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设计ICF靶区光路 被引量:2
1
作者 师智全 谭吉春 +4 位作者 魏晓峰 满永在 张小民 袁静 袁晓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20,共4页
运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设计了靶区光路。由ICF柱面靶间接驱动实验对多路激光束排布的要求,建立靶区数学模型,用本文设计结果构筑光路排布线框实体。该三维线框以特征线代表60路激光驱动光束实体。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序列二次规划法 柱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陶海 沈祥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1-384,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实用方法-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斜拉桥索力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以主梁和索塔的弯曲应变能为目标函数,斜拉索的索力为设计变量,结构应力和索力为约束条件,计入大跨度斜拉桥各种几何非线... 提出了一种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实用方法-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斜拉桥索力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以主梁和索塔的弯曲应变能为目标函数,斜拉索的索力为设计变量,结构应力和索力为约束条件,计入大跨度斜拉桥各种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确定斜拉桥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运用该方法对某斜拉桥进行索力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力优化 序列二次规划法 几何非线性 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调度问题的混合蚁群算法及序列二次规划法解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中良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114,共3页
为了获得整体近似最优解,提出采用蚁群算法,搜索发电机可运行状态的最优组合,并对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以参数的形式给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收敛性定理。在此求解过程中,以每只人工蚂蚁来表示符合限制条件的某个可运转状态的发电机... 为了获得整体近似最优解,提出采用蚁群算法,搜索发电机可运行状态的最优组合,并对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以参数的形式给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收敛性定理。在此求解过程中,以每只人工蚂蚁来表示符合限制条件的某个可运转状态的发电机组合并以序列二次规划法来求解传统的经济调度问题。以三部机组的数值模拟,验证该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调度 阀点效应 蚂蚁算法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辅助问题和序列二次规划法的电网分区并行最优潮流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魏鹏 唐立春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2-16,共5页
针对传统集中式潮流计算存在的问题,建立基于电网分区的分解协调模型.采用构造辅助问题(AP)的方法进行分布式并行计算,将大型互联电网最优潮流问题分解为多个子网的并行潮流优化问题,在每个子网中,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子系统的的优... 针对传统集中式潮流计算存在的问题,建立基于电网分区的分解协调模型.采用构造辅助问题(AP)的方法进行分布式并行计算,将大型互联电网最优潮流问题分解为多个子网的并行潮流优化问题,在每个子网中,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子系统的的优化问题.基于地域的系统分解与协调符合电网市场的发展方向.仿真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分区 分解协调模型 辅助问题原理 序列二次规划法 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粒子群-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结构可靠性优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承 郭书祥 +1 位作者 莫延彧 龚小平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针对粒子群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局部搜索能力较差、后期收敛慢的缺点,提出使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来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局部搜索性能。该混合算法既保持了粒子群算法全局收敛的特点,又补充了序列二次规划法精确求解的能力,因此该算法可以快速获... 针对粒子群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局部搜索能力较差、后期收敛慢的缺点,提出使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来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局部搜索性能。该混合算法既保持了粒子群算法全局收敛的特点,又补充了序列二次规划法精确求解的能力,因此该算法可以快速获取全局最优解。应用于经典测试函数,可得到较高精度的最优解,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对实际齿轮减速器进行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建立了结构可靠度约束下最小体积的优化模型,并用该混合算法方法进行优化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结构可靠性优化问题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 优化设计 粒子群算法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赖域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含DG配电网优化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盛万兴 程绳 刘科研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2-668,共7页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配电网运行中的DG优化控制问题,建立了包括最大化DG出力、最小化系统网损和电压偏差3个目标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信赖域序列二次规划(trust region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TRSQP...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配电网运行中的DG优化控制问题,建立了包括最大化DG出力、最小化系统网损和电压偏差3个目标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信赖域序列二次规划(trust region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TRSQP)算法来求解DG的最优化有功和无功出力。该算法在信赖域的指引下依照一定的规则,通过形成一系列信赖域内二次规划子问题(QP)来逐步求解原问题。通过灵敏度分析方法减小了二次规划子问题的规模并采用有效集法求解。以修改过的IEEE 33节点为例,对最优化DG出力问题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最优化DG出力模型和求解算法能够保持网络运行在安全经济的状态;以33、69、292、588、1180节点配电系统为例,将文中算法与逐次线性规划法(sequential 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SLPM)和原对偶内点法(primal-dual interior-point method,PDIPM)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快的计算速度和良好的鲁棒性,适合在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优化控制 序列二次规划法 信赖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序列二次规划的非线性控制分配 被引量:5
