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同步发电机接入弱电网的序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伍文华 陈燕东 +5 位作者 周乐明 罗安 周小平 黄旭程 杨苓 谢志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60-1571,共12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按照控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电压控制型和电流控制型VSG。首先,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电压控制型VSG和电流控制型VSG的小信号序阻抗模型,对比分析这两种不同类型VSG的序阻抗特性。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按照控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电压控制型和电流控制型VSG。首先,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电压控制型VSG和电流控制型VSG的小信号序阻抗模型,对比分析这两种不同类型VSG的序阻抗特性。电压控制型VSG的序阻抗基本呈感性,与电网的阻抗特性基本一致;而电流控制型VSG的序阻抗在中频段显负阻性,且阻抗幅值非常小。基于所建序阻抗模型和Nyquist稳定判据分析电网强弱、VSG并网台数和锁相环带宽对两种不同类型VSG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电流控制型VSG接入电网容易发生谐波振荡问题,而电压控制型VSG并网系统在弱电网或者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下依旧可以稳定运行且无锁相环的约束。因此,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来说,电压控制型VSG比电流控制型VSG更适合应用于新能源并网发电中。实验验证了该文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序阻抗建模 谐波振荡 稳定性分析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负载下三相离网逆变器的序阻抗建模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骆坚 张瀚宇 +3 位作者 张松 伍文华 欧阳红林 陈燕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40,共8页
孤岛微电网中三相负载不平衡是引起微电网电压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为了清晰直观地分析和改善电压不对称问题,从序阻抗角度,采用一种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不平衡负载下三相离网逆变器采用无正负序分离电压控制模式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在不... 孤岛微电网中三相负载不平衡是引起微电网电压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为了清晰直观地分析和改善电压不对称问题,从序阻抗角度,采用一种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了不平衡负载下三相离网逆变器采用无正负序分离电压控制模式的正负序阻抗模型,在不同PI控制参数、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对三相离网逆变器的正负序阻抗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PI控制参数对正负序阻抗特性影响较大,运行工况产生的影响较小。然后在三种不同运行工况下,对单序dq控制模式和无正负序分离电压控制模式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得到的序阻抗特性曲线和输出波形表明:采用单序dq电压控制模式时离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不平衡度高,而采用无正负序分离电压控制模式时,由于三相离网逆变器的负序等效输出阻抗在基频下较小,不平衡负载引起的负序电流流过阻抗产生的压降也较小,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基本保持平衡。最后,仿真验证了无正负序分离电压控制模式下的序阻抗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离网逆变器 不平衡负载 序阻抗建模 阻抗特性分析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谐波线性化的级联H桥静止无功发生装置序阻抗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旸 沈梦娇 +2 位作者 陈新 陈杰 龚春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334-4346,共13页
在区域性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系统中,集成级联H桥静止无功发生装置(SVG)的风电场与电网间频繁发生谐振。为了分析并解决该谐振问题,对级联H桥SVG的频域特性展开研究。由于现有的谐波线性化方法在建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序阻抗模型时... 在区域性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系统中,集成级联H桥静止无功发生装置(SVG)的风电场与电网间频繁发生谐振。为了分析并解决该谐振问题,对级联H桥SVG的频域特性展开研究。由于现有的谐波线性化方法在建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序阻抗模型时存在忽略谐波作用、线性化过程复杂等问题,该文根据SVG的谐波特性,提出仅考虑基波与二次谐波影响的双谐波线性化建模方法,推导级联H桥SVG的序阻抗模型,该方法还考虑功率及控制电路中各变量谐波的影响,并引入矩阵的形式来简化线性化的过程与序阻抗模型。此外,在SVG控制小信号模型中还考虑了模块电容电压控制的作用,以提高序阻抗模型的精度。最后通过具体的开关电路仿真和原理样机实验验证了级联H桥SVG序阻抗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与讨论了频率耦合效应的影响因素以及子模块电容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级联H桥 静止无功发生装置 双谐波线性化 序阻抗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功率同步逆变器:序阻抗建模与并网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哲 朱淼 +1 位作者 侯川川 蔡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27-1939,共13页
