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序批式反应器改良工艺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氮和磺胺嘧啶去除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彭秋瑜 刘如玲 +3 位作者 李萌 陈进进 刘健 佘宗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154,共9页
本研究利用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的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改良工艺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探究了污染物去除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未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的SBR比较,SBR改良工艺COD、NH_(4)^(+)-N和NO_(3)^(-)-... 本研究利用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的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改良工艺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探究了污染物去除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未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的SBR比较,SBR改良工艺COD、NH_(4)^(+)-N和NO_(3)^(-)-N的去除性能变化较小,平均去除率均保持在97.0%以上;SBR改良工艺NO_(2)^(-)-N和总无机氮(Total inorganic nitrogen,TIN)的去除率高于未投加吸附剂的SBR,SBR改良工艺的NO_(2)^(-)-N和TIN平均去除率分别保持在78.56%和90.88%以上;投加磁粉和粉末活性炭均促进了磺胺嘧啶去除,投加粉末活性炭SBR的磺胺嘧啶去除效果最好(95.88%),说明粉末活性炭是磺胺嘧啶去除的有效吸附剂。反硝化菌Pseudoalteromonas是3个SBR的优势菌属,投加磁粉时丰度最高(43.5%)。氨氧化菌(Ammonia oxidation bacteria,AOB)和总反硝化菌(Denitrifying bacteria,DNB)在投加磁粉的SBR中相对丰度最高,这与投加磁粉SBR的TIN去除率最高相对应。改良工艺促进磺胺嘧啶降解菌Geobacter富集。3个SBR的主要脱氮途径为自养硝化-异养反硝化;未投加吸附剂SBR的磺胺嘧啶去除依赖生物降解,SBR改良工艺中磺胺嘧啶的去除途径为吸附和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sbr)改良工艺 磁粉 粉末活性炭 海水养殖废水 脱氮 磺胺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宁 赵修华 +2 位作者 王华 李光明 赵建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介绍改良型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MSBR1)系统及其运行和特点,并对脱氮除磷机理进行分析。MSBR系统综合了 SBR技术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对现有脱氮除磷技术A2/O、Bardenpho、Phoredox等工艺的总结和提高。该系统不需设初沉池和二沉池,... 介绍改良型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MSBR1)系统及其运行和特点,并对脱氮除磷机理进行分析。MSBR系统综合了 SBR技术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对现有脱氮除磷技术A2/O、Bardenpho、Phoredox等工艺的总结和提高。该系统不需设初沉池和二沉池,能在恒水位条件下连续进水和出水,具有处理效率高、一体化和自动化程度高、造价和运行费用低、操作简便等一系列优点,是国内外一种先进的去除营养(BNR)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反应器 Msbr 脱氮除磷 A^2/O 二沉池 sbr技术 改良 工艺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粒载体-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兰 赵光 +1 位作者 张婷婷 辛宏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了提高以陶粒为载体的生物膜法的水处理效率,将自主研发的掺杂电气石的陶粒填料与气提式外循环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结合,以人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实验用水,根据1个周期内COD和NH_3-N、T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优化系统运行工况;通... 为了提高以陶粒为载体的生物膜法的水处理效率,将自主研发的掺杂电气石的陶粒填料与气提式外循环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结合,以人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实验用水,根据1个周期内COD和NH_3-N、T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优化系统运行工况;通过逐渐提高进水污染物含量,考察其对反应器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运行优化工况为:进水(30 min)→厌氧(3 h)→好氧(7 h)→沉淀(1 h)→排水(30 min)。当进水COD和NH_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50 mg/L和60、12 mg/L以内时,反应器水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到为94.60%、92.02%、94.05%,出水均达到GB 8978-1996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陶粒 外循环生物膜反应器 工艺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芬顿氧化工艺处理焦化反渗透浓水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恩超 王治立 +3 位作者 金学文 吕树光 侯红娟 尹婷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69,77,共5页