7
作者 骞恒浩 石鹏飞 +1 位作者 王敏文 王跃萍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8期74-80,共7页
针对多操纵面飞机舵面偏转角与力矩系数之间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非线性控制分配问题。以飞翼模型为对象... 针对多操纵面飞机舵面偏转角与力矩系数之间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particleswarm optimization,PSO)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非线性控制分配问题。以飞翼模型为对象,对模型舵效进行分析,在舵效非线性的情况下,采用拟合函数的方法来表示舵效的非线性;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拟牛顿法及线搜索方法对序列二次规划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算法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在线性舵效与非线性舵效下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保证分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操纵面 粒子群算法 序列二次规划法 非线性控制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不等式约束最优化一个超线性与二次收敛的强次可行方法(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黎健玲 简金宝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34,共14页
本文讨论非线性不等式约束最优化问题,借助于序列线性方程组技术和强次可行方法思想,建立了问题的一个初始点任意的快速收敛新算法。在每次迭代中,算法只需解一个结构简单的线性方程组。算法的初始迭代点不仅可以是任意的,而且不使用罚... 本文讨论非线性不等式约束最优化问题,借助于序列线性方程组技术和强次可行方法思想,建立了问题的一个初始点任意的快速收敛新算法。在每次迭代中,算法只需解一个结构简单的线性方程组。算法的初始迭代点不仅可以是任意的,而且不使用罚函数和罚参数,在选代过程中,迭代点列的可行性单调不减。在相对弱的假设下,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即具有整体与强收敛性,超线性与二次收敛性。文中最后给出一些数值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不等式约束 最优化问题 序列线性方程组 可行方法 迭代 收敛性 罚函数 超线性收敛 序列二次规划法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平面网坐标自动解算的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范东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8-82,共5页
首次将求解带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 SQPM(序列二次规划法 )算法应用于求解平面网坐标平差法的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 ,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大的改进。改进的 SQPM算法无论在迭代收敛性和迭代收敛速率方面还是在解算控制点的... 首次将求解带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 SQPM(序列二次规划法 )算法应用于求解平面网坐标平差法的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 ,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大的改进。改进的 SQPM算法无论在迭代收敛性和迭代收敛速率方面还是在解算控制点的数量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真正实现了任意平面网控制点坐标平差值的自动解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平面网 非线性最小 自动解算坐标 间接平差 非线性规则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二维前体进气道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道军 胥继斌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1-375,共5页
在飞行器前体进气道的一体化优化设计中,最大总压恢复系数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参数。本文从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最大总压恢复系数入手,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从2波系到6波系的二维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的一体化优化设计计... 在飞行器前体进气道的一体化优化设计中,最大总压恢复系数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参数。本文从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最大总压恢复系数入手,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从2波系到6波系的二维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的一体化优化设计计算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法(SQP)分别计算了进气道内一道内激波和两道内激波时的情况,给出了进气道的最大总压恢复系数、进气道内马赫数、激波偏转角和激波强度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关系。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可知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总压恢复系数 高超声速飞行器 来流马赫数 激波 SQP 变化关系 偏转角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二级仓库临时缓存的智能电能表检定工作安排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文嘉 李红斌 +3 位作者 唐登平 焦洋 庹璟 刘岑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37-144,共8页
