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射孔水平井孔眼分布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冰 徐兴平 +1 位作者 李继志 石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3,88,共6页
基于Landman稳态渗流模型和Su井筒压降模型,考虑射孔密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建立以水平井产能为目标函数、孔眼位置分布为优化设计变量的两类产能优化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并对无限导流和有限导流水平井的射孔密度... 基于Landman稳态渗流模型和Su井筒压降模型,考虑射孔密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建立以水平井产能为目标函数、孔眼位置分布为优化设计变量的两类产能优化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并对无限导流和有限导流水平井的射孔密度分布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射孔能有效地改善沿井筒入流剖面;射孔水平井存在最佳的射孔密度分布;为得到最大产量,无限导流井的射孔密度呈'U'型分布,有限导流水平井的射孔密度沿跟部到趾部方向逐渐降低,约在井筒长度的3/4位置处取得最小值;若要使沿井筒入流剖面尽可能均匀,则无限导流井的射孔密度呈'∩'型分布,有限导流井的射孔密度沿跟部到趾部方向逐渐升高,约在井筒长度的3/4位置处取得最大值,但最大产量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孔眼分布 优化模型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加筋土挡墙布筋方案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利锋 董彦莉 +2 位作者 韩云山 张军 王铁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289-296,共8页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初步研究了筋带宽度、筋带长度、筋带水平间距、筋带垂直间距对加筋土挡墙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以最小筋带用量为控制目标,以不发生任何模式的破坏为...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初步研究了筋带宽度、筋带长度、筋带水平间距、筋带垂直间距对加筋土挡墙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以最小筋带用量为控制目标,以不发生任何模式的破坏为约束条件,建立非线性约束规划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求得最优解,并进行室内模型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与筋带总量并非成正比关系.在保证竖向承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利用SQP算法优化后的筋带布置,可节省筋带用量约1/4,水平承载能力提高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布筋方案 挡墙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水平井射孔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冰 徐兴平 李继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7-101,共5页
射孔孔眼沿水平井井筒合理分布能提高其开发效果,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考虑钻井污染和射孔损害对油藏渗流的影响及摩擦损失和加速损失对水平井井筒内压降的影响,建立了油藏渗流和水平井井筒内流体流动耦合模型,扩展了Landman的油藏-井... 射孔孔眼沿水平井井筒合理分布能提高其开发效果,达到稳油控水的目的。考虑钻井污染和射孔损害对油藏渗流的影响及摩擦损失和加速损失对水平井井筒内压降的影响,建立了油藏渗流和水平井井筒内流体流动耦合模型,扩展了Landman的油藏-井筒稳态渗流耦合模型。基于射孔位置分布对水平井产能和流入剖面的影响,建立了以孔眼位置分布为决策变量、沿井筒流入剖面为约束条件,水平井产量为目标函数的射孔水平井产能优化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射孔孔眼沿水平井井筒的最优分布。优化结果表明,射孔孔眼沿水平井井筒存在最佳分布:为得到最大产量,水平井跟部和趾部的射孔孔密较大,中部最小;要使沿井筒入流剖面均匀,射孔孔密沿跟部到趾部方向先增大后减小,约在井筒长度的3/4位置处取得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孔眼分布 优化模型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的磁共振被动匀场优化方法
4
作者 赵杰 刘锋 +1 位作者 夏灵 范一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5-1314,共10页
为了解决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中固有的主磁场(B0)不均匀的问题,提出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GASQP)算法,以提高7 T磁共振的主磁场均匀性.从被动匀场数学模型的角度出发,该混合算法利用GA算法获得稳定的初始解,实现主磁场的第1次优化,再通... 为了解决磁共振成像(MRI)系统中固有的主磁场(B0)不均匀的问题,提出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GASQP)算法,以提高7 T磁共振的主磁场均匀性.从被动匀场数学模型的角度出发,该混合算法利用GA算法获得稳定的初始解,实现主磁场的第1次优化,再通过SQP算法的快速求解,在较少的时间内实现主磁场的第2次优化,同时提高磁共振主磁场的均匀性.采用正则化方法减少磁场均匀所需的铁片质量,并且获得稀疏的铁片分布.在仿真建模的案例研究中,7 T磁共振裸磁场均匀度可以从462×10-6优化到4.5×10-6,并且在匀场空间上仅消耗0.8 kg的铁片.相比于传统的GA优化方法,新方案的磁场均匀性提高了96.7%,总铁片消耗质量减少了85.7%.实验结果表明,GA-SQP算法比其他优化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被动匀场 遗传算法-序列规划(GA-SQP) 正则化方法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在三维下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洪杰 葛修润 +1 位作者 王建华 傅德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2-995,共4页