研究了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芬顿氧化工艺对焦化反渗透浓水(以下简称浓水)的TN和COD去除率,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解析了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1)SBR稳定运行225d,浓水经过SBR处理... 研究了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芬顿氧化工艺对焦化反渗透浓水(以下简称浓水)的TN和COD去除率,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解析了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1)SBR稳定运行225d,浓水经过SBR处理后出水TN平均质量浓度为10mg/L,去除率为79.2%,达到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的排放限值(20mg/L);(2)当pH=4.0,Fe2+质量浓度为200mg/L,芬顿氧化出水COD平均质量浓度可降至60mg/L左右,SBR—芬顿氧化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可达44.4%,也达到了GB 16171—2012的排放限值(80mg/L);(3)目标筛查共检出8种多环芳烃,浓水进水、SBR出水和芬顿氧化出水的多环芳烃总质量浓度分别为1.950、1.390、0.917μg/L,组合工艺对多环芳烃的去除率达到50%以上;(4)GC×GC—TOF/MS非目标筛查在浓水进水、SBR出水和芬顿氧化出水中分别检出237、125、53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反渗透浓水 生物反应器 芬顿氧化工艺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处理选矿黄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新 周洪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1,132,共5页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模拟丁基黄药选矿废水,考察了曝气量、进水方式、沉降时间等反应器参数对丁基黄药生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含量、沉降时间、曝气时间和进水方式对SBR处理丁基黄药废水的效果有影响。在优化...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处理模拟丁基黄药选矿废水,考察了曝气量、进水方式、沉降时间等反应器参数对丁基黄药生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含量、沉降时间、曝气时间和进水方式对SBR处理丁基黄药废水的效果有影响。在优化上述运行参数以后,SBR运行周期可调至8h,其中进水10min,曝气6h,沉降时间为40min,排水10 min,闲置60 min。固定进水丁基黄药的质量浓度为100 mg·L-1、曝气体积流量为100 mL·min-1时,出水丁基黄药的质量浓度为0.04mg·L-1、COD为55mg·L-1,达到辽Q1647-83排放标准。每天可运行3个周期,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丁基黄药 生物降解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序批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雪礁 王森 +6 位作者 李姗姗 李志伟 徐巧燕 郑栋 董俊伟 万一平 高孟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 NPs)浓度变化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及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 NPs浓度为0~5mg/L时SBR对COD平均去除率高于91.07%,但TiO_2 NPs浓度为10~60mg/L时对SBR对COD的去除产生轻微... 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 NPs)浓度变化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及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 NPs浓度为0~5mg/L时SBR对COD平均去除率高于91.07%,但TiO_2 NPs浓度为10~60mg/L时对SBR对COD的去除产生轻微抑制。NH_4^+-N平均去除率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均高于98.10%,表明TiO_2 NPs浓度小于60mg/L时对SBR中硝化过程没有影响。磷去除率随着TiO_2 NPs浓度从0mg/L增加到5mg/L而逐渐降低,随后在TiO_2 NPs浓度从10mg/L增加到60mg/L过程中出现了逐渐升高的趋势。活性污泥中松散附着EPS(LB-EPS)和紧密附着EPS(TB-EPS)产量随着进水TiO_2 NPs浓度从0 mg/L增加到60 mg/L而逐渐增加。LB-EPS和TB-EPS中蛋白质(PN)和多糖(PS)含量随着TiO_2 NPs浓度增加而增加。LB-EPS和TB-EPS的三维荧光(3D-EEM)光谱中代表芳环蛋白类物质、色氨酸蛋白类物质、胡敏酸类物质和富里酸类物质的荧光峰在不同TiO_2 NPs浓度下或增加或消失,且荧光峰位置和强度也发生了相应变化。LB-EPS和TB-EPS的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中不同吸收峰的强度随着TiO_2 NPs浓度变化而变化,表明TiO_2 NPs对活性污泥中LB-EPS和TB-EPS的蛋白质和多糖中C=O键和C-H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NPs) 活性污泥 反应器(sbr) LB-EPS TB-E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序批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姗姗 朱四富 +7 位作者 马丙瑞 于娜玲 赵长坤 信帅帅 潘云浩 吴淑妍 武原原 高孟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5,共9页
研究了长期暴露条件下Cu2+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及其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中加入10 mg·L-1的Cu2+后,在SBR运行的第16~55天,COD和NH+4-N的去除率保持稳定;在第56~75天,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与进... 研究了长期暴露条件下Cu2+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及其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中加入10 mg·L-1的Cu2+后,在SBR运行的第16~55天,COD和NH+4-N的去除率保持稳定;在第56~75天,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与进水Cu2+浓度为0 mg·L-1时相比分别下降了3.88%和6.41%。浓度为10 mg·L-1的Cu2+长期作用下,活性污泥中EPS、松散附着EPS(LB-EPS)和紧密附着EPS(TB-EPS)产量及LB-EPS和TB-EPS中蛋白质(PN)含量增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10 mg·L-1 Cu2+的长期暴露导致TB-EPS中PN的C=O键、N-H键和C-O键相对含量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显示在10 mg·L-1 Cu2+长期暴露条件下,LB-EPS和TB-EPS中元素Cu和O百分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胞外聚合物 活性污泥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长期暴露 EPS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锌纳米颗粒对序批式反应器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8
