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因特网拓扑的序列分析方法:dM序列分析方法
1
作者 杨国强 窦文华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网络拓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分析网络拓扑的特征并生成满足这些特征的拓扑图。拓扑图特征的dK序列分析技术是一种系统化的拓扑分析技术,它能够以不同的精度描述拓扑图的特征,随着d的增加,其生成的拓扑图能够在各种重要的拓扑度量方面... 网络拓扑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分析网络拓扑的特征并生成满足这些特征的拓扑图。拓扑图特征的dK序列分析技术是一种系统化的拓扑分析技术,它能够以不同的精度描述拓扑图的特征,随着d的增加,其生成的拓扑图能够在各种重要的拓扑度量方面越来越接近原始拓扑图,因而对因特网拓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dK序列分析技术的问题在于状态数较多,生成算法复杂,当d>2时没有直接的生成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邻接图分布的拓扑图特征的序列分析技术:dM序列分析技术。与dK序列分析技术相比,dM序列分析技术具有状态数少、生成算法简单的优势,因此更适合于大规模拓扑图如因特网AS拓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网络拓扑 网络特征 序列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工栽培和野生黑色羊肚菌的菌种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53
2
作者 何培新 刘伟 +1 位作者 蔡英丽 贺新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6-29,共4页
采用常规形态学原理,结合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我国4个羊肚菌主要栽培菌株和5个主要采集自川渝地区的野生分离物进行菌株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遵循羊肚菌MLST数据库的序列鉴定程序,基于系统研究过的可靠序列信息... 采用常规形态学原理,结合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我国4个羊肚菌主要栽培菌株和5个主要采集自川渝地区的野生分离物进行菌株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遵循羊肚菌MLST数据库的序列鉴定程序,基于系统研究过的可靠序列信息,对获得的ITS序列进行逐一比对,选取相似度靠前的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羊肚菌分别为梯纹羊肚菌、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5个野生种质分别鉴定为梯纹羊肚菌和高羊肚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ITS序列分析技术 菌种鉴定 系统发育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井水位年变异常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喜兰 郑文俊 +2 位作者 金艳 孙贝珠 陈化然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8-306,共9页
近年来 ,中国地震预报学者开始关注井水位的年变异常及其中短期预测意义问题 ,但井水位年变异常判别采用动态图像的定性对比方法 ,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针对这种现状 ,文中引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随机过程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盛... 近年来 ,中国地震预报学者开始关注井水位的年变异常及其中短期预测意义问题 ,但井水位年变异常判别采用动态图像的定性对比方法 ,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针对这种现状 ,文中引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随机过程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盛骤等 ,1989) ,提出了“井水位动态年周期法”与“相对时段速率比较法” ,解决了井水位年变异常的定量识别方法 ,并应用到天津井网 2 1口井的观测数据 (1985年以来 )分析中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天津井网中有 7口井在首都圈邻区 4次中强 (MS≥ 5 .8)地震之前 ,表现出 17井次的井水位年变异常 ,且多在震前 1.5~6个月内出现 ,从而再次证明了井水位年变异常具有一定的中短期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井水位 地震预报 数理统计 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相对时段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海荣 侯先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2-97,117,共7页
文章综述了以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为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序列分析技术、DGGE指纹技术、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分析法以及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加强这些方法间及... 文章综述了以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为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序列分析技术、DGGE指纹技术、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分析法以及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加强这些方法间及其与传统方法的有机结合,并发展新的方法,促进瘤胃微生态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序列分析技术 探针杂交法 DGGE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株牛源分枝杆菌分离株基因分型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可新 王晓平 +3 位作者 宋孚洋 严娜 张旭 邓光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6-202,共7页
目的采用基因分型方法对30株分离自西北三省的牛源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鉴定。方法从西北三省的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结核菌素(PPD)阳性奶牛的咽拭子和鼻拭子,经分离培养后,采用16S rRNA、MPT64以及多位点PCR进行菌株分型鉴定,利用数目可变串... 目的采用基因分型方法对30株分离自西北三省的牛源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鉴定。方法从西北三省的规模化奶牛场采集结核菌素(PPD)阳性奶牛的咽拭子和鼻拭子,经分离培养后,采用16S rRNA、MPT64以及多位点PCR进行菌株分型鉴定,利用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variable-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和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元(Mycobacterial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MIRU)连用的方法对其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菌株分型鉴定结果表明,30株牛源临床分离株全部为分枝杆菌属,其中,12株属于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8株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1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10株为牛分枝杆菌,2株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MIRU-VNTR分析结果表明,12株结核分枝杆菌呈现10种VNTR基因型,4株聚集为2个基因簇。结论30株分离株均属于分枝杆菌属,且结核分枝杆菌中以牛分枝杆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牛分枝杆菌 基因分型 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技术 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元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