采用有限元法和非线性规划的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解决了三维可静应力场的构造问题.基于刚塑性假设,采用极限分析下限原理,求解了矩形表面基础的承载力问题.算例分析表明,SQP算法在三维下限法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关键词 土力学 极限分析法 下限原理 非线性规划 基础承载力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非线性最优化问题的序列线性方程组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贺国平 王永丽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1-6,共6页
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是目前公认的求解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最有效的算法之一。但是目前SQP算法存在两个重要问题:(1)每步需要求解一至两个二次规划子问题以得到迭代方向,计算工作量大,难以应用于大规模问题;(2)迭代过程中产生的二次... 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是目前公认的求解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的最有效的算法之一。但是目前SQP算法存在两个重要问题:(1)每步需要求解一至两个二次规划子问题以得到迭代方向,计算工作量大,难以应用于大规模问题;(2)迭代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规划子问题可能无解,使运算过程中断。尽管可用其他措施重新定义迭代方向,但必然增加算法的复杂性,增大计算工作量,理论证明也不完善。文中介绍的序列线性方程组方法就是针对SQP算法的缺点而提出的。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均表明,这种算法具有迭代时间少,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可以用来求解大规模的非线性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优化问题 序列线性方程组算法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算法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融合遗传算法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杰 高爽 +1 位作者 袁博兴 张懿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211,共12页
为达成“碳中和”目标愿景、促进公路交通系统与新能源的融合,以高速公路服务区为研究对象,考虑服务区内电、冷、热、气共4种负荷需求,构建了包含风光发电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和电转气设备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能源系统。在此基础上,以风... 为达成“碳中和”目标愿景、促进公路交通系统与新能源的融合,以高速公路服务区为研究对象,考虑服务区内电、冷、热、气共4种负荷需求,构建了包含风光发电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和电转气设备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能源系统。在此基础上,以风电、光伏出力日前预测和多能负荷日前消耗为输入,各能源设备出力及购能分配为输出,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考虑能量平衡、设备安全、运行状态等约束,建立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针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问题,设计了遗传-序列二次规划融合优化算法,并以某服务区夏季典型日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调度系统能够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出力,协调外部购电、购气的比例,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所提融合算法的调度结果与传统遗传算法、传统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相比,在成本上分别降低了11.52%、0.70%,求解耗时仅为传统遗传算法的6.7%,独立性相比传统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服务区 新能源 遗传-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优化调度 电转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互补约束均衡问题的一个SQP算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志斌 简金宝 张聪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3-622,共10页
提出了一个求解非线性互补约束均衡问题(MPCC)的逐步逼近光滑SQP算法.通过一系列光滑优化来逼近MPCC.引入l1精确罚函数,线搜索保证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进而,在严格互补及二阶充分条件下,算法是超线性收敛的.此外,当算法有限步终止,当前... 提出了一个求解非线性互补约束均衡问题(MPCC)的逐步逼近光滑SQP算法.通过一系列光滑优化来逼近MPCC.引入l1精确罚函数,线搜索保证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进而,在严格互补及二阶充分条件下,算法是超线性收敛的.此外,当算法有限步终止,当前迭代点即为MPEC的一个精确稳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问题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逐步逼近 全局收敛 超线性收敛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解变量有界非线性规划的全局最优解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金霞 段富海 江秀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1-86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求解变量有界非线性规划的全局最优解新方法——不可行域移除(IRIR)法.