作者 董俊伟 马丙瑞 +5 位作者 李珊珊 万一平 于娜玲 赵长坤 李志伟 高孟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53-161,共9页
本文研究了铁酸锌纳米颗粒(ZnFe_2O_4 NPs)浓度变化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微生物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0~50mg/L的ZnFe_2O_4 NPs对COD和NH_4^+-N的去除未产生影响,出水NO_2^--N浓度接近于0mg/L,而出水NO_3^--N浓度在3... 本文研究了铁酸锌纳米颗粒(ZnFe_2O_4 NPs)浓度变化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微生物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0~50mg/L的ZnFe_2O_4 NPs对COD和NH_4^+-N的去除未产生影响,出水NO_2^--N浓度接近于0mg/L,而出水NO_3^--N浓度在3.89~5.63mg/L之间变化。随着进水,ZnFe_2O_4 NPs浓度从0mg/L增加到50mg/L,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比氨氧化速率(SAOR)、比亚硝酸盐还原速率(SNIRR)、脱氢酶(DHA)、氨单加氧酶(AMO)和亚硝酸盐还原酶(NIR)的活性逐渐降低。与进水ZnFe_2O_4 NPs浓度为0mg/L时相比,活性氧(ROS)产生量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的变化表明,ZnFe_2O_4 NPs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有一定毒性效应。ZnFe_2O_4 NPs的浓度变化导致微生物群落种类和相对丰度在门和属水平上发生变化。该研究结果为评价ZnFe_2O_4 NPs对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潜在影响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e2O4NPs 反应器(sbr) 活性污泥 微生物酶活性 高通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培睿 李宗义 +1 位作者 王鸿磊 王海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2-75,共4页
综合论述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介绍了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sbr 工作原理 处理工艺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
10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49,共1页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两级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实现甲烷菌群优化,用A段反应器和B段反应器分别完成吸附过程和生物降解反应。在A段、B段反应器中分别选择性地培养和...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其特征是:采用两级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串联,实现甲烷菌群优化,用A段反应器和B段反应器分别完成吸附过程和生物降解反应。在A段、B段反应器中分别选择性地培养和发展各自的优势菌,在A段反应器中培养以甲烷八叠球菌为优势菌的颗粒污泥,在B段反应器中培养以甲烷丝菌为优势菌的颗粒污泥,使A段、B段两反应器在相差悬殊的负荷下分别以吸附-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的模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高浓度有机废水 活性污泥工艺 甲烷八叠球菌 生物降解 吸附过程 颗粒污泥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反应器内短程硝化系统快速启动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解庆林 李小霞 +3 位作者 李艳红 游少鸿 张露文 韦文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7,共4页
探讨了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快速启动自养短程硝化系统的方法,研究了溶解氧(DO)、pH、温度、外加有机碳源对自养短程消化系统的影响。以硝化污泥接种反应器(SBR),在纯自养条件下利用高浓度溶解氧1.0~1.6mg/L和中温(35±1)℃达到... 探讨了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快速启动自养短程硝化系统的方法,研究了溶解氧(DO)、pH、温度、外加有机碳源对自养短程消化系统的影响。以硝化污泥接种反应器(SBR),在纯自养条件下利用高浓度溶解氧1.0~1.6mg/L和中温(35±1)℃达到亚硝酸氮的快速积累。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为280~300mg/L,HRT为12h,控制pH值为7.5~8.5、温度在(28±1)℃、溶解氧浓度为0.8~1.2mg/L条件下,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亚硝酸氮积累率高达95%。试验证明投加有机碳源(COD)50mg/L左右时,不会对短程硝化系统产生影响,且能实现较高氨氮去除率和稳定的亚硝酸氮积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短程硝化系统 反应器(sbr) 溶解氧(DO) pH值 亚硝酸氮积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生物膜技术(SBBR)的应用及其发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亚宜 李探微 +2 位作者 韦甦 殷芳芳 林伟青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213-219,共7页
