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紫花苜蓿田牧草盲蝽的种群动态、空间分布及调查抽样技术
1
作者 肖彬 邹宁 +3 位作者 王杰花 路伟 刘阳天 陆宴辉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4,164,共9页
本研究于2022年—2023年通过小区试验比较了利用3种常规调查方法(目测法、盆拍法和扫网法)与2种理化诱集法(黄板诱集法和性诱剂诱集法)调查紫花苜蓿田中牧草盲蝽种群密度在效果与消耗时间上的差异。基于小区试验结果,比较了目测法与盆... 本研究于2022年—2023年通过小区试验比较了利用3种常规调查方法(目测法、盆拍法和扫网法)与2种理化诱集法(黄板诱集法和性诱剂诱集法)调查紫花苜蓿田中牧草盲蝽种群密度在效果与消耗时间上的差异。基于小区试验结果,比较了目测法与盆拍法的田间实际效果。基于盆拍法的调查结果,研究了33块紫花苜蓿田中牧草盲蝽种群动态以及发生高峰期的空间分布,并建立了理论抽样数模型与基于防治指标的序贯抽样模型。结果表明,小区调查效果比较试验中,目测法获得的牧草盲蝽成虫数量与调查所消耗的时间均显著高于盆拍法、扫网法,此外,目测法无法在种群密度低时调查到若虫;性诱剂诱集法所获得的牧草盲蝽成虫数量显著高于黄板诱集法,调查消耗的时间显著少于黄板诱集法。田间调查效果比较中,2022年目测法调查到的牧草盲蝽成虫以及成虫若虫复合群的整个调查期平均密度显著高于盆拍法,2023年两种方法获得的成虫、若虫、成虫若虫复合群的整个调查期平均密度均无显著差异;两年的调查结果均表明,盆拍法能更好地反映紫花苜蓿田中牧草盲蝽的种群发生动态。综上所述,盆拍法与性诱剂诱集法均是较好的成虫调查方法。紫花苜蓿田中牧草盲蝽的种群密度受刈割影响,4月底或刈割2周后,紫花苜蓿生长达到一定规模,牧草盲蝽的种群密度逐渐上升,至下次刈割前达到高峰,刈割后牧草盲蝽的种群密度下降。前3茬紫花苜蓿在5月底、7月初与8月初有3个牧草盲蝽的发生高峰,均出现在刈割前。在这3个发生高峰期,牧草盲蝽在紫花苜蓿田中均呈现为聚集分布。参考防治指标建立了新疆地区紫花苜蓿田中牧草盲蝽的序贯抽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盲蝽 调查方法 紫花苜蓿 序贯抽样模型 抽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兰花根腐病田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会福 王永才 +1 位作者 余山红 汪恩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394-1397,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对西兰花根腐病预测预报与持续控制能力,对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兰花根腐病病株田间分布趋向于聚集,以个体群作为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害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而个体群之间... 为进一步提高对西兰花根腐病预测预报与持续控制能力,对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兰花根腐病病株田间分布趋向于聚集,以个体群作为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害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而个体群之间趋于均匀分布;且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wao最适理论抽样模型N=507.926 7/m-37.234 7,并建立序贯抽样模型T0(N)=0.982 0N±4.298 9√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根腐病 空间分布型 最适理论抽样模型 序贯抽样模型 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返青期地下害虫危害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平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7期9-13,共5页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即地下害虫危害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受种植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冬小麦早春枯... 采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抽样方法。结果表明,冬小麦返青期枯心苗空间分布(即地下害虫危害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受种植环境影响较大。建立了冬小麦早春枯心苗最适抽样模型及序贯抽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地下害虫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模型 序贯抽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