在优化过程中,先计算原最优化问题的不可行域,然后在原最优化问题的求解空间中移除确定的不可行域,使得新的求解空间不断缩小,并通过研究不可行域的线性表... 提出了一种求解变量有界非线性规划的全局最优解新方法——不可行域移除(IRIR)法.在优化过程中,先计算原最优化问题的不可行域,然后在原最优化问题的求解空间中移除确定的不可行域,使得新的求解空间不断缩小,并通过研究不可行域的线性表达,在不影响最优解的前提下将非线性约束转化为线性约束,以求解非线性规划问题,其特点是所得最优解对原最优化问题约束函数的凸性和优化迭代起始点的位置不敏感.同时,阐述了IRIR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的基础上,应用数值算例和弹簧设计2个典型实例,以验证IRIR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结果表明:IRIR法可以有效降低原最优化问题的求解难度,且无需引入新参数,是一种具有较高求解能力和实用价值的全局最优化方法,但其不适用于求解设计变量无界的最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优化 非线性规划 可行域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优化研究
10
作者 郑君亮 刘隽 +2 位作者 邹燕 冯真祯 官晓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3,39,共5页
不同重现期降雨量的准确计算可以为暴雨公式计算、暴雨防灾减灾、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其计算方法是通过拟合降雨频率曲线后推求不同重现期降雨。为了更好地获得不同重现期降雨,对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开展研究。首... 不同重现期降雨量的准确计算可以为暴雨公式计算、暴雨防灾减灾、城市排水管网设计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其计算方法是通过拟合降雨频率曲线后推求不同重现期降雨。为了更好地获得不同重现期降雨,对福建省降雨频率曲线拟合开展研究。首先,采用两种目标函数对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以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结果倾向于靠近极端值,以相对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的结果对总体的拟合效果更好,且后者对重现期2~20年区间的精度检验结果更优;然后,选取5种常用的分布函数对福建省66个气象站的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发现以广义极值分布为最优分布的站点占比最大,皮尔逊Ⅲ型分布次之;最后,为了解决不同历时曲线相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条件的拟合方法,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在约束条件下对多历时降雨频率曲线进行拟合,提高拟合的合理性,从而得到更准确的不同重现期降雨值,以更好地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 重现期 频率曲线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多历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和SQP算法的再入跳跃轨迹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奔 李天任 马晓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69,共6页
针对强非线性、多阶段的含动力再入跳跃轨迹优化模型不易建立、传统寻优过程复杂与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具备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的径向基核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发动机开关机点与适应度函数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针对强非线性、多阶段的含动力再入跳跃轨迹优化模型不易建立、传统寻优过程复杂与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具备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的径向基核函数(Radic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发动机开关机点与适应度函数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然后基于该辨识系统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进行轨迹优化,通过对美国通用飞行器CAV-H的仿真分析,并与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含动力再入轨迹寻优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跳跃轨迹 混沌粒子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振盛 张强 +1 位作者 闫云乔 宋云平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5年第1期5-9,共5页
动力总成作为工程机械的主要激励源,其悬置系统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机的隔振性能。以能量解耦率为目标函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是一个具有多个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因此需要运用全局搜索能量强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与采用传统优... 动力总成作为工程机械的主要激励源,其悬置系统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机的隔振性能。以能量解耦率为目标函数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是一个具有多个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因此需要运用全局搜索能量强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与采用传统优化算法相比,遗传算法可以求得全局最优解,并且可以设计出各自由度方向上均具有较高解耦率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解耦 遗传算法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QCQP算法的变循环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聂友伟 李秋红 +1 位作者 王元 顾书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64-2572,共9页
