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炭疽芽胞杆菌中11个串联重复序列位点的特征和分布 被引量:4
1
作者 魏建春 张恩民 +1 位作者 张慧娟 张建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5-768,共4页
目的检测炭疽芽胞杆菌中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变化,分析我国菌株中VNTR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方法 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和毛细管电泳,测序验证,BLAST比对等。结果 11个VNTR位点中有4个在所有菌株中没有差别,另外7个位点只在个别菌... 目的检测炭疽芽胞杆菌中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变化,分析我国菌株中VNTR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方法 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和毛细管电泳,测序验证,BLAST比对等。结果 11个VNTR位点中有4个在所有菌株中没有差别,另外7个位点只在个别菌株中检测到差别,有差别的菌株多分布在新疆;11个VNTR位点均位于基因编码区内,编码对细菌生存重要的蛋白和一些功能不明蛋白。结论结果提示新疆的菌株类型较复杂;本研究中的VNTR位点比较保守,可能不能用于区别不同的炭疽芽胞杆菌,但对于了解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组特征以及鉴定炭疽芽胞杆菌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胞杆菌 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 特征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扩频多根电缆故障在线同步诊断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毛健美 王莉 +1 位作者 胡苏阳 高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5-1632,共8页
针对实际飞机电源系统电缆布线复杂,数量多的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的单根电缆故障检测成本高、效率低、检测难度大的研究现状,利用混沌序列对初值敏感(初值不同信号干扰小)、序列数量巨大的特点,提出将混沌序列用于飞机多根电缆故障在线同... 针对实际飞机电源系统电缆布线复杂,数量多的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的单根电缆故障检测成本高、效率低、检测难度大的研究现状,利用混沌序列对初值敏感(初值不同信号干扰小)、序列数量巨大的特点,提出将混沌序列用于飞机多根电缆故障在线同步诊断的方法.解决了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Spread Spectrum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SSTDR)中采用相同m序列进行同步诊断时相互干扰、易误判问题,m序列数量限制导致的检测数量问题.研究发现其尖锐的自相关特性能够较好应用于单根电缆故障诊断,故障特征明显;其良好的互相关特性能够同时进行多根电缆的故障诊断,抗干扰性好;结合混沌序列数量多的优势,其能够推广应用于复杂电缆故障的在线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混沌扩频电缆故障诊断方法可有效实现多根电缆故障的同步诊断,定位误差在20cm以内,检测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序列数量 多根电缆 SSTDR 自相关 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株结核分枝杆菌北京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曹晓慧 刘志广 +3 位作者 赵秀芹 吕冰 张媛媛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2-417,共6页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北京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种类和特征,为结核病防治研究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评价两种分型方法在北京地区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北京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应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北京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种类和特征,为结核病防治研究提供基础科学依据。评价两种分型方法在北京地区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北京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应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及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二种分型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rics(Version5.0)软件。结果共在北京地区收集到22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Spoligotyping分型方法,220株菌可分为2个基因群,即北京家族(Beijing 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 family),20种基因型。其中北京家族含有202株菌,占91.82%。北京家族菌株中,典型北京家族菌株占95.05%(192/202),非典型北京家族占4.95%(10/202)。北京家族菌株的耐药率为22.55%(22/98),非北京家族菌株的耐药率为16.67%(1/6),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analysis,P=0.5835>0.05)。采用MLVA分型方法,202株菌可分成5个基因群59种基因型,主要为Beijing family、China2和China3,分别占91.37%、2.73%和4.55%。结论北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其主要流行型为北京家族。北京家族菌株与耐药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炭疽芽胞杆菌MLVA分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毛玲玲 田疆 +5 位作者 雷露 刘学升 张巍 张眉眉 韩悦 姚文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了解辽宁地区炭疽芽胞杆菌的流行特征及菌型基因特征。方法通过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 locus variable numbers of tandem repeats analysis,MLVA)分型实验,对2001—2011年辽宁省分离到的6株炭疽芽胞杆菌分离株DNA进... 目的了解辽宁地区炭疽芽胞杆菌的流行特征及菌型基因特征。方法通过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 locus variable numbers of tandem repeats analysis,MLVA)分型实验,对2001—2011年辽宁省分离到的6株炭疽芽胞杆菌分离株DNA进行检测,DNA指纹图谱使用BioNumerics 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聚类分析结果。结果聚类分析发现,6株炭疽芽胞杆菌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对于炭疽暴发而言,其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遗传标记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中的串联重复序列可作为炭疽芽胞杆菌基因分型的指标,在炭疽暴发事件中的病原体溯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胞杆菌 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67株结核分支杆菌MLVA分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吕华坤 刘志广 +8 位作者 许卫国 刘敬华 章体慧 董海燕 陈永弟 阳波 王蓓 朱涛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55-757,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江苏省结核分支杆菌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MLVA)分型方法,对从江苏省病人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的VNTR进行PCR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BioNumerics3.0软件分析其VNTR的多态... 目的初步探讨江苏省结核分支杆菌的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MLVA)分型方法,对从江苏省病人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的VNTR进行PCR扩增,2%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BioNumerics3.0软件分析其VNTR的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共选取了15个VNTR位点,对67株结核分支杆菌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可分8个基因型(Ⅰ~Ⅶ型),其中较多的一型菌株占32.6%,其他型别菌株数量较接近,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型别。结论江苏省结核分支杆菌具有明显的多态性,MLVA分型技术具有稳定、简单、可重复的优点,可用于结核分支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 多位点重复串联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潘芬 张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48-1253,共6页
肺炎支原体是临床上非典型性肺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日趋严重,且全世界各地耐药率存在差异,目前认为其耐药机制主要与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2 063位和2 064位)相关... 肺炎支原体是临床上非典型性肺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日趋严重,且全世界各地耐药率存在差异,目前认为其耐药机制主要与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2 063位和2 064位)相关。根据肺炎支原体菌株P1基因序列的不同,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可分为Ⅰ型和Ⅱ型,其流行基因型随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另外,为了解肺炎支原体耐药菌株之间是否存在克隆传播,可采用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分析肺炎支原体克隆型。加强肺炎支原体的耐药性及流行基因型的监测,有助于了解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新型抗菌药物及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耐药 P1基因 多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il–water two-phase flow pattern analysis with ERT based measurement and multivariat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 被引量:9
7
作者 谭超 王娜娜 董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40-248,共9页
Oil–water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horizontal pipe are analyzed with a 16-electrode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 system.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ERT are treated as a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thus th... Oil–water two-phase flow patterns in a horizontal pipe are analyzed with a 16-electrode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 system.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ERT are treated as a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thus the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each electrode represents the local phase distribution and fraction change at that location. The multivariat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MMLE) is extracted from the 16-dimension time-series to demonstrate the change of flow pattern versus the superficial velocity ratio of oil to water. The correlation dimension of the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is further introduced to jointly characterize and finally separate the flow patterns with MMLE. The change of flow patterns with superficial oil velocity at different water superficial velocities is studied with MMLE and correlation dimension, respectively, and the flow pattern transition can also be characterized with these two features. The proposed MMLE and correlation dimension map could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flow patterns, thus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ition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water two-phase flow flow patterns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ERT)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multivariate maximum Lyapunov exponent correlation dime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