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序列特征及发震构造
1
作者
安艳茹
刘媛
+8 位作者
鞠慧超
张莹莹
于子叶
唐淋
杨志高
高锦瑞
许亮
黎博文
杨宏峰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13-3725,共13页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提供的连续波形数据和震相报告,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检测补充了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6.8地震的前震序列,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整个序列做了重定位;利用初动数据(M3~3.9)、近震全波形拟合(M≥4)以及W震相波形(主震)计...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提供的连续波形数据和震相报告,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检测补充了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6.8地震的前震序列,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整个序列做了重定位;利用初动数据(M3~3.9)、近震全波形拟合(M≥4)以及W震相波形(主震)计算了震源机制解;并分析了自2013年以来中国大陆地震M_(S)与M_(W)之间的关系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定日序列是一次典型的前-主-余型地震序列,发震构造为位于申扎—定结裂谷的登么错断裂,主震震源机制为正断型.余震序列呈南北方向展布,长约120 km,宽约60 km,多分布在主震震中的北部,深度主要集中在3~20 km;在破裂部分段落(CC′和FF′剖面),地震分布勾勒出的断层面向西略有倾斜,这与登么错断裂的倾向大体一致,而在其他剖面上没有展示出明显的倾向.主震前10天开始的前震序列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迁移速度在震前1 h明显加速,约为3.9 km·h^(-1).前震序列发生在隐伏的小型共轭断裂上,可能触发了登么错断裂上主震及余震的发生.自2013年以来中国大陆260次地震的M_(S)与M_(W)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在震级大小和区域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分布特征,定日主震亦符合这些特征.本文旨在研究西藏定日地震的序列和发震构造特征,为地震的孕震过程和发震机理提供科学支撑,进而为认识青藏高原形变机理和地震危险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M6.8地震
序列重定位
震源机制
迁移特征
M_(S)-M_(W)震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2020年巧家M_(S)5.0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及其与2014年鲁甸M_(S)6.5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宋倩
梁姗姗
+2 位作者
于湘伟
章文波
李春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3-1324,共22页
本文联合地震震相报告数据与波形互相关数据,采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结合的方法,对2020年云南巧家M_(S)5.0地震以及震后一个月的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研究,并结合距主震最近的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序列特征对巧家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
本文联合地震震相报告数据与波形互相关数据,采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结合的方法,对2020年云南巧家M_(S)5.0地震以及震后一个月的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研究,并结合距主震最近的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序列特征对巧家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重定位结果显示,巧家M_(S)5.0主震位于27.19°N,103.17°E,震源深度约为11.9 km,余震震中优势分布方向为近EW向,在深度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10 km深度范围内,整体呈现较为直立的分布形态.重定位后巧家地震序列在N-S、E-W和U-D三个方向上的定位误差分别为:0.64 km、1.06 km和1.94 km.主震震源机制解展示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176°/70°/-13°,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270°/78°/-160°,基于重定位后余震的优势分布方向,本文认为巧家M_(S)5.0地震为与节面Ⅱ参数相近的一次较高角度并以右旋走滑性质为主,发生在上地壳的浅源地震事件.余震序列重定位结果还进一步揭示了巧家地震造成的破裂分为南北两段,破裂方向由东到西,且两段破裂均未破裂到地表,其中南侧破裂较北侧破裂倾角更大且埋深更深,而北侧破裂的时间则短于南侧破裂.此次巧家地震余震序列优势分布方向与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序列共轭破裂的近EW向分支方向高度相似,两个地震的主压应力方向相一致,结合以往鲁甸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鲁甸地震对巧家地震的触发可能性较小.因此,2020年巧家M_(S)5.0地震是该区域块体运动造成的挤压应力累积作用下的一次应力释放过程,产生的破裂为与包谷垴—小河断裂成锐角形式的撕裂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巧家M_(S)5.0地震
地震
序列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序列特征及发震构造
1
作者
安艳茹
刘媛
鞠慧超
张莹莹
于子叶
唐淋
杨志高
高锦瑞
许亮
黎博文
杨宏峰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四川省地震局