为了满足变循环发动机(VCE)性能寻优控制(PSC)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二次约束二次规划(SQCQP)算法的性能寻优控制算法,通过罚函数将二次约束二次规划(QCQP)子问题转化为适应度函数,并提出一种改进微分进化(IDE)算法求解QCQP子问题,以... 为了满足变循环发动机(VCE)性能寻优控制(PSC)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二次约束二次规划(SQCQP)算法的性能寻优控制算法,通过罚函数将二次约束二次规划(QCQP)子问题转化为适应度函数,并提出一种改进微分进化(IDE)算法求解QCQP子问题,以获得最优的搜索方向。与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基于IDE算法求解QCQP子问题的SQCQP算法(IDE-SQCQP)能在更少的迭代次数下寻到更优的解。将IDESQCQP算法应用于变循环发动机的性能寻优控制中,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最大推力寻优控制中,IDE-SQCQP算法用时比SQP算法减少16.81%,优化效果提升了21.50%,在最小油耗寻优控制中,IDE-SQCQP算法用时比SQP算法减少14.90%,优化效果提升了31.03%,达到了算法提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VCE) 性能寻优控制(PSC) 序列约束规划(SQCQP)算法 微分进化算法 序列规划(SQ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装船车辆甲板局部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14
作者 李梓淇 乐京霞 冯硕秋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81-89,共9页
[目的]针对某滚装船所装载特殊车辆的载荷特征及最危险工况,提出车辆甲板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及最优设计方案。[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直接计算及参数化建模得到特殊车辆载荷作用下车辆甲板的危险工况;然后,基于混合整数序列二次规划(MIS... [目的]针对某滚装船所装载特殊车辆的载荷特征及最危险工况,提出车辆甲板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及最优设计方案。[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直接计算及参数化建模得到特殊车辆载荷作用下车辆甲板的危险工况;然后,基于混合整数序列二次规划(MISQP)算法,提出满足局部强度的车辆甲板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法;最后,针对某滚装船最危险装载工况,得到车辆甲板结构最优设计方案。[结果]结果显示,所提优化设计方案较初始方案减重25.88%;车辆甲板的疲劳寿命循环次数为87096次,局部强度稳定性和疲劳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结论]研究表明,合理布置车辆可显著减小结构的应力水平,优化甲板板厚是降低车辆甲板重量的最有效方案,所提轻量化设计方法可为同类型滚装船车辆甲板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甲板 优化设计 混合整数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车辆载荷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片上微纳波分解复用器的智能逆设计
15
作者 常乐瑶 王慧琴 +2 位作者 李家祥 董美彤 杨浩基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5,共6页
为获得超小超密集的波分解复用器,提出多通道片上微纳波分解复用器的智能逆设计方法,引入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和有限元法(FEM),辅以插值、整形和二值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从功能需求到具体结构的逆向设计。通过该方法,成功设计出多种类... 为获得超小超密集的波分解复用器,提出多通道片上微纳波分解复用器的智能逆设计方法,引入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和有限元法(FEM),辅以插值、整形和二值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从功能需求到具体结构的逆向设计。通过该方法,成功设计出多种类型的波分解复用器,并对它们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分解复用器在尺寸、传输效率和消光比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逆向设计 片上集成 波分解复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齿面主动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进辅 方宗德 +1 位作者 张永振 李建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174,共8页
为预控双面法加工的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性能,用大轮理论齿面展成与之共轭的小轮共轭齿面,将小轮共轭齿面沿啮合线方向和接触迹线方向分别进行修形,得到满足预置传动误差曲线以及接触印痕的目标齿面,计算出目标齿面与小轮理论齿面... 为预控双面法加工的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性能,用大轮理论齿面展成与之共轭的小轮共轭齿面,将小轮共轭齿面沿啮合线方向和接触迹线方向分别进行修形,得到满足预置传动误差曲线以及接触印痕的目标齿面,计算出目标齿面与小轮理论齿面的法向偏差。建立以小轮加工参数调整量为变量,小轮两侧齿面与目标齿面法向偏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该模型。以某高速车桥齿轮副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工参数调整后小轮两侧齿面与各自目标齿面的最大法向偏差分别为-4.7μm和-4.67μm,两侧啮合转换点传动误差与预置值分别相差6.67%和4%,两侧接触迹线最大偏差分别为0.275mm和0.177mm,基本符合预置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法 摆线齿 主动设计 修形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挡风墙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尊地 梁习锋 钟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52-2155,共4页