介绍了序批式生物膜技术(SBBR)的主要发展及其应用情况,同时对该技术的分类、运行方式及特点作了详细说明.水质、水量变化的频繁性及运行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是许多污水处理机构面临的新问题,SBBR技术的提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介绍了序批式生物膜技术(SBBR)的主要发展及其应用情况,同时对该技术的分类、运行方式及特点作了详细说明.水质、水量变化的频繁性及运行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是许多污水处理机构面临的新问题,SBBR技术的提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SBBR是将SBR的间歇操作模式引入到生物膜反应器的全新应用,它集合了SBR和传统生物膜技术的优点,不仅可高效处理水力负荷变化较大的城市生活污水,实现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要求,而且通过添加特殊膜材质作为填料对特种菌加以固定化后,可有效地处理含有毒有害、难降解和易挥发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生物膜工艺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中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工艺的启动与运行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冬 李晓莹 +4 位作者 杨杰 吕育锋 梁瑜海 王艳菊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9-116,共8页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脱氮工艺,在CANON的运行过程中,DO的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系统脱氮率下降,甚至崩溃.合理控制反应器内部溶解氧是CANON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关于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启动与运行的研...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CAN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脱氮工艺,在CANON的运行过程中,DO的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系统脱氮率下降,甚至崩溃.合理控制反应器内部溶解氧是CANON工艺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关于不同曝气方式下CANON启动与运行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为此,本实验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分别采用间歇曝气SBR(R1)和连续曝气SBR(R2),研究不同曝气方式下启动CANON及其遭到延时曝气破坏后的恢复.结果表明:R1和R2分别在第21天、27天成功启动CANON.进行延时曝气破坏后,在只改变HRT与增加运行周期的条件下,R1和R2分别经过25 d、33 d成功恢复CANON.最终R1和R2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4.32%、73.62%.在SBR中可以通过同时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和交替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两种途径提高总氮去除率,R1中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4.7%、58.54%(第86天).R1内亚硝化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 AOB)具有较高的活性,硝化细菌(NOB)被抑制或淘洗得较为彻底.间歇曝气在节省运行时间的同时可以稳定实现较高的总氮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自养脱氮工艺 间歇曝气 连续曝气 延时曝气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SBR脱氮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雷英春 李勇力 +1 位作者 张克强 季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58,共4页
畜禽污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氨氮、高有机浓度废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等污染问题,以及氨气、硫化物、沼气等带来的恶臭,国内外基本都遵循厌、好氧组合工艺的处理模式。基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改良序批式反应器(MSBR)联合... 畜禽污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氨氮、高有机浓度废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等污染问题,以及氨气、硫化物、沼气等带来的恶臭,国内外基本都遵循厌、好氧组合工艺的处理模式。基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改良序批式反应器(MSBR)联合工艺,针对改良SBR处理模拟养殖废水脱氮效果进行了单因素研究,获得沉淀时间、停留时间、回流比、进水COD等各因素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实验获得影响因素的排序:回流比、进水COD、水力停留时间(HRT)、沉淀时间,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回流比为200%,循环周期组成为曝气175 min,沉淀时间为60 min,排水时间为5 min,HRT=8 h,进水COD为800 mg/L。在最佳条件下处理稀释后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出水,NH3-N去除率为74.02%,出水NH3-N为24.86 mg/L,达到GB 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反应器 脱氮 畜禽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启动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彩霞 王锐 施万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2期137-138,141,共3页
通过人工葡萄糖配水,对小试规模的ASBR反应器的启动特点及工艺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启动3个月反应器的运行情况及一个运行周期下的COD去除、VFA积累和产气的情况,并简要探讨了微量元素和搅拌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Asbr) 启动 工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SBR系统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付莉燕 文湘华 +1 位作者 吕秋丽 钱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通过试验考察了两种改良型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系统——“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系统-系统1-和“厌氧+好氧”串联二级系统-系统2-的运行过程,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比较了两个系统厌氧阶段、好氧阶段及全过程处理效果的差异,... 