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可 鲁力 张冬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95-99,共5页
为探讨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收集ICU收治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通气组(NV,n=29)和无创通气+高流量吸氧组(NV+HFNC,n=29);分别比较两组在患者拔管后的4、12、24、... 为探讨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收集ICU收治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通气组(NV,n=29)和无创通气+高流量吸氧组(NV+HFNC,n=29);分别比较两组在患者拔管后的4、12、24、48 h时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48 h内再插管率、48 h后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30 d及90 d死亡率。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拔管后4、12、24、48 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分压以及48 h后发生气管插管再插率、入院30 d和90 d、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NV+HFNC组各时间点的呼吸频率均小于NV组,且在拔出气管插管后的12 h的二氧化碳分压小于NV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NV+HFNC组在拔出气管后的48 h内发生气管插管再插率及ICU住院时间均低于NV组,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可见对重症肺炎合并2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NV+HFNC序贯治疗通气策略可减低拔管后患者呼吸频率及48 h内气管插管再插率,减少ICU住院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2型心肌梗死 机械通 序贯通气治疗 高流量吸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安福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9-1054,共6页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无创组、序贯组、综合治...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即无创组、序贯组、综合治疗组,各30例。3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和综合治疗。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 h、2 d、12 d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克里斯(CRIS)评分、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白细胞计数(WBC)。治疗后记录3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出现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检测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30 d日间自主呼吸状态下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容积(FVC),比较患者肺通气功能〔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FVC〕。结果序贯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2 d和治疗后12 d RR、HR、PaCO_2、WBC低于无创组,序贯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2 d PaO_2高于无创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12 d PaO_2高于无创组(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2 d和治疗后12 d RR、PaCO_2、WBC低于序贯组,PaO_2高于序贯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2 d HR低于序贯组(P<0.05)。3组治疗后2 d和治疗后12 d APACHEⅡ评分、CRIS评分、RR、HR、PaCO_2、WBC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aO_2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序贯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4 h WBC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3组治疗后2 d和治疗后12 d APACHEⅡ评分、CRIS评分、PaCO_2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后4 h,PaO_2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后4 h,3组治疗后12 d RR、HR、WBC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后4 h,序贯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2 d HR、WBC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后4 h(P<0.05);3组治疗后12 d APACHEⅡ评分、CRIS评分、RR、HR、PaCO_2、WBC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后2 d,PaO_2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后2 d(P<0.05)。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大于无创组,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小于无创组(P<0.05);综合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大于无创组,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小于无创组(P<0.05);综合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小于序贯组(P<0.05)。序贯组、综合治疗组治疗后30 d FEV_1%、FEV_1/FVC大于无创组(P<0.05);综合治疗组治疗后30 d FEV_1%、FEV_1/FVC大于序贯组(P<0.05)。3组治疗后30 d FEV_1%、FEV_1/FVC均大于本组入院时(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老年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无创通气治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方式,其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无创通治疗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