将基于Kriging模型的近似技术引入到挡风墙的优化设计,其关键步骤为: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选取均匀、随机和正交的参数试验样本点,用初始样本点的目标值建立Kriging近似模型,结合优化算法,得到最优参数;在挡风墙的优化设计中,选... 将基于Kriging模型的近似技术引入到挡风墙的优化设计,其关键步骤为: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选取均匀、随机和正交的参数试验样本点,用初始样本点的目标值建立Kriging近似模型,结合优化算法,得到最优参数;在挡风墙的优化设计中,选取路堤和挡风墙为设计变量,倾覆力矩为目标值,建立Kriging模型,应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得到不同路堤下的最优挡风墙高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挡风墙的优化设计中是高效、可行的,并得到了不同路堤高度下,最合理的挡风墙高度;路堤高度越高,倾覆力矩对挡风墙高度变化的灵敏度越高,最优挡风墙的高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GING模型 最优拉丁超立方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优化设计 路堤 挡风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噪声背景下自适应雷达波形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庄珊娜 贺亚鹏 朱晓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6,211,212,共9页
仅以提高雷达检测性能为目标所设计的发射波形通常具有较高距离旁瓣和峰均比,不利于微弱信号检测和实际工程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目标信号子空间加权的自适应波形优化方法。给出利用环境中有色噪声的统计特性改善目标检测性能的系统... 仅以提高雷达检测性能为目标所设计的发射波形通常具有较高距离旁瓣和峰均比,不利于微弱信号检测和实际工程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目标信号子空间加权的自适应波形优化方法。给出利用环境中有色噪声的统计特性改善目标检测性能的系统模型,选取目标-有色噪声矩阵的大特征向量构成目标信号子空间,建立在该子空间上优化加权系数使发射波形满足自相关性能和峰均比约束的目标函数,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该方法所优化发射波形能有效抑制有色噪声,同时获得较好的自相关特性和峰均比,改善雷达综合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形设计 目标信号子空间 相关性能 峰均比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充分灌溉下精量灌溉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育斌 魏正英 +2 位作者 张磊 张帅 周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18,124,共5页
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中需要动态调节的问题,提出在灌溉决策中考虑非充分灌溉因素,运用Jensen乘法模型建立"灌水-收益"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基于SQP算法和基于有效集算法的fmincon函数求解模型,以宝鸡峡灌区... 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中需要动态调节的问题,提出在灌溉决策中考虑非充分灌溉因素,运用Jensen乘法模型建立"灌水-收益"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基于SQP算法和基于有效集算法的fmincon函数求解模型,以宝鸡峡灌区冬小麦为例,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及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对比计算结果发现,基于SQP算法的fmincon函数运算结果最优,相对遗传算法其灌溉收益提高3%,运行时间降低60%,稳定性优异,并使用该算法进行了非充分优化灌溉下的决策系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分灌溉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决策 灌水-收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刚度矩阵的复合材料机翼盒段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振杰 李玉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1-525,共5页
通过刚度矩阵转换,将复合材料层合板等效成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板,并采用beam单元模拟加筋桁条。将机翼盒段的蒙皮厚度和加筋桁条面积作为设计变量,机翼盒段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运用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多... 通过刚度矩阵转换,将复合材料层合板等效成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板,并采用beam单元模拟加筋桁条。将机翼盒段的蒙皮厚度和加筋桁条面积作为设计变量,机翼盒段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运用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多变量、多约束条件下的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算例分析,机翼的复合材料结构质量下降了9.55%,优化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矩阵 多岛遗传算法 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