甘肃省地震局
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地震局
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13-372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430303)
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项目(XH23030B)
香港研究资助局(14306122,14308523)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提供的连续波形数据和震相报告,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检测补充了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6.8地震的前震序列,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整个序列做了重定位;利用初动数据(M3~3.9)、近震全波形拟合(M≥4)以及W震相波形(主震)计算了震源机制解;并分析了自2013年以来中国大陆地震M_(S)与M_(W)之间的关系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定日序列是一次典型的前-主-余型地震序列,发震构造为位于申扎—定结裂谷的登么错断裂,主震震源机制为正断型.余震序列呈南北方向展布,长约120 km,宽约60 km,多分布在主震震中的北部,深度主要集中在3~20 km;在破裂部分段落(CC′和FF′剖面),地震分布勾勒出的断层面向西略有倾斜,这与登么错断裂的倾向大体一致,而在其他剖面上没有展示出明显的倾向.主震前10天开始的前震序列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迁移速度在震前1 h明显加速,约为3.9 km·h^(-1).前震序列发生在隐伏的小型共轭断裂上,可能触发了登么错断裂上主震及余震的发生.自2013年以来中国大陆260次地震的M_(S)与M_(W)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在震级大小和区域分布上具有显著的分布特征,定日主震亦符合这些特征.本文旨在研究西藏定日地震的序列和发震构造特征,为地震的孕震过程和发震机理提供科学支撑,进而为认识青藏高原形变机理和地震危险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定日M6.8地震
序列重定位
震源机制
迁移特征
M_(S)-M_(W)震级关系
Keywords
Tingri M6.8 earthquake
Sequence relocation
Focal mechanism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M_(S)-M_(W)relationship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2020年巧家M_(S)5.0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及其与2014年鲁甸M_(S)6.5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宋倩
梁姗姗
于湘伟
章文波
李春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03-1324,共2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105,42074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039208)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联合地震震相报告数据与波形互相关数据,采用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结合的方法,对2020年云南巧家M_(S)5.0地震以及震后一个月的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研究,并结合距主震最近的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序列特征对巧家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重定位结果显示,巧家M_(S)5.0主震位于27.19°N,103.17°E,震源深度约为11.9 km,余震震中优势分布方向为近EW向,在深度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10 km深度范围内,整体呈现较为直立的分布形态.重定位后巧家地震序列在N-S、E-W和U-D三个方向上的定位误差分别为:0.64 km、1.06 km和1.94 km.主震震源机制解展示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176°/70°/-13°,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为270°/78°/-160°,基于重定位后余震的优势分布方向,本文认为巧家M_(S)5.0地震为与节面Ⅱ参数相近的一次较高角度并以右旋走滑性质为主,发生在上地壳的浅源地震事件.余震序列重定位结果还进一步揭示了巧家地震造成的破裂分为南北两段,破裂方向由东到西,且两段破裂均未破裂到地表,其中南侧破裂较北侧破裂倾角更大且埋深更深,而北侧破裂的时间则短于南侧破裂.此次巧家地震余震序列优势分布方向与2014年鲁甸M_(S)6.5地震序列共轭破裂的近EW向分支方向高度相似,两个地震的主压应力方向相一致,结合以往鲁甸地震序列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鲁甸地震对巧家地震的触发可能性较小.因此,2020年巧家M_(S)5.0地震是该区域块体运动造成的挤压应力累积作用下的一次应力释放过程,产生的破裂为与包谷垴—小河断裂成锐角形式的撕裂断层.
关键词
2020年巧家M_(S)5.0地震
地震
序列重定位
震源机制解
发震机制
Keywords
2020 Qiaojia M_(S)5.0 earthquake
Earthquake sequence relocation
Focal mechanism
Seismogenic mechanism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序列特征及发震构造
安艳茹
刘媛
鞠慧超
张莹莹
于子叶
唐淋
杨志高
高锦瑞
许亮
黎博文
杨宏峰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2020年巧家M_(S)5.0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及其与2014年鲁甸M_(S)6.5地震的关系
宋倩
梁姗姗
于湘伟
章文波
李春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