分布式能源通常借助逆变器接入电网,但基于锁相环的传统电流控制策略在弱电网并网场景下易引发失稳现象。因此,文中提出“复合型功率同步逆变器”概念,通过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相结合的复合功率同步方法替代传统锁相环,以改善逆变器在弱... 分布式能源通常借助逆变器接入电网,但基于锁相环的传统电流控制策略在弱电网并网场景下易引发失稳现象。因此,文中提出“复合型功率同步逆变器”概念,通过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相结合的复合功率同步方法替代传统锁相环,以改善逆变器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并网暂态响应,并有效提升并网稳定性。基于谐波线性化方法,推导建立复合型功率同步逆变器的序阻抗模型,并针对同步系数及稳态工作点对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影响机理展开理论分析。阻抗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型功率同步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基频段幅值在宽工作范围内主要受同步系数影响。同时,搭建实验样机,硬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复合功率同步方法的有效性与阻抗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同步控制 序阻抗建模 电流源型控制 并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微电网序阻抗建模与高频振荡抑制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津铭 陈燕东 +2 位作者 伍文华 张焜 罗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38-1552,共15页
孤岛微电网无大电网支撑,源-荷电力电子装备间强交互耦合,易发生高频振荡等稳定性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离网源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的阻抗重构控制方法,可提高离网源PWM逆变器的输出序阻抗在高频处的相位,增加系统阻尼,能有效抑制系统... 孤岛微电网无大电网支撑,源-荷电力电子装备间强交互耦合,易发生高频振荡等稳定性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离网源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的阻抗重构控制方法,可提高离网源PWM逆变器的输出序阻抗在高频处的相位,增加系统阻尼,能有效抑制系统高频振荡。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离网源PWM逆变器的小信号宽频带正、负序阻抗模型。为了进一步分析孤岛系统的源-荷交互稳定性,建立负荷PWM整流器的正、负序阻抗模型。然后,根据所建宽频带正、负序阻抗模型和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了控制方法、负荷类型、负荷功率大小对孤岛微电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孤岛微电网中源PWM逆变器与负荷PWM整流器型负荷交互发生高频振荡的本质原因:在高频处孤岛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具有负电阻值容性阻抗特性,而PWM整流器型负荷的输入阻抗为感性,导致系统阻抗比不满足稳定判据。所提阻抗重构控制方法,通过增加电压反馈支路,以改善孤岛逆变器在高频处的相位特性,增加系统阻尼,提高系统稳定性。最后,实验验证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小信号序阻抗建模 交互耦合 高频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惯性控制的负荷变换器接入弱电网的序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一锋 周小平 +2 位作者 洪乐荣 夏海涛 田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3-856,共14页
负荷虚拟同步机(LVSM)与基于直流侧电容虚拟惯性控制的负荷变换器(DLCVIC-LC)都能增强系统惯性,但也可能在弱电网下发生谐波振荡等交互稳定性问题。该文考虑直流电压控制以及频率耦合的影响,推导三相负荷变换器的序阻抗计算通式,并据此... 负荷虚拟同步机(LVSM)与基于直流侧电容虚拟惯性控制的负荷变换器(DLCVIC-LC)都能增强系统惯性,但也可能在弱电网下发生谐波振荡等交互稳定性问题。该文考虑直流电压控制以及频率耦合的影响,推导三相负荷变换器的序阻抗计算通式,并据此建立LVSM以及DLCVIC-LC的精确序阻抗模型,进而对比分析两者的序阻抗特性。分析发现LVSM的正序阻抗基本呈感性,与电网的阻抗特性基本一致,不易发生谐波振荡问题;而DLCVIC-LC的正序阻抗在中频段呈负阻容性(相位在−90°~−180°),容易在弱电网中引发谐波振荡问题。此外,该文基于所建序阻抗模型和Nyquist稳定判据分析电网阻抗及控制参数对两种负荷变换器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文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变换器 虚拟惯性 序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机控制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阻抗建模及次/超同步振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本锋 沈雨思 +3 位作者 宋瑞华 杨大业 张建坡 李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9-573,共15页