通过试验考察了两种改良型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系统——“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系统-系统1-和“厌氧+好氧”串联二级系统-系统2-的运行过程,分析了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比较了两个系统厌氧阶段、好氧阶段及全过程处理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两个系统均具有适应能力强、稳定性能好、能够有效地降解污染物的特点;污泥浓度、碳源数量、环境温度均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系统1的厌氧阶段比系统2更有效,系统2的好氧阶段比系统1更有效,系统2的全过程处理效率更高;分析认为生物相组成情况的不同是导致两个系统处理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反应器 sbr 厌氧 好氧 交替运行系统 串联二级系统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SBR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慧桃 常雁红 +3 位作者 罗晖 马三剑 张欣欣 宋韬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0-443,共4页
采用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考察了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器中COD的去除效果。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9 210 mg/L、容积负荷为9.21 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SBR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1 010... 采用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考察了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器中COD的去除效果。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9 210 mg/L、容积负荷为9.21 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SBR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1 010 mg/L、容积负荷为1.01 kg/(m3.d)时,出水COD在300 mg/L以下,COD去除率约为75%。出水COD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厌氧污泥床(UASB) 反应器(sbr) 阿维菌素 化学需氧量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对SBR单级好氧模式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利涛 陈洪波 +6 位作者 李小明 杨麒 许德超 赵建伟 向沙 刘芳芳 李娟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66-2272,共7页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以丙酸盐为单一外加碳源,通过比较进水中不同Zn2+浓度(0,1,5,10,20mg/L)下单级好氧模式下序批式反应器(SBR)的除磷效果,考察进水Zn2+浓度对单级好氧SBR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各反应器中典型周期内磷及微...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以丙酸盐为单一外加碳源,通过比较进水中不同Zn2+浓度(0,1,5,10,20mg/L)下单级好氧模式下序批式反应器(SBR)的除磷效果,考察进水Zn2+浓度对单级好氧SBR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各反应器中典型周期内磷及微生物体内储能物质的变化,探究Zn2+对单级好氧SBR生物除磷性能的影响机理.当进水Zn2+浓度为0和1mg/L时,除磷率分别高达96.84%和97.90%.当进水Zn2+浓度为5,10,20mg/L时,系统除磷率分别为89.32%,76.43%和57.29%,说明较高浓度Zn2+对单级好氧SBR生物除磷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较高浓度Zn2+可抑制COD的降解,微生物体内聚羟基脂肪酸酯好氧合成及磷酸盐激酶活性,并促进GAOs的代谢,使聚磷合成和水解量减少,从而降低系统的除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丙酸盐 ZN^2+ 单级好氧工艺 生物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处理工艺在伯方煤矿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文庆 刘随方 张国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47-48,共2页
介绍了SBR污水处理工艺及在伯方煤矿的应用情况,对该工艺的工艺流程、处理原理、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sbr 污水 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BR反应器运行中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延 解迪 +1 位作者 梁文艳 隋丽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1,共7页
以进水、静置、曝气和排水作为SBBR反应器的运行周期,研究了在不同溶解氧和换容比条件下运行周期内生物膜EPS的产生与变化特征。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生物膜由大量丝状菌组成,菌胶团和累枝虫交联聚集在其周围,生物膜外层生物相明显... 以进水、静置、曝气和排水作为SBBR反应器的运行周期,研究了在不同溶解氧和换容比条件下运行周期内生物膜EPS的产生与变化特征。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生物膜由大量丝状菌组成,菌胶团和累枝虫交联聚集在其周围,生物膜外层生物相明显比内部丰富。当DO从2~3 mg/L升到3~5 mg/L时,EPS的含量从147.7μg/(mL填料)升至286.0μg/(mL填料),再升至5~6 mg/L时,EPS稍有降低至271.3μg/(mL填料)。随着换容比从1/3升高至2/3,EPS的含量逐渐从121.5μg/(mL填料)下降到86.2μg/(m L填料)。在运行周期内,进水后处于静置状态1 h的EPS产生量最大,达到148.0μg/(mL填料),此时EPS中荧光类有机物含量也最高,且以芳香性蛋白质Ⅰ(λEx/λEm(220~250)/(280~330)nm)、芳香性蛋白质Ⅱ(λEx/λEm(220~250)/(330~380)nm)和微生物沥出物(λEx/λEm(250~280)/(290~380)nm))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膜生物反应器 工艺条件 运行周期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