地貌认识和划分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地形分析 地面坡谱 黄土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付晓 冯仲科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15,共3页
论述了数字高程模型的概念及其数据的获取方法 。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林业 应用 地形因子 森林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数字地形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傅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7,102,共7页
介绍了GIS数字地形模型 (DTM )的构造原理和方法 ,用离散点移动拟合距离加权平均插值方法生成了GIS数字高程模型 (DEM ) .以DEM为基础 ,用离散点插值数值拟合方法构造了DTM的数学模型 .用该模型从DEM中提取了地面单元的平均高程、相对... 介绍了GIS数字地形模型 (DTM )的构造原理和方法 ,用离散点移动拟合距离加权平均插值方法生成了GIS数字高程模型 (DEM ) .以DEM为基础 ,用离散点插值数值拟合方法构造了DTM的数学模型 .用该模型从DEM中提取了地面单元的平均高程、相对高程、高差、高程变异、坡度、坡向、地面粗糙度、坡面形态、谷脊特征线、沟谷密度、沟谷深度等各种地形结构线 .由DEM产生了三维地形立体模型和各种地形剖面 ,以及地面辐照度的计算和地形阴阳坡的划分等 .用该方法对晋西离石羊道沟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试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模型 灰色控制系统 土壤侵蚀 GIS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