虚拟同步机控制已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中,然而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新能源领域,对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中出现的次/超同步振荡、并网稳定性等问题仍有待研究。该文针对虚拟同步机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 虚拟同步机控制已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中,然而其研究主要集中于新能源领域,对于柔性直流输电领域中出现的次/超同步振荡、并网稳定性等问题仍有待研究。该文针对虚拟同步机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其序阻抗模型,探究各控制参数对其阻抗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跟网型、构网型MMC的阻抗特性及其并网稳定性,并提出虚拟阻抗控制优化方案以提高构网型MMC系统阻尼。结果表明,构网型MMC具有良好的弱电网稳定性,但在强电网下存在次/超同步振荡的风险,在控制回路中加入虚拟阻抗控制可以增加变流器等效输出阻抗,从而增强MMC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无功下垂和电压外环环节在构网型MMC的阻抗特性中起决定性作用,适当增大无功下垂系数和电压外环积分系数,有利于减小阻抗负阻尼区间,从而提高并网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控制 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 序阻抗建模 次/超同步振荡 稳定性分析 虚拟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光伏阵列的光伏发电阻抗建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雷雨 李光辉 +2 位作者 王伟胜 何国庆 郭梓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122-5134,I0009,共14页
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振荡风险急剧增高,序阻抗建模逐步成为广泛采用的分析方法。目前针对光伏发电的阻抗建模将光伏阵列等效为恒定电流源,未计及光伏阵列自身动态特性的影响。实际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阵列输出电压、电流非线性且与幅照... 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振荡风险急剧增高,序阻抗建模逐步成为广泛采用的分析方法。目前针对光伏发电的阻抗建模将光伏阵列等效为恒定电流源,未计及光伏阵列自身动态特性的影响。实际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阵列输出电压、电流非线性且与幅照度和温度强相关,光伏阵列自身动态对光伏发电阻抗特性的影响存在且不可忽略。该文基于光伏发电交-直流小信号耦合关系,建立及光伏阵列的光伏发电阻抗解析模型,揭示光伏阵列动态特性对光伏发电交流侧阻抗的耦合机理,定量分析直流电容容量、直流电压环、光伏阵列幅照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耦合特性影响规律。基于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开展计及光伏阵列的光伏发电系统阻抗扫描与振荡复现。研究表明,光伏阵列自身阻抗不可忽略,且与幅照度和温度强相关,通过直流母线耦合至交流端口,最终对光伏发电交流端口阻抗特性产生影响。直流母线电容容量、直流电压环带宽以及幅照度均会影响光伏阵列对光伏发电交流端口阻抗的耦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序阻抗建模 阻抗特性 耦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直流电压控制的MMC换流站阻抗建模及其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通 陈新 +1 位作者 张东辉 陈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73-4283,共11页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直流母线的动态特性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换流站阻抗特性及系统稳定性存在较大的影响,然而目前大多数针对柔性直流系统稳定性分析的研究,将直流侧简化为直流电压源,导致研究结果在... 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直流母线的动态特性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换流站阻抗特性及系统稳定性存在较大的影响,然而目前大多数针对柔性直流系统稳定性分析的研究,将直流侧简化为直流电压源,导致研究结果在某些工况下缺乏实用性。文章采用多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考虑直流电压控制的MMC序阻抗模型,说明考虑直流电压控制对准确分析并网系统稳定性问题的必要性,讨论直流电压控制参数的影响因素,探究直流电压控制参数的稳定边界条件,并提出两种基于直流电压控制的MMC阻抗优化方法,实现了并网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提升。论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考虑直流电压控制的MMC-HVDC并网站仿真模型,对其序阻抗模型、并网稳定性分析及阻抗优化与重塑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序阻抗建模 直流电压控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阻抗视角下虚拟同步发电机与传统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56