目前,在制定智能电能表检定工作计划时,主要关注月度供应量、需求量的对等关系,易造成检定工作量在不同月份的严重不平衡,为检定工作开展、人员安排带来障碍。对此,提出了一种计及二级仓库临时缓存的智能电能表检定工作优化安排方法,设... 目前,在制定智能电能表检定工作计划时,主要关注月度供应量、需求量的对等关系,易造成检定工作量在不同月份的严重不平衡,为检定工作开展、人员安排带来障碍。对此,提出了一种计及二级仓库临时缓存的智能电能表检定工作优化安排方法,设置总体目标为平衡不同月份智能电能表检定工作量,结合供应量、需求量、库存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借助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问题求解,获得一个可使月检定工作量足够均衡的工作安排;最后,应用此方法对湖北省计量中心2017年度的智能电能表检定工作进行优化安排,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检定工作安排 级仓库 供需关系 优化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成区路侧停车规划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圣文 李特 +2 位作者 刘庆华 习文辉 杨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36,共7页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路侧停车泊位。在求解区域内路侧停车需求的同时,提出泊位设置方案,使路网通行能力达到最大。首先对研究区域停车现状进行调查,测算出路侧停车需求量;然后基于道路条件、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v/...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路侧停车泊位。在求解区域内路侧停车需求的同时,提出泊位设置方案,使路网通行能力达到最大。首先对研究区域停车现状进行调查,测算出路侧停车需求量;然后基于道路条件、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v/c和道路距周边居民区距离3个条件,确定区域内符合设置路侧泊位的道路优先级;最后基于设置路侧停车泊位后道路通行能力和道路优先级,以路网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函数,以道路可容纳最大路侧停车泊位为约束条件,构建路网通行能力模型,使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计算出各条道路应规划的停车泊位数量。采用VISSIM在平峰交通量和高峰交通量条件下对研究区域路网进行仿真,选取总停车延误、停车次数、车均延误、总延误时间和总行程时间5个指标,对路侧停车泊位设置方法的延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路侧泊位设置方法对比,路网通行能力模型延误低于常规设置方案,有效降低了设置路侧停车泊位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泊位资源优化 序列二次规划法 路侧停车 道路优先级 路网通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阶跃型LCC-HVDC频率支撑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伍双喜 郭新元 +3 位作者 杨文佳 陈秋逸 向丽玲 李宇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62-4670,共9页
随着大量常规机组被直流馈入和新能源发电替代,系统惯量水平下降,调频资源减少,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的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basedhigh-voltagedirect-current,LCC-HVDC)应用广泛,利用其功率快速... 随着大量常规机组被直流馈入和新能源发电替代,系统惯量水平下降,调频资源减少,频率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的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basedhigh-voltagedirect-current,LCC-HVDC)应用广泛,利用其功率快速调节能力为系统提供支撑是改善频率稳定性问题的有效手段。该文基于功率阶跃型频率控制的基本框架,考虑LCC的出力限制,以出现功率缺额后频率最低点最高为目标建立了LCC-HVDC系统的出力时序优化模型。基于序列二次规划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确定最佳的LCC附加功率与支撑时间。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验证了所提频率支撑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型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频率支撑控制 出力时序优化 序列二次规划法 功率阶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压约束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准入容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53
14
作者 刘科研 刘永梅 +1 位作者 盛万兴 孟晓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7,共7页
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准入容量确定方法。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节点电压约束的前提下,建立了含负荷不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准入容量的双层规划数学模型,通过适当的变换将求解双层规划问题变... 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准入容量确定方法。从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节点电压约束的前提下,建立了含负荷不确定性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准入容量的双层规划数学模型,通过适当的变换将求解双层规划问题变成求解多次单层规划的问题,然后提出采用可信赖域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来求解变换后的单层规划问题。为验证所提方法,对IEEE 33节点系统算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较好地求解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最大准入容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准入容量 配电网 电压约束 信赖域序列二次规划法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电站热力系统全局优化 被引量:24
15
作者 熊杰 张超 +1 位作者 赵海波 郑楚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65-71,共7页
以某燃煤电厂300MW燃煤机组为例,利用热经济学结构理论建立了系统的热经济学成本模型和全局优化模型,并以序列二次规划法(SQP)作为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通过权衡系统的热力学效率以及系统各设备的投资成本,获得了系统的最优解,经过热经... 以某燃煤电厂300MW燃煤机组为例,利用热经济学结构理论建立了系统的热经济学成本模型和全局优化模型,并以序列二次规划法(SQP)作为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通过权衡系统的热力学效率以及系统各设备的投资成本,获得了系统的最优解,经过热经济学优化之后系统总投资成本降低了4个百分点。利用系统灵敏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外部环境参数及系统自变量变化对系统最优解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外部经济性参数相比较于物理参数对系统目标函数和最优解的影响更大;由系统自变量在最优解附近的灵敏度分析可以看出,文中所获得的最优解能够确保系统具有全局最小的年度化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经济学 结构理论 热力系统 火用成本 序列二次规划法 全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NGW型行星式最终传动多目标可靠性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秉良 赵匀 +1 位作者 俞高红 李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9-94,共6页
