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震源参数因素对玉树地震库仑破裂应力图像及其与余震活动统计关系的影响 |
王莹
吴小平
赵韬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2
|
丽江M7.0地震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余震活动性研究 |
虎雄林
卢吉高
李正光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3
|
汶川M_S8.0巨震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其强余震群 |
吴小平
黄雍
胡家富
虎雄林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2
|
|
4
|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强余震库仑破裂应力触发研究 |
郝平
傅征祥
田勤俭
刘杰
刘桂萍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9
|
|
5
|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W7.0地震源区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和地震活动率 |
赵立波
赵连锋
谢小碧
曹俊兴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6
|
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与云南龙陵震群序列的应力触发 |
吴小平
付虹
Michel Bouchon
胡家富
胡毅力
黄雍
虎雄林
解朝娣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7
|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成因、破裂特征和余震分布特征的库仑应力作用 |
程佳
徐锡伟
刘杰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8
|
汶川M_S 8.0地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断层危险性初步研究 |
张国宏
单新建
李卫东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9
|
|
9
|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强余震库仑破裂应力触发研究 |
刘强
倪四道
秦嘉政
付虹
王绍晋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0
|
俯冲带上特大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后续余震触发效果的研究 |
缪淼
朱守彪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9
|
|
11
|
青藏高原东北缘4个强震重点监视区库仑破裂应力的近百年变化和危险性分析 |
陈为涛
甘卫军
万永革
肖根如
孟令超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2
|
2013年芦山M_S7.0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及其对余震空间分布的影响 |
缪淼
朱守彪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7
|
|
13
|
基于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的汶川地震余震频次研究 |
贾若
蒋海昆
|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4
|
区域优势构造面和余震节面库仑应力变化相关性与地震预测意义 |
陈兵
崔笃信
张晓亮
王庆良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5
|
日本Mw 9.0级地震的库仑应力变化及对余震的触发 |
雷东宁
乔岳强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模拟计算及断层类型影响研究 |
虎雄林
吴小平
崔建文
卢吉高
李正光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7
|
从库仑破裂应力和余震分布角度探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关系 |
刘盼
李平恩
廖力
|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8
|
临潭-宕昌断裂及附近地区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
刘方斌
曲均浩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9
|
九江—瑞昌地区显著地震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析 |
董非非
袁丽文
邓辉
汤兰荣
郭雨帆
查小惠
罗丽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川滇地区强震序列库仑破裂应力加卸载效应的数值模拟 |
陈连旺
张培震
陆远忠
陈化然
马宏生
李丽
李红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