10
作者 伍文华 周乐明 +5 位作者 陈燕东 罗安 周小平 何志兴 杨苓 刘津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11-1421,共11页
传统新能源并网逆变器接入弱电网易发生谐波振荡等交互稳定性问题。该文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小信号序阻抗模型,对比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和传统并网逆变器的序阻抗特性。传统并网逆变器的序阻抗在中频段显容性且阻抗... 传统新能源并网逆变器接入弱电网易发生谐波振荡等交互稳定性问题。该文采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小信号序阻抗模型,对比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和传统并网逆变器的序阻抗特性。传统并网逆变器的序阻抗在中频段显容性且阻抗幅值较大;而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序阻抗基本呈感性且阻抗幅值较小,与电网的阻抗特性基本一致。基于序阻抗模型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电网强弱、逆变器并网台数和锁相环带宽对虚拟同步发电机和传统并网逆变器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弱电网下或者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下,传统并网逆变器容易失稳,而VSG并网系统依旧可以稳定运行且无锁相环的约束。因此,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来说,VSG比传统并网逆变器更适合应用于弱电网下或者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中。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文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序阻抗建模 谐波振荡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高渗透率新能源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风电场中SVG电压前馈阻抗重构抑制次/超同步振荡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飞 陈燕东 +2 位作者 符有泽 伍文华 徐元璨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3-159,214,共8页
直驱风电场在中低频段内呈现负阻值容性的阻抗外特性,当接入呈感性的弱电网时会相互耦合引起次/超同步振荡,不利于新能源的稳定消纳与电网的安全运行。为抑制风电场的次/超同步振荡,提出一种直驱风电场中静止无功发生器(SVG)阻抗重构控... 直驱风电场在中低频段内呈现负阻值容性的阻抗外特性,当接入呈感性的弱电网时会相互耦合引起次/超同步振荡,不利于新能源的稳定消纳与电网的安全运行。为抑制风电场的次/超同步振荡,提出一种直驱风电场中静止无功发生器(SVG)阻抗重构控制方法。通过在风电场中的SVG控制系统内加入带通滤波器的电压前馈控制进行阻抗重构,提高风电场并网稳定性。利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建立含所提阻抗重构控制SVG的直驱风电场序阻抗模型。基于所建立的阻抗模型和所提出的阻抗稳定性判据,对比分析未采用SVG阻抗重构控制和所提控制方法的直驱风电场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当采用所提控制方法时,风电场在40~100 Hz频段内呈现正阻值特性,且降低了系统的容性特性,抑制了风电场次/超同步振荡,同时可以改善风电场中因并网风电机组数量增加所带来的振荡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对抑制风电场次/超同步振荡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场 SVG 阻抗重构 序阻抗建模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弱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无刷双馈风机稳定域评估及电流前馈控制策略
12
作者 王远卓 徐海亮 +1 位作者 葛平娟 王中行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6-2490,I0093,I0094,共17页
目前针对无刷双馈风机(brushless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BDFIG)稳定性问题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弱电网下,电网阻抗不可忽略,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扰动由锁相环引入控制系统,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为解决该问题,该文基于谐波线性... 目前针对无刷双馈风机(brushless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BDFIG)稳定性问题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弱电网下,电网阻抗不可忽略,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扰动由锁相环引入控制系统,不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为解决该问题,该文基于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了BDFIG系统的单输入单输出模型,深入分析了弱电网下控制环节带宽与运行点对系统稳定性的交互影响规律。特别是,刻画了多约束条件下BDFIG系统的稳定域,并据此得到控制环节带宽选择与运行点配置的依据。同时提出了一种控制绕组误差电流前馈控制策略,理论分析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系统稳定性。最后,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绕组误差电流前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风机 弱电网 序阻抗建模 小干扰稳定性 误差电流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直驱风电并网系统次/超同步振荡的储能变流器有源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莫必祥 伍文华 +3 位作者 陈燕东 谢志为 何志兴 周小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80-2390,共11页