应用建立在可靠性理论和最优化技术基础之上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将应力和强度等均视为随机变量,综合考虑拖拉机NGW型行星式最终传动的承载能力、结构紧凑、重量轻和传动效率等问题,以机构的体积最小和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以行星传动... 应用建立在可靠性理论和最优化技术基础之上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将应力和强度等均视为随机变量,综合考虑拖拉机NGW型行星式最终传动的承载能力、结构紧凑、重量轻和传动效率等问题,以机构的体积最小和效率最高为目标函数,以行星传动的可靠性条件、齿轮疲劳强度的可靠性条件、行星传动的配齿和结构条件等为约束,建立有别于现有模型的多目标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应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案比原设计方案和常规优化设计方案的体积分别减小41.65%和8%而效率未降低,表明该优化方法符合工程实际且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行星式最终传动 可靠性优化 多目标优化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浅埋条形锚板极限抗拔力上限计算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炼恒 罗强 +2 位作者 李亮 但汉成 刘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6-522,共7页
作为一种提供抗拔力的基础形式,锚板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上限定理的基础上,根据线性破坏准则,对锚板上的填土建立机动容许的速度场,运用关联流动法则以及速度边界条件求解条形锚板极限抗拔力的上限解。把锚板上填土的抗剪强度... 作为一种提供抗拔力的基础形式,锚板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在上限定理的基础上,根据线性破坏准则,对锚板上的填土建立机动容许的速度场,运用关联流动法则以及速度边界条件求解条形锚板极限抗拔力的上限解。把锚板上填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φ作为变量参数,对锚板上部填土建立两种新的含有变量的容许速度场。根据外力功率与内部耗能相等原理,求出极限抗拔力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并根据"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优化。将研究结果与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可以证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两种破坏模式的极限抗拔力差别不大;岩土体密实度、抗剪强度指标c、φ、锚板埋深率和锚板几何形状对锚板承载能力和锚板抗拔破坏区域均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抗拔力 水平条形浅锚 上限定理 线性破坏准则 关联流动法则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法向受力条形浅锚抗拔力上限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炼恒 李亮 +2 位作者 杨小礼 但汉成 邹金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44-1450,共7页
在上限定理、相关联流动法则基础上,根据非线性破坏准则对法向受力条形浅锚极限抗拔力上限进行计算,其方法是:通过"切线法"引进变量,把锚板上填土的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ct和φt作为变量参数,对锚板上部填土建立含有变量的速度... 在上限定理、相关联流动法则基础上,根据非线性破坏准则对法向受力条形浅锚极限抗拔力上限进行计算,其方法是:通过"切线法"引进变量,把锚板上填土的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ct和φt作为变量参数,对锚板上部填土建立含有变量的速度场,根据外力功率与内部耗能相等原理获得极限抗拔力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优化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当非线性破坏准则变为线性破坏准则时,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非线性参数对锚板的极限抗拔力有重要影响,对非线性岩土体进行线性简化不利于正确评价抗拔基础的承载性能,恰当引入岩土体破坏准则的非线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提高岩土抗剪强度,加大锚板埋深,提高锚板板面粗糙度和锚板倾斜埋置均有利于提高法向受力浅埋条锚基础抗拔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向受力条形锚板 极限抗拔力 上限定理 非线性M-C强度准则 关联流动法则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m超薄镜主动支撑面形校正及实验 被引量:11
19
作者 曾春梅 郭培基 余景池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0-578,共9页
为了研究主动支撑条件对超薄镜面形误差的校正能力,以一个直径0.5m的超薄镜为例进行了面形校正的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分析了致动器作用力与超薄镜面形的关系,引入了一些需校正的面形误差,如初级球差、慧差、像散及重力变形等,确定了致... 为了研究主动支撑条件对超薄镜面形误差的校正能力,以一个直径0.5m的超薄镜为例进行了面形校正的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分析了致动器作用力与超薄镜面形的关系,引入了一些需校正的面形误差,如初级球差、慧差、像散及重力变形等,确定了致动器作用力的优化目标,用求解非线性约束问题的优化算法——序列二次规划法计算了校正面形误差所需的致动器作用力,得到了超薄镜面形残余误差。仿真分析表明,对于归一化系数为1的初始球差、慧差、像散以及它们的叠加,用本文提供的致动器排布方式可以将面形误差校正到RMSλ/24以内,且对初级像散的校正能力最强,慧差和球差次之;竖直放置时的重力变形加上3种低阶像差的叠加也可被校正到RMSλ/24。在得到主动支撑的0.5m实验镜的初始面形结果后,重新计算了优化力和面形误差,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实际装调结果基本一致,RMS约为λ/7。计算分析了超薄镜面形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提出了适当增加致动器和提高超薄镜初始面形精度的改进方案,并最终使超薄镜面形达到RMSλ/2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镜 主动支撑 致动器 面形校正 序列二次规划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优化在后背门改进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豪 王丽娟 +1 位作者 陈宗渝 杜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6-770,共5页
在某SUV车型的背门模态分析中,背门1阶固有频率与发动机及路面的激振频率过于接近,这种情况会导致在日常行驶工况中车门产生共振,影响车门的NVH性能。本文中以对车门质量及1阶固有频率的灵敏度较高的几个构件的材料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 在某SUV车型的背门模态分析中,背门1阶固有频率与发动机及路面的激振频率过于接近,这种情况会导致在日常行驶工况中车门产生共振,影响车门的NVH性能。本文中以对车门质量及1阶固有频率的灵敏度较高的几个构件的材料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获得样本数据,并用响应面法构建了背门质量及1阶固有频率的近似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该两个近似模型进行多学科并行优化,在保证背门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背门的1阶固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拉丁方 响应面 序列二次规划法 轻量化 多学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