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序列标号的几个充要条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振广 王娟 吴罗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6-478,共3页
为处理纠错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使用映射分析和邻接矩阵的方法,给出一般序列标号的几个充分必要条件,得到使用计算机检查图的点标号是否为序列标号的方法;讨论了序列标号的唯一性问题和序列标号导出的边标号最小值c的取值范围,获得c满... 为处理纠错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使用映射分析和邻接矩阵的方法,给出一般序列标号的几个充分必要条件,得到使用计算机检查图的点标号是否为序列标号的方法;讨论了序列标号的唯一性问题和序列标号导出的边标号最小值c的取值范围,获得c满足的条件;针对正则图给出c的简洁表达式.这些结果可以用来构造不同的序列标号,判别一个图为非序列图,检查一个标号是否为序列标号,这些结果在通信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序列标号 向量的点乘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的序列标号的扩充
2
作者 邓毅雄 周尚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1-34,共4页
讨论了图的序列标号的联式和冠状扩充,得到两个扩充定理,并由此证明了某些重要图类的调和性.
关键词 调和图 序列调和图 序列标号 扩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积图P_m×C_(2n+1)的序列标号
3
作者 原晋江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1期24-25,共2页
本文得到了一族新的序列图,即乘积图P_m×C_(2n+1)。(m.n为正整数)。有趣的是:存在P_m×C_(2n+1)的一个序列标号,使得其顶点标号恰好是从0到m(2n+1)—1:|V(P_m×C_(2民+1)|—1的一列相继整数。
关键词 乘积图 序列标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图的一些必要条件与非序列图类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振广 徐美进 刘春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8-320,共3页
为纠错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在运用同余、奇偶性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用点边二种观点分析边标号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得到了一般序列图、正则序列图、Euler序列图、圈的粘接序列图和圈的并序列图的必要条件,证明了边数为2k,k是奇数的Eule... 为纠错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在运用同余、奇偶性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用点边二种观点分析边标号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得到了一般序列图、正则序列图、Euler序列图、圈的粘接序列图和圈的并序列图的必要条件,证明了边数为2k,k是奇数的Euler图是非序列图类,讨论了m个n圈的粘接图中的非序列图类;分析偶圈的特征,构造了偶圈的具有同顶点集的序列母图并给出其序列标号表达式。这些结果在通讯、军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 序列标号 同余 粘接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树序列图的充要条件
5
作者 朱振广 吴罗义 孙房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6-688,共3页
为处理纠错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使用映射分析、副对角线和邻接矩阵分析的方法,使用"点包"和"1-半副对角线"的概念,获得下列结果:点数大于边数的非树简单图不是序列图;点边数相等的序列图的充要条件;非树序列图的充... 为处理纠错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使用映射分析、副对角线和邻接矩阵分析的方法,使用"点包"和"1-半副对角线"的概念,获得下列结果:点数大于边数的非树简单图不是序列图;点边数相等的序列图的充要条件;非树序列图的充要条件,及非树序列图有连续的序列标号的充要条件;还给出了方阵的副对角线及半副对角线的结构。这些结果可以用来构造序列图,判别序列图,寻找序列图的序列标号,在通信、军事编码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包 1-半副对角线 编码 序列标号 序列矩阵 最小边标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冠图的调和性
6
作者 卜长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89-90,0,共2页
Grace证明了n为奇数时 ,王冠图Qn 为调和图 .针对对此问题证明了n为偶数时 ,王冠图Qn 是序列图 ,从而证明了Qn 为调和图 .
关键词 王冠图 调和图 序列 调和性 图论 邻边顺次映射 序列标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调和图的一些结果(英文)
7
作者 原晋江 朱卫三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12,共6页
本文讨论调和图的边数以及调和转换的一些应用.本文提供了关于调和图边数的由顶点数表示的上界,并且给出一种可用于将调和图标号转变为序列标号的方法.
关键词 标号 调和转换 调和图 边数 序列标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单调性分析下地图曲线弯曲识别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广祥 祝国瑞 +1 位作者 毋河海 杨宇鸿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4,共4页
在提出的坐标非单调性变化产生线状地图要素弯曲的认知模型支持下,形成通过顺序比较坐标大小识别地图曲线弯曲的基本思想。提出曲线单调段、单调段标号序列、单调段标号二元组序列等概念体系,由此形成曲线基本弯曲的识别模型(称之为弯... 在提出的坐标非单调性变化产生线状地图要素弯曲的认知模型支持下,形成通过顺序比较坐标大小识别地图曲线弯曲的基本思想。提出曲线单调段、单调段标号序列、单调段标号二元组序列等概念体系,由此形成曲线基本弯曲的识别模型(称之为弯曲识别的原型模型),并定义弯曲顶点、弯曲宏观顶角、弯曲微观顶角、弯曲对称度等形态特征参量。针对原型模型相对制图应用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以弯曲宏观顶角与180°差的绝对值为控制量,递归合并邻接单调段,将原型概念体系拓展为近似单调段、近似单调段标号序列、近似单调段标号二元组序列,由此形成曲线弯曲识别的实用模型(称之为弯曲识别的扩充模型)。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概念、理论、模型逻辑体系严密、实施简单、结论正确,对数字化地图制图环境下线状要素的注记自动配置及自动制图综合图形化简等难题具有基础支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线点序列 弯曲 单调段 弯曲顶角 单调段标号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