为应对直驱风电并网系统接入弱电网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针对储能变流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建立了考虑所提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储能变流器序阻抗模型,并分析了含储能变流器的直驱风电并网系统阻抗特性。在次/超同步... 为应对直驱风电并网系统接入弱电网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针对储能变流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建立了考虑所提有源阻尼控制方法的储能变流器序阻抗模型,并分析了含储能变流器的直驱风电并网系统阻抗特性。在次/超同步振荡频段,并网系统阻抗幅值较低且部分呈容性,当输出功率增大、电网短路比降低或锁相环带宽减小时,容易与感性电网阻抗发生交互,从而诱发次/超同步振荡。然后,考虑不同有源阻尼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选取参数的方法,使直驱风电并网系统的正负序相角裕度大于零或幅频特性不与电网阻抗发生交截。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有源阻尼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直驱风电并网系统的阻抗特性,在更为复杂恶劣的条件下,耗散振荡能量,抑制次/超同步振荡,增强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并网系统 储能变流器 次/超同步振荡 序阻抗建模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抗扰控制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段茜月 陈燕东 +4 位作者 徐元璨 曹世骧 伍文华 谢志为 王自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2-24,共13页
针对自抗扰控制策略在并网系统参数变化时能否维持逆变器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展开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了计及频率耦合的自抗扰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等效单输入单输出序阻抗模型,并采用Nyquist稳定判据定量分析逆变器输出功率、电网短路... 针对自抗扰控制策略在并网系统参数变化时能否维持逆变器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展开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建立了计及频率耦合的自抗扰控制型并网逆变器等效单输入单输出序阻抗模型,并采用Nyquist稳定判据定量分析逆变器输出功率、电网短路比、锁相环以及自抗扰控制器参数变化对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其次,针对上述参数变化所导致的弱电网下自抗扰控制型逆变器稳定性降低、宽频带振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nhanced linear expansion state observer,e-LESO)的自抗扰控制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通过在传统一阶自抗扰控制器中LESO内部增添比例支路和滤波环节,重塑自抗扰控制型并网逆变器输出阻抗,拓宽其中频段(100 Hz~1 kHz)内呈正阻尼特性的频率范围,从而增强自抗扰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实现宽频带振荡抑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序阻抗建模 自抗扰控制 改进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宽频带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源谐波电阻控制的下垂控制变流器振荡抑制策略
15
作者 胡雪凯 孟良 +3 位作者 李磊 杨洋 殷一林 雷万钧 《中国电力》 2025年第9期44-53,67,共11页
下垂控制变流器在50 Hz以下的频段呈现出容性特征,导致其与感性电网交互时容易产生RLC振荡,从而对电网造成危害。基于此,首先利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了下垂控制变流器的序阻抗模型,揭示了下垂控制变流器和电网交互后产生振荡的机理;接... 下垂控制变流器在50 Hz以下的频段呈现出容性特征,导致其与感性电网交互时容易产生RLC振荡,从而对电网造成危害。基于此,首先利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建立了下垂控制变流器的序阻抗模型,揭示了下垂控制变流器和电网交互后产生振荡的机理;接着,提出有源谐波电阻的控制策略,该策略仅需要修正变流器的电压环指令,便可以将变流器在除基波以外的阻抗特性塑造为电阻特性,从而避免和感性电网交互时的振荡;有源谐波电阻值可能对系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调节该参数值,从而始终可以很好地抑制系统振荡。最后,通过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有源谐波电阻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变流器 序阻抗建模 稳定性分析 